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作为有心的父母,其实这两天的心理学分析应该仔细的读一读!我们这一代人因为受到的溺爱没有我们孩子多,我们成长的社会环境比我们孩子的要宽容,所以我们的性格特征不是很明显,哪怕有什么儿时的心灵创伤也不会恶意扩大,而是选择遮掩,淡化。但是当下一代在我们的宠溺中生活,性格逐渐明显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关注自己对孩子的心灵成长的影响!</h3><h3>不懂孩子,不理解孩子,不尊重孩子,每个家庭都会养出一个白眼狼,只是有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向外张扬,表现不出来,但是他的内在会存在一个白眼狼的自己,在适当的时候这样的孩子会表现出平时不具备的狠毒,以此来找到平衡自己的通道!但有些性格张扬的孩子会表现出来真实的自己,当我们亲眼看到的时候,会被冲击,会难以接受。但这才是真实!</h3><h3>今天我们来讲一个案例。</h3><h3>15岁河南少年涛涛谋划两年并最终弑母伤父的事件!</h3><h3>这到底是为什么?他为何这么做?</h3><h3>涛涛的亲人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br /></h3><h3>涛涛的四伯对记者说:"等涛涛母亲的后事处理完,我和他大伯希望能一起去看守所,与涛涛好好地谈一次。我们要问清楚,他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对父母下如此的毒手。"</h3> <h3>我给大家截取一段涛涛和记者的对话</h3><h3>记者:你觉得你的(作案)计划都实现了吗?</h3><h3>涛涛:觉得心下得不够狠,中间出了一点意外,没有将计划做得完全。</h3><h3>记者:你那么恨他们吗?以至于非杀不可?</h3><h3>涛涛:不杀了他们,心里的枷锁解不开。</h3><h3>记者:你还会想起你的妈妈吗?如果她在这里,有什么要对她说的吗?</h3><h3>涛涛:到了这里,还会想到我妈妈,想到她以前的样子,想到她的表情。但是该说的已经都说完了,再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h3><h3>记者:有想到这么快被抓到吗?被抓了之后害怕吗?</h3><h3>涛涛:没想过这么快就被抓到,开始是先打算跑到沙涌南,去以前就读的一个小学篮球场休息一下,然后再作打算的。现在到了这里,该怎样就怎样吧,一切都无所谓了。</h3><h3><br /></h3><h3>可以看出,涛涛案发后的心情是"既不后悔,也不害怕"。</h3><h3>联想到他刚杀了人,而且杀的是至亲的亲人。他刚一手制造了惊天人伦惨案,却表现得若无其事。这样的冷血,是极其不正常的表现。</h3><h3>心理咨询师傅鑫说,这一事件给他"最大的感觉是恐怖,恐怖来自案件中的没有感情"。</h3><h3><br /></h3><h3>傅鑫说,涛涛的这种反应,是「情感隔离」。</h3><h3><br /></h3><h3>意思是,肯定有情感,但被隔离掉了。</h3><h3><br /></h3><h3>或者说,情感彻底被压抑到潜意识中,而意识层面上,只有坚硬的谋划和言语,而没有了柔软的情感。涛涛所谓的"两年谋划",其实是一个过程,除了寻找他说的父母单独与他在一起的机会外,也是一个不断放弃柔软而令自己彻底坚硬的过程。</h3><h3><br /></h3><h3>他对记者说,他曾两次对父母动了杀机,举了木棒和铁棒,但脑子里闪现出了父母的形象。于是,他无法将棒头挥舞下去。</h3><h3><br /></h3><h3>这就是柔软的东西。</h3><h3><br /></h3><h3>但涛涛知道,只要还有这些柔软的东西,他杀父弑母的计划就无法实施。于是,他决意彻底驱逐柔软,对自己说,当再次挥舞棒头的时候,脑子里不能再闪现父母的形象。</h3><h3><br /></h3><h3>他决意要变得只剩下坚硬。</h3><h3><br /></h3><h3>他做到了,而做到之时,也即惨案发生之时。</h3><h3><br /></h3><h3><br /></h3> <h3>涛涛对记者说:"真正的我早就死了,在最大的梦想破灭那天早就死了。"</h3><h3><br /></h3><h3>他解释说,所谓的梦想破灭,即,"觉得(梦想)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因为很难接触到帮助实现自己理想的人。我的爸爸妈妈从来没有帮助过我,后来就慢慢放弃了。"</h3><h3><br /></h3><h3>他所谓的死,可以说是心死。</h3><h3><br /></h3><h3>为什么要杀父弑母?涛涛给出了两个理由。</h3><h3><br /></h3><h3>第一个理由是:父母经常训斥他。"他们很烦,经常骂我,用很恶毒的词语"。</h3><h3><br /></h3><h3>涛涛的父亲王建军间接承认了这第一个理由。</h3><h3><br /></h3><h3>他说,他有时会和孩子谈心。但当记者问到他谈心的具体方式时,他说,他会对涛涛说:</h3><h3><br /></h3><h3>这样做不对,</h3><h3>那样做不对,</h3><h3>你应该……</h3><h3><br /></h3><h3>显然,作为父亲,他习惯了用"否定"的方式与儿子交流。</h3><h3><br /></h3><h3>不止他这样做。涛涛的母亲,尽管一方面在涛涛很小的时候溺爱他,但另一方面,一样习惯使用这样的方式。</h3><h3><br /></h3><h3>涛涛回忆说:"(妈妈)有时抓住我的一个过失就一直说。说我‘不中用’、‘没材料’、‘到哪都会给人添麻烦’。</h3><h3><br /></h3><h3>有时我顶撞她两句她就不出声。只是,她会用一种讨厌和憎恨的眼神瞪着我看。</h3><h3><br /></h3><h3>我看到她这眼神的时候,心里一阵酸痛,眼里的泪水都要流出来了。我只能强忍着把它压回去。"</h3><h3><br /></h3><h3>看起来,「否定」与「被否定」,这是父母与涛涛互动的模式。</h3><h3><br /></h3><h3>这就引出了一个基本问题:</h3><h3><br /></h3><h3>父母常否定孩子,这会导致什么结果?</h3><h3><br /></h3><h3>如果问,一个普通朋友总是辱骂你、否定你,那么,你会有什么反应,该如何做?</h3><h3><br /></h3><h3>想必绝大多数都会回答:我会愤怒,会生气,会不想和他交往,他这个人有毛病。</h3><h3><br /></h3><h3>但如果把"朋友"换成"父母",无数人就困惑了。</h3><h3><br /></h3><h3>他们会说,父母对孩子,打是亲,骂是爱。这是为了孩子好。</h3><h3><br /></h3><h3>做父母的,会这样想。</h3><h3>做孩子的,有时也会这样想。</h3><h3><br /></h3><h3>这是一个迷雾。</h3><h3><br /></h3><h3>就好像是:只要做了父母,那么无论怎么对孩子,都是爱的表现。而做孩子的,应该体会父母的爱心,不该有愤怒和不满。</h3><h3><br /></h3><h3>天大的误解!</h3><h3><br /></h3><h3>其实,无论在什么关系之中,只要你斥责对方,对方一定会有愤怒。</h3><h3><br /></h3><h3>假若对方没有表现出愤怒,那么,要么是他有意地压制自己的愤怒,要么就更可怕,是情感隔离,即:他产生了愤怒,但他却意识不到,而全部被压抑进潜意识中了。</h3><h3><br /></h3><h3>可以说,这是一个基本道理。在最亲密的亲子关系中,一样如此。</h3><h3><br /></h3><h3>涛涛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h3><h3><br /></h3><h3>或许,和很多孩子一样,当被父母否定的那一刻,他不能表达他的不满和愤怒。但这并不是说,愤怒就没有了,这些愤怒只是被压抑到内心深处而已。</h3><h3><br /></h3><h3>越不能表达,意味着被压抑得越多,那么一旦爆发,就是摧毁性的。</h3><h3><br /></h3><h3>很多人伦惨案,或者其他惨案,常是内向的"好人"所为,正是这个道理。</h3><h3><br /></h3><h3>他们看起来不愤怒,但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愤怒"。他们的愤怒,其实已积攒得如同一座火山了。</h3><h3><br /></h3><h3>做父母的,必须意识到:</h3><h3><br /></h3><h3>并不是说,生了孩子,做了父母,就永远是正确的,无论怎么做,对孩子都是爱。</h3><h3><br /></h3><h3>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其实和普通的人际关系有很大的类似之处。你给孩子温暖,孩子就会感觉到爱;你否定、斥责孩子,孩子就会感觉到冰冷和伤害,以及不满和愤怒。</h3><h3><br /></h3><h3>这可能是涛涛变得彻底坚硬的一个重要原因。</h3><h3><br /></h3><h3>总被父母斥责和否定,这就意味着:</h3><h3><br /></h3><h3>在家中,只要你打开心扉,就会受到伤害,那么,不如把心关上,让那些斥责和否定像耳旁风一样,只能掠过,但不能再伤害自己。</h3> <h3>对于杀父弑母,涛涛给出的第二个理由是:"父母每天都会管束、干涉我的行为,让我觉得被人束缚着,如果不杀死他们,我就无法向前发展。"</h3><h3><br /></h3><h3>这个理由,看上去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正是在父母安排下,令涛涛13岁至今的主要生活,一直是三点一线 —— 烧烤档、家和网吧。</h3><h3><br /></h3><h3>从婴儿、幼儿、少年到青少年,再到成年,这里有一个基本的生命轨迹,就是:</h3><h3><br /></h3><h3>不断地走向更宽广的世界,</h3><h3>最终离开家,</h3><h3>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h3><h3><br /></h3><h3>然而,涛涛的人生,却是一个相反的轨迹。</h3><h3><br /></h3><h3>来广州前,他走在这样一个轨迹上,世界越来越宽广。</h3><h3>但来广州后,他的世界却越来越狭窄。</h3><h3><br /></h3><h3>他去打工子弟学校读过书,但只读了一年就退学了;</h3><h3><br /></h3><h3>他有过一个同是做烧烤档的孩子做朋友,但两人时间都很紧张,于是断了来往;</h3><h3><br /></h3><h3>他在做烧烤时,经常想和吃烧烤的人交一下朋友,但他失败了……</h3><h3><br /></h3><h3>于是,最终,他的世界成为他与父母的一个"三人世界"。</h3><h3><br /></h3><h3>除此以外,他在广州再没有一个朋友,没有一个可以说说话、可以一起分享欢乐或忧愁的陪伴者。</h3><h3><br /></h3><h3>并且,他和父母也是无法交流的。</h3><h3><br /></h3><h3>这样的狭窄生活,完全违背了一个人的成长之路。</h3><h3><br /></h3><h3>涛涛说,他经常感觉到自己受到了严重的束缚或限制,原因可能就在这里。</h3><h3><br /></h3><h3>作为成年人,涛涛的父母已经知道自己是谁,已经给自己有了明确的定位 —— "我们在广州讨生活,但河南老家才是我的归属"。由此,他们可以非常有耐心地在广州打拼,甘于同样狭窄而乏味的生活。</h3><h3><br /></h3><h3>然而,作为一个少年,涛涛的自我还未形成,他还需要在一个更宽广的世界中好好闯荡。</h3><h3><br /></h3><h3>这种"闯荡",不只是为了未来的事业或者生活,而更重要的是满足心灵成长的需要。</h3><h3><br /></h3><h3>然而,涛涛的这种生命冲动却被逆转了。</h3><h3><br /></h3><h3>他被限制在一个狭窄的、单调的、每天重复的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上。</h3><h3><br /></h3><h3>并且,在这个三点一线中,"网吧"这一点,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h3><h3><br /></h3><h3>他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属于他的世界,但他可以在网络中多少找到一些。譬如打简单的游戏,和几个相熟的同龄朋友通过网络聊天,再就是经营他的博客。</h3><h3><br /></h3><h3>网络,既满足了他交朋友的直接的心理需要,也满足了他经营幻想的深层心理需要。</h3><h3><br /></h3><h3>也正是因为网络如此重要,所以当父母对他上网有阻止行为时,他才那么愤怒。</h3><h3><br /></h3><h3>这意味着,他的生命本能的冲动又被破坏了。</h3><h3><br /></h3><h3>成人与孩子的一个重要差异是:成人可以做到基本只在乎"现实",而孩子一定会非常在乎"感觉"。</h3><h3><br /></h3><h3>所以,当涛涛的父母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劝涛涛说,与其上网又浪费金钱又浪费时间,那不如用这点时间睡觉。</h3><h3><br /></h3><h3>这纯属从现实利益角度考虑。但对于涛涛这样的少年而言,"感觉"无比重要。</h3><h3><br /></h3><h3>假若只是两点一线的生活,他会感觉到更大的束缚。这种束缚感,是一种会要他命的感觉。与其被这种束缚感要掉自己的命,不如起来反抗。</h3><h3><br /></h3><h3>于是,他才会谋划两年,最终要了妈妈的命。</h3><h3><br /></h3><h3>这时,他的家庭被撕裂了,被摧毁了,他也势必会得到相应的惩罚,受到更大的限制。但他反而会"觉得终于解脱了,给自己一个新的生活,让自己命运变得更加精彩"。</h3> <h3>涛涛的博客,取名为"等待梦想"。</h3><h3><br /></h3><h3>相对于一个打工家庭的孩子,他的梦想堪称高远:</h3><h3><br /></h3><h3>他要写剧本,做导演;</h3><h3>他要做科幻作家、武侠小说家;</h3><h3>他还梦想成为政治家……</h3><h3><br /></h3><h3>"志向高远,总是好的",我们容易这样想。</h3><h3><br /></h3><h3>涛涛也说:"有梦想是好事,梦想是自己的原动力。不管最后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你努力过,就行。"</h3><h3><br /></h3><h3>但是,梦想未必是理想,梦想其实常是幻想。</h3><h3><br /></h3><h3>所谓幻想,就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为了逃避生活的苦,而幻想出一个世界。</h3><h3><br /></h3><h3>在现实世界,自己自卑,没有能力,而在幻想世界,自己能力非凡,甚至为所欲为。涛涛的梦想,就属于后者。</h3><h3><br /></h3><h3>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白日梦"。</h3><h3><br /></h3><h3>所谓理想,需要有"自知力"。有理想的人,会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会避开缺点而发挥优点。同时,要实现理想,还需要扎实的努力,需要坚定地向理想进军,不断地向终极目标靠拢。</h3><h3><br /></h3><h3>但涛涛的梦想不是这样的。</h3><h3>他的梦想,更像是一种「反向形成」。</h3><h3><br /></h3><h3>即,他在哪一点上最欠缺,他就幻想在这一点上最出色。</h3><h3><br /></h3><h3>他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轨迹,于是他幻想成为"导演",把握别人的人生轨迹。他只能过三点一线的生活,于是他幻想成为"侠客",拥有为所欲为的人生……</h3><h3><br /></h3><h3>这样的白日梦有一个关键点:做梦者没有真正去追梦的勇气。</h3><h3><br /></h3><h3>因为那意味着,要直面自己的人生真相,然后脚踏实地地去规划。</h3><h3><br /></h3><h3>他并没有做这个工作。</h3><h3><br /></h3><h3>他有一句话道出了他的梦想的实质 ——"每个人都有梦,有梦的人活着才不会孤独,才有动力"。</h3><h3><br /></h3><h3>这句话表明,他的梦想,只是逃避他的孤独的一个方式而已。</h3><h3><br /></h3><h3>他看似是等待梦想 ,其实是在等待关系。</h3> <h3>有两个字,更能概括涛涛心理问题的实质,那就是:</h3><h3> 孤独</h3><h3><br /></h3><h3>大人们,一开始会把涛涛的问题归因到"网吧"上。在他的事件刚被报道后,他常去的网吧就被关闭了。</h3><h3><br /></h3><h3>但如网络并不是他的问题的制造者,相反,是他的一个重要的避难所。</h3><h3><br /></h3><h3>并且,他每天去网吧也不过一个多小时时间,这根本谈不上是网瘾。</h3><h3><br /></h3><h3>把孩子的问题归结到"万恶"的网吧上,经常是大人们的一个逻辑,是大人们逃避直面自己责任的一个"替罪羊"。</h3><h3><br /></h3><h3>其实,所有孩子们都知道涛涛的问题在哪里。</h3><h3><br /></h3><h3>读书和朋友会让他们和涛涛不一样!</h3><h3>听了这样的话,大人们的眼睛仍然容易集中在"读书"两字上,以为读书意味着孩子有追求,有渴望。其实,同样关键甚至更关键的是"朋友"两字</h3><h3><br /></h3><h3>读书优秀的孩子,永远是少数。那么,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读书最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环境,一个可以走出家门进入社会的途径。</h3><h3><br /></h3><h3>从心理学上而言,这被称为「社会化过程」。</h3><h3>即一个孩子从狭窄的家庭走出来,从最初的与父母的关系,逐渐走向更宽广的世界,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社会关系。</h3><h3><br /></h3><h3>有了这些关系,就意味着有了自己的一个世界,有了这个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束缚感。</h3><h3><br /></h3><h3>天涯论坛的一篇关于此案的帖子写道:</h3><h3>小时候,我也经常在被老爸打骂后发下如此毒辣誓言:哼,等我长大了,一定把你打个半死。</h3><h3>涛涛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做了。</h3><h3>我,因为成长过程中,在离开家庭后,得到了种种来自家庭之外的关爱,如好同学、好朋友,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而对人生有了更多希望。</h3><h3>我会知道,走过去,前面还有天。父母对我来说,只是人生某个驿站上的守护人。</h3><h3><br /></h3><h3>这表明,涛涛的父母常否定孩子斥责孩子,这对涛涛的心理问题,是负有一定的责任。</h3><h3>但假若涛涛能拥有好同学、好朋友等关系,他和这个天涯网友一样,也可以有很大的可能性,走出狭窄的家,走向宽广的世界,从而获得拯救。</h3><h3><br /></h3><h3>前两天的铺垫,今日的案例,作为父母,你们能领会到什么呢?为了孩子能成长的更自然,更健康,作为父母一定要学习!从你生下他的那刻起,你是他的父母,孩子才是你的老师!好了,今天分享比较多,但很容易看完,因为它不仅仅是个故事!</h3><h3><br /></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