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卢克索 有如跌入古埃及历史的河流 (埃及行纪之三)

KBW1945

<div> 从开罗向南驱车500多公里,就到达赫尔格达红海度假区,经过近两天的休闲,我们继续西南前进200公里,便是上埃及尼罗河畔埃及中南部最重要的城市,我们埃及之行的第三站,卢克索。</div><div> 说到埃及的古迹,多数人只想到金字塔。其实在埃及人目心中,卢克索古迹的历史地位不在金字塔之下。金字塔只是公元前26世纪左右古王朝的遗迹,而之后中王朝与新王朝时期的遗迹则集中在卢克索。</div><div> 卢克索位于古埃及都城底比斯的遗址上。底比斯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在以卢克索为国都的千年中,法老们使古埃及达到了辉煌的巅峰,彼时的埃及成为北非、西亚的第一强国。此间法老们在此建造了无数的神庙与庞大的墓群。</div> &nbsp;卢克索号称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随处都是文物遗址。 神庙建筑是古埃及文明的又一伟大象征。神庙,出现在公元前十九世-十一世期间,辉煌过八九百年。神庙在古埃及是作为神与女神圣居的场所,也是神与人的交流之地。<div> 卢克索古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尼罗河东岸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卡纳克神庙,是古埃及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神庙建筑群,始建于古王国时期,一共有五十多位国王参与建造这座神庙。<div> </div></div> <h3><font color="#010101"> 卡纳克神庙占地24公顷,因为其浩大的规模而扬名世界,包含几十座大小不同的神庙。这些神庙都是各个不同时期的法老所造。神庙一般都由大道、门楼、带有柱廊的庭院、立柱大厅和祭祀殿堂组成,并严格对称。</font></h3><h3> 在通往神庙大门的两侧,排列着羊头獅身石雕,那是阿蒙-瑞神的化身之一。</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神庙里有五千多座大大小小造型各异的神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拉美西斯二世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前1304年—前1237年在位),是</font>古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其执政时期是埃及新王国最强盛年代。他是一位强大的国王,一位战无不胜的将军,一位不知疲倦的建设者。他对卡纳克神庙的建设注入了毕生的精力,神庙里他的雕像历经岁月沧桑,却保存相对完好。</h3> <h3><font color="#010101"> 卡纳克神殿的立柱大厅,巍峨凝重,气势恢宏,长366米,宽11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内含六道大厅,134根石柱,分成16排。中央两排的柱子最为高大,高21米,其直径近4米,周长十一米,五个成年人也合抱不住。 巨柱承托着长9米长,重达70吨的大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巨大柱顶的柱帽上当年是安放巨型石质横樑的地方,可以安稳地站立近百人,其面积之大实在惊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其他柱子的直径近3米,高13米。柱头为开放的纸莎草花。柱顶残留的彩绘,不难想像出神庙3000年前的壮美风采。</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形象地说卡纳克神殿的立柱厅的巨大体量可以装下一个巴黎圣母院。其建筑规模之大,实属罕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整座大厅用如此密集的粗柱创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气势逼人,震撼无比,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权神化”的神秘压抑的气氛,置身其中,仿佛大山压顶,给人以强烈的压抑感和神秘感。</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神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淳朴的古埃及人,希望用巨大的体积,显示神的伟大和无限性。在形象的塑造上,建造者会特意改变正常的比例,来凸显神和法老的超常和威严。卡纳克神庙的石柱“森林”,就是这种崇拜心理在建筑规模上的体现。毫不夸张地说,卡纳克神庙柱厅高大、宏伟、巨大的体量、无与伦比的气势,在全世界的庙宇中可以独领风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古埃及人是柱式结构的创始人。石柱,成为埃及建筑艺术中最富有表现力的部分。早期的石柱厚重,宏大典雅;晚期的精美细致,装饰得令人眼花缭乱。 他们对柱式结构的热衷,以及在这方面的成绩,远远超过其他民族。对古希腊、古罗马乃至整个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艺术产生了很大很深远的影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历经沧桑的卡纳克神庙除了它的壮观气势令人惊叹,还有让人着迷的是刻在柱上、墙上、神像基座上那些优美的图案和象形文字。有战争的惨烈,有田园生活的幸福,有神灵与法老的亲密……这是一部部石刻的古埃及历史连环画。</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囿于时间紧迫及历史知识的匮乏,我们只能在这些历史瑰宝前留下匆匆的脚步。</font></h3> 神庙里的方尖碑,是古埃及特有的一种建筑物,四方柱型,用整块花岗石制成,通常是成对地耸立在巨大的庙殿门前,作为崇拜太阳神的象征之一。方尖碑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字塔尖,塔尖常以金、铜或金银合金包裹,当旭日东升照到碑尖时,它象耀眼的太阳一样闪闪发光。<div> 全世界现有古埃及的方尖碑38座,埃及本土仅保存有9座。其余被意、英、法、美等欧美国家收藏。</div><div> </div> <h3><font color="#010101"> 埃及最著名最高的一块方尖碑是古埃及第一位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所立,碑高29米,重323吨。哈特谢普苏特女王自幼志向远大,秉性刚强,在辅佐丈夫图特莫斯二世法老执政期间就热衷朝政,觊觎国家统治权力。图特莫斯二世去世后,年仅9岁的图特莫斯三世当了法老。作为庶母的哈特谢普苏特自然不会甘心,不久就废黜三世,自己登上了法老宝座。她不惜财力物力,从阿斯旺采下石料制成两座方尖碑,沿尼罗河运到底比斯,立在卡纳克神庙前,并在碑上刻下铭文,称自己为阿蒙神的女儿和儿子,以此证明自己承继大位的合法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22年后,图特莫斯三世发动政变重新夺回了王位,对女王进行了全面的清算,凡刻有女王名字和雕像等建筑统统拆掉,不可思议的是这两座方尖碑居然躲过此劫,安然无事。只是另外一座方尖碑已经断裂,倒在神庙里的一角,无言地向人们诉说那些古老的故事。</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 </font></div> <h3><font color="#010101"> 从卡纳克神庙坐马车南行就到了卢克索神庙。事先被告知这段时间卢克索神庙不开放,只能参观外观。我们下了马车拍了几张照片便离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卢克索神庙规模较小,与卡纳克神庙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规模虽小,但布局合理,完美的体现了古埃及神庙的建筑风格。神庙中原来树立了两块方尖碑,现仅存西边的一块。东边的一块在1836年被穆罕默德阿里国王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现立于法国巴黎协和广场的中央。三年前我去法国时与它初次邂逅,此碑完整无缺,高大挺拔,金色尖顶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至今印象深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帝王谷模型沙盘</font></h3> <div> 下午,我们一行人马不停蹄奔向帝王谷。车过卢克索的尼罗河大桥后,很快进入与卢克索隔河相望的一大片沙漠地带,帝王谷就隐藏于离底比斯不远的一片荒无人烟的石灰岩峡谷中。<br></div><div><div> 约在3500年前起的几个世纪里,法老们就在尼罗河西岸的这些石灰岩峭壁上开凿墓室,准备将来用来安放他们的遗体。这里曾经是连片墓葬群和神庙建筑群,埋葬着第十七王朝到第二十王朝期间的64位法老。</div></div> <h3><font color="#010101"> 当年的法老是为了防止盗墓才把岩洞陵墓修建在帝王谷的,然而,历史注定了帝王谷要成为盗墓贼的天堂。在他们看来,那里的每一座墓室里的财富,都远远超过最贪婪者的梦想。三千多年来,一代代一帮帮的盗墓贼会聚到帝王谷进行疯狂的盗挖。几乎所有的法老墓被洗劫一空,帝王谷早已成一片破败不堪的荒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自十九世纪初古埃及象形文字被破译后,欧洲掀起了一股埃及热。从1817年,意大利冒险家贝尔左尼在帝王谷又发现了一批墓,西方冒险家、考古学家、文物贩子又涌向这里,帝王谷不再平静。一批批有价值的文物就被明目张胆或偷偷地运出埃及。至今大多都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珍藏,我在法国的卢浮宫、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都见过许多古埃及文物,这其中不知有多少是通过上述方式搞到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帝王谷几十座法老墓中,最幸运的莫过于图坦卡蒙小法老墓,就因为他的墓规模不大,与其他的法老墓相比毫不起眼,位置又被后人遗忘,三千年来沙堆石档,几近烟灭。因祸得福,使它侥幸地逃过一波波的劫难,他的墓是帝王谷唯一没有被盗过的法老墓。(欲知详情,请读本人埃及行纪之二《惊世骇俗,图坦卡蒙金面罩让你一见难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购得帝王谷景区门票,进入景区才得知,帝王谷虽有几十座墓葬,对外只开放十几座,而且一次只能参观其中的三座,心中便有些小小的不悦。在入口处又被强行“保管”了照相机,被告知”NO PHOTO",但根据在开罗博物馆的经历,心想手机应该不在禁止之列。事实证明,这是中国式的小算盘。进入墓室,才取出手机拍照就被现场管理员抓个正着,收走了手机,无奈交了点钱才算了事。中国人游览不照相,就如无酒不成宴,兴致便打了折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墓室里就陈列了石棺,此外就是壁画了。三千多年的壁画实在是无价之宝了,(“NO PHOTO"也是这个原因吧)。壁画线条勾勒准确,富有装饰意味,与中国工笔重彩十分相似。线条间平塗色彩,由于颜料均为矿物制作,故而绚丽明朗,历经三千多年基本不变色,实在令人惊叹不已。壁画都是墓主人的编年史,但由于参观的墓室是临时确定,事先没做好功课,对墓主人的身份和关于他的神奇故事都不甚了了,参观也变成走过场了。</font></h3> 在离帝王谷不远处就是阿蒙荷太普三世神殿遗址,是由新王国时代鼎盛期的公元前14、15世纪建造,这段期间对应于中国的商朝。孟农神像原来是阿蒙荷太普三世神殿前的雕像,但神殿本身已无踪影。雕像高20米,数千年无情岁月里,经历地震,风化,面部已不可辨识。每当起风的时候,孟农像就会发出呼啸声,如歌如泣。但后来经过修补之后,孟农像就此沉默不语了。<div> 阿蒙霍特普三世在位时,沉湎于歌舞美酒和佳人,并大兴土木建筑,其豪华奢侈超过以前任何一位法老。他也因作为建筑和艺术的保护者,在后世获得巨大的声誉。</div><div><br></div> <br> <h3><font color="#010101"> “四围山色中,两像残照里”。山谷空荡,游人稀落。两座面目依稀的石像在无言相伴,让人甚是感叹岁月无情。</font></h3> <div> &nbsp;离开孟农石像,在归途中路过一处神庙的考古现场。卢克索随处都是文物遗址。有资料称埃及75%的古跡都集中在这里,埃及人自豪地称 卢克索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真是眼见为实啊!</div><div> 汽车在夕阳中东行,穿行山谷,越过沙漠,进入绿洲。窗外景色似电影不停的变幻。游兴阑珊,闭目小憩。卡纳克神庙的巨柱厅、方尖碑,帝王谷岩窟墓,孟农石像.....卢克索一日行程的记忆与窗外景色叠影,朦胧中幻化出一片流淌的河水。卢克索,露天博物馆,走进卢克索就如跌入古埃及历史的河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