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他用相机作画,是中国摄影的一代宗师,世界十大摄影家之一

小美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影中有画,画中有影”</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归山深浅去,<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丘壑雄壮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枝衬远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见桃源路。</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晴云春光凝不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胸怀一片总是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树多姿环如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仰看虚空誓满志。</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影中有画,画中有影”,人们总是喜欢这样评价郎静山的摄影作品。</div> 郎静山,浙江兰溪人,1892年生于江苏淮安,他是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也是将中国绘画的原理应用到摄影上的第一人。曾经获得美国纽约摄影学会颁赠的1980年世界十大摄影家称号。 郎大师一生酷爱摄影,精研摄影艺术创作无数,并将集锦照相艺术发挥地淋漓尽致。 看到郎静山的作品,相信许多人的第一感觉是:“这怎么可能是摄影作品,明明就是中国水墨画!” 郎静山创立的集锦摄影,在世界摄坛上独树一帜。仿国画、重意境、师古法,在形式上模仿传统国画题材和主题意趣,多取自古画、古诗词。 是中国绘画风格和摄影技法的统一,既具有个人的艺术风格,又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从14岁起,郎静山就开始摄影,此后九十余年来,相机就没离过手。他曾说:“拿照相机就是我的生活”,“相机比太太还重要”。 纵观郎静山一生,生于清光绪十八年,卒于二十世纪末,一百零四岁的高龄,完整地见证了中国最动乱艰辛的百年。从列强割据、推翻满清、创建民国、北伐、抗日、国共内战,到改革开放…… 但实际上郎静山年少时,摄影技艺早已声名远播。后来长期从事记者,及广告拍摄的专业生涯,写实报导功力固然不在话下,见识过的大时代悲欢离合,更应不在少数。 郎静山的父亲喜爱收藏书画、唱戏和照相,而他自幼诵读四书五经,研习诗词歌赋,学习中国画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学教养。 12岁时,郎静山在,上海南洋中学读书,师从李靖兰学习绘画、摄影原理、冲洗和晒印技艺,于是和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5年,郎静山成为中国摄影学会创办人,后来,郎静山先后进入上海《申报》与《时报》工作,成为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 他虽以摄影记者为业,可是却以仿画摄影作品见长,他借鉴传统绘画艺术“六法”,潜心研习、加以发挥,摄制了许多具有中国水墨画韵味的风光照片,自成一种超逸和俊秀的风格。 加上熟练的黑白灰三色,描绘出丰富多姿的黑白意蕴,融神气韵为一体。 一幅集锦摄影作品的制作,从取材、构图、曝光、接合、重叠十分不易,成功与失败全凭摄影家的艺术技巧和功力。 而在郎静山的年代,没有PS和美颜相机,这才是最令人钦佩的。 1930年,郎静山在上海松江女子中学,开设了摄影课,开创了我国摄影教育之先河。1934年,郎静山的第一幅集锦摄影作品《春树奇峰》在英国摄影沙龙入选。从此,郎静山创立的集锦摄影,在世界摄坛中独树一帜。 郎静山的摄影作品营造出虚实相生、幽远淡泊的理想丘壑,展现出自我追求的生命境界。 一般人以为中国画意只讲求唯美,进而以为郎静山的作品只强调美学,其实是一种偏颇之见。事实上中国绘画除了美之外,往往更寄托了画家,对理想世界的追寻。 而这种常见于郎静山,山水作品中的理想之境,许多人以为这仅仅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唯美山水,殊不知这正是郎静山终其一生所追求秉持的“画意”。 渺小的远山,居高临下的柳枝,几个简单的主体,余音袅袅,尽显含蓄之美。 借由山水来印证其胸中丘壑,此时山石已不再是纯然的山石,早已幻化成郎静山所拟呈现的生命境界。 其实西方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有人使用了“暗房叠放技术”,郎静山的“集锦摄影法”之所以显得别具风格,主要还是因为他本身具备了深厚的国画造诣与修养。 中国画以笔墨,摄影则用相机,两者的工具虽然不同,但同样都是要营造出美好的画面。 中国画里所谓的“定景”,其实就是摄影里所说的“构图”;中国画的绘事六法里,有所谓的“经营位置”与“传模移写”,在用笔的时候可以取舍万疏,去芜存菁,而摄影则限于机械与环境对象,唯有采取“集锦摄影法”才能不受限制。 既是阳刚美和柔韧美的交融,又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 他的集锦山水或人物,正是其生命境界的扩充与理想的形塑,借由此种画意的引入,使其作品虽生于乱世颠簸中,却总希望呼应在困蹇闭塞中,直接证入生命中的清风明月。 “我做集锦照片,是希望以最写实、最传真的摄影工具,融合我国固有画理,以一种‘善’意的理念、实用的价值,创造出具有‘美的作品’。” 如果回到郎静山所处的时代,当时摄影艺术才刚刚开始萌芽发展,器材与设备更非今日所能比拟,他却能于亦步亦趋于国际写实潮流中,在中国摄影界中另辟蹊径,成功发展出独具东方特色的“画意摄影”,他理所应当拥有不可磨灭的时代贡献与历史定位。 1995年4月13日,一代摄影大师郎静山逝世,享年103岁。 在那个孱弱的时代,如郎静山一流,就已经懂得,在拿来主义的同时,加入自己的优秀传统,今天的文艺人士们,是否还拥有这份情怀? 美不胜收,皆因心中有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