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每年12月4日,我都会给他发短信,祝他生日快乐!二0一六年十二月四日是他60周岁。</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按惯例会延长一个月正式退休。今年1月4日前一天,我去看望他,在1108他的办公室,我们面对面的坐着,他神态轻松平静,说领导还没正式谈话。</h3><h3> 我说 “你在退休之前,参与领导了金税三期的开发项目,又做了件大事,大家都敬佩你”。</h3><h3> 他在自谦中难以掩盖的依然是自信。</h3><h3> 每次见面,都是亲切和温暖,但也会聊一些敏感话题和是是非非。聊到深处,句句语重心长,字字亮目明心。</h3><h3> 3月4日以后,市局内门户中,他的名字再也没出现在领导圈阅的名单中。</h3><h3> 他正式退休了。</h3> <h3> 2002年3月,他刚来虹口,我在四所任副所长,我们就有过较为深入的交流,他特别健谈,无话不问。他人脉广泛,神交众多。每次聚会总是聊得很晚很晚。</h3><h3> 不久,他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拆旧翻新。随之,虹税人的观念在改变,虹税办公大楼的面貌焕然一新。</h3><h3> 03年12月,我被调到一所,办税服务厅正在改建。他提出的工作目标就是“学兄弟分局之长,取各地之精,创虹口之新”。局领导分别带着我们全国各地的学习取经,我们组成学习小分队搜索在全市大大小小的办税服务厅和各色的服务场所。</h3><h3> 我们每天下班后都要聚在一起,探讨工作得失,研究改进细节,大家忘我地投入。</h3><h3> 2004年5月8日,继虹税办公大楼改建完成后,一个新型的、多功能的办税服务厅改建完工并成功运行,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不久,全国税务系统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现场会在虹口举行。虹口一所更火了。</h3><h3> </h3> <h3> “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是他工作的写照,双休日一般他都会上班,我也是休而不怠,准备随叫随到。</h3><h3> 我既怕他、也很敬他。他“骂”起人来毫不留情面,有时还带脏字,看到副局长们都被他骂得低头不语,我们也就死猪不怕开水烫了,常常以此调侃为“在骂声中成长”。 因此,他也经常自我批评,后来,他骂人的频率越来越少了。</h3> <h3> 他一直不放心一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每周至少来办税服务厅巡视两次,有时一天要来两次,我们很紧张。因此,我关照下去,必须第一时间通知我,我会放下手中所有的事,快速从三楼腾跃而下。他常常惊奇地发现,只要他一到办税服务厅,转身就会发现我已经站在他身后了。后来他每次都会关照值班长不要通知我,可是,我还是快速的出现了,办税服务厅到处都有我的眼睛。</h3><h3> 慢慢地,我们得到了他的信任。</h3><h3> 他是第一个质疑我当一所所长的人。当初他看我的眼神至今让我胆寒。由于分管局长的极力推荐,为此还立了军令状。从当一所所长的第一天始,就注定这是个忍辱负重的岗位。 </h3><h3> 我一直在用不懈的努力证明自己和我们的团队。</h3> <h3> 为了保持不可超越的先进性,他要做大办税服务厅,做大一所。我们自行研发了许多特色功能,“张洁在线”面对面、自助查询一对一、纳税人操作室、纳税资料档案中心等都注入了信息化的手段,在系统中跑在了前列。</h3><h3> “纳税人动动嘴,税务干部跑跑腿”,“外不转内转”,窗口办税事项得到了大量简化。</h3><h3> ‘’一所是全局的窗口‘’,局长室高度一致,职能部门高速运转。</h3><h3> 一所所长可以参加局长办公会议,一所所长可以召集职能科室开“征收例会”。</h3><h3> 这是先例,前所未有。</h3> <h3> 他提出“办税服务厅要出精英,精英要从办税服务厅出”,把窗口作为培养优秀干部的基地。</h3><h3> 建立一所干部梯队培养机制,一所平均每年出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h3><h3> 建立一所干部窗口激励机制,一所窗口的岗位最早试行三级有奖考核;</h3><h3> 建立一所窗口的人员储备机制,一所较早试用在校实习生补充窗口人员的不足,后来制度化地落实了资料员岗位。等等。</h3> <h3> 但是,向一所倾斜的政策也不是全部兑现的,局长室也会面临其他方面的压力,消极的、嫉妒的声音时有发生。无形中,我们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我的压力更大,有一段时间,我感到非常无奈和孤独。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的不和谐时有发生。</h3><h3> 有一次,在局办会议上,办公室提出:为了制止中午提前吃饭的现象,提议食堂11点半开门,所有部门一律执行。作为局办会议的一员,我提出,一所窗口中午要值班,值班人员能否特许提前吃饭。也许人微言轻、也许时机不对,当场被粗暴拒绝,我很难堪,然后我起身离开了会议室,以示心中不满。</h3><h3> 还有一次,因短期内同一窗口被同一部门挖走三名骨干,心里憋屈,我带着怨气冲进了他的办公室,我当时语言特别生硬,也触怒了他,他立刻拿起电话通知人教科马上开调令。我这是自找没趣,自取其辱。</h3><h3> 但是,两件事最后都有了好的结果。中午值班人员的午餐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及特殊的照顾;那次之后,调动一所的人,要先征求一所所长的意见。他的承诺一直延续至今。他的肚量成全了我和一所。</h3> <h3> 他不仅是办税服务厅的设计者,也是体验者和操作者,大大小小的事他都会去想、会去说、会去做。他眼睛虽小,却目光如炬,在他面前我们永远不敢懈怠。</h3> <h3> 一所曾经有个小小乐队,他看后说要成立一个大乐队,虹税女子管弦乐队曾经是他的骄傲,每次有重要的接待活动,他总会带领贵宾体验一下虹税的优美旋律,享受一下虹税的丰硕成果。他是虹税的第一主人。</h3> <h3> 以前一所每年吃年夜饭的时候,都有几个节目娱乐一下,大家把它叫作“一所的春晚”。他很支持,但要求必须跟工作联系起来,所以,吃年夜饭之前一定要开会,他肯定要讲话。其他局长也会欣然受邀。</h3><h3> 一所春晚从04年开始,2013年停办。当年调离一所的人被邀请回来,最多时有120人参加,盛况空前,精彩纷呈,这已经成为一所的品牌。前后连续10年,带给一所人许多最美好的记忆。哈达,代表我们对上级领导们最诚挚的感谢和祝愿!</h3> <h3> 2010年10月28日,上海世博会还有两天就结束了,那天,他单独约我一起去。我悄悄地带了相机,跟着他走马观花地逗了一圈,最终他的目的还是要去慰问一下我们在那里执勤的志愿者。给他拍照很难,但给他拍好照片是我的责任。后来我印了本世博会摄影画册送给了他,他很喜欢。</h3> <h3> 他爱才惜才,特别欣赏年轻人的朝气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但他顾忌跟年轻人靠得太近,特别是女生,他会不自然。这种心里反差让我很难琢磨,这张照片是我做了精心筹划才实现的,所以特别珍贵,其实也是更真实地反映了他心里对年轻人的爱护和喜爱。</h3><h3> 他是年轻人心目中的好领导。</h3> <h3> 他在虹口任职十年,2012年6月初轮岗至闸北区税务局任局长。临走前,他特意把我们一所班子叫到了六楼局长室,他语速缓慢,既是肯定又是叮嘱,一番语重心长。他说这是他临别时唯一的一次同所班子谈话,当时我的心情沉重,虽有心里准备但还是无比惆怅。</h3><h3> 在确认他即将离开虹口的时候,我们连夜赶制了一副镜框送给他。这副镜框里面,是我们用58张照片PS制作而成的,58张照片,58个故事,包含了他曾经关心一所的真实记录,表达了我们一所人对他的深情敬意。也包含了我个人的感恩之情。</h3> <h3>2016年4月10日,星期一,他向各位市局领导发出了一条短信:</h3><div>“各位局长好,</div><div>上周五,我去市局已办好退休手续,高兴之时,感谢您对我的邦助,支持,关心。祝您工作顺利,健康快乐,全家幸福。特告知。朱锦山。”</div><div> 他从来不为自己下属的职务晋升找上级,“给你平台就是给你机会”。对我也是这样。</div><div> 他退休以后,在一次聚会上,当无意中谈起我时,他肯定地对领导说:“我了解你,我可担保他的人品!”</div><div><br></div><div> 有一种风格叫锦山风格,有一种作风就锦山作风,英雄谢幕 锦山常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