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李松武</h3><h3> </h3><h3> 鸣谢!施文清、段正</h3> <h3> 农历三月十七,是被称为“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的大理三月街最热闹的会期,我们几个朋友相约,不去三月街凑热闹,而是去探秘凤羽的茶马古道。</h3> <h3> 时光向前倒流三五百年,或者一百年,这个时节,这条茶马古道上,一定是来自各处的马帮络绎不绝,物流人流最繁忙的日子。今天,却只有我们几个朋友,慢慢行走在这条已经沉睡的古道上。</h3> <h3> 我曾经走过大理、云龙、漾濞、鹤庆、丽江的茶马古道,都只是象征性地保留一小段,供游客去拍照和凭吊怀古。凤羽的茶马古道,我早就听人说起过,今天第一次实地探访,竟然保存得如此完好,真是大大地出乎我的预料之外。我们从凤翔村本主庙启程,目的地是罗坪山垭口附近的彩凤桥。</h3> <h3> 沿着全用花岗石铺成的石板路,一步一步丈量,用计步器记录,来回大约二十二公里。</h3><div> 为了这次探秘凤羽茶马古道,段正老师夫妇六点钟就起床,做了一大锅青豆米焖饭,准备了腊肉、香肠和碗筷,我的同事小马和夫人,还有读高中的女儿,又预约了非常熟悉当地人文历史的文清老师当向导。早上九点,开始踏上向往已久的凤羽茶马古道,虽然对这条古道早有耳闻,但是当我真正脚踏上去第一步,还是被眼前的这条古道震慑了,竟然保存得如此完好,就像前面还有马帮刚刚走过去!从起点到终点,路面平均宽度一米八左右,最窄处仅一米,最宽处可达二米五。</div> <h3> 这次虽然说是探秘,其实一路走来,又让我产生更多的未解之谜。</h3><div> 首先,这条古道几乎全部用最坚硬的花岗石板铺成,最大的石板有千斤重,最小的只有拳头大,这么多的花岗石与周围山上的石头不一样,不可能是就地取材,那这么大的工程,这么多的花岗石是从哪里运来的?而且石板的铺设技术含量很高,镶边规划统一,有的随坡就势,有的辅以台阶,纵横交错,防滑和防塌效果很好。真是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和艰辛啊!</div> <h3> 其次,这条茶马古道修建于何时?</h3><div> 按照传说,唐朝末年,也就是南诏后期和大理国时期,就有了这条茶马古道的雏形,到明朝中期是最兴盛的时候,因为这条古道东边直通大理府,西边到罗坪山顶后分为南北两道,向西南到达“云龙八井”(今诺邓),向东北到达迪庆和西藏。这个时期,凤羽的这条茶马古道就像今天的“高速公路”一样,把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不仅有茶叶、食盐、铁器,还有药材、皮毛、丝绸,甚至还有平常的居家用具和小孩子的玩具,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宗教文化。今天,凤羽古镇的众多寺庙,保存至今的各种古建筑,众多的临街店铺,就是历史的见证。</div> <h3>第三,是否曾经是战略通道?</h3><div>众所周知,宋代大理国曾经与吐蕃分分合合,最后被蒙古兵灭掉,就在这条茶马古道边上,有一处元代墓葬群,当地人称之为“鞑子坟”,遗迹还在。</div><div>这条古道的最近一处终点是云龙的诺邓盐井,有二百多公里,今天我们到达彩凤桥,单程只有十一公里,只是走了全程的二十分之一,就已经累得够呛了,中途休息和午餐,吃着段老师夫妇准备的丰盛食物,我就想,当年的马帮汉子年复一年地在这条古道上风餐露宿,一定是历经了我们今天的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赶马人生活本身充满悲欢离合,人情冷暖、惊险曲折、生死难料。千百年来,在千里栈道的石级上,在那一个又一个磨成深坑的马蹄印中,融汇着赶马人的喜怒与哀乐,辛酸与血泪。一路上瘴气、传染病、匪盗的抢劫和同伙的相互算计倾轧,不要说赚钱,往往连人马的性命都难保。有一首流传很广的《赶马调》:</div><div> 砍柴莫砍葡萄藤,养女莫嫁赶马人。</div><div> 要想赶马走夷方,就得先把老婆嫁。</div><div> 这是赶马人心灵的真实写照。在幽幽的古道上,每一个马蹄印都是赶马人一幅深沉的画,每一声驮铃都是一支赶马人心血的歌。</div> <h3> 凤羽当地有一首歌谣:</h3><div> “没有到达彩凤桥,不算走过茶马道”。</div><div>彩凤桥是“凤羽八景”之一,是用五块规模和长度相同,颜色各异的石板横跨在溪流之上,下雨的时候,颜色更加鲜艳,就像凤凰的羽毛,传说这里就是凤凰落难之处,凤羽也因此而得名。每一块石板长度有二米五,宽度一尺五。旁边有一个山神庙,著名的鸟吊山就在这里,五百年前,徐霞客、杨升庵、李元阳三位明朝的大才子,就沿着这条茶马古道慕名来到这里,观看万鸟朝凤的奇观。五百年后,来到彩凤桥上,我们从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树上采下几大把,插在桥边,用桥下的溪水浇在五彩的花岗石板上,把她装扮得像一只美丽的凤凰。</div> <h3> 当今,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云南的交通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叮咚”的马铃声已被汽车、火车、飞机逐渐代替,长途贩运的马帮已成为让人回味的历史。</h3><div> 迎着朝霞而来,踏着夕阳归去,历经一千多年风雨的茶马古道,在夕阳的余晖里显得格外明亮,我虔诚地用双手抚摸着被千千万万的人和千千万万的马踏过的石板,光滑温润如玉!</div><div> 望着远处的崇山峻岭,层峦叠嶂,最后一队马帮消失在夕阳的余晖里,耳畔还听到悠远的“叮咚”声。</div><div><br></div> <h3><font color="#ed2308"><b>彩凤桥头听莺语,</b></font></h3><div><font color="#ed2308"><b>茶马古道探秘踪。</b></font></div><div><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div><div><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叮咚铃声已远逝,</b></div><div><font color="#ed2308"><b>沧海桑田一梦中。</b></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