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010101"> 4月11日,我们一行十人到仰慕已久的南阳市十五小参加“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南阳共同体教学主题研讨会。观者云集,与会人员近800人,可以说是南阳区域规模最大的一次小学语文课堂主题研讨活动。<br>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在充满现代恢弘气势的市十五小三楼演播大厅,在组委会精心筹划的这次小学语文盛宴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思想与做课老师、评课老师的思想在激烈碰撞,无形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让归途中的我们久久不能平静……短短一天的学习,虽然只听了十五小新老校区代表班级的四节课,然窥一斑而见全豹,我们深深为十五小丰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其实,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都知道今天看到的瞬间精彩是由昨天多少个数不清的扶正、打磨、浸润、培育而来,这些成就来之不易,也体会到学校管理层对其的倍加珍惜——老师授课,一笔一划书写板书,深情投入指导学习;学生学习,身正脚平规范坐姿,字正腔圆合作探究;同事评课,一板一眼点评建议,真诚委婉有理有据;校园文化,简洁大气折射理念,顺应时代影响激励,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十五小团队对于自己的学校“排头兵”“领头羊”无上荣誉的珍惜与呵护,更深的应该是对十五小辉煌历史的敬畏,这正是这种敬畏之情使得他们齐心协力修身养正、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前行”,记得主持人这一句话总是在重复着讲,这是多么值得我们敬佩的精神!<br>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回想我们的一生,辛勤忙碌,从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到垂垂老矣解甲归田,不就是追求的完善自我,成就自我吗?“成”事在“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的曾国藩要求其子嗣:“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康德的墓志铭不就镌刻着“敬畏”一词吗?回归到自己,做为一名小语教育工作者,从事着母语教育的神圣职业,肩负继往圣、续文脉的重担,对照今天所观所感,真的感到自己因“无知而无畏”了!所幸,苏格拉底是从自知自己“无知”而觉醒,以证明自己的确“无知”而博学,我也需要从现在让自己以敬畏的情感对待母语教学了!</font></h1> <h1>(一)教学设计要有敬畏之心<br> 本次活动的目的之一是:让规范课堂成为需要,以二年级语文新授课为例:十五小刘冰秋老师在《青青的山》主题下,组织学生学习了《美丽的武夷山》第一课时,课堂活动设计环节分五步进行:1、激趣导入,范读课文2、放手试读,感知内容3、闯关识字,认写结合4、以读促悟,以悟促学5、积累运用,拓展延伸。小语低年段学科目标是:识字与写字,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老师重在学生识写字能力的培养,“最、爬、通”三字的笔顺复杂难记,她就单独拿出来示范讲解,重锤敲击,基于学情来施教,这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又结合学生认知特点,设计描红书写这样的环节,既让学生体会到汉字形体之美,又起到巩固练习的作用。《新课标》的对低段学生学生阅读的要求是: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阅读能力培养方面,老师范读、设计各种朗读形式,鼓励学生大胆朗读、规范朗读,甚至还设计了听读想象的活动,使学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基础上,感受语言美,并尝试运用语言,两次进行仿说练习,“我是小导游”环节,老师在学生首次展示说话时,出现语序混乱,用词不准,句子不完整、表述不清晰的情况下,并没有着急打断,而是待学生讲完,结合三张风景图片适时又做了怎样说话的示范,就在这样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中,随后的小导游说话明显有了更进一步的准确性、规范性,我同时能感受到学生在说这段解说词时,真的就像武夷山下的原住民一样,言辞间透露着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之情哩!这不就实现了母语教学最本质的目标吗?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若我们的语文课堂设计中,多一些规范敬畏,少一些任意随性,多提供学生这样的语用学习机会,我们的语文教育发展又何惧不向前,不成功呢?<br>(二)常怀对孩子的敬畏之心<br> 真正地把孩子作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来看待和尊重,多一些微笑、肯定、鼓励,用自己的言谈举止来示范、演绎生命的意义,同时将“敬畏生命”的高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传达给学生。我们的教育才会有鲜活灵动之气,才会闪烁人性的光辉。如五年级品读赏析课《修鞋姑娘》,执教凡丽丽老师真正做到了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我最为欣赏的就是这节课!这个班级的学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面对台下近千名专家、老师,没有丝毫拘谨扭捏,对于聚焦重点,品读赏析环节的小组交流中出现的疑点热点,孩子们批判质疑、大方应对,勇于探究,敢于思辨。这种争论现象令在场观众无不欢欣!我们要达到的课堂境界正与此实现,今天台上孩子们精彩的表现,绝对不是老师事先排练好的,而是老师在常态课堂中收敛自己的表现欲,转而尊重学生思维与智慧的表达下凝练而成的,对这位真正“把儿童放在课堂的正中央”——年轻的凡老师,忍不住要点赞!凡老师在随后的说课中也提到,重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下的科学素养,训练思维能力,同时我还认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还会受到人文精神的陶冶,由此养成健全的人格,收获诗意的生活。老师在学习即将结束时,师生合作深情朗读文中对话:“走遍长街,望穿长巷,修鞋姑娘你在哪儿?”那声声呼唤,呼唤的岂止是修鞋姑娘?更是荡起学习者与观课者心灵的涟漪——真诚是这世上最美丽的心灵,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h1> <h1>(三) 评课议课时多一些敬畏<br> 梁启超曾说过:“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在评课环节,十五小的老师们更是将团队协作精神做了形象地彰显,无论是本级评价还是组际间交流,老师们侃侃而谈,除了点评内容,自己专业理性的谈吐也让我体会到十五小校本教研时的谦虚认真与对待专业的恭敬。由此,让我也不禁敬畏,四位做课老师各有风采,而自己的“娘家人”点评却是如此实称,甚至有些苛刻,鲜少有恭维之言,更多的是反省与点拨,这才是一个健康成长的团队要具有的合作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所以,当组委会邀请我们在座的听课老师点评时,我不禁有些犹豫:在你没有真正深入去解读所学习的文本内容时,没有用敏感的触角捕捉授课老师在课堂中无处不在的设计灵感时,没有理解授课者设计思路的理论依据时,千万不要随意去评价人家的课堂有哪些不足之处,更不要说:“如果这节课我来上的话,我会这样设计……”,这只能反映出你自己在听课的时候一开始就没有进入,拿着自己的眼光来对别人的智慧进行评判,是多么的肤浅和不尊重!教学相长,授听也是相长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擅长之处,也有自己努力都无法掩饰的短板,如何让公开课上得圆满,相信做课老师思虑得更多,所属团队商榷推敲得更细,一节课暗底下的苦功,只要是做过公开课,都会深有体会。对他们的付出,我只有学习、钦佩和敬畏!</h1><h1> 总之,作为母语教育工作者,我一定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所在岗位的份量,一定要坚守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努力发展自己的专业素养,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用学不息的态度来丰厚自己的底蕴和修养,永远谦逊平和,保持内心的执著和清静,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一如虔诚的朝圣者渴望永恒的神明一般,既敬又畏。</h1> <h3>内乡六小老师们在美丽的市十五小合影留念</h3> <h3>内乡六小老师被市十五小“小解说员”深深吸引</h3> <h3>市教研员和十五小领导在专心评课</h3> <h3>十五小小小解说员</h3> <h3>十五小校园一角</h3> <h3>南阳十五小师生风采</h3> <h1>————————————————————</h1><h1></h1><h1><br></h1><h1> 策划:孙果</h1><h1> 制作:李宵</h1> <h1>明德励志,学博致远,快乐向上,幸福向善</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