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解唐诗《春江花月夜》

蕤の世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div> <h3><a href="http://api.thepoemforyou.com/share/officeStation/audioComment/5611379"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春江花月夜</a><br></h3> <h3>闻一多先生誉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初唐诗人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br></h3><h3><br></h3><div>整首诗九次转韵,佛语“九九归一,终成正果,”正好体现了人类对一切事物发展认识的辨证唯物论的哲学思想。全诗是在叙述诗者本人在春天从京城回家,住宿在江边,看到江水慢慢涨起来,月亮也在江面上升起又落下的场景。整个大场景就是春天,江水,花朵,月圆,夜晚五部分的自然现象,五个主题之间的对照,具有生命的独立性,由一幅平面画,加上其中的人形成了立体的场景,让人联想到那令人难忘的景色,月圆之夜所有的景致,诗人的情感起伏也奏出了一首令人回味的交响乐。</div> <h3>前十句诗是描写在月光下,水,沙滩的实景,“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第一次从哲学层面讲到生命里存在的东西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比如死亡;这里的“空”可以是佛教里的空,空间里的空,心理上的空,有了月光,霜的颜色都感觉不到了,白沙也看不见了;道出了宇宙的本质,所有存在的变成了不存在,一切都是暂时的存在。</h3><h3><br></h3><div>而“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又提出了富有人生哲理和宇宙奥秘空间、时间与人的关系,人的那种孤独与自负感觉。月亮本来就存在于宇宙之间,只是诗者一个人归家的途中,发现如此美好的景色,有种孤独的落寞,犹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那种感觉,也有对世间本来存在美好事物的珍惜;皎洁的月光下,江面波光粼粼,江水绕过开满鲜花的草地,月光照在花树上如细密的雪珠,撒在白白的沙滩上都分不清哪是沙子哪是月色。看起来多么有生命活力,这就是读唐诗的魅力所在。有时人在心烦之时,读读唐诗,沉浸在诗人所描绘的景色中,会忘掉人世间的烦恼与忧愁。</div><div><br></div><div>“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意思大体相同,是说我们应该珍惜时间。</div><div><br></div><div>“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到底是知还是不知江月在等待谁?张若虚认为他就是那个被等到的人,有种很强的自负感;除此以外只有流去的江水,如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叹不断流逝的时间。</div><div><br></div><div>“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此句是本诗的转折句,由宇宙观念直接转到人的感情方面。作者孤身一人走在路上,抬头看见白云飘过,孤独落寞油然而生。</div> <h3>“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谁家”对应“何处”,看见一男子独自一人在晚上摇着小船,诗人就会联想到肯定有位女子站在家里的二层阁楼上,在思念她的心上人。同样在这美好的夜晚,张若虚也在思念他的家人,过去回家可能要走大半个月才能到,所以那种想见到家人的迫切心情很能理解,往往就会触景生情,用借用的手法写出了他的离家思愁。</h3><div><br></div><div>“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境台”想念她还没归家的心上人,她在家里坐卧不宁,月光下来来回回的走着,本来在晚上睡之前要对镜化妆的,可是听说他要回来,女为悦己者容嘛,他不回来,化妆给谁看呢,所以只有月光撒在无人的镜台前。</div><div><br></div><div>“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一直联想到那女子早上起来要挂起帘子,感觉满满的愁绪沉重得都卷不上去,去洗衣服时也一样,过去人洗衣服都是用棒槌在石头上敲打,与此同时有同样的情绪。对月容易使人忧愁,一种相思的离愁。</div><div><br></div><div>“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凡痴情男子曾将此句写给远方心上人的,想必此刻读时很有亲切感,是否引起了满满的幸福回忆?此句可以用在两个异地恋人之间的祝福,现在年轻人不流行互送照片,原来送照片时也可以写下这句话,意味很深长的。意即于此月圆之时,在同一片月下,两人还身在异地,但也不影响彼此相互的思念与牵挂,面对月亮,传递着对对方的相思,让对方感觉到彼此的存在。如苏轼给弟弟苏辙写的《水调歌头》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有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是知己,即使再遥远的距离,也知道彼此的存在,而非同居一楼层的“比邻若天涯”。</div><div><br></div><div>“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鸿雁”和“鱼龙”都不见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到北方去了,鱼儿在水里上下跳跃,所以情书没办法传递了。这里的鸿雁和水中的鲤鱼传书都是有故事的,意即“鱼传尺素”是有历史考证的典故,作者只是借用的手法。但是即使燕子飞得再远也渡不过月光,而影子却留在了江面上,鱼儿也在江面上激起波纹,是回应了存在与不存在的关系。忽然就想到徐志摩的那句“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是说两人偶然相遇,即使有一天各自分开,但还是会留在彼此的心里。“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效的光亮!”人不是独立的个体,你的快乐与忧愁影响着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div><div><br></div><div>“斜月沉沉藏海雾,竭石潇湘无限路”月亮已下去了,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感叹生命中美好的事情,在消失之前,一定努力抓住,不让自己留有遗憾,自己想做的事,就勇敢去做,所以也提醒大家不要把生命浪费在那些无聊的事上,比如抱怨、吵架、勾心斗角之类,人生就这么短暂,一些美好的事情稍纵即逝。</div><div><br></div><div>最后八句,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他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div><div><br></div><div>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全诗的重点,大的方面有讲宇宙意识,小的实景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人心里,一切如江水(也代表时间的流失),如飞霜,如落月总有消失的时候。</div> <h3>整首诗的意境很宽阔,由个人意识提高到宇宙意识,再转回到个人情感,是种圆形结构。没有到过沙漠,不知道天地有多广阔;没有见过大海,不知道海天连一色的美景。所以久居闹市的人应该多出去走走,站在高山顶峰,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世间所有的纷争与烦恼都不值得去斤斤计较,人都活得不长,长过百岁已是极限,所以在有限的生命里,享受所有一切的美好事情,活得有趣才是最真的。</h3><h3><br></h3><div>每首诗对每个人来说,都会有不同的感触,顾随老先生说“人可不为诗人,不可无诗心”,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它,理解它,只要是真正的读懂就好,它不象数学题一样有标准答案,弹性很大,任由我们无限发挥。</div><div><br></div><div>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诗中春、江、花、月、夜五部分是知己,也是陌路,偶然相逢,又各自离去。这首诗之所以迷离错综、意象丰富,是因为它的五个主题都是独立的,从广阔的宇宙小到个人的情感,是一种自然的流露。一首诗能技压群芳,自有它的魅力所在!</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原创文章,禁止盗用!</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严禁个人公众号转载!违者必究!</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