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延安

黄世钊

<p class="ql-block">红色延安,革命摇蓝。</p><p class="ql-block">一次次,我深情呼唤着她。一回回,我默默念叨着她。</p><p class="ql-block">延安遍布着上百处革命旧居、旧址和纪念馆,革命遗迹让人目不暇接,常常是前脚刚刚离开一处,另一处又展现在眼前。每一处都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人流在参观在拍照。</p><p class="ql-block">怀着一颗“朝圣”的心,我行走延河两岸,登临宝塔山,徘徊杨家岭,凝望王家坪,驻足于枣园。一处处红色的遗迹拨动着我的神经未梢,一孔孔简朴的窑洞让我思绪万千。</p><p class="ql-block">杨家岭革命旧址是当时中共中央的驻地。在杨家岭,我停留的时间最长。在这里,我漫步于孔孔窑洞间。位于山腰上的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错落有致,简单干净。这是他们住宿兼办公的地方,里面的摆设,不外乎一张床一张桌,一床被一盏灯之类的生活办公用品。</p><p class="ql-block">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就是在狭小简朴的窑洞里,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秉烛求索,胸怀天下,运筹帷幄,挽救民族于危难之中。毛泽东在这里写下的《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光辉著作,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指路明灯。“这里没有讲究的陈设,但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曾深为感叹。目睹毛泽东旧居里那盏小小的煤油灯,我亦感慨不已:自古灯塔引航路,延安窑洞那一盏盏长明不熄的油灯,照亮了中国革命的漫漫征程。</p><p class="ql-block">流连窑洞,“聆听”着领袖的谆谆教悔,瞻仰遗迹,感悟着共产党人的雄才大略,回望历史,追忆着伟人的革命征程,让行走在杨家岭的我心潮澎湃。坐在毛泽东旧居不远处那张方方正正的石桌,我仿佛仍看到他在同美国记者斯特朗谈笑风生,他用浓重湘音发出的“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仍在我的耳畔回荡;翻阅毛泽东在窑洞里写下的那些光辉著作和战斗檄文,我再次领略了他的文韬武略:“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这是伟人的智慧,这是深遂的军事谋略,引领“小米加步枪”的人民军队打败了“飞机加坦克”的国民党军队;站在杨家岭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和中央大礼堂前留影,我的脑海瞬间忆起了当年进行着的轰轰烈烈的延安整风运动,想起了在这里召开的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和党的“七大”。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自此,中国革命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中国共产党人用延安窑洞里的智慧,解放了全中国。这是历史的必然,这是时代的选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在延安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不仅诞生了光照千秋的毛泽东思想,还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走进位于王家坪的延安革命纪念馆,我的心灵深受震憾。延安革命纪念馆以大量珍贵文物、文献资料、历史图片、艺术作品为主,借助声、光、电等现代展示手段,回顾了党中央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的近13年间,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岁月,用生动形象的事实诠释着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和延安精神。&nbsp;那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在我眼中展现成壮丽的红色画卷,延安时代那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定格成为了永恒的景致;那一幅幅珍贵的资料照片,在我眼中演绎为经典的革命故事,红色延安那让人追忆的辉煌步履,正在引领前路,催人奋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进枣园,我再次深切感悟着伟大的延安精神。枣园是当时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都曾在这里居住。当年,蒋介石对延安进行严密的经济封锁,物资供应相当紧张。毛泽东号召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发动领导了延安大生产运动,突出解决吃、穿两件大事。毛泽东带头参加生产劳动,自己种植蔬菜;周恩来与战士比赛纺纱,被评为纺纱能手;朱德组织身边工作人员成立生产小组,开荒种菜3亩多;任弼时与妻子“比翼”齐纺纱,成为响当当的“纺纱冠军”……在枣园毛泽东旧居,院中至今仍摆放着毛泽东参加大生产运动时所使用的几部纺纱车,在一间窑洞里,还展出了毛泽东当年参加大生产运动的大量图片。</p><p class="ql-block">在枣园参观,挂着“幸福渠”牌子的一条水渠引人关注。这是大生产运动中,党中央领导人带领党中央机关、警备团与当地群众共同修建的。这条水渠的修通,让当时延安的“望天地”变成了“保水田”。红土地迎来“解渴水”,滋润着延安百姓的心田,浇灌着红色土地上的庄稼,铭记党恩的当地百姓给这条水渠起名为“幸福渠”。</p><p class="ql-block">当年如火如荼的大生产运动,让延安生产出了大量的生活物资,粉碎了蒋介石对延安的经济封锁,最终成就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宏伟大业。自此,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传颂四方。</p> <p class="ql-block">移步清凉山,我的思想和灵魂再次受到了深刻的洗礼。清凉山,一座“新闻山”。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和边区群众报社的所在地。在艰苦的条件下,在土窑洞里,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自觉担当起“喉舌”和“耳目”的重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讴歌人民群众和中国革命的伟大创举。党媒姓党,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我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现在,清凉山上建有延安新闻纪念馆,这是全国唯一的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这里成为了中国新闻工作者心中的灯塔。每年都有不少游人和新闻工作者来此接受心灵的洗礼,砥砺道德品行,坚定理想信念。“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走进延安的那天,我看到来自首都北京的100多名编辑记者列队站在延安新闻纪念馆前,集体诵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的时代条件下新闻舆论工作48字职责使命。诵誓明志,不忘初心,秉承新闻志向,坚持正确导向,我想,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一定会将职责使命镌刻在心,外化于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p> <p class="ql-block">走进延安,抚今追昔,我动情翻阅着中国革命一段厚实灿烂的历史。走进延安,感今怀昔,我真切感悟了革命战争年代诞生的延安精神的真谛。延安,已经在我心中矗立成为了一座“新闻山”。</p><p class="ql-block">延安,延安,我心中永远的革命圣地。延安,延安,我心中永恒的革命丰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