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的故乡~~大石头(一)〈孙清江摄影、编辑〉原创

清江

<h3><font color="#39b54a"><b>大石头的地标石,详细介绍了大石头地名的来历。</b></font></h3> <h3>大石头林业局位于吉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部,长白山北麓,敦化市和安图县之间。这里虽然没有名胜古迹,但是山清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生我养我的故乡……。</h3> <h3>林业局的夜景,灯光璀璨,风景如画。</h3> <h3>居民住宅楼也是美美哒。</h3> <h3>我站在高山之巅,放眼周边,东北部是通往珲乌高速的连接线,向东可到达一眼望三国的边境~~珲春防川,向西可达内蒙古的乌兰浩特,3O2国道横穿小镇,向南走行40多公里林区运材公路,与县道安二公路相连,可直达长白山。</h3> <h3>北大河,大石头的母亲河,现为沙河源头水保护区。</h3> <h3>正东方是原林业局第二小学和第二中学,现在学校己移交给地方政府,脱离了企业办社会的功能,再远一点的贮木场,已经今非夕比了,只剩一片诺大的场地,空空如也,森铁处也不复存在了,森林小铁路只剩下了头脑中一丝残存的回忆了。</h3> <h3>林业局走过了辉煌历程,己经风炷残年,随着国家禁止采伐天然林的政策实施,企业己不堪重负,步履蹒跚,亟需转变经营思路,当年流行"苏杭二州,赶不上黄泥河子,大石头",林业局已风光不在,当年的"林大头",真的头大了!!!</h3> <h3>居民楼区建的还是不错滴,楼房价格也不高,许多在外飘泊的人,年龄大了以后,又回到了故乡生活,大石头物价还是很低的。</h3> <h3>西林的楼房也整齐划一。</h3> <h3>大石头的地标山脉。许多幅照片,俺就是爬到山顶电视塔上拍的,不站到一定高度,是拍不到一定的景色。人生也是如此吧?</h3> <h3>站在诚瑞大厦,俯看大火车站,恰逢一列火车出站。</h3> <h3>在东林原两公里车站望南山一瞥。</h3> <h3>同心广场,是全体居民重要文化活动场所,傍晚广场上人声鼎沸,唱歌的,跳舞的,甩鞭的,练剑的,打太极的……不一而足。</h3> <h3>儿时的最爱,因拍摄高度的原因,俨然成了儿童玩具,小火车头现只剩下了这最后的回忆。</h3> <h3>右前45度看,还是很威猛滴。</h3> <h3>贮木场场标几近荒芜,当年的风彩都哪里去了?</h3> <h3>架杆依旧,只可惜成了摆设。</h3> <h3>满目凋零。</h3> <h3>沙河源林场(五场)的东方红75的链轨推土机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只剩下了残缺不全的躯体。</h3> <h3>沟口林场(六场)的俱乐部还在寒风伫立,仿佛诉说着当年的辉煌历史,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也将不负存在,为了不留下遗憾,特意开车去各个林场来个抢救性拍摄。</h3> <h3>集材50拖拉机也刀枪入库,卸甲归田了,只有回忆和卖废铁的价值了。</h3> <h3>森林小铁路的当年看道房已面目全非了。</h3> <h3>拖拉机库也成了个人的仓库。</h3> <h3>检修库尚在,但不知里面现在什么状态?</h3> <h3>当年的铁路附属建筑。</h3> <h3>六场的火车站。</h3> <h3>沙河源林场(五场)的火车站,还残存着当年的囗号。</h3> <h3>这不合适宜的,让人毛骨悚然的口号,只能在偏僻的林场还有些残存。</h3> <h3>沙河源林场(五场)火车站。</h3> <h3>这个路标,真的不多了。</h3> <h3>沟口林场(六场)火车站。</h3> <h3>建设林场火车站只剩下残垣断壁了,甚似荒凉。</h3> <h3>新合林场火车站。</h3> <h3>现在成了个人住宅。有朋友问“林场的将来出路在哪"?我只能说“那就看国有林场改革进行到什么地步了。这是国家层面的问题,实在不是我一个小老百姓能回答的了的。</h3> <h3>亚光湖湿地公园,原林业局水库,小时候,常常约三五好友,到这里钓鱼。</h3> <h3>三月,当野外还枯草遍地,满目凋零时,柳树先吐出了绿绿的嫩芽,柳毛狗爬上了柳稍。</h3> <h3>乍暖还寒的4月,山上的哒哒香花(金达莱)就要盛开了。</h3> <h3>五月中下旬,兰花菜也盛开了,楚楚动人。</h3> <h3>小123苹果的花也盛开了,今年还能硕果累累。</h3> <h3>梅花香自苦寒来。</h3> <h3>榆树钱,还认识吗?小时候,肚子饿的时候,爬上树,一把把的吃,真是穷人家孩子的零食。</h3> <h3>好象是一种叫尖萼楼斗菜的花,别有一番风韵。三人行,必有我师。</h3> <h3>嫩绿的水葱(不知道学名叫啥),都能勾起儿时的记忆。</h3> <h3>连那野草也是美美哒。</h3> <h3>湿地公园木栈道,不是说这里风景有多美,是因为充满了浓浓的思乡情,让我想起了儿时的一幕幕……。</h3> <h3>六月,湿地的蓝花(鸢尾花)盛开,虽然蓝花并不稀奇,各地都有,但是二合~~三合之间,这么大的平坦湿地,一望无尽。成群的牛、马、羊在优闲的吃着草,好一幅草原的景色,真想放声高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个美景也不复存在了,蓝花都被挖到公园里去了,公园在6月17日即将开园收费,急功近利的人,说你什么好呢,破坏了大片的自然美景。</h3> <h3>壮美的景色,大美家乡……。这只能成为回忆了。</h3> <h3>湿地一角。</h3> <h3>一簇簇的蓝花(家乡土语,钢笔水花)。</h3> <h3>这才是真正的顶花带刺。</h3> <h3>金秋八月的湿地花海,是很美的,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h3> <h3>只要是腿勤快,还是能蹭到专业模特的。</h3> <h3>那时生活虽然艰苦,但是无忧无虑。</h3> <h3>百合~~百年好合。</h3> <h3>黄花菜,百合的表姐,都是百合科。</h3> <h3>蚂蚱,印象深刻吧?</h3> <h3>蝈蝈,有着悦耳动听的鸣叫……。</h3> <h3>拍的很美,可学识太淺,不知道叫什么?有朋友告诉,这叫荷包牡丹花。</h3> <h3>老大妈种植的扁竹莲。</h3> <h3>叫不上名的。有人说叫"千里秀线菊"。</h3> <h3>本人知识太浅薄,又一叫不上名的小花。用识花君软件一查,叫(白屈菜)。</h3> <h3>罂粟花,虞美人。</h3> <h3>蜀葵,我们都叫土芍药。谢谢(在水一方)朋友。</h3> <h3>牡丹花。</h3> <h3>地瓜花,好象叫大丽花。</h3> <h3>大葱骨朵,都认识,哈哈哈。</h3> <h3>大葱也有情。</h3> <h3>连那臭菊也能招蜂引蝶。</h3> <h3>梁山伯与祝英台。</h3> <h3>扫帚梅(格桑花),去年才发现的,西藏的格桑花在心目中老高大上了,原来我的家乡遍地都是。</h3> <h3>秋高气爽,转眼又快到了丰收的季节,这是二合的农村景象。</h3> <h3>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h3> <h3>山葡萄己着色,有了成熟的迹象。</h3> <h3>榛子成熟还需时日。</h3> <h3>这苞米的红樱是美发屋漂的吗?</h3> <h3>托盘(树莓)。小时候谁都没少吃。</h3> <h3>满满的收获,真心喜悦。</h3> <h3>李子,家家都种。</h3> <h3>还记得北大河的喇蛄吗?放学后,抓几只青蛙,剥了皮,用绳绑在一块小石头上,缠绕一些乱麻,放进河里,稍待片刻,慢慢提起,成团的喇蛄象个大黑球似的,用罩淋抄起,从那时起,才知道喇蛄(北方小龙虾)在水里是倒着游的。因当时生活艰苦,粮油凭证供应,每人每月2~3两豆油,哪能象现在红烧,麻辣,只能盐水煮,那也鲜美极了。现在喇蛄已经绝迹了,据说是有关吃饱了撑的无事可干部门撒了药。蛤蜊还是有的。</h3> <h3>当年的北大河,虽然比不上黑龙江的北大荒,达不到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情景。可也是鱼虾丰富,什么柳根,细鳞,鲫鱼,泥鳅,鲤鱼,且连狗鱼都有,泥鳅炖豆腐是一道很鲜美可囗的菜。</h3> <h3>秋天,走进万宝林场,漫山遍野的枫叶,经过霜冻以后,红彤彤的……。</h3> <h3>金灿灿的……。</h3> <h3>红黄相映,五彩斑斓。</h3> <h3>马粪包(马勃),一种中药材,好玩吧,一捏一股烟,有着一股浓烈的骚味。</h3> <h3>老牛干,也是一味中药材。</h3> <h3>桦树上长的。</h3> <h3>转眼一年即将过去了,又迎来了大雪纷飞的隆冬季节。</h3> <h3>大石头特产河鲜~~石蛤蟆(蛤士蟆)。肚皮带红点的,在家乡是很有名气的,现在越来越少了,而且很小,据说有不少商贩把黑龙江草甸子里的,贩到大石头,以假乱真,挂羊头卖狗肉,真是无语了。</h3> <h3>酱闷蛤蟆或蛤蟆炖土豆是很鲜的一道美味,不喜勿喷,只有家乡的人,知道它的鲜美。</h3> <h3>寒冬来临,树上结满了雾淞(树挂)。</h3> <h3>雾淞也不是每天都有,只是在严寒,湿度大的早晨,才能呈现出它美丽的娇容。</h3> <h3>这是在大石头柳树河河边拍摄的,虽然比不上吉林松花江上的雾淞,也各有千秋。</h3> <h3>冬日的湿地,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映红了半边天。</h3> <h3>一晃,我们长大了,又一晃,我们老了,不能再晃了,再晃就没了。因为我们有缘,今生我们成为了同学,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珍惜吧,我们分别了太久、太久,相聚吧、相聚在我们共同的家乡~~大石头。天南的、地北的,五湖的、四海的,让我们期盼相聚的这一天,六月的蓝花欢迎您,家乡的美景欢迎您,家乡的同学更欢迎您!!!</h3> <h3>终于等到了期待的2017年6月2日,80届9班初中毕业37年后的再相聚。</h3> <h3>我的家乡并不美,它没有苏州的寒山寺等名胜古迹,也没有杭州西子湖畔的山水风光,更没有北京颐和园等皇家园林的壮丽,它有的只是天高云淡,山清水秀,它是我的故乡,故土。飘泊在外拼博一世,落叶归根终需老时。本篇摄影美文是应初中同学相邀,为37年同学聚会煽情而做,一气哈成,文中有很多未涉及到的方面,因缺少本人亲自拍摄的照片,也不想引用外人的作品,百密一疏,未料到引起全国各地家乡人这么强烈反响,至今15075人的阅读量说明家乡人遍及五湖四海,天涯海角。故今天再加入一些照片,润色润色。将来随着有意识的拍摄,我会逐步加入更新的照片,使之更加完善,让它成为全体家乡人的记忆,增加外乡人对家乡的了解。城镇越老,文化底蕴越深,新建城市只是外观靓丽,缺少浓厚的人文气息,作于2017年4月14日,后经反复修改,至今定型。</h3> <h3>冬日的湿地,寒风凛冽。</h3>

大石头

林场

家乡

湿地

林业局

火车站

蓝花

喇蛄

当年

六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