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字,触摸作者灵魂,探讨散文教学——八年级语文青年教师四月份培训

路漫漫

<h1>当春天的风还摇曳着四月的风铃,桃花已被时光偷去了她的红。那些芳菲迷离的四月,在杨柳的婀娜多姿中成了翠绿的海洋。是的,我们在这样的时节中又相遇了。</h1> <h1><font color="#ed2308">第一环节——说课。</font></h1> <h1>文娇老师的说课,环节设计由浅入深,慢慢引导学生进入状态,还不时的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醒学生去圈点批画。她那投入的眼神,彰显出她对语文的热爱。</h1> <h1>圆圆老师的说课,轻松,自在,不断的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显示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给这样的老师点个赞👍。</h1> <h1><font color="#ed2308">第二环节——同课异构。</font></h1> <h1>如一缕春风敲开你我的心扉。郑洁老师的课堂,展现出她的大气,从容,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我们的思绪牢牢锁定在她的课堂中,那富有激情的朗诵让我们如沐春风般徜徉在语文的世界里,听她讲课,是一种美的享受。</h1> <h1>盼望已久,终于迎来了亚琴老师的课。一开场,她就把当下流行的《朗读者》搬入课堂中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自己生命中的朗读者。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并且阐述朗读的理由,去渗透阅读过程中的读者意识和作者意识。<br>亚琴老师的课始终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把握能力以及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为目标,让学生试着去透过文字触摸作者的情感。这样的课堂对我们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十里春风,不如有你,是我们最真挚的情感。</h1> <h1>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认真的记录每一点收获。</h1> <h1><font color="#ed2308">第三环节——评课。</font></h1> <h1>针对青年教师的说课,讲课,亚琴老师给出了自己诚恳的评价。在肯定大家的同时,也给我们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在这一节课中,学生的收获应该是什么?是情感?是手法?还是对作者进行了解?其实统统都不是,学生在这一节课中应该理解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语文课堂上都可以用这样的三个问题来贯穿:1.写了什么?2.为什么写?3.怎么写的?而这三个问题中重点是怎么写的。弄清楚了这个问题,也就明白了语文课堂上,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要重要。怎么教,只是一种形式,而形式是为了服务内容。所以,当我们拿到一篇文章时,首先考虑的是教什么,即找到这篇文章的核心价值点。</h1> <h1>第四环节——讲座。</h1> <h1>下午,亚琴老师针对早晨的课,给我们做了一个小型的讲座——《散文教学教什么》,将近一个小时的讲座让我们意犹未尽。</h1> <h1>收获:<br>在《散文教学教什么》的讲座中,亚琴老师让我们明白了针对散文这种文体的关注点在哪里。散文的第一要素是“表现自我的真情实感”。作者之所以写散文,是要表现他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所以,我们不管是在教散文还是阅读散文都要去体会作者的所感所思,就像《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是朱自清眼中的荷塘,是朱自清心灵中独有的镜像,它是世界上任何人从未见,也是平日的朱自清所未尝见过的荷塘。这是一种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亚琴老师把这一现象概括为三个字“这一位”,即告诉我们,我们在平时的散文教学时应该有作者意识。另外,散文的关键点不在所记叙,描述的客体,而在记叙,描述中所灌注的作者主体的思想,感情,这是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是作者独特的人生经验,这离不开“这一篇”。对于“这一位”的“这一篇”散文,我们在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去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所感悟到的人生经验,是的,是分享,不是占有,所以我们在讲《安塞腰鼓》时就不能说“带着安塞的气概,走好自己的人生旅程”。<br>除此之外,亚琴老师还给我们推荐了一些名家的书籍,如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br> 孙绍振《名作细读》<br> 陈日亮《如是我读》<br>等书籍,让我们在专业成长的路上,有方向可寻。</h1> <h1><font color="#57a7ff">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收获的时光似乎更加短暂。期待我们下次相遇。</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