<h1><br></h1><h1> 美丽的随阳我的家,一个宜居的世外桃源,这里山青水秀,空气清鲜,大自然的天然氧吧,原生态的自然风光。</h1><h1> 随阳是一块未经开发的处女地,许多美景藏在深山人不识,有许多地方还不为外人知道发现。</h1><h1> 随着随阳葛仙山、白羊林山的旅游开发,随阳的山之峻、石之奇、花之美已让人领略,但随阳的水之美一直鲜有人知道。</h1><h1> 山无水则少灵气,水无山则无秀气,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代天师葛洪,在随阳山、葛仙山、白羊林诸山釆药,炼丹修道,最后羽化葛仙山,数万亩野生樱花随着葛仙的名气,如今名扬四方,樱花三月遍随阳,漫山遍野尽芳菲。</h1><h1> 然随阳的水景一直少有人发现,一条白龙自崇阳而出,游经大竹山村易家井、洋泉畈、雷破洞、赤膊林湖,最后入咸宁观音泉,形成了一条千年奔流不息的河 一一 白沙河。</h1><div><br></div><h1> 为了挖掘随阳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我一直在努力挖掘、并加大宣传力度,想让更多人知道随阳的山水自然风光,吸引有投资眼光的人前来投资开发。</h1><div><br></div><h1> 今年以来,我数次独自一人或相约网友,进入到我们大竹山村易家井白沙州河探秘,有时我从我们易家井村沙洲坝进入,有时在老虎岩村或崇阳金沙进入这段流域溯源。</h1><h1> 经过我的不断冒险开探,我用一把柴刀开辟出了一条小径,这是一条已荒废三十年沒有人走的古代茶马古道,经过数次与多位探险精神的朋友一起前往探秘溯源,有了很大的发现。</h1><h1> 我已探清了沙洲河源头,探明了几个天然溶洞、一座有数百年历史保存完好单拱古代石桥、数处山泉、古代造纸遗址、瀑布、巨石、古代青石板路,我拍下了数百张图片,如今白沙洲已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了,这个尘封多年、景在深山人不识的地方,今天终于可以揭开神秘的面纱了,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底蕴,欢迎爱好户外游并有探险精神的朋友们前来游玩,更希望有胆识有投资眼光的人士前来投资开发。</h1><h1> 沙洲小狭谷全长约三公里,南与崇阳接壤,西与老虎岩白羊林景区连成一片,这里可打造成一个随阳的水上游乐园景点。</h1><h1> 美丽的大竹山易家井白沙洲小峡谷欢迎您</h1><h1> (欢迎随阳老乡转发支持,让随阳"小三峡"风光让更多人知道)</h1><div><br></div><div><br></div> <h1> 这条河一直流传着一个古老传说,相传古时,崇阳板坑有个山洞,洞中住着一条触犯天条的白龙,这条龙在洞里经常兴风作浪,祸害当地百姓,有一年崇阳有三十六个年青力壮小伙组织起来,准备进洞除掉这条恶龙,他们拿着刀枪,举着火把进了山洞,走了一天终于遇见了白龙,与之搏斗,但终究斗不过恶龙,被白龙发起洪水淹沒在洞中。</h1><h1> 白龙双角受伤,窜出洞中,白龙出动,山摇地动,将一座山分开成两边,形成了一座峡谷(今日之板坑沟)泥石冲下堆积成了一个沙洲,白龙磷片掉落化成白色的沙子,形成了今日之白沙,在沙洲之处,一只龙角断落,形成了今日之梅角泉(一说龙角泉)</h1><h1>白龙一路向下,经白沙袁家、中畈袁家、雷郑湾、童家、赤崖下蜿蜓至洋泉畈卢家,当游到卢家时,卢家福神(土地公公)变鸡叫,龙怕鸡啼,掉头又往洋泉畈汪家方向窜去,当游到山下时,被天上玉皇大帝发现,派雷神下去降伏白龙,雷神三声雷击,白龙破山钻洞而入,另一只龙角又被雷击断(故洋泉畈现在有个龙里汪家),雷击白龙破山入洞,(今雷破洞来历)。</h1><h1> 白龙经龙里汪家山下进水洞(地名)进,从出水洞出,经赤膊林熊家窜至杨家湾,白龙在赤膊林兴风作浪,将这一片淹成一片汪洋,形成了过去的赤膊林湖。</h1><h1> 玉皇大帝只好请南海观音至杨家湾,终于将恶龙降住在山洞中(咸宁观音泉之来历)。</h1><h1> 这条白龙自崇阳板坑出,途经之处,形成了一条蜿蜓曲折连绵十几公里的河流,崇阳金沙板坑白龙藏过的洞,从此以后一股巨大泉水从洞中流出,入蒲圻、出咸宁,千百年来养育了沿河两岸百姓,板坑那个泉后人又叫"三十六人泉",在板坑至白沙洲这段形成了一段幽长狭谷</h1> <h1> 白沙洲位于白沙袁家上游,这里曾经是个繁华地方,在历史上有过兴盛时期,从明清两朝至民国时期,这里是崇阳、赤壁两地造纸重要生产地,这里一带盛产楠竹,过去楠竹最大的用途是造纸,古人利用水动力,用水带动原始工具,捣烂竹子制浆,造成一种俗称迷信纸的黄纸,鼎盛时期沙洲有上百架槽,上千人从事造纸业,历史以来,这里是江西,崇阳、通山、通城等地通往汀泗的一条重要驿路,每天人马络绎不绝,十分繁华,沿河边商铺林立,一直到解放后才慢慢沒落了,后来筑起一级电站坝,发起了电,一个兴盛几百年的商业旺地,随着修筑沙洲水库才彻底消失了,淹没在库区之中,昔日繁华之地,现在人迹罕至了</h1><h1><br></h1> <h1> 这条河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这一带经常洪水泛滥,每年山洪暴发,整个易家井、洋泉畈、赤膊林成为一片泽国,十年九涝,过去有句民谣"洋泉畈、好大丘,十年九不收,收了一年粮,狗都不吃粥"。</h1><h1> 一九六八年,蒲圻县双黄引水程动工,在原随阳公社副社长李光华同志(洋泉畈人、已故)的带领下,历时几年,开挖了海源隧洞,全县调动数万劳力,历经数年,改造河道,将原来九曲十八弯流往咸宁的河道,人工开挖拉直,将水引到双石水库,从沙洲开始修起发电站,沿流域修了九座电站,从此洋泉畈、易家井结束了十年九涝的历史,开辟出了数千亩良田,旱涝无忧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未,为了防洪、蓄水发电,这里筑起了沙洲水库、修起了一座砌石拱坝,将千年古道、古拱桥淹沒在库区中。</h1><h1> 可是随着九级电站的沒落、这座水库现在无人管理了、闸门毀坏,里面的石桥也露出水面了,这些年由于人迹罕至,树木保护完好,终于形成了一道漂亮的风景线</h1> <h3>探洞</h3> <h1> 在这条河上,共建有古代石桥六座,其中拱桥两座,(易家桥,白沙桥),白沙桥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是湖北省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单孔石拱桥,是鄂东南地区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建筑,是赤壁市唯一一座受政府保护古代石拱桥。(在水库中这座易家桥由于在库区淹没,文物普查时未登记,这座桥年代更早)</h1><h1> 在桥南岸是至今已有七八百余年的历史古村白沙袁家,袁氏先祖宋时自江西迁居洋泉畈大屋袁家,白沙袁氏从大屋袁家分迁于此繁衍生息,袁氏一族历史以来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是随阳一大旺族。</h1><h1> 相传这桥当时由易家井乡民与江西,通城,通山,崇阳过往客商捐资修建,历时五年建成,(经历几百年风雨,至今依然屹立不动)</h1><div><br></div><h1> 白沙桥是古时连接江西至汉口的茶马古道上的一座重要桥梁,当年江西崇阳一带将茶叶,竹木产品全用骡马在此驮运,经过一段幽长延绵数百里的青石板路运至咸宁汀泗,转运汉口、全国各地,这座桥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交通作用</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代造纸遗址</h1> <h3>源头风光</h3> <h3>造纸遗址</h3> <h3>古代造纸工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