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湖北通山是我第二故乡,50年代教育支边,姥爷、姥姥从武汉市来到通山楠林桥大畈山区教书,后来姥爷到县教育局当会计,63年8月姥姥带我来到通山,那年我八岁读小学三年级。通山在湖北的东南部,当年全县人口不足20万。在我记忆里,这里四面环山,每到春季杜鹃花漫山遍野,把一个叫萝卜尖的小山染成红色……我是71年2月17号离开通山的,一晃46年过去了,今年清明期间我又一次来到这里,寻找那个不知忧愁年代的足迹……</h3> <h3>米细花:这里有座凤池山,我一直称它为峰子山,这次同学夫妇陪我上山,看到一路开放的“米细花”,不由想起往事:小时瞒着姥姥去砍柴,用山茶树条做绳子捆好柴,因为太重了,搬不下来,天黑了还没回家,姥姥和街坊们打着灯笼沿山道一路寻我……</h3> <h3>桑叶:每到春天桑树刚刚吐出嫩芽,小伙伴们就会聚在一起从怀里掏出用棉花裹了好几层的蚕纸,将上面刚刚出壳的小蚕苗用羽毛轻轻刷下来,放在象葡萄糖针剂一类的纸盒里,上面放几片小桑叶,我们带着蚕宝宝上学,互相比着谁养的蚕长的快,谁养的是“洋蚕“(黄色的脚结黄茧),听着它们吃桑叶“沙沙”的声音,竟然忘记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h3> <h3>地菜皮:二小后面山上有很多凸起的山石,雨后不久山石的洼洼里就会长出一些象黑木耳一样的地菜皮,深缘色,褐色,水灵灵的充满着生命力,摘了洗净炒鸡蛋炒酸菜,能吃出大地的味道……</h3> <h3>还在修建的庙宇……</h3> <h3>“春入遥山碧四围“</h3> <h3>“雨足郊原草木柔”凤池山成为大家健身郊游的好去处……</h3> <h3>一条富水河穿城而过,以前在河里洗衣服,玩耍,抓鱼。至今还留恋棒槌起起落落的响声。</h3> <h3>汽车桥:60年代这条河在城区有几座石桥,一街的木板桥还有四街的南门石板桥……二街和三街分界处新建了汽车桥。当时一小和二小的同学为了做好事,每天晚上就会来这里争着打扫桥面卫生。直到有一天被老师叫去训话,原来这座桥的卫生是当时被打成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干的活。这座桥在80年代从新维修过。桥面也拓宽了很多。</h3> <h3>焦家祠堂:在我的记忆里,通山有很多祠堂,我家当时住在焦家祠堂,那是一进三重的院子。中庭两旁盖起了教室,三年级的下学期在这里就读。二小也是建在庙宇里,那时还有木楼戏台,庙里的天井和神龛都是大青石制作的。文化大革命一开始,这些祠堂庙宇就被拆掉,两人合围的柱子被大绳索栓住。在众人的号子声中轰然倒塌,那个场景至今刻在我的脑海里……这次见到类似商户门面就是当年焦家祠堂的大门。</h3> <h3>建没街142号:上中学的时候,我家住在这里。周围的邻居有高木匠,许师付,金师付一家,还有袁医生裁缝厂的袁师娘。前面还有摆小摊的狗儿娘,我常光顾她的小摊,3分钱一两的炒花生,5分钱一个的大柿子,5分钱一大串的山楂……如今人去楼空,剩下的只有回忆。</h3> <h3>流水泉古井:我是喝着这口井的水长大的,井水冬暖夏凉,四年级的暑假我偷偷学会了挑水,当我挑着两个半桶水摇摇晃晃走进焦家祠堂时,姥姥姥爷竟然惊呆了,姥姥一把搂过我,训斥的语气中充满着疼爱“谁让你去挑水的?压坏了腰怎么办”。</h3> <h3>被圈起来的古井,水还是那么清澈,还有鱼儿在追逐嬉戏。</h3> <h3>三街的马路当年没有那么宽,夏季一到就会涨水。有时河水漫到街上还可以撑船,当年卷起裤腿淌水玩,却不知有的地方已遭灾难……</h3> <h3>在这里读小学,40年,50周年校庆我都来过。发小们相约60年校庆还要来。</h3> <h3>我读小学时的郭老师,后来当过二小的校长,今年81岁。</h3> <h3>郭老师的老伴朱先生,当年是个英俊潇洒的小伙子,今年也有84岁了。岁月真是不饶人啊!</h3> <h3>我的邻居毛女(左一),大名张晶华已没多少人知道,小时候我们在一起藏猫猫,抓特务。她是一个热心快肠,乐于帮助别人的人。</h3> <h3>在三街途中遇一男士(右一),短短几秒钟他竟然喊出我的名字,天啊,50年未见的邻居发小万望生居然认出我……</h3> <h3>这次意外见到六十年代从武汉考到通山剧团的梁冬梅老师,我记得她妹妹春梅也在通山剧团,这对姐妹花是当年剧团的台柱子。搂着身材瘦小的梁老师,我热泪盈眶,当时她女儿波波两岁时送由姥姥照顾的情景浮现在眼前……我与今年49岁在县医院妇产科工作的波波通了话,而记忆却把她定格在两岁时的乖巧模样……</h3> <h3>同桌: 还记得小学的同桌吗?小学几年也许有几个同桌,唯他我印象极深。他是我小学四年级的同桌李建明。这是一个很少说话也不淘气的男孩,那时虽然课桌都有三八线,不过我俩和平共处相安无事,文革开始不久他便没了踪影,二小校庆40周年我找到了他,原来他父辈受文革牵连,全家迁到乡下。这几十年他靠坚强,好学,勤奋,事业有建树,子女有出息,家庭很幸福。我深深地祝福他。</h3> <h3>我小学同班同学罗德红,小时我常上她家去玩,我们两家相隔不远,一起上学一起下河洗衣服……几十年过去了,她那热情开朗的性格依旧。</h3> <h3>发小徐细菊,退休了又被民营医院聘去,喜欢咬文嚼字是个跨界才女,写出的文章纯朴真实,带有浓浓的情感。右一是同班廉细玉,是一个自强不息,乐观生活的人,她的歌声浑厚醇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穿透力,有德德玛的风格。</h3> <h3>这是从小一起扎堆玩耍一起上学的发小们,我的同桌倡议,明年要把同班的同学找齐再聚,大家齐齐响应。</h3> <h3>现在的县教育局大楼。</h3> <h3>60年代通山全县不足20万人口。如今已达46万多,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七年的生活经历,让我心里永驻这座小山城,这里山清水秀人淳朴,这里有我快乐的童年和少年的印记,这里有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发小,同桌,和初中的同学们。我深深地祝福着你们,健康快乐每一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