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N年生死两茫茫,</p><p class="ql-block"> 不思量,自难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父亲的文字,最著名的应数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年轻时拜读过,其中的内容现在已经遗忘十之八九,仅记得朱自清的父亲送他到了车站,年轻的朱自清看着父亲给他买橘子时臃肿而蹒跚的背影和目送告别后父亲渐行渐远的背影,两次悄悄地流下眼泪。</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父亲节,虽然我对引进的洋节日颇有微词,但提起朱自清背影一文,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父亲。虽然与父亲相处的日子很短很短,仅仅13年,但父亲给了我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这是我永生难以忘怀的。</p> <h3>从幼儿园到小学,我放学之后,父亲从来不拘管我,任由我自由自在的玩耍,即使在外面打了架惹了祸也只是淡淡的责备几句。</h3><h3><br /></h3><h3>刚上小学一年级时,父亲说我身体弱,每天中晚餐就随他在省银行餐厅吃饭。我至今还记得,银行的餐厅设在礼堂,吃饭时,台上台下摆满饭桌,一进礼堂,浓浓的饭菜香气扑面而来。在那里,我第一次知道了吃货是要分等级的。几个行长付行长和他们的家属每家人团坐一桌。坐在台上,吃的是小灶。所谓小灶,就是要吃什么就上什么,类似于现在进餐馆。其余干部吃的是中灶,坐在礼堂大厅,中灶是在头一天各人根据食堂提供的菜谱预定自己需要的菜肴,亦称计划伙食。工人吃大灶,每餐吃什么菜全由食堂安排提供。那时 ,刚解放,干部都很年轻,几乎没有如我这么大的小孩在餐厅就餐,我便成了餐厅的稀有动物,经常被这些年轻男女干部们拉去他们餐桌吃饭,从台下直吃到台上,有时还得提前与我父亲预约。在银行吃了一学期后,父亲认为我身体可以了,才让回家吃饭。</h3> <h3>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到了秋天,天气渐凉渐冷那段日子,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带着我沿街散步,准时七点半就到茶馆泡上两碗茶,听说书人讲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之类的评书。随父亲听了一段时日的评书,激起我看书的兴致。每天放学后和周日,我多数时间都泡在租书店里看小人书,每本一分钱,我的零用钱几乎都丢在租书店里,而租书店的小人书也几乎被窝翻遍。</h3><h3><br /></h3><h3>上到四年级,我便找课外书看,主要是看小说。一天,父亲悄悄对我说,爸爸送你一件你喜欢的东西,猜猜。我照我平时喜欢的猜了几样都不是,后来父亲从他口袋里掏出一本白色小本子给我,我拿在手里一看,是以父亲名字办的市图书馆的借书证,这真让我喜出望外。从此以后我就可凭着这个本本到图书馆去淘我喜欢看的书了。这本借书证在父亲去世后我一直珍藏着使用,直到文革之初图书馆关闭。</h3> <h3>我刚上五年级,母亲和奶奶带着年幼的弟妹下乡,名曰干部家属下乡生产劳动,我留在城里随父读书。</h3><h3><br /></h3><h3>家人下乡后,我随父亲住在银行一栋一楼一底的二楼,楼上只住了我们父子二人,还有几间图书室,楼下是办公室。那时父亲工作很忙,平时早上我还没起床父亲 已经走了,晚上我已经酣然入梦,父亲还没回来,就连一日三餐我们父子在食堂也是各吃各的。为此,父亲将楼上图书室的钥匙要来交给我,条件是只能在图书室里看书,不能带书出门。跟随父亲的这最后两年,我独自在图书室度过很多周末和夜晚。</h3><h3> <br /></h3><h3>父亲年轻时教过好几年书,他深知读书的意义。在父亲诱导下,我逐渐养成了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即使在父亲走后最为艰难的那几年,我也没忘记读书。多年来,每当忆及父亲教我读书的过程,就会想起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br /></h3> <h3>父亲走时,我已经读初一。</h3><h3><br /></h3><h3>在一个冬日午后,我放学回家,上楼前特意进父亲办公室看父亲。那段日子"反右倾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几天前我已经从单位的小伙伴口里得知父亲已经被批斗。父亲见我进到办公室,口中吐出三个字,放学了?我嗯了一声。我看到父亲好象努力睁大两眼,死死地盯着我,父亲这样的眼神是我从未见到过的。我看着父亲这有些怪异的眼神,一股莫名的恐惧袭上心头。当我走出办公室,回过头来,看见父亲依然努力睁大两眼,死死地盯着我。第二天上午,银行来人从课堂把我带到银行办公室,我才知道,父亲当天一大早独自悄悄地走了。</h3><h3> <br /></h3><h3>父亲离开我和我的家人已经半个多世纪,每当家人提起或我想起父亲,父亲那双努力睁大死死盯着我的眼睛总要浮现在我眼前,似乎父亲没走,还在时时关注着我。</h3><h3> <br /></h3><h3>朱自清在《背影》里写了他看着父亲的背影流泪,却没有一字提到他当时内心的情感。我 想,当他看着父亲日渐地老去,臃肿而步态蹒跚的背影,心里涌起的大概是儿子对父亲的牵挂与莫名的心痛,或者是儿子对父亲难以名状的复杂情感。</h3><h3> <br /></h3><h3>多年以后,特别是我已经当了父亲以后,我才渐渐读懂了父亲临走前努力睁大双眼死死盯着我的眼神的含义:那是父亲对我及家人不舍的爱念与担忧。</h3><h3> <br /></h3><h3> <br /></h3><h3>草于2016年6月19日</h3><h3>修订于2017年4月17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