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看见高人这个词,总感觉让人胆颤,让人害怕,更让人可笑。所以都不知道文章该怎么写下去。</h1><h1> 我是一个普洱茶爱好者,更是一个普洱茶制作者。</h1> <h1> 自从09年来到了老班章(当时的老班章没有现在这么夸张,也没那么神圣,知者甚少,价格也便宜)。之后,凭着对普洱茶的执着和追求,便踏入了通往普洱茶名山的大门,几乎踏遍了所有有茶的名山大河,包括老挝缅甸,一发不可收拾。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自己的工作和感受。</h1> <h1> 每年的春天,三月中下旬左右,普洱茶的古树就会零零星星的发一点芽叶,这个芽叶必须要把它采掉。其主要目的有两个,其一是能收获一点样子比较难看的古树头春(口感有时候好,有时候不一定好,这个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把这批芽叶采完以后才能长出后面更好更肥壮芽叶(这是最主要的)。</h1> <h1> 其他茶我不评价,就普洱茶来说,这种芽叶要及时采摘,但不是为了做成茶叶而做茶叶,而是为了让茶树更好的发芽叶。就和养花一个道理,如果不摘掉,当年的茶树不会发出第二波,第三波乃至后几波芽叶,所以要摘掉。这是科普,好多假装爱好普洱茶的高手一定要知道这一点。</h1> <h1> 茶叶的采摘也至关重要,鲜叶要通风,不能晒太阳。运输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让鲜叶发酵,要把鲜叶安全的送到萎凋槽。萎凋的时间很关键,主要看鲜叶的脱水程度,有经验的师父抓一把就知道了。其实茶叶在萎凋的时候也就是大家休息吃饭的时候。</h1> <h1> 炒茶(俗称杀青)的时候,火候很关键,翻炒的速度也很关键。高人们可以想想炒菜怎么炒,我告诉你们,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你们可以想象。等茶叶炒好(杀完青)以后问题马上就来,我问过好多所谓的高手,杀完青是马上揉捻呢还是等一下再揉捻呢?因为这两种做法有天壤之别。</h1> <h1> 好多所谓的高手曾经都问过我,为什么这个茶会苦会涩;要是不苦不涩该多好啊!</h1><h1> 茶叶里面的涩是单宁(也叫鞣酸)和花青素的口感,苦是茶多酚和天然苦味素还有儿茶素的综合口感所产生的。去查查这些东西的功效。你希望它们在普洱茶里消失没有吗?我说,你只要有要求,现在做茶的过程当中完全可以避免出现苦涩,你愿意吗?</h1> <h1> 那我们现在就说说前面提到的的天壤之别吧!在茶叶杀完青之后,趁着温度很高的时候捂起来发酵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左右再来揉捻,然后次日晒干,这样的茶喝起来就比较甜,汤色透亮,香气淡,后期变化不尽人意。相反刚刚杀完青的茶叶摊凉一下,等温度下来以后再去揉捻,这种做才是普洱茶历来最传统的制作工艺,我们公司的马总就把这一点掌握的非常好。这种茶在次日把它晒干以后,喝的时候香气高苦涩味重,后期的变化总是让人惊喜。</h1> <h1> 那么,现在就有好多问题出现了。好多人来到了冰岛寨喝到一口茶就说,哇好甜啊!回甘真好啊!冰糖甜等等,一系列的专业术语都冒了出来。我只能淡淡的笑一下,表示回应……刚刚做出来的冰岛茶真的有冰糖甜吗?真的不苦不涩吗?至少我们用传统的工艺做出来的冰岛茶,没有这种现象,回甘的确很好,香气也很高而且持久,可是苦涩味很明显呀!冰糖甜到底在哪里。</h1> <h1>我记得我一三年做了一批冰岛古树,去年年底回到兰州的时候喝了一次,在冲泡的过程当中我已经被它的香气快迷倒了,喝完之后才得出了结论。存放了三年多的冰岛茶,才符合所有茶友专家说的冰岛茶的所有特性,一发不可收拾,到翻过年的三月份,已经被我干掉了两饼。瞬间感觉到自己像土豪一样,当醒悟之后全部封存。</h1> <h1>所以说在我的感觉当中,每个茶人都不要叶公好龙,应该说实话。好茶是在合适的条件下放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而且价格也不菲。</h1> <h1> 好多人到了老班章寨子,茶一上口就说哇好霸气,好生津。没错,老班章是霸气是生津,可是你知道吗?比老班章霸气的茶多了去了。老班章那种深层次的韵味你合出来了吗。它的苦涩在口腔里面化开给你的味蕾带来的愉悦感你找到了吗。 </h1> <h1> 普洱茶是低调的奢华,每个喝茶的人都要低调且安静,因为静才能悟,悟才会有结论。不要让人感觉一见到你,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里都充满着专业术语。这样的人不是高手,这样的人是草包。</h1> <h1> 要学会泡茶,要学会以茶为平台去和人交流,要化繁为简,不要画蛇添足,更不要装神弄鬼。如果你要是爱茶之人,一定要记住人品如茶品,茶品如人品。人品端正了就能做出好茶,品行不端正的人啊永远不可能做出好茶。喝茶的时候轻易不要说自己是高手。</h1> <h1>中国有很多专家学者参与了普洱茶的科学研究,法国的日本的专家也都参与其中,他们从普洱茶里面分离出来了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各类糖分以及药物洛伐他汀。没有一个人称自己是高手。山里面的茶农能够准确地掌握采摘、杀青、揉捻、和晒青技术。做着一手好茶,从来都不敢自称是高手。</h1> <h1> 茶叶的文化来自于茶叶本身,而不是由写书卖钱的人写出来的茶文化。咱们首先这样想问题,一棵上千年的古树,种植它的人在哪里?它由一颗小树苗变成千年古树到底沉淀了多少,有多少人制作过它的鲜叶?有多少达官贵人喝过用它的鲜叶制作出来的茶?有多少闲云野鹤喝过用它的鲜叶制作出来的茶?有多少游子喝过用它的鲜叶制作出来的茶?有多少有文化没文化的喝过用它的鲜叶制作的茶。这是我王力个人对茶文化的理解。</h1> <h1> 茶叶是用心做出来的,茶叶要用心的去品,要成为高手,必须先从低调开始,必须先从修身养性开始。路还长,就让我们一步一步的开始吧!</h1><h1> 欢迎大家评论,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希望大家都能成为真正的高手。</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