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行思录第53集 蒙古考古

阿沃亚斯

本集我们谈谈蒙古地区的考古,大概有这么几个大的方向:<div>  第一个是以红山文化、兴隆洼文化为代表的石器时代的考古,这里面有一个我想要搞清楚的问题:古代蒙古地区也有农耕文明,特别是辽河上游地区,海拔低的平原地带出现了古老的定居农民。那么,这些农民最后发展成了哪个民族?是汉人?高丽人?扶余人?还是转变成了游牧的契丹蒙古系或者渔猎为主的通古斯人?他们迁移了?融和了?还是消失了?他们是谁的祖先?</div> 第二个是历代汉人遗迹,包括长城、古城、烽燧、墓葬,这方面中国学者有大量的著述,问题都比较清晰,大部分都反映了纯粹的中原汉族文化,相比中原的考古发现没有太大不同,点到为止。<div>  第三个是匈奴鲜卑的墓葬,这里面可以研究的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影响,由于匈奴鲜卑汉化程度较深,相关的历史记载很多,所以这里面的问题都比较清晰,值得关注的匈奴受西方白种人文化影响的艺术造型,这是艺术家感兴趣的部分。</div> 第四个是突厥回鹘的遗迹,这里面有很多未解之谜,包括一些古墓、石人、鹿石,因为突厥回鹘的部族非常多,非常复杂,他们融和迁徙非常频繁,所以很多问题难以搞清。除了一些著名的碑文,因为有汉字所以我们可以和中国史书印证明了,这方面的大部分遗迹都在俄罗斯和蒙古国,接触起来不太方便,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多了解。<div>  第五个是辽金,这方面的文物古迹墓葬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地区,结合史书相互印证,使得辽金的历史非常清晰,我就不必多说了。</div> 第六个就是蒙古国和俄国西伯利亚地区的考古,本集我重点讲一本书,古代蒙古城市。这是苏联多位考古学家在上世纪40年代,对蒙古国的四个古城进行考古的文献。这些古城都是蒙元时代非常有代表性的蒙古城市,分布在蒙古国的中部、东部和西部。<div>  本集的重点是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人类是如何从农耕分离到游牧的?游牧民如何出现?以及蒙元时期的四个古城都有哪些人居住,情况如何?</div> 首先我们看内蒙古的考古发现,这里分四类,一类是石器青铜时代遗址,一类是突厥等草原游牧民墓葬,一类是辽金元时期草原城市遗址和墓葬,最后是清代和近代的墓葬。<div>  距今超过几万年的原始人、旧石器时代的我们就不讲了,那都是人类社会初级阶段的事情,基本和猴子差不多。我们还是讲讲新石器时代的内蒙古,都有哪些人在这里生活。(上图,赤峰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骨管)</div> 我们说上下五千年,也就是从现在往前数5000年,公元前3000到公元2000年,这是从奴隶社会到现代社会,有文字记录的文明时代。<div>  那么,从距今5000-8000年这个阶段(公元前3000-6000年),就是新石器时代。这个时代,人类已经过上了定居的村庄、小城市的农耕、打猎、养家畜的时代。工具已经不仅仅是打制的粗糙石器,而是有了陶器、玉器、陶塑等等实用的、装饰的物品。(上图,阿拉善盟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div> 新石器时代之后,紧接着就出现了奴隶制的国家夏商周了,那么在新石器时代,有一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搞清楚,当时的北方大地生活的人类,到底是在种地还是在游牧?<div>  答案先讲:人类最早从事的谋生职业是狩猎,这是动物的本性,从猿到人都是靠打猎过活的(摘果子吃就不说了)。然后,人类走上了定居的生活,为了安全而聚集在山洞中,最后逐渐学会了盖房子。</div><div> 然后继续发展,人类从动物和植物两个方面下手,学会了控制它们。于是,人类开始农耕粮食作物,同时蓄养猪、羊等家畜。这就是农耕、渔猎和蓄养的石器时代。</div><div> 也就是说,当人类还没有学会骑马放牧的时候,他们是定居的种地打猎养猪相结合的生活方式。这个时期是距今10000年前直到距今3000年左右。到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西周),农业和牧业才正式分离,一部分人类学会了骑马放牧,从山林、村庄走向了茫茫草原,成了游牧民。</div> 距今80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内蒙古发现了大量的人类遗址。这些遗址的分布范围非常广,从呼伦贝尔到通辽赤峰、再到锡林郭勒、乌兰察布、河套、鄂尔多斯,甚至是沙漠戈壁的阿拉善盟,都有人类遗址发现。<div>  这说明,草原上的游牧民不是凭空出现的,他们是从石器时代农耕渔猎养猪的人类分离出来,选择了马背生活,走上了游牧道路,最终形成了彪悍的游牧民族,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游牧帝国。</div> 游牧民的形成与转换,从5000年前开始,一直延续到21世纪。在这漫长的5000年里,不断有山林中的猎人走向草原,成为游牧民驰骋在广阔大地上。比如鲜卑、契丹、蒙古、女真等等。<div>  也有很多游牧民最后回归到了农耕定居的生活,比如回鹘、哈萨克、党项,包括现在的蒙古族牧民、达斡尔鄂温克猎户等等。总的来说,山林里的生活并不是大多数民族的想要的,广阔的平原、草原才是大家争夺的地方。</div> 游牧民的问题我们等等再讲,还是回头看看内蒙古的考古吧。<div>  内蒙古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就是在辽河上游地区,也就是现在的赤峰和通辽。这里河流冲积面积大、海拔低、平原多、也有低缓的山地,非常适合农耕定居生活。</div><div> 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敖汉旗)、7000年的赵宝沟(敖汉旗)、6000年的红山文化、5000年的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这些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一直延续下来。</div> 这些文化的分布范围,东到吉林、南到辽宁、西到河北、北到克什克腾旗大兴安岭南麓。这片区域在距今8000-3000的时间里,是农耕、渔猎、养畜的生活方式。<div>  到了距今3000年左右的时候(商周时期),农耕文化被迫退出了这里,强势的游牧文化占据这一区域。从此,这里变成了游牧民的草原,直到清朝末年,才又回到了农耕为主的生活方式。<div>  这里,就是清代内蒙古的昭乌达盟、卓索图盟、哲里木盟。</div></div> 游牧与农耕的分离,早在夏商时代就已经开始了。据记载,殷商王朝的先民,祖地就是在西辽河的上游地区。因为农耕游牧分离,被迫南迁到中原地区。<div>  而在西周时期,东北地区就有了几十个国家,很多国家有向周朝进贡的历史。这些国家大部分是以渔猎为主,有些是农业为主。到了东周春秋时代,他们被强势的游牧民赶出家园,被迫迁移。<div>  其中以东夷为主的一些国家往东南迁移,成了高句丽的主体,以肃慎为主的一些国家往东方山林迁移,成了靺鞨和女真的主体,还有一部分人迁到西南方向的华北地区,成了汉人的一部分。</div></div> 赤峰、通辽地区的克什克腾旗西湾子(兴隆洼文化)、采石沟(夏家店文化)、翁牛特旗头道杖房(赵宝沟文化)、大庙(红山、小河西文化)、红山区的魏家窝铺(红山)、科左中旗西固伦(红山)、库伦旗的扎白营子(夏家店)等等遗址,都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证据。<div>  敖汉旗的马架子南房遗址,更是从红山文化、延续到夏家店文化、再延续到战国,最后直到辽代都有人类居住的遗迹。</div> 内蒙古另外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集中地区就是鄂尔多斯和河套地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的乌兰木伦遗址可以追溯到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还有达拉特旗的只几塔遗址、包头的杨家脑包遗址属于仰韶文化的海生不浪文化系,是新石器时代的典型。<div>  伊金霍洛旗的烂城梁遗址是商周时代的新石器文化,老爷庙遗址是朱开沟文化、准格尔旗的城塔墓葬群是青铜时代的产物。</div><div> 乌拉特中旗的马鬃山墓葬群,则是从青铜时代直到蒙元时代都有游牧民的墓葬,但至今无法确认族属。</div><div> 磴口县、乌拉特前旗等地,不但发现了很多汉代的墓葬、城址、还有很多石头堆的墓葬、石人墓,都是游牧民族的墓葬。</div> 还有就是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两大草原,也有古人类的文明。比如锡林郭勒二连浩特附近的吉呼郎图遗址,正镶白旗明安图镇的阿布盖洞穴遗址,陈巴尔虎旗的洪湖日诺尔遗址,都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遗存。洪湖日诺尔遗址还一直延续到战国和秦汉时代。<div>  而诸如上图的汉代古城、烽燧、墓葬遗址,则在内蒙古的中西部比比皆是,多达数百处。这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内蒙古南部地区在汉匈战争中,很长时期是大汉帝国的领土。而反过来说,贝加尔湖地区因为有苏武牧羊的传说(即使苏武真在那里牧羊,也是匈奴的俘虏),就成为中国自古的领土,真是有点不靠谱了。</div> 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还有很多石头墓、石头堆,这些是游牧民族的墓葬。我们知道,蒙古人是没有丧葬习俗的,蒙古人死后都是回归自然,安放草原,不挖墓,也没有陪葬品。而这些草原游牧民,无疑是蒙古人(或者突厥人)的祖先,他们的早期墓葬则是受到汉人和中亚塞种人的影响而来的。<div>  比如正镶白旗的北朝墓,里面就有陶器、金银器、铜器、玻璃器皿(欧洲来的)、宝石、首饰等。</div><div> 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的石人墓,则是隋唐时代的游牧民墓葬。就连阿拉善的沙漠里,也有北方民族的石墓,具体年代还不能断定。</div><div> 其他的诸如苏尼特左旗宝德尔墓群、东乌旗师石墓群、乌拉盖石墓群,都是游牧民的集体墓葬,都分布在辽阔的大草原上。</div> 这里又回到之前的话题:游牧民是从哪里来的?3000年前,游牧民是如何从农耕、渔猎的人类中分离出来,依靠掌握的驯养牲畜的技术,走向辽阔的草原,驰骋数千年的呢?<div>  我们先看上图,世界五大游牧带:</div><div> 红色:非洲大草原</div><div> 黄色: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半岛沙漠地带</div><div> 蓝色:土耳其、伊朗、阿富汗</div><div> 褐色:中亚、北疆、蒙古高原</div><div> 紫色:青藏高原</div><div> 这些是世界上最典型的游牧民生活的区域,包括雪域、大草原、高山草原、荒漠草地、沙漠等等,都是不适合农耕的地区。</div><div> 还有两个类游牧地带,就是南美的安第斯山和欧亚北极的驯鹿地带,这些地区的人类生活方式也是游牧,但相对数量稀少,定居时间多,只能算二级游牧民吧。</div> 再看看中国的古代游牧民起源地: <div>  绿色的青藏高原,黄色的蒙古高原,这是最典型的游牧草原。灰色的地带是羌人、戎人的祖地,也就是甘肃、陕西、四川、青海、宁夏交界的这片地区,处于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之间。这里介于农耕和游牧之间,其居民也在农耕和游牧民族之间不断转换。</div><div> 还有就是蓝色的辽河、嫩江流域,这里处于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也是农耕和游牧不断转换的地区。</div> 青藏高原受到的影响比较小,长期以来都是游牧和种植青稞并存。而羌戎人的地区,从先秦时代的畜牧业,逐渐过渡到了农业经济。<div>  东北的辽河和嫩江地区,则是混合型的生产方式长期存在,既有农耕、也有游牧,还有山林猎户和渔民。<div>  只有蒙古高原,成为了游牧民族的发源地和长期生活的空间,游牧传统在这里保存至今。而最早的游牧民范围,更是仅仅限于漠北,也就是蒙古国的地区。</div><div> 漠南地区直到春秋时代,受到北方游牧民的南下影响,当时鄂尔多斯、赤峰、通辽、辽宁、河套等地的传统农耕文明才被游牧民彻底改变。<br><div>  </div></div></div> 也就是说,春秋时期,游牧民和农耕民在现在的长城沿线正式划分了界限。原来居住在内蒙南部的新石器、青铜时代的原住民,有的选择了加入游牧大军,有的选择南下寻找农耕田园。这些地区的古代小国不再存在,游牧民占据了鄂尔多斯到辽河的区域。<div>  公元前9世纪,当时的形势是这样的:</div><div> 中原是周王朝的春秋时代,</div><div> 西方是西戎(羌、氐人的祖先),</div><div> 北方是北狄(匈奴祖先),</div><div> 东北地区是强大起来的山戎。山戎逐渐发展成为游牧民,把大部分东夷小国灭亡,只有肃慎、高夷(高句丽)等几个大国保留下来。有汉文记载的,当时的一些农耕城镇小国如孤竹、令支、屠何、无终,都臣服于山戎。</div> 我们所说的夏家店文化,就是从公元前1000-公元前后,延续一千年的山戎人文化。也就是赤峰、通辽、河北、辽宁一带的远古游牧民。<div>  当时,他们还是保留了很多传统的农耕文明的东西,并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游牧文化。如同后来的匈奴一样,他们就有自己的墓葬,而且有厚葬的习俗。墓穴中的物品也有很明显的农耕文明的遗迹。<div>  也即是说,我们经常奇怪鄂尔多斯地区匈奴人的墓葬、夏家店的墓葬,和后世蒙古人没有墓葬的习俗完全不一样。这不是游牧民学习了中原或者西方塞种人的文明,而是这些游牧民本身就是从农耕、家畜的生活方式中分离处来的,他们自己本身就一些这样的文明(后期借鉴的也有)。</div></div> 我们再来梳理一下游牧民和游牧文化的线索:<div>  人类从动物中分离出来,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采取的洞穴居住的方式,在山林中生活,靠隐蔽起来搞突然袭击狩猎为生。此后,慢慢掌握更多的技术,学会了造房子居住,就逐渐走出山林,到山下的冲积平原居住。</div><div> 平原生活,没有那么多动物可以狩猎,即使有,也都迅速逃跑了,猴子还是跑不过羚羊,所以人类拿植物开刀,学会了种粮食。依靠住房子、种粮食为生的人类慢慢又学会了饲养家畜。</div> 定居后的人类,先开始养鸡养猪,后来养鹿养马,直到有一天,人类学会了骑马,进一步会投掷矛、射箭,掌握了在广阔草原上生存和保命的技巧(骑马不仅仅是为了追逐猎物,也是逃生、躲避猛兽的首要技能)。于是,一些人从农耕的村庄中分离出来,有些人也直接从山林里走了出来,来到了大草原,成为了游牧民。<div>  早期的游牧民,还有很多墓葬的习俗,时间长了,随着游牧生活不断迁移的方式,身边的物品里面,牛羊牲畜越来越多,那些带着不方便的陶器、工具、饰品越来越少。加上游牧民与大自然的深厚接触,他们越来越敬畏自然、尊重自然,最终抛弃了厚葬的习俗,改为回归自然的游牧习俗,独特的游牧文化也逐渐形成。</div><div> 总结:人都是猴子变的,有的选择了以植物为生的农耕,有的选择了留在山里打猎,有的选择了走向草原游牧,有的选择四处经商贸易,这些都是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所有的人类都是平等的。</div> 回头再说春秋时期的中原外围的三股势力:<div>  1、西戎:这些人的区域小、腹地小,后续补给和实力不强,也就是趁乱在16国的时候由羌人、氐人折腾了一番,最后一部分回归高山成为现在四川北部的羌人,大部分都融入到汉人和其他游牧民中了。</div><div> 2、北狄:这些中原北部的原住民,大部分人选择了游牧,他们与蒙古高原北部南下的游牧民融和,最终融合成了匈奴人。而这些南下的游牧民,正是起源于北方山林中的原始居民,他们的同语族后裔会陆续走出山林走向草原,成为鲜卑、柔然、契丹、蒙古。他们的不同语族的另外一直游牧民也会在日后逐渐强大,成为高车、敕勒、铁勒、突厥、回鹘。</div><div> 3、山戎:东北地区的、选择了游牧生活的原住民山戎,强大了数百年,最后被匈奴的一支东进部落——东胡击败,大部分融入到燕赵等农耕民族之中去了。而东胡及其后裔,日后则成为东北地区的游牧势力主宰。(更早的东北原住民东夷,则东迁成为女真和高丽人的祖先)</div> 东胡在东北地区横行多年,最后被匈奴击败,部众北逃回到大兴安岭。若干年后,当匈奴被大汉帝国击败,向西北方向退避后,东胡的后裔开始走出山林,回到他们喜欢的草原。南下的一支叫做乌桓,直到三国时期还活跃在东北地区,他们没成什么气候,最后融入到周边各族中了。<div>  另外一支叫做鲜卑,他们可是辉煌无比:大兴安岭北部的叫北部鲜卑,他们发展成了建立北魏的拓跋鲜卑、河西的秃发鲜卑。大兴安岭南部的东部鲜卑南下发展成了铁弗匈奴、乞伏鲜卑、宇文鲜卑、吐谷浑(西迁青海),而宇文鲜卑又发展出了奚人和契丹人。</div> 其实,中国的史书也是这么记载的:契丹源于鲜卑、鲜卑源于东胡、东胡和匈奴是一家,这就和蒙古国的历史对上了。蒙古人的祖先就是匈奴、鲜卑、柔然、契丹这四大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div>  蒙古源于室韦,根据“魏书”记载:室韦,与库莫奚、契丹、豆莫娄国同。“隋书”记载:室韦,契丹之类也,其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室韦。</div><div> 契丹人将室韦人称为:阻卜,大辽帝国时代,在漠北设置过大王府、羁縻州等各类机构管辖室韦人,还包括敌烈和乌古等突厥语族的部落。(这就是为什么耶律大石能够带领几百人西逃,建立西辽的基石。契丹亡于女真,但是漠北的部落还是忠于契丹的)</div> <h3><font color="#010101">  蒙古,从蒙古语的发音上,应该音译为汉字的——蒙格勒。之所以被翻译成汉字的蒙古,是女真人的原因。因为当时蒙古征服时代,记录元史的很多翻译,都是投降的女真人,他们才会蒙古语,而汉人不会。所以,很多蒙古语是由女真人按照他们的发音,告诉汉人,汉人再记录成汉字。这中间一来一去,读音就差了很多。(上图,内蒙古东部的辽金墓葬出土文物)</font></h3> 至于室韦人的历史,我以后再搞个专题,整理一个清晰的简史出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在山林里生活,如何分成了五大部、二十多个小部落?蒙兀室韦是怎么起家的,蒙古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乞颜部是怎么回事,成吉思汗的祖先们究竟是怎样的脉络?<div>  (上图,草原岩画里面,马是游牧民族形成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div> 这是呼伦贝尔发现的清代墓葬,就是非常完整的满洲官员的墓葬,完全是满洲人的习俗了(其中大部分是汉人习俗)。<div>  内蒙古的考古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再简单总结一下:</div><div> 石器时期的考古发现,说明了一个大问题:人类最初都是聚集在一起定居生活的,从打猎到耕种,再到养家畜,再到游牧民的形成。而游牧民从打猎(萨满习俗)、农耕(中原文明)的影响中逐渐发展,最后形成了独特的游牧文化。</div> 内蒙古的考古,内容丰富多彩。从墓葬的角度,一方面有纯中原的汉代墓葬,一方面有中原与游牧文化结合的北魏、契丹、金、清墓葬,还有更加神秘的古代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墓葬,这些任何一个发现,都可能成为巨大的历史依据。<div>  还有岩画、石窟,近代建筑、寺庙等等,艺术范畴居多了。</div> 还有一个大类,就是古代城市的考古发掘。从内蒙古的来说,古代的城市也非常多,汉代古城、隋唐、北魏军镇,这些属于时间较为久远的。明清时期的城市属于时间较近的,这两类我们暂时不表,重点看看西夏、辽、金、元的。<div>  西夏、辽、金、元时代,在草原上建了很多城市(其实从回鹘时期就有城市了),历代基本沿用,直到明朝时期被毁。内蒙古的敖伦苏木古城、黑水城、集宁路古城、应昌路古城、元上都、辽中京、辽上京等等,都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div><div> 这些古代城市的情况,蒙古行思录各集里多少都有介绍,中国的史书中也都有相应的记载,结合现在考古发现,我们基本可以弄清楚大概情况。</div><div> 本集,我们读一读苏联人写的考古方面的书籍,来看一看他们发现的四个蒙古帝国时期的城市考古情况是怎样的?</div> 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本书——古代蒙古城市的主要作者吉列谢夫,他是苏联研究蒙古历史和考古的权威专家,本书就是他和其他苏联学者发掘四座蒙古城市的文集(上世纪40年年代)。<div>  这四个蒙古城市是: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东部城市西勒西勒和康堆城,西部城市德尧—杰列克城。下面我们顺着本书的脉络,依次看看这四座城市的考古发现。(年代都是13-14世纪,蒙古帝国初建和前期辉煌时代) </div> 以下都是苏联人的原话,括号里是我的点评。<div>  “古代蒙古城市”一书,意在阐明古代蒙古人历史上最缺少的研究的一个方面——古代蒙古人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以及城市生活的特点。<div>  13-14世纪,中国版图仅限于长城以南地区,长城以北是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通古斯语族。(其实,此时的中原地区,是大金国的国土,南宋已经收缩到了长江以南,苏联人对于中国历史的了解还是很粗糙的)</div></div><div> 对于北部和西部的各邻国来说,13-14世纪的中国是能够在销售市场和供应来源方面发挥作用的唯一大国。这些部落和民族与中国的相互关系方面,因为经济联系在一起,理解当时的战争原因也就在于此。</div><div> 然而,中国对于邻国的经济吸引力,丝毫不会影响邻国的独立性,这种情况延续到17世纪,女真人走出满洲征服中国全境。(苏联人的意思是,小国不会因为经济上的吸引力而依附或者归顺大国,小国的独立意愿始终强烈)</div> 苏联人认为:契丹与其他蒙古部族有着同源关系,而且辽国文化对东北地区的蒙古部族产生了深厚的影响,他们是连续在一起的。<div>  西辽对喀尔喀和准噶尔蒙古也是有深厚影响的。</div><div> 过去那种认为蒙古人是独立的原始部落或者奴隶制部落的观点,认为蒙古人是在12世纪才摆脱原始部族走向联合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这个说法非常正确,蒙古人的确不是从原始人一下子征服世界的,他们是有文明传承的部族)。</div><div> 乃蛮和克烈部早已不是一般的部落联盟,他们是强大的国家,有自己的国家机构,使用回鵠文字,不满足于萨满,而信仰佛教和景教。</div><div> 蒙古高原北部,早在十世纪就有很多城市,这些是蒙古人的祖先修筑的,这说明蒙古人不是从森林走到草原后才开始变文明的。(这是指回鹘、契丹人建立的帝国修建的城市,而不是蒙古人)</div> 上图,回鵠的都城巴里克,其人口,规模,建筑可以和中世纪早期的东方大城市媲美。(全名是哈拉巴勒嘎斯,就是黑虎的意思,和蒙语发音几乎一样)<div>  苏联人认为,蒙古人在13世纪就建立起了严酷的等级剥削制度,统治阶级征收沉重的赋税,造成百姓日益贫困。在忽必烈迁都北京后,这些依靠西征战利品而繁荣的草原城市,因为贫困迅速衰败了。</div><div> 这个观点不正确,这些草原城市,一部分是延续辽金的城池,一部分是蒙古人自己修建的,在整个蒙元时代,依靠东西方贸易,南北贸易一直繁荣着。</div><div> 蒙古城市的统治者也没有那么严酷的剥削百姓,朝廷的赏赐和俸禄足够他们过着富裕的生活。这些城市的衰败和废弃是因为元末明初的红巾军和大明军队的数次劫掠、焚毁而造成。<br><div> </div></div> 我们先来看西勒西勒古城,这座古城位于西勒西勒河与乌鲁柳尼古伊河交汇处。我不懂俄语,不能在地图上找到准确的位置,但根据苏联人的描述,这是在额尔古纳河的一条支流上,而且是哈萨尔的封地里的都城,那么,大概的位置就是在上图的齐王府。<div>  这个西勒西勒古城就是传说中的齐王府,位置就是在现在的蒙古国境内,额尔古纳河的西边。</div> 苏联人在西勒西勒城里,出土了一些瓦当等文物,这些文物上面的图案,是从中国唐代就有了的。苏联人在远东滨海地区的渤海国遗址,阿尔泰山的图瓦共和国的古城遗址,东北的女真金国的遗址中,蒙古国的回鵠古城遗址,都有类似图案的瓦当出土。<div>  这说明了草原上的城市,虽然没有明确的史书记录,但是不能说他们就是孤立的。语言文字艺术都在游牧民族中有延续的传承。</div> 西勒古城里分为宫殿、园林区、平民区几大块,园林区有明显维吾尔建制风格,其他则更多借鉴了中式的建筑风格(准确的讲是女真人的大金国)。<div>  城外有护城河,但是城墙都很低矮,几乎就是象征意义上的。大部分蒙古草原城市都是这种样子,因为一来不需要高筑墙来防守,周围没有敌人,天下都是自己的。二来,即使被人攻占了,反攻回来也很方便。<div>  这些宫殿和房屋遗址里发现了火炕取暖系统,和沈阳故宫的取暖系统几乎一样。日用品的遗物则大部分都是吃剩下的动物骨头,这和内蒙古古城考古发现一样。</div></div> 这个古城准确考证的建筑年代是13世纪初,也就是成吉思汗刚刚统一蒙古之后。这个和历史记载相符,因为当时,成吉思汗就把呼伦贝尔周围的草原分封给了自己的四个弟弟。<div>  其中,后来称为齐王部的哈萨尔封地,就是西勒西勒古城这里。但究竟是上图的齐王府、还是齐王宫,我就不知道了。</div><div> 上图,本集四个蒙古古代城市位置:左上蒙古西征的军工基地——德尧古城,中间是蒙古首都——哈拉和林,右上是哈萨尔世袭的齐王府——西勒西勒古城,齐王宫——康堆古城。</div> 1818年,俄国人在西伯利亚一个工厂里发现了一块石碑,经过外贝加尔地区的喇嘛和翻译解读,认出了其中的“成吉思汗”这个名字,于是这块石碑被命名“成吉索夫石”。<div>  后来,经过蒙古和俄国人的翻译,这块石碑准确意义出来了,这是成吉思汗为了奖赏自己的侄子也速该而刻写的(这个也速该与成吉思汗的父亲是同名,不同人)。</div><div> 这个也速该既然能够刻碑,可见也非凡人。他出生于1185年,是哈萨尔的第三个儿子。1206年担任禁卫军长官,1223年执行大汗委托的一些秘密行动,立了很多功劳。成吉思汗死后,他担任蒙古所有禁卫军的最高长官,并且继承了哈萨尔的封地和国家。</div><div> 1260年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争夺大汗,75岁的也速该加入了忽必烈的阵营。碑文里还记载了他参加了很多蒙古帝国的重大活动,是非常显赫的蒙古贵族。</div> 西勒西勒河古城出土了几个墓葬,里面有丝织品,漆器,象牙雕,马鞍,马具,还有一个六岁儿童,穿着丝绸衣服,还有一个银杯,底款是梵文。<div>  苏联人认为这是哈萨尔的子孙的陵墓,他们说蒙古人早在十一世纪就有人信仰佛教,当时的古城应该有很多喇嘛,这个小孩很可能是转世灵童。</div><div> 苏联人的观点我们不一定认可,藏传佛教没有迹象表明早就传到蒙古了。根据我们的记载,蒙古人当时完全是萨满教。喇嘛出现在蒙古高原,应该还不到时候。</div><div> 但是,这个墓葬很有意思,居然是中国式的,还有丝绸衣服,和很多陪葬品,这究竟是蒙古人的墓葬吗?(我认为是汉人的、或者是在蒙古工作的契丹人、女真人的墓葬,他们是采取汉族厚葬的,而当时的蒙古人游牧文化里,是没有厚葬的习俗)</div> 上图,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河边的黑山头古城遗址,这里据说也是齐王部的古城。有可能这里是传说中的齐王府,而西勒西勒古城是记载中的齐王宫。<div>  不论怎样,这些城市都是在蒙古帝国征讨大金国、西夏、西征等获得胜利后,带回来大量工匠而修建的城市,时间应该是1206-1230,也就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到窝阔台即位初期。虽然金夏未灭,但是也征服了大部分金夏领土,足够有金钱和工匠了。</div><div> 整个城市里有宫殿、商业、工厂、民居,完全就是一个标准的13世纪大金国城市,而苏联人的周边考古,也证明了蒙古人的传承和文明在13世纪之前就延续了千年。</div> 第二个古城是德尧—杰列克古城,位于上图红圈位置。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境内,唐朝、辽、蒙古都叫做益兰州。这个古城也是13世纪初,蒙古征服之后修建的。<div>  1207年,统一了蒙古的成吉思汗就派遣军队向西,征服了吉尔吉斯人和图瓦人居住的阿尔泰山东北部地区,叶尼塞河上游一带。根据苏联人的说法,整个13世纪,当地人都不断发生反抗蒙古人的战斗,而蒙古人则用火与剑残酷镇压、屠杀、流放,严重影响了哈卡斯国家高度发达文明的继续发展。</div> 哈卡斯国家,就是现在俄罗斯联邦的哈卡斯共和国,位于西西伯利亚,叶尼塞河流域,图瓦共和国的北部。也就是中国历史记载的坚昆、黠嘎斯、吉利吉思。<div>  他们世居于此,由于地处蒙古高原西部,受到中亚和欧洲影响较深,历史悠久,文明程度较高。他们也受到中国历代王朝的影响,经济和工艺、军事都比较发达。著名的回鹘汗国就是被他们的军队攻破都城而灭亡的。</div> 哈卡斯是俄国人给他们统一命名的,就是黠嘎斯(读音:峡夹斯)的音译。13世纪,他们的确是和蒙古人战斗了一个世纪,直到1293年才彻底被蒙古征服。相比起来,他们比图瓦(中国古称:都播)人口多、实力强,是西西伯利亚地区最强大的部族。<div>  14世纪开始,他们逐渐被蒙古同化,最后形成了和图瓦一样的情况:蒙古人种西伯利亚支系,突厥语族,穿蒙古袍、住蒙古包,习俗蒙古式,信奉萨满教。</div><div> 如同苏联人所说,他们的封建文明,尤其是受到中国影响的文明被蒙古人摧毁了、同化了。大部分不愿意同化的强硬的哈卡斯人,被放逐到远离故土的帕米尔高原,成了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中亚五国之一,信奉伊斯兰教)。而留在俄罗斯联邦的哈卡斯人,只有8万。</div> <h3><font color="#010101">  1211年之后,蒙古人在东阿尔泰地区建立了一个由1万名工匠组成的移民城市,并且在13世纪上半叶在这一地区陆续修建了很多小城市、村镇,其中有兵民合一的、也有工匠为主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后勤保障基地,以便蒙古人西征。</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 这个古城虽然距离中国非常遥远,但是从很多汉式的砖瓦、佛寺、屋檐等建筑方面看,这些工匠大部分都是汉人(应该说是中国北方在金国统治下的汉人、女真人,可能还有一部分西夏国的工匠,也是汉人居多)。</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 古城里发现了石磨、火炕、猪圈(发现很多干了的猪粪,应该是汉人工匠带去的,当地游牧民不会养猪)、冶金冶铁的作坊、煤炉、平民房屋、各种工具、陶器等等,还有很多纽扣、动物骨头、瓷器、装饰品、铁器等等,都说明了这个古城是一个古代工业城市,居民大部分都是工人,生产的应该是以攻城机械、刀箭为主的军工产品。</font></div> 德尧古城出土了很多龙形雕塑,大部分是屋檐、屋顶上的。这些龙带着角、鳞片、长牙,是典型的中国龙形象。苏联人认为这些富丽堂皇的龙雕塑给当地人造成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这里被当地突厥语族人称为伊兰州,因为伊兰是突厥语“蛇”的意思,也可以指龙。(显然苏联人的猜测是错误的,伊兰州早在唐朝就有了,只不过汉字写作益兰州)<div>  这些富丽堂皇的龙所在的房屋,苏联人称为政府的接待大厅,用现在的话就是市政府大楼,用古代中国的语言应该是衙门。</div> 苏联人为什么不遗余力的考古呢?很重要的原因是想证明一些历史观点。比如这个德尧古城的发掘,苏联人就以此证明是蒙古人的征服才使得哈卡斯和图瓦人的文明第一次被东方的游牧民族或者大帝国征服、同化,在此之前,他们是独立发展的民族、国家、文明,并不是哪一个大帝国的领土。<div>  于是,苏联人再次证明:契丹人的大辽帝国,包括后来的西辽帝国,其疆域和统治范围都没有达到阿尔泰山东北、叶尼塞河上游地区。</div><div> 以此再次表明,即使把大辽帝国(契丹)算做是中国的一个内部朝代,也不能表明这里是古代中国的领土。换句话说,哈卡斯和图瓦自古就是独立的小国,谁征服、谁占领了,就是谁的领土。</div><div> 蒙古人占领了,就是蒙古人的,满洲人占领了,就是大清国的,苏联人占领了,就是苏联人的。(大家看看,考古的意思不仅是盗墓和寻宝,而是关乎民族、人种、国家的大事啊)</div> 苏联人通过德尧古城的考古,发现了一些农业、灌溉、养家畜等定居居民的遗迹,他们试图说明当时居住在当地的突厥语系哈卡斯人和图瓦人,在蒙古征服之前就过上了定居的生活,而不是完全游牧。<div>  这就和中国的历史记载不太一样了,哈卡斯(吉尔吉斯)和图瓦人,不论是在中国古代史书还是近现代的记载上看,他们一直都是游牧打猎的民族。</div><div> 哈卡斯的一支后裔,吉尔吉斯斯坦人,是在俄国和苏联征服之后,才开始走上农业定居生活的。</div><div> 苏联人处心积虑的把这些民族往定居居民身上靠,就是想支持他们国家的政策——苏联人是农业定居的农民,他们一直想影响中亚的几个加盟共和国,使之彻底放弃游牧,走上集体农庄道路,最后逐渐同化这些游牧民。</div><div> (其实,这些阿尔泰地区的古城,不过是13世纪蒙古人修建的、为战争服务的工业化城市而已,蒙古人和其他游牧民一样,始终保持着游牧的传统生活方式)</div> 第三个蒙古古代城市就是著名的哈拉和林,13世纪蒙古帝国的首都。<div>  从乌兰巴托沿着鄂尔浑河向西南方向,是一条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带,一直到阿尔泰山东路。这里是古代突厥、回鹘、蒙古等游牧民的核心地带,特别是突厥和回鹘。</div><div> 在这里的一个叫和硕柴达木的地方,就发现了两块著名的石碑——阙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div>  因为是游牧民族的故地,这里较少城市、大墓葬的遗迹,只是有一些石碑、石人和少量城市遗迹。比如回鹘汗国的首都黑虎城,蒙古汗国的都城哈拉和林就是在这个城市的附近修建而成。</div></div> 哈拉和林从1220年开始,在成吉思汗的时代修建,起初的功能也和德尧等西部地区古城一样,是蒙古的军事中心、军工制造基地,大量的工匠在这里为蒙古的西征和南征制造弓箭和投石机。<div>  1235年之后,蒙古帝国的版图已经扩大黄河以北的广大范围,哈拉和林也逐渐成为蒙古的政治、手工业、商业中心。窝阔台大汗时代,这里大兴土木,完全按照王国的都城来修造了,其主要风格还是汉地的样式。</div><div> 窝阔台之后的贵由汗、蒙哥汗、乃马真皇后、阿里不哥都是以哈拉和林为首都,直到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忽必烈攻克哈拉和林后,迁都北京。</div><div> 哈拉和林在蒙元时期,从首都地位降低到岭北行省的省会城市,但是依旧非常重要和繁荣。直到14世纪末,大明的军队攻陷之后焚毁废弃。</div> 1585年,漠北喀尔喀蒙古的阿巴岱自称可汗(此后喀尔喀蒙古三部首领皆称可汗),他皈依了藏传佛教格鲁派,亲自前往西藏朝见达赖三世喇嘛(受到土默特阿拉坦汗的影响)。回来之后,在哈拉和林附近修建了额尔德尼召,从此喀尔喀蒙古成为虔诚的格鲁派佛教徒。<div>  额尔德尼召的建设,大部分使用了哈拉和林的石材,包括很多刻有蒙汉文字的石碑。比如其中一块就是蒙哥汗为了修建一座佛塔而刻的石碑。</div><div> 突厥石人、回鹘都城、哈拉和林、额尔德尼召等等,组成了鄂尔浑河谷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div> 哈拉和林的宫殿,绝大部分是按照中国宫殿的南北中轴线的建筑风格修建的。比如长廊、路面上铺的鹅卵石就是典型的中式装修风格,还有人工湖,非常类似长安的曲江池。<div>  一些壁画上则保留了很多佛教的主题,这些佛教主题包括藏传佛教、回鹘式佛教、汉传佛教的风格都有,这也是当时蒙古受到西藏、高昌回鹘、辽金(包括西夏)影响的证明。(这些壁画里也有蒙古本身的元素在,比如一些女人的袍子,和现在的蒙古袍的样式几乎一样)<div>  虽然苏联人一再从中寻找西方建筑的影响痕迹,但13世纪的蒙古,受到从汉匈到北魏、突厥大唐、辽金宋等等影响近千年,在他们的眼中,代表奢华、贵族、富丽堂皇的宫殿和城市,依然是中原王朝的。(深深影响蒙古人的其实是辽金,而不是大宋,但即使辽金,依旧90%模仿汉唐的风格和文明,这是客观事实,我们也应该正视)</div></div> 哈拉和林没有城墙,因为蒙古当时不需要防御。到了元顺帝的时代,北逃草原的衰落的帝国大汗在克鲁伦河修建城市的时候,就不得已修筑了防守功能的城墙以抵御明军,同时元顺帝还重新加固了哈拉和林的防卫,当然这些都无济于事,无法延缓帝国的衰落。<div>  哈拉和林的东门有一个粮食市场,周边还有近郊农业和灌溉系统,显然这些是为大量的汉人工匠而建的。从出土的军械上看,马刀和箭是最主要的军工产品,再次说明蒙古帝国初期,一切都很简单,都是为了军事征服而建立军工基地,没有人考虑到享受和娱乐。</div> 车,是游牧民族的重要、特别重要、极其重要的工具。突厥人的祖先被称为高车、铁勒,高车是汉语的意译,指会造车的人。铁勒则是突厥语,“车”的意思,现代蒙古语的“车”也是读“特勒格”,几乎一样。<div>  为什么车是最重要的工具呢?因为车就是家的载体,游牧民族是最早开始房车旅行的人。蒙古人所有的财富不是放在蒙古包里,而是放在车上,这样便于他们随时搬迁。车上的木箱子上还有油毡,防水防雨防大雪。</div><div> 根据13世纪欧洲传教士的记载,蒙古大户每家都有100-200辆车。术赤的儿子拔都有25个妻子,每个妻子有一个大蒙古包,蒙古包周围有200辆车,车由牛和骆驼拉着走。</div><div> 蒙古女人非常能干,不但会驾驶车子、洗车、修车、还会为车子补充燃料(喂牛和骆驼)。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草原上熟悉的勒勒车依然是牧人转场搬家的工具。</div> 再说说出土的武器,苏联人谈到蒙古西征,非常自豪的说:“当时只有俄罗斯的城市英勇抗击着蒙古入侵者,才使西欧和南欧的广大区域幸免于难。”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同国家的历史观,苏联人随时可以转变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这些招数其实也影响了很多东方的国家。<div>  哈拉和林出土最多的武器是镞,也就是箭头,这是蒙古人最最最犀利的武器。还有桦树皮制成的箭囊、尖底罐(燃烧弹)、弩机,以及锉刀(蒙古人随身都携带锉刀,没事干就磨箭头)、矛头、马刀、剑、铁甲片、滨铁槌、战斧。</div><div> 这些武器尤其是镞,从蒙古草原直到东欧都有类似的发现,很多民族如蒙古、突厥、吉尔吉斯、阿兰等等,都使用类似的箭头,其宽窄、形状、薄厚根据不同的杀伤效果而不同,也和皮甲、铁甲等坚硬程度有关。如同我们现在的枪,近距离、连发、狙击等等目的不同,弹道和弹头差别很大一样。 </div> <h3><font color="#010101">  哈拉和林的商业非常发达,出土了大亮的铜镜、银器、瓷器、丝绸,尤其是铜钱,宋辽金的都有。</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在出土的230多枚钱币中,全部产自中国,其年代从隋唐延续到19世纪(城市废弃后,大清国时候,也会有偶尔经过的牧民和商人遗落铜钱)。</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还有两枚汉代的五铢钱,这种钱在隋唐初期依旧流通使用,铜钱最多的是北宋铜钱,这也符合当时的年代情况。</font></h3> 哈拉和林还出土大量宋元瓷器,这方面我不太懂,就不说了。我们看看出土的各种手工制品吧。第一个是带有文字和图案的物品,比如石板、粘土板,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建材,上面有莲花、汉字、几何图案等等,总之大部分都是汉人工匠造的。<div>  还有印章,这里有汉字的也有蒙古文的。比如上图蒙古文的,就是表示一个命令的意思,应该是指立即办理、立即行动、遵照执行的意思。</div> <h3><font color="#010101">  上图这个印章,则是著名的元代花押,也就是汉字名字加上图案的印信。上图三个汉字篆字,应该是“李初信”这三个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里还出土了很多铸造工具、砝码、铜器、银器,比较多的是铜镜,这东西既是工艺品,更重要的是美女必备的生活物件。</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铜镜从汉唐就有,背面有纯汉字的“福禄寿贵”,也有葡萄等稀罕物品、虚幻的动物形象等等。</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另外就是各种耳环、手镯等首饰,以及各种挂饰,尤其是和马具搭配的各种挂饰,美观又实用。还有石雕、玉雕等饰品,甚至出土了一个水晶雕刻的兔子挂饰,也许是出自西洋工匠之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手工制品还有各种丝绸和毛织物、木器、游戏类的骨头棋、玻璃制品、鸡蛋壳、鱼骨制品等等。</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在珠饰里面,90%都是玻璃做的舶来品,其中以蓝色和白色居多。这种球状的玻璃珠子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在蒙古时代前后的中亚、伏尔加河流域都有出土过。</font></h3> 在哈拉和林出土的这些玻璃珠子(少量珊瑚珠子),肯定都是舶来品。但是一些其他材质的珠子则是本地产物,包括石头的、骨头的、木头、琥珀珠子。<div>  这些珠子在蒙古人之前的各个民族遗迹中都有出土,但也有一些可能是当地生产的,有可能也是哈拉和林手工艺的产物。(上图,出土的漆器底部汉字,和前面李初信的豪华篆字花押相比,这是底层劳动人民的质朴署名印)<div>  骨头作为游牧民最常见的手边之物,很多都用来加工成饰品、工具,比如梳子、筷子、刀柄、牌子等等。</div></div> 最后一个古城就是康堆古城,它位于西勒西勒古城北面50公里,从位置上看,这两个古城和中国历史地图记载的齐王府和齐王宫的位置极度一致。从功能和内容上,也非常符合王府和王宫的概念。<div>  回顾我们前面的三个古城,西勒西勒是后王封地,因为有了领主及其家属聚居而逐渐扩大为城市;德尧古城是在征服德的土地上建立的前线军事行政管理机构+军工厂,以此为基础形成城市;哈拉和林也是军工基地发展为政治和商业中心。</div><div> 而这个康堆古城,则是在齐王府的基础上,因为齐王家族不满足于和大多数平民、商人、军队住在一起,随着财富越来越多,而在北面百里处另外修建一个专属宫殿居住。</div><div> 在宫殿周围,则是俘虏来的工匠、卫队,还有商人的临时居所,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小城市。 </div> <h3><font color="#010101">  康堆古城按照以上推理,结合考古发现互相印证,可以得出结论,这个城市形成于14世纪,比齐王府晚了近百年。</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此时正是大元帝国入主中原的时代,这里出土的大量瓦当、石雕都更加具有明显的中国风格,龙凤图案大量使用,宫殿花园凉亭布局合理。宫殿周围有民居和手工作坊,还有水渠和蓄水池,城内还有佛教的寺庙。</font></h3> 这几个蒙古古代城市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因为都位于蒙古高原地区,其城市建筑风格都是中国式的。<div>  大量的出土文物可以让我们了解当时蒙古人的生活情况:传统、简单的游牧生活,结合了大量的中原文明,还有西方的各种舶来品,一时间蒙古人在各种眼花缭乱中有点迷失了自己。</div><div> 但是,随着100多年的辉煌过后,蒙古人没有被同化、融和,他们退回了草原,回到了传统的游牧生活中直到今天。<div>  如今,看似艰苦、简单、落后的游牧生活,却不断的从大自然的范畴之内散发出和谐共存的理念。</div><div> 游牧民的生活方式一直在提醒我们,雾霾和沙尘暴只是一个小小的警示,如果人类依然肆无忌惮的破坏自然,依然无节制的侵占自然,那么我们得到的一定是更加猛烈的惩罚。</div></div><div> 本集结束,谢谢大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