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十大历史名人

清潭月影

<p>  舒贺(公元?—908年),字廷瑞,今德兴市新营街道新营村人,晚唐著名将领。</p><p>&nbsp;&nbsp;&nbsp;&nbsp; 舒贺自幼习武,以“兵符辅国家”为己任。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中举武进士,授行营司马参军。时西域突厥动乱,淮南节度使梁邱德奉命平乱并发文谍招慕营兵,舒贺率五十骑兵应征。在平叛战斗中舒贺率部努力克敌,攻关拔寨,屡建奇功。西域平定后,贺迁升行营团练史。乾符二年(公元875年),舒贺拜踏白将军,领节度副使衔率官军追击黄巢义军至德兴。义军避入茅山(今大茅山),官军不敢贸然进山追击,舒贺等无奈各携部属及家眷屯兵蒿埠,此地因之改称“新营”。</p><p>&nbsp;战事结束后,舒贺因战功诏允山南东道节度使。当时,朝廷昏庸不改,乱臣权争趋剧,天下纷扰,百姓痛苦不已。心地耿直的舒贺对朝野乱象甚为不满,他与另一战将王佥称病东归新营。解甲归田后,舒贺率子弟族人在新营垒石筑堤,开荒垦田。原本是荆棘丛生,荒草遍地的“蒿埠”,经舒贺及其后人苦心经营,终成良田千顷、人丁兴旺的集市。新营成为银城的重要门户。出身军旅世家的舒贺,退隐后仍时时刻刻不忘国事,天佑元年(公元904年)八月,他为《舒氏族谱》作序,嘱子孙后代要恪守“仁义”,世世代代守疆卫土,不得“少休”。朱温篡位后,遣使欲起用舒贺,贺立志不事二主,坚以疾辞。</p><p>&nbsp;舒贺业绩在王鸿鹏等编著,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中国历代武状元》中有载。据考,舒贺为江西第一武进士。</p> <p> 张潜(公元1025—1105年),北宋湿法炼铜家,字明叔,今德兴市新营街道吴园村人。</p><p>&nbsp; 潜博通方技,熟习胆水(即硫酸铜溶液)浸铁炼铜技术。他根据前人的长期实践经验,探明德兴兴利场的32泉、138沟生产胆水,可精铁取铜,并总结出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浸铁取铜工艺,于绍圣年间(公元1094—1098年)写成湿法炼铜专著—《浸铜要略》,命其子张甲献给朝廷。朝廷在信州铅山场、韶州岑水场、潭州永兴场和德兴兴利场等地,全面推行湿法炼铜技术。北宋时,全国胆铜产量每年100多万斤,占当时铜总产量近二成。南宋绍兴年间,全国铜产量占铜总量的八成多。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张潜后裔张理又献《浸铜要略》给朝廷。现《浸铜要略》原书佚,尚存元末明初学者危素的《&lt;浸铜要略&gt;序》可考。</p><p>&nbsp;《江西通观》(1987年版)有载,南昌新建的滕王阁有张潜画像。2002年,张潜当选上饶十大历史文化名人。&nbsp;</p><p><br></p> <p> 徐俯(公元1075—1141年),宋文学家,字师川,由洪都分宁(今江西修水县)迁居今德兴市银城街道天门村。</p><p>&nbsp;徐俯因父徐禧为国捐躯,承袭父爵为通直郎,后升为司门郎。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张邦昌僭位称帝,俯辞官回家。当时朝廷有官员为避张邦昌讳,更改自己的名字,俯却将婢女取名昌奴,遇有客人来访,就呼唤昌奴前来驱使,以此表示对张邦昌的鄙视。</p><p>&nbsp; 徐俯7岁能作诗,为舅父黄庭坚所器重。年轻时,随同曾几、吕本中远游各地、拜师求学。建炎(公元1127—1130年)初,内侍郑谌赏识其文才,向宋高宗推荐,胡直儒、汪藻也相继推荐,因被任命为左谏议大夫、中书舍人。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赐授进士出身。绍兴三年,升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佥书枢密院事。绍兴四年,兼权参知政事(代理副宰相职)。后被贬为洞霄宫提举,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领俸禄辞官回乡。</p><p>&nbsp;&nbsp;&nbsp;&nbsp;徐俯是宋代江西诗派著名诗人之一。早期受黄庭坚影响,崇尚瘦硬风格,强调活法,晚年力求平易自然。著有《东湖居士诗集》,早佚。清代历鄂《宋诗纪事》及陆心源所作《补遗》辑有其佚诗。代表作《春游胡》(又名《新营市》)收入《宋诗三百首》。</p><p><br></p> <p> 汪藻(公元1079—1154年),宋代名臣,文学家、史学家,字彦章,今海口镇小浮溪村人。</p><p>&nbsp; 汪藻幼年聪慧过人,年轻时入太学读书,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中进士,先任婺州观察推官,后升任著作佐郎。宋高宗即位后,任中书舍人,兼直学士,后升任给事中、兵部侍郎、翰林学士、左朝请大夫等职,曾知湖州、徽州、宣州,卒赠端明殿学士。</p><p>&nbsp; 汪藻的诗风格清新,深醇雅健,格律精密。宋徽宗亲自编制《君臣庆会阁诗》,在群臣进献的诗文中,汪藻诗作为众人所莫及。当时婺源人胡伸也以文才著名,世称“江左二宝,胡伸、汪藻”。汪藻的诗文多揭露时弊,记述抗金将士御敌的事迹,如《郭永传》、《已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等。早年成名之作《春日》,写雨中的桃花流水、茅屋鸡声,句句传神。汪藻擅长四六文,朝廷的诏令多出自其手笔。</p><p>&nbsp; 汪藻对史学亦颇多贡献。徽宗时,曾任九域图志局编修官。高宗时,撰《靖康要录》16卷,详记宋金和战诸事,南宋史学家汪迈修《钦宗实录》,曾从中取材。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修纂《政事纪录》665卷,广采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至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6年)诏令,后人著《徽宗实录》,十之八九取材于此书。</p><p>&nbsp; 汪藻高官显爵30年,清平廉洁,居无庐宅,一生博极群书,老不释卷。著有《浮溪集》60卷。《宋词三百首》均收录了汪藻的词和诗作。</p><p><br></p> <p>  张焘(公元1091—1165年),宋代抗金名臣,字子公,张潜曾孙,今德兴市新营街道吴园村人。</p><p>&nbsp; 张焘系北宋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探花。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李纲任亲征行营使,焘应召为幕僚。李纲贬职时,张焘因受牵连被罢官。建炎初复官,担任湖州府通判。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由吕颐浩推荐任司勋员外郎,升任起居舍人,并代理吏部尚书。时金国派使者议和,张焘上书宋高宗,反对屈服求和,主张谨边防、励将士、图自强。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由于上疏极力反对和议,忤逆秦桧,张焘被贬为成都知府兼本路安抚使。他在四川任职4年中,惩处贪赃官吏,减轻赋税,安抚雅州少数民族,并且赈济灾民,修建学校,政绩显著。离任后,张焘在家闲居13年。秦桧死后,复任建康(今南京)知府兼行营留守,不久升任吏部尚书。</p><p>&nbsp; 绍兴三十一年秋,金兵大举南侵,进抵长江北岸,企图从建康两翼渡江,扑向临安(今杭州)。在朝野震惊、人心大乱之际,张焘坐镇建康,向朝廷和民众表示死守的决心,并向前线总指挥虞允文提出“持重养威、观衅而动”的方略,激励军民协同作战,终于挫败了金军最后一次渡江南侵的企图。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授参知政事(副宰相),以年老多病辞官回乡。逝世后赐谥“忠定”。平生喜书法,著有外制20卷、奏议30卷、杂著20卷。</p><p>&nbsp;《宋史》有传。</p><p><br></p><p><br></p> <h3>  &nbsp;&nbsp;&nbsp;&nbsp;董煟(公元?—1217年),南宋治荒名吏,字季兴,号南隐,今海口镇海口村人。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进士。</h3><div>&nbsp;董煟任温州府瑞安县知县时逢灾荒,实施赈济、赈粜、赈贷等办法,使流民得到安置,灾民得以救济。此后,他又向朝廷进献所著《救荒活民书》3卷共5万余字,全面系统地提出救荒“五法”、“十六项”的政见。宋宁宗赵扩召见并嘉奖他“忠惟报国,诚在爱民”,赏赐绢帛,升为通议郎;称赞其书为“南宋第一书”,诏令刊印,发行到各郡县。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纂修四库全书,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称董煟《救荒活民书》“实有经济,与同时空谈性学者殊”,诏命重新刊行。</div><div>&nbsp;董煟在瑞安任上因母丧按例停职,守丧三年期满后,改任辰溪县令。在辰溪任职期间,他兴办学校,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颇得民心。后辞官回乡,创办南隐书院。著述有《春秋资讲》、《寿国脉书》、《南隐文集》等。</div><div><br></div> <p> 夏原吉(公元1366—1430年),明代名臣,文学家,字维喆,今李宅乡中村人。先后任户部右侍郎和户部尚书等职。</p><p>&nbsp;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原吉受命巡视浙西,并负责治理嘉(兴)、湖(州)、淞(江)水患。他指挥十万役夫,以大禹治水导三江入海的办法疏浚吴淞江下游,并上接太湖,又建造蓄泄水闸,导水入海。放工时,他布衣徒步亲临现场,日夜经画,盛暑不张伞。工程竣工后,江浙大地数百载之后仍大受其利,杭嘉湖一带至今对原吉仍称颂不已。</p><p>&nbsp;永乐二十年冬,原吉因劝阻明成祖朱棣出征漠北,先被贬职为开平粮储,后遭拘囚,家产籍没。被抄没的家产中,只有布衣瓦器,堂堂尚书,竟一贫如洗。朱棣出征未获结果,病逝返京途中。他逝世前对侍臣说:“夏原吉爱我”。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夏原吉复任户部尚书,后进爵太子少傅,入内阁参与机务,成为朝廷台阁重臣。</p><p>&nbsp;夏原吉在立德、立言、立行上俱可为风范。他兴修水利,惠及后人;为政识大体,以施政才能著称。逝世后赐谥“忠靖”,赠太师。著有《夏忠靖集》6卷,诗文平实淡雅,不事华靡。</p><p>《明史》有传。</p><p><br></p> <h3>&nbsp; 王祜(公元1423—1515年),原名王赵祜,明隐士,字永祦,号帽峰,又号费隐,三清山道教建筑创建者,今昄大乡分水村人。</h3><div>&nbsp;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祜继承祖业,购置地产,在三清山(一名少华山,又名丫山)重整旧址。他偕弟永翀、永优和族中长者王景阳等,复建宫殿及后阁、阙廊、门楼、牌坊、膳堂、斋舍、卧房及圣象等项,以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太清太上老君三神位,命名为“三清宫”。明资政大夫、兵部尚书孙原贞亲书“三清宫”横匾。祜延请全真道士詹碧云治理道观事务,且不惜巨资,在三清山依势布景,雕镂山岩,铺修道路,架建桥亭,创建自北麓分水村步云桥经风门至玉京、玉虚、玉华三峰的百余处景点景观,构建以“三清宫”为中心的“少华福地”道教建筑群,使三清山成为远近闻名的道教名山,赢得“江南何处是仙家,孤柱擎空见少华”和“少华之奇,不让天台雁荡”的盛誉。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祜留置田产,遗嘱子孙用于“修理有损桥路”,“整饰三清、颐乐二处屋宅”,“供膳羽士焚修香火、上祝”。殁葬“少华福地”天门右侧。</div><div>&nbsp;《上饶地区志》有传。</div><div><br></div> <h3>  &nbsp;舒清(约公元1520年前后在世),字本直,明大臣,今德兴市新营街道新营村人。</h3><div>&nbsp;舒清系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进士。初任工部主事,因裁抑朝庭的多余费用,为有权势的太监所恨。抽签分发浙江任职期间,清廉为民,筑堤防御水患,人称“舒公堤”。升任河南参议时,正值河水泛滥,城被灌淹,各署官员纷纷夺船逃命,独舒清取船焚毁,以安民心,终于和民众共克水患。升任四川参政后,立递减法方便民众。转任广西左布政时,宪宗朱见深遣宦官选取铜鼓槌,孝宗朱佑堂颁圣旨索要古琴、圆眼木等物,他都上疏劝阻。舒清历官30余年,晋阶资政大夫、政治上卿,清贫如故,后因病辞官回乡。著有《直庵集》。正德年间,万年姚源农民起义军经过其故里时,都互相告诫:“此清官家,勿犯!”</div><div><br></div> <p> 祝炎(公元1930—1927年),字炎炽,号南垣,德兴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弋横暴动领导人之一,龙头山乡暖水村人。</p><p>&nbsp;祝炎7岁入私塾读书,后考入德兴县立高等小学。小学毕业后,考入饶州芝阳师范。1925年初,祝炎在赵醒侬、方志敏影响下接受马克思主义。同年6月,经方志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党小组扩大为党的临时支部,方志纯任书记,祝炎为支部成员之一。在大革命高潮中,祝炎协同方志敏组织“弋阳青年社”,创办《寸铁》旬刊,并曾担任“旭光义务小学”和“贫民夜校”代理校长。祝炎和方志纯、方远辉等同志一道,为创建赣东北根据地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p><p>&nbsp;1926年12月,中共德兴支部诞生,祝炎首任书记。大革命失败后,祝炎在张村、大田、苏家、应家、徐家和弋阳湖塘等地坚持革命活动。1927年10月,方志敏组织弋横暴动,吹响了土地革命斗争的号角。祝炎是领导人之一。暴动开始后,指挥弋横暴动第五路大军的雷夏不慎陷入重围,祝炎闻讯赶去救助,不幸和雷夏一道牺牲,时年24岁。</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