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乡,不管她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她距离遥远还是很近,只要提起她,都会有一种思念、眷恋、敬仰之情!凡人如此,文人雅士也都如此,如《史记·高祖本纪》:“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唐 李白《静夜思》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等等。提起自己的故乡,每个人又都会津津乐道,说上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也说说我的故乡———西连颐村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西连颐[xilianyi]村位于河北省唐县城南,距县城18里路。此村不是很大,但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她始建于西晋初期,据说当时有一条小河由西北而下,流至于此,慢慢就变成了一个湖泊,在夏天,湖内荷花斗艳,美不胜收,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莲墁、涟漪,后来逐渐演变成连颐,又称连颐庄。明正德五年(1510年)分两村,按方位取名西连颐。</p> <p class="ql-block">早在明代,有一位都察院左都御史名叫寇深,据《寇公墓志》记载:“寇深,字文渊,连颐荘人”。他死后就下葬于西连颐村西。《明史》有寇深传记载:“村西有寇公墓,坟体如山丘,有高大御赐碑和石人、石马等石像生”。这些石人、石马现已埋于地下。</p> <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还经常去那里玩耍,脑海里还清晰的记得:石人、石马雕刻的栩栩如生,令人赞叹!如果保存下来,这里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旅游重地!</p> <p class="ql-block">寇深,由贡生累立边功,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官居二品。寇深非常聪慧,人称他有奇智。他品行刚正不阿,做事井井有条,奉旨屡破大案要案,深受皇帝的信任和百姓的爱戴。寇深祖籍在山西省浑源州,祖上代有显官。后来他迁居到物阜民丰的唐县西连颐村。可以这么说:他是我们西连颐村最值得骄傲和崇敬的人!</p> <p class="ql-block">从明朝至清末,西连颐古镇商贸繁荣,只店铺就有四五十座。什么酒店啊、布庄啊、钱庄啊、粮店啊、药铺啊、当铺啊……应有尽有。当时西连颐村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之地,逢五排十都有集市,附近十里八村的百姓都来这里赶集,销售一些自己生产的产品,购置一些家中急需的一些物资,场面十分红火热闹……。</p> <p class="ql-block">唐县首任县委书记臧伯平建党初期在西连颐村小学任教,并以西连颐村为原型,创作了长篇小说《破晓风云》,颇具影响。这本书写的是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一年间,河北阜平、定县、唐县一带农民反抗地主阶级剥削压迫、反抗军阀横征暴掠、展开武装斗争的故事。【破晓风云】开篇就写到:“唐县城南的连颐镇有两个村,一个叫东连颐镇,一个叫西连颐镇……”。</p> <p class="ql-block">据2010年统计:西连颐村现有住户733户,人口2980人,耕地面积2806亩。我就出生并成长在这块土地上,这里有养育我的父老乡亲。</p> <p class="ql-block">西连颐村地处平原地带,耕作方便,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也有人家种植一些花生、红薯(当地人称红薯为山药)和棉花。到了阳春三月,田间绿油油小麦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煞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村子不大,却人杰地灵,在这块土地上孕育出了许多文人雅士和企业家、作家,我的哥哥张占国就是其中之一。他1974年创立河北保定太行篷布有限公司,历经三十多年而不衰,足见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革命老区赢得了荣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村人王立子为知名剧作家(1948年生),他曾任唐县文化馆馆长、唐县旅游局副局长,著有舞台剧《唐尧大帝》、《唐尧出世》、《梅花剑》;影视剧《刘关张传奇》、《山城飞狐》、《眉间尺》等。</p> <p class="ql-block">村里人都很善良勤奋,吃苦耐劳,不少家庭依靠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盖起了二层小楼,提前步入了小康社会!</p> <p class="ql-block">在村外,除了看到大片的麦田外,你也会看到金黄色油菜花和多姿娇嫩的桃花,正如诗人所描述的那样:“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大自然给予了桃花如诗如画的韵味,桃花也回报了大自然,回报了这里朴素憨厚村民。 </p> <p class="ql-block">我记得小时候乡村的道路可谓是羊肠小道,很不好走,而如今也有了宽广的水泥公路,写着连乙的公交车穿梭在城乡之间,出门很是方便!</p> <p class="ql-block">农村家庭院落大小不一,有时招待客人吃饭,人来多了只能在院子里摆上几桌,以显家族的兴旺和主人的盛意,真是别有一番风情!</p> <h3>村里有一种石制工具叫【碾子】,它主要是用人力把小麦、谷子、稻米等谷物脱壳或碾压成面粉。我小的时候也经常帮家里推【碾子】。在电气化时代,村里这种石制【碾子】已不多见了,但仍然有少量的【碾子】保留下来,每当春节蒸年糕时,不少村里人还在用它来碾压糕面,说【碾子】碾压出来的面粉好吃。</h3> <h3>乡村最好吃的就是马蹄烧饼(也有人称吊炉烧饼),因他的形状像马蹄,故而得名。这种烧饼采用面粉、芝麻、食用油、精盐等原料,利用果木锯末在炉中微火烘烤而成。烤制出来的烧饼表面附有芝麻,外焦里嫩、酥脆可口,是一种老少皆宜的传统小吃。</h3> <h3>除了烧饼外,这里还有一种小吃就是焖子(村里人叫肠子),这里的人“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都爱吃,我也不例外。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做上一些。家乡的焖子(肠子)是由精选的瘦猪肉和这里特制的山药粉面(村里人将红薯俗称山药,山药粉面即为红薯淀粉)灌制而成,不油不腻,香味浓郁,百食不厌。</h3> <h3>凡是在西连颐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饸饹”,这也是一种面食,据说它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饸饹”是用“山药面”或“荞麦面”压制而成,吃时拌上不同食材做出的卤汤,劲道可口,回味无穷,凡出生在西连颐的人都吃过它,小的时候母亲也经常做给我们吃,很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h3> <h3>制作“饸饹”有专门压“饸饹”的木制工具,村人称它“饸饹床”。“饸饹床”是用粗壮的硬木制成,“饸饹床”的中央有一洞,下面芯子上布满密密麻麻的小孔,上面木芯,可以上下活动。压的时候,将面添满床洞,放下木头杠子,压“饸饹”人利用自身体重下压而成,这种传统小吃现在依旧被村里人保留了下来。</h3> <h3>村里很少有人种植大面积的水果,但在自家的院落里,也在栽培着各种各样果树,如:柿子、石榴、大红枣、李子、桃子和杏,也在用自己古老淳朴的迎客方式欢迎着四方宾朋,盼望着海内外游子常回家看看!</h3> <h3>柿子分好多种,有磨盘柿、牛心柿等,这是其中的一种,你看出来了吗?</h3> <h3>俗话说旱枣涝梨,枣树一般旱时会获得好收成,你看,是不是又一个丰收年?</h3> <h3>石榴分甜口的酸口的,现在一般种植甜口的较多。石榴熟透后都裂口,露出甘甜的果粒,于是,又有了多子多孙、笑口常开之说!</h3> <p class="ql-block">总有道不完的故事,总有看不够的老宅院,总有割舍不下我的父老乡亲!我虽然远离了我的故乡,远离了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但蓦然回首,她不在身后,而时时刻刻就在自己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家乡永远是神圣的,每个人都在眷恋着她;家乡永远是美好的,每个人都在敬仰着她;家乡永远是梦幻的,每个人都在深深的思念着她……!</p> <p class="ql-block">愿我的故乡——《西连颐村》越来越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