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绍光对当代艺术的思考

美中经贸文化促进会

<h3> &nbsp; 丁绍光先生是当今画坛最有影响的华人艺术家之一,他在艺术界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出自于一个艺术家的责任,就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艺术的影响和当今艺术界存在的问题,丁绍光开始了对&quot;当代艺术&quot;的思考和探索,他提出的对当代艺术的观点,引起了艺术界的关注。</h3> <h3> &nbsp;近两年,丁绍光先生在美国洛杉矶、中国北京、上海等地多次组织和参加学术研讨会。在讲演中,他说 "新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电脑、网络、3D、动漫的出现后,导致文化和艺术中很多重要的东西受到冲击、甚至是取代。" &nbsp;</h3><h3> 所以,在这个时代,如果不和最先进的科技结合,是不可能成为这个时代的代表的。</h3><h3> "经济崛起不等于文化崛起,作为艺术家,为中华文化的复兴而奋斗,是最起码的责任。"</h3><h3> 丁绍光认为,岁月变迁,但艺术家肩上的担子没有变。丁绍光先生提出"责任、自由、包容"这六个字。</h3> <h3> "中华文化,要对当代的历史、当代的世界有创造力,并且这种创造力要获得世界的认可。"</h3><h3> 丁绍光认为,东方的许多美学、艺术理念并不落后,只是缺乏和世界接轨。"东西方文化,就像一座山的两边,两边都要了解,要非常诚实地去探讨一中一西的脉络。中国当代艺术家要考虑根,根是传统。同时,又必须考虑当代,根怎么和当代接轨是很大的难题。"</h3><h3> 丁绍光观察到,背后谩骂、当面吹捧,或者以权压人等现象造成了严重的逆淘汰,"我希望每一个画家都能用包容的心态对待艺术,特别是那些和你艺术观点不同的人。艺术最好的情况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风格都能得到一席之地。"</h3> <h3> "人的生命有自然属性和历史属性之分。"</h3><h3> 在最近一次"艺术与人生"专题讲座上,丁绍光先生提出生命如何才能留在历史上,让生命变成永恒,让他永远不会消亡,应该是每个人追求的。</h3><h3> 多年以来,丁绍光先生不断思考和探索。当代绘画可以和科学结合到什么程度?是否可以应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完成当代绘画的创新?让更多的艺术品能够体现出社会价值。</h3><h3> 古稀之年的他为上海文化广场创作了巨型彩色玻璃壁画「生命之源」。这幅作品高14米,宽24米,以30万块欧美进口的彩色玻璃,切割拼贴而成。此作集视觉、听觉、嗅觉于一身,以大艺术的观念,综合表现当代艺术强大并多样化的冲击力,震撼人心。这样的蓝色经典,堪称当代不朽之作。丁绍光先生对颜色及线条独到的美感与西方上千年来的教堂彩绘玻璃文化一脉相承,可以说是已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现代科技又对传统做了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h3><h3><br /></h3> <h3> 丁绍光先生在洛杉矶【洛城一号】举办的艺术家论坛、北美画院举办的"当代艺术研讨会"中多次提到艺术家除了"责任、自由、包容"外,又提到了艺术家"原创"的重要性。</h3><h3> 丁先生说,重复是形成艺术风格很重要的手段,但重复又是使艺术死亡的要害。"中国每个时代的美学都不同,如果你找到了自己,就用重复的手段把它丰富化,在丰富中往前走。如果到了机械化地重复已经完全没有生命力,那就不能再重复了,不然最后是自己毁掉自己。</h3><h3> 丁先生将用前人从未想到的创新,运用各种令人惊叹的新科技,构筑一个震撼世界的宏大彩色绘画线条建筑。这样一个用一幅画来建的一个巨型当代艺术博物馆丁先生将其命名为"中国当代艺术中心"。</h3><h3> </h3><h3> 衷心祝愿丁绍光先生设想的"中国当代艺术中心"早日落成!</h3> <h3> &nbsp;早在70年代,丁绍光已是一位杰出的青年画家,他创造了"云南画派",在国内外的画展中多次获奖。</h3><h3> 1979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美丽·丰富·神奇的西双版纳》大型壁画,在艺术界引起了轰动,让世人认识了丁绍光。</h3><h3> 80年代初, 丁绍光先生到美国后,以他渊博的知识,融合了东方古典主义和西方现代艺术,"丁绍光蓝"、"重彩"、"写实和抽象结合"的技法,形成了特色,呈现出崭新的境界。</h3><h3> &nbsp;1992年,他的作品《白夜》被佳士得以200万港币售出,创下了中国在世画家画作的最高拍卖价。</h3><h3> 他在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印度、菲律宾等国和香港、台湾地区办过上千次个人画展,丁绍光绘画作品五万张及约三百幅全部原作被世界各国艺术机构和爱好者收藏,受到了西方主流社会的喜爱。对传播东方文化艺术作出卓越的贡献。各国的艺术家曾发表了数百篇的评论及多本专著,高度评价了他以和谐为中心的浪漫主义艺术。</h3><h3> 90年代,联合国多次聘请丁绍光担任艺术家代表,为联合国妇女大会、世界和平日创作、并发行邮票。</h3><h3> 1998年,为上海大剧院创作大型壁画《艺术女神》。</h3><h3> 2011年,他又用30万块彩色玻璃为上海文化广场创作总面积达334.75平方米的巨型壁画《生命之源》。</h3><h3> 丁绍光与世界知名艺术家合作,将他的二维作品,变为了三维的雕塑,为中国举办的冬季奥运会合作创作大型雕塑《和谐》。</h3><h3> 近期,丁绍光在尝试中西艺术结合新表达之余,还致力于把绘画艺术变成建筑艺术。提出"一幅作品一个建筑"的创作思想,将自己的作品与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相结合,开始他艺术生涯的第四个阶段。</h3><h3><br /></h3><h3> 他说,"我是把现代美术运动的思想和中国的艺术相结合,走出了一条路。"</h3> <h3> 长期以来,丁绍光以自己的艺术慷慨的支持联合国事业,海内外的艺术发展以及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曾任教云南艺术学院,获得联合国和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许多城市、社会团体和组织颁发的"美国移民楷模"、"荣誉市民"、"杰出艺术家""金钥匙" 、"丁绍光日"等荣誉和奖章。任国际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美国世界美术家联盟首席主席、还被中外十余所高等院校聘为荣誉教授和客座教授。</h3> <h3> 这样一位受举世瞩目的艺术家总是谦逊地拒绝别人称其为"大师",他说,"我只是成功地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h3> <h3>A丁绍光说,艺术家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你的。他认为,画风来自于忠实自己的内在感觉,谁能创造一个既有东方的美,又有西方的美,既有古典的美又有现代的美,既有具象的美又有抽象的美,谁就会成功。</h3> <h3>B法国著名艺术评论家安德鲁·帕里诺对丁绍光如是评价:&quot;他的艺术向我们所有对中国的偏见提出了挑战,他每一幅画都蕴含着一种动人的情感,显露出他高尚的心灵。……他追求对纯洁的梦想,对女性,对爱情,对高雅的梦想,他的激情是理想化的,又富有浪漫色彩。&quot;</h3> <h3>C&quot;我在色彩上下了很大功夫&quot;,丁绍光取德国的黑、法国的蓝、英国的红,把云南民族画色彩和德国画家保罗克利现代画色彩相融合,形成自己华丽繁复、鲜活灵动的重彩风格。在线条上,他吸取敦煌壁画、汉代画像石、北魏石雕及民间粗犷为主、细腻为辅的线条。在构图中,他把历代青铜器的装饰构图、民间画的装饰图和西方现代派画家的立体构图等方法相贯通,形成了鲜明的装饰性构图。在画法上,他大量采用中国的透视法,形成既传统又现代的独特透视风格,把中国的单面画改成了双面画,呈现立体效果。</h3> <h3>D&quot;西方人看画,第一个注意的是颜色。&quot;丁绍光说:&quot;由客观世界色彩的变化引起了人类的视觉在改变。&quot;滔滔不绝的丁绍光盯着记者问道:&quot;这个问题搞不清,绘画怎么走?&quot;</h3> <h3>E&quot;人类的视觉在改变,绘画作为反映世界的一种艺术,必须反映这种视觉的变化。&quot;丁绍光认为:&quot;人类视觉的重新定位,对审美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个时候绘画怎么走,绘画能不能立足,会不会被别的视觉艺术所代替?&quot;丁绍光向世界美术界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h3> <h3>F他展示构思成熟的一件作品,一个波浪形的建筑上安放一个巨形的圆球,圆球的外墙是彩色玻璃。</h3><h3>因为是圆球,丁先生说建筑的内部装祯也可以非常有创意,可以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视角,展示印象派,浪漫主义,野兽派,表现主义……的视觉感受,也可以呈现不同的空间关系,各种层出不穷的变化美。让每一个到这里来的人,都可以充分体会,来自不同历史,不同民族,不同技法的千姿百态的美,还可以用自己的个性和视角,去发现不同的美,创造变化的美,充分享受包容、自由、和谐、美丽的幸福人生。</h3><h3> 他希望这个集绘画、建筑、音乐为一体的魔幻般的作品,有一天变成现实,坐落在"一路一带"的某个大城市,成为世界建筑的一个奇观。</h3><h3><br /></h3> <h3> 丁绍光先生学识渊博,学贯中西,每一次讲座都不时引用中外文学艺术名著经典段落,以自己半个世纪的艺术创作的实践与经历,阐述自己对艺术和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当代艺术的思考。</h3><h3> 他认为,"绘画艺术要反映时代气象,有些艺术家活在当代,但作品是传统的,就不能称为当代艺术家;有些人用自残等离奇的行为艺术,没有任何艺术的美感,也不能称其为当代艺术家。当代艺术不仅是当今社会的客观描述,更应该代表一个时代对未来社会产生深远地影响。&quot;</h3> <h3>丁绍光先生在上海大剧院创作中</h3> <h3>丁绍光先生作品</h3> <h3>丁绍光先生作品</h3> <h3>上海文化广场巨幅玻璃画&quot;生命之源&quo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