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6年12月18号7:00a到达意大利佛罗伦萨( Florence),5:30p离岸。日出7:48a,日落4:42p 。 晴,11°。</h3><div><br></div><div> 地中海油轮第10天。</div><div><br></div><div> 佛罗伦萨,历史上文化名人诞生于此,活动于此的有诗人但丁 、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科学家伽利略、政治理论家马基维利、雕塑家多纳太罗等。</div><div><br></div><div> 佛罗伦萨拥有的历史建筑,和艺术藏品丰富的博物馆,足以展示其成为文艺复兴运动诞生地的权威地位。</div><div><br></div><div> 下了邮轮,乘坐大巴直奔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始创于1339年世界第一所美术学院,开创世界美术教育先河,“世界美术学院之母,四大美术学院之首” (另三: 巴黎美术学院、伦敦皇家美术学院和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位于市区的附属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的学院美术馆。</div> <h3> 黎明前夕,我们的邮轮经过这艘灯光灿烂的船只,缓缓地驶进佛罗伦萨港口。</h3> <p>7点钟的甲板上静谧非常。</p> <h3> 7:30,前往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的邮轮人民,乘坐旅游大巴迎着朝霞出发了。窗外日出的艳丽,预示着今天是一个丰收的好日子。</h3> <h3>白云,在日出的红晕中翩翩起舞。</h3> <h3>窗前的树枝编织成朦胧律动的图案。</h3> <h3>朝霞里的房屋金碧辉煌</h3> <h3> 位于巷子里的学院美术馆的入口,要不是挂了两块窄长的招贴画,晃眼一看还以为是普通的民居。与米开朗基罗旷世之作的存放处毫无联想的空间。更看不出这里具有每年能够接待来来往往的超过120万参观者的宽敞的庭院空间条件。 门庭低调 、朴实无华。</h3> <h3> 经过小门,排队进入窄小的展厅,一件件尚未完成的米开朗基罗的 "奴隶像”,“圣母哀子像”以及其他艺术大师的雕塑作品赫然呈现在眼前。</h3> <h3> 往里走去,主展厅越来越宽阔。</h3> <h3> 想当年(77级)还在美院寒窗苦读时,曾经被用作素描基本功训练的石膏像《大卫》,此时,以其健壮的身姿、细腻逼真的肌肉线条、比例完美的人体结构 、充满勇气和力量的人物造型 、栩栩如生,活力四射地向我走来。 </h3><h3><br></h3><h3> 一个字: 美! <br></h3><div><br></div><div> 两个字: 震撼! </div><div><br></div><div> 一句话: 原作,展现了令人窒息的对生命的顶礼膜拜 。</div><div><br></div><div> “人生必须观摩的艺术作品” 大理石雕塑《大卫》,是杰出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 、诗人米开朗基罗29岁时的想像之作。 与其《西斯廷教堂天顶画》、《最后的审判》 和圣彼得大教堂圆顶,成为这位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的代表作。 </div><div><br></div><div> 米开朗基罗12岁学艺,1498 年24岁创作的雕塑《哀悼基督》让其一举成名。而《大卫》像的诞生,让其奠定了世界艺术史上最伟大的里程碑之一的位置。</div><div><br></div><div> 《大卫》雕像创作于16世纪初1501年至1504年之间,像高3.96米,连基座高5.5米, 重量高达5.46吨。 是在一块被人损坏过,而没有雕刻家再敢于动手的,闲置了近半个世纪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div><div><br></div><div> 米开朗基罗刀下的大卫,刻画出了临战前的一刹那头部微微转向左方,双目紧紧地凝视着敌人,左手握着肩上的投石器,右手自然的下垂,略握拳头,外表的平静,内在的紧张和运动感,显示出大卫的沉着、勇敢和必胜的信念。 这座雕塑表达了力量、勇气、活力,代表了人类文明对生存的永恒追求。 它被西方美术史称为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div> <h3> 我也为今生有幸,能够近距离地瞻仰原作而十分满足。我甚至认为,我的同窗们如果有条件的话,都应该来看看这位当年屹立在我们的画室里,伴随着我们度过青葱岁月的"真人"《大卫》。<br></h3><div><br></div><div> "真人"与模仿品有着灵魂间的区别。虽然很想触摸一下"真人"《大卫》的肌肤以证实我万里迢迢来到他身边的写实。神一般的作品,令人敬畏得不忍伸手一试,只能留下回眸一看地纪念。</div><div><br></div><div> 在佛罗伦萨遇见《大卫》,是地中海之旅最有价值的收获。</div> <h3> 导游小姐亲切而骄傲地把大理石雕塑《大卫》称为"男朋友",言谈举止之间,为有本地出身的伟大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有本地出身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美男子《大卫》而荣耀无比。<br></h3> <h3>收藏在学院美术馆里其他艺术大师的作品。</h3> <h3> 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佛罗伦萨的标志,是佛罗伦萨市内最高的建筑,世界第四大天主教堂,是整个文艺复兴初期的代表性建筑。当地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设计的穹顶是一个建筑史上的奇迹,它运用架构的方法使得建造穹顶的时候不用脚手架,而中空的结构可以使人们爬上顶端。整个教堂的外立面搭配使用墨绿色和白色大理石,所以从任何一个地方观察它都非常肃穆和精美。 </h3> <h3> 著名画家乔托设计的钟楼(Campanile di Giotto)。这座钟楼的样式属于哥特式,平面为周长14.45米的正方形,四角为高84.7米的四个多边形扶壁,四条垂直线又被四条水平线所分割,整座建筑布满了丰富的雕刻,和多种色彩的大理石镶嵌,其壮观的建筑和巧妙的设计博得了许多艺术爱好者的赞美。 </h3> <h3>今天的艺术家在广场的地上展示其写实的功夫</h3> <h3> 佛罗伦萨阿诺河的廊桥,佛罗伦萨地标之一。桥的两侧建有不少的金银珠宝首饰店。桥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在这里遇见了美丽的夕阳西下。</h3><h3><br></h3> <h3> 市政广场是因为它靠近市政厅而得名,又叫“领主广场”,它是佛罗伦萨市的中心广场,整个广场呈L型。广场上有众多雕塑精品,免费参观。在众多雕塑中最有名的仍然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不过这里的大卫是复制品。海神喷泉、柯西莫一世骑马雕像、狮子雕像、帕尔修斯和美杜莎的头颅等等云集在此。周围环绕着旧宫、乌菲齐美术馆、佣兵凉亭和众多的咖啡厅、酒吧。</h3> <h3>《科西摩一世骑马像》雕像(1587-1594)</h3><h3> 文艺复兴后期雕塑家詹波隆那(Giambologna,1529-1608)创作的科西莫一世骑马雕像,由他的助手Pietro Tacca完成。这是佛罗伦萨第一尊大型骑马雕像。</h3> <h3>《海神喷泉》雕像(Fontana di Nettuno)</h3><div> 巴托洛米奥•阿曼纳蒂及其助手1575年完成的作品。八角形喷泉中间,海马拉的双轮战车上站立着巨大的白色大理石海神像,底座装饰着被铁链锁住的海妖斯库拉(Scylla)和卡律布迪斯(Charybdis)。海神的面貌仿似柯西莫一世,四周被各种青铜造型的仙子与牧神所包围,象征佛罗伦萨扩展的海上统治权的决心。</div> <h3>佣兵凉廊(Loggia dei Lanzi)</h3> <h3>《掠夺萨宾妇女》</h3><h3><br></h3><h3> 同样的题材在巴黎卢浮宫有一幅达维特创作的油画。这是詹波隆那的著名作品,用一块有瑕疵的白色大理石雕刻出交缠在一起的三个人物的复杂立体空间,令人称奇。詹波隆那想要创作一部“蛇形图”(figura serpentina),从各个方向都在做向上蛇形螺旋运动的作品。这是欧洲雕塑史上第一次表现超过一个人物,却没有优势角度。它可以从各个方向同样地欣赏。大理石底座也是詹波隆那德作品,为同一主题的青铜浅浮雕。这些大理石和青铜雕塑自1583年就安放在这座凉廊。</h3> <h3>《抢掠波吕克塞娜》 雕塑(1865年)</h3><h3><br></h3><h3> 皮欧•费迪(Pio Fedi)创作的倾斜的雕塑。源自古希腊神话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英雄阿基里斯强抢特洛伊公主波吕克塞娜(Polyxena)的故事。</h3> <h3>《珀尔修斯和美杜莎的头颅》雕塑(1545-1554年)</h3><h3><br></h3><div> 这是一个希腊神话故事,传说美杜莎可以用她的眼光将每个看她的人变成石头,珀尔修斯凭着他的聪明机智斩杀了美杜莎。有趣的是,著名的意大利品牌范思哲(VERACE)就用了美杜莎的头颅作为其标志。这尊雕塑是本韦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花了十年创作的作品,表现这位希腊神话英雄右手持剑,左手耀武扬威地高举美杜莎被斩的首级。珀耳修斯的身体比例匀称、肌肉发达,用右腿支撑站立。珀耳修斯情绪节制,控制着自己的情感。鲜血从美杜莎的头部和颈部涌出。其装饰华丽的底座同样是切利尼的作品,有四尊优雅的青铜小雕像:朱庇特、墨丘利、弥涅耳瓦和达那厄。底座上的浅浮雕,表现“珀耳修斯释放仙女”,原作收藏在巴杰罗美术馆,此处是复制品。</div> <h3>《狮子》雕塑<br></h3><div> 在凉廊的台阶上有两尊佛罗伦萨标志狮子的大理石雕像,右面的一尊源于古罗马时代,而左面的一尊由Flaminio Vacca雕刻于1598年,最初它安放在罗马的美第奇别墅,到1789年迁到这个凉廊。</div><div><br></div> <h3>浓装艳抹的队伍走进广场,吸引着我们的镜头。</h3> <h3>迎面走来一位表情严肃的青年,与手执红伞快乐的女孩产生鲜明对比。</h3> <h3>水果小店的自行车,绘画广告,生动而富有特色。</h3> <h3>小女孩和熟悉而亲切的"人物"留影,羞涩而高兴。</h3> <h3>先别拍照,让我们准备一下。</h3> <h3> 木偶商店门前的照相模型很有亲和力,吸引游客纷纷留影,大大地增加了顾客与商店生意的互动。</h3> <h3>晶莹剔透的果脯</h3> <h3>灯光展览,美妙无比。</h3> <h3>人在画里</h3> <h3>观众与作品的结合,令人回味无穷。</h3> <h3>灯光展览作品里的观众,巧妙地留在了我的镜头里。</h3> <h3> 美术馆室内的雕塑。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创作表现: 肌肉线条,人体结构,生命力量。</h3> <h3>这是我的意外收获,十分喜欢。</h3> <h3>从美术馆的窗口眺望佛罗伦萨市区</h3> <h3> 米开朗基罗广场(Piazzale Michelangelo)位于佛罗伦萨市区南端的高地上,站在广场上,可以眺望佛罗伦萨市的全景,广场上有佛罗伦萨的象征——大卫雕像。这是我们今天游览的最后一站。</h3> <h3>落日的霞光,映照在满载而归我们的脸上。</h3> <h3>邮轮,在金色的灯光里等待着我们的归来。</h3> <h3> 今天晚上的演出结束时,邮轮全体员工,从每天站在餐厅门口给我们每位客人消毒双手的服务员,到各位部门的负责人以及船长,通通来到演出大厅,和邮轮人民联欢。气氛热烈而欢快,令人难以忘怀。</h3> <h3>船长等负责人</h3> <h3> 邮轮员工夹道欢送俺们邮轮人民。明天,是我们11日地中海之旅的最后一站马赛,到达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即将结束航程。</h3> <h3> 在佛罗伦萨遇见"真人"《大卫》,是地中海之旅最有价值的收获。</h3><h3><br></h3><h3>谢谢欣赏!</h3><h3><br></h3><div><br></div><div>《中华导报》2017年9月22日刊登发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