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青:“勿忘人民”题词的传奇经历

张同德

<h1>新华通讯社一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同德</h1><h1><br></h1> <h1>  “这可是非常珍贵了,一定要保管好!”</h1><h1> 穆青同志的第四任秘书陈二厚、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导演罗娟等同志,在穆青2003年10月11日逝世后釆访过我。他们这样高度评价穆青在我采访本上的题词“勿忘人民”,以及经穆青亲笔修改我采写的通讯《“勿忘人民”一一访新华社社长穆青》。而经穆青审阅把关的这篇文章,如实记述了穆青本人历时1小时50分,对“勿忘人民”精神的详细讲解和诠释。</h1><h1> “勿忘人民”是穆青新闻思想中最丰富、最精彩的部分,也是穆青新闻实践经验的结晶。自1988年首次给新华社福建分社厦门支社题词“勿忘人民”以来,穆青每每这样题词。然而,据我所知,穆青给我的题词,是他唯一在记者采访本上的“勿忘人民”题词。这幅题词,看似寻常,却起因离奇,屡经坎坷,遭火焚、被泪浸,颇富传奇……</h1><h1>  这里,分为【起因:“老坚决”修路】等八部分,分别加【】制题,作此美篇,因所涉年代久远,资料甚多,且听我徐徐道来……</h1> <h1>【起因:“老坚决”修路】</h1><h1></h1><h1><br></h1><h1>  这件事情,还需要从“老坚决”潘从正说起。<br>  1979年4月25日,新华社播发了穆青与陆拂为合写的长篇通讯《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刊登在当天的《人民日报》头版,详细记述了潘从正与风沙长期搏斗改变家乡面貌的事迹,立即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自此,“老坚决”,以一个时代的闪耀符号,和焦裕禄一样,成为豫东大地乃至全国的一种精神象征,激励着全国人民,被载入史册!</h1> <h1>  穆青共四次来到宁陵县石桥乡万庄,走访“老坚决”潘从正。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h1> <h1>  1986年4月15日,就在穆青第四次走访“老坚决”不久,我和商丘地委宣传部的李欣同志结伴专访潘劳模。<br>  走在万庄去林场的坡路上,我们见到一位身材消瘦、胡子雪白的老人,趴下身子,双膝着地,一只手用铲子支撑地面,另一只手拖着鼓囊囊的布袋,两眼紧盯着路中间的洼坑,艰难地趴着,爬着……他把袋里的土倒进洼坑,用铲子拍了两下,又掉转身子,向路边的松土挪去。一颗颗的汗珠爬满了老汉的脸庞,一声声的喘息撞击着我的耳膜,我的心猛地一震!<br>  潘从正的二儿子、万庄党支部书记潘富修正陪着我们去林场。他说:“他,就是俺爹。上个月穆青来时,俺爹用手指比着说:`俺 ,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你已经来看俺四次了.’穆青说:’我活到你这个岁数,还要再来四次。’俺爹记住了这句话。他看去林场的这段路坑坑洼洼,打那以后,瞅空便来垫路。” <br>  稍停片刻,潘富修接着说:“1982年,俺爹被一头老公羊顶伤了腰,好几个月行动不便,经常跪在地里伺弄树苗。上个月穆青来时提起这事,问他是不是落下毛病?俺爹笑着说:‘没有,没有,早就好朗利了。’可实际上,他……” <br>  我的鼻子一酸。从此85岁高龄的老人眼盯土坑、拖着带病的身子跪地拖袋,修补道路的情景,便如雕塑一般,刻在了我的心里。</h1> <h1>  此后,我历经四年釆访饱含激情写作的通讯《绿丝带结下的友情一一记新华社社长穆青与宁陵农民潘从正的友谊》,便首次记载了这感人的一幕。此后,我采写的通讯《“勿忘人民”一一访新华社社长穆青》,亦同样记述了此事。穆、潘两人纯真的友谊,深深地感动了我,也通过我的新闻作品,感动了社会。</h1> <h1>绿丝带结下的友情<br>一一记新华社社长穆青和宁陵农民潘从正的友谊<br> 张同德<br>  &nbsp;</h1><h1> 一行行树木, 似一条条绿色的丝带,把万庄林场装扮得美丽壮观。绿树掩映,一溜堂屋,当门墙上挂着一幅笔力苍劲的中堂,上书---- </h1><h1> 绿荫老人 林业世家 <br> 题赠潘从正及其家人 <br> 庚午年 穆青 <br> 望着这幅中堂,人们无不感慨万端:中顾委委员、新华社社长、中国新闻学院院长穆青,与宁陵县石桥乡万庄农民潘从正之间的友谊,像梨花纯洁无瑕,如梧桐叶茂根深。 <br> (一) <br> 时光如流水。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事情淡忘了,但是,四年前碰见的一件小事,却使我至今记忆犹新。 <br> 那是1986年4月,穆青第四次走访“老坚决”不久,我和地委宣传部的一位同志结伴专访潘劳模。走在万庄去林场的坡路上,见到一位身材消瘦、胡子雪白的老人。他不是站着远眺景色,也不是坐着与人闲谈,更不是躺着休息养性,而是趴下身子,双膝着地,一只手用铲子支撑地面,另一只手拖着鼓囊囊的布袋,两眼紧盯着路中间的洼坑,艰难地趴着,爬着……他把袋里的土倒进洼坑,用铲子拍了两下,又掉转身子,向路边的松土挪去。一颗颗的汗珠爬满了老汉的脸庞,一声声的喘息撞击着我的耳膜,我的心猛地一震! <br> 潘从正的二儿子、万庄党支部书记潘富修正陪着我们去林场。他说:“他,就是俺爹。上个月穆青来时,俺爹用手指比着说:`俺 ,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你已经来看俺四次了.’穆青说:’我活到你这个岁数,还要再来四次。’俺爹记住了这句话。他看去林场的这段路坑坑洼洼,打那以后,瞅空便来垫路。” <br> 稍停片刻,潘富修接着说:“1982年,俺爹被一头老公羊顶伤了腰,好几个月行动不便,经常跪在地里伺弄树苗。上个月穆青来时提起这事,问他是不是落下毛病?俺爹笑着说:’没有,没有,早就好朗利了。’可实际上,他……” <br> 我的鼻子一酸。从此85岁高龄的老人眼盯土坑 、跪地拖袋的情景,便如雕塑一般,刻在了我的心里。 <br> 这天,我们住在了潘从正的家里。 <br> 夜色朦胧,苗圃里鸦雀无声,唯有潘老汉及其家人与我们娓娓而谈。他们谈了许多许多,这些往事,每每使我激动不已,尤其两棵樱桃树的事儿令人难忘。后来,穆青在他的散文《心上的树》里,也谈起了这件事: <br> “第二年秋天(本文作者注:指1982年秋天) ,我因事再去豫东,又顺路到他的苗圃看望了他。在参观他新培育的树苗时,老人指着几棵樱桃树对我说,这是专门给我栽种的,并且说,他已经培育了两年,都长得不好,只有今年这几棵最好。当时,我心里不觉一怔,后来才忽然想起,我七九年第二次访问他的时候,曾同他谈起过’樱桃好吃树难栽’的事.当时,他还说, ‘说难也不难,将来我给你栽两棵试试。’这件事我早已忘了,没想到他却当成一件大事在那里默默地试种了好几年。 <br> “到83年春天,老坚决果然托人给我送来了两棵樱桃树。据来人对我说,这两棵树苗,连带培育它的湿土,都是老人亲自包扎好,让他一路小心着用扁担挑过来的。老坚决并带话给我:’ 选个向阳的地方,趁季节赶紧种,只要种时浇足了水,能活。’ <br> “如今,这两棵樱桃树都种在新华社的大院里,虽然因为盖大楼迁移了两次,但始终长得很好,只是还没有开花结果。我每次打它们面前经过,总禁不住要停下脚步,深情地望着它们,就好象看着老汉正弯着腰,仰着脸,微笑着站在我的面前一样。” <br> (二)<br> 豫东有句土话,叫做“人心换人心,半斤对八两”。宁陵县农民潘从正为 什么对穆青一片真情?正是因为穆青与其心心相印,结成了血肉相联的关系。正如1987年3月他回答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所说,我养成了与劳动群众在一起的习惯,与他们相处,有共同语言,很融洽。我有许多农民朋友,如植棉能手吴吉昌、种树模范“老坚决”潘从正,至今与我来往。 <br> 在1965年、1979、1982、1986年,穆青曾四次采访并看望河南省林业模范潘从正。其中,在他第二次采访后,满含激情地写了著名通讯《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详述了潘从正的事迹,倾注了对潘劳模的深深的热爱。在文章的结尾,穆青几乎是与潘从正一起,喊出了“不能再折腾了!”这一共同的心声。 <br> 从1965年冬穆青第一次采访“老坚决”,到潘从正1989冬去世,历经24载。这24年人世沧桑,两人都经历了许多磨难,但彼此的心是相通的。两人的友谊,如白腊条坚韧不拔,似长江水川流不息。 <br> 1980年6月,潘从正曾到北京在穆青家里做客。那是当年5月,穆青接到“老坚决”一封来信。从字里行间,他看出了老人想来北京看看的愿望。穆青想,一个为人民种了一辈子树木的老人,在垂暮之年想看看北京,这一心愿无论如何应该得到尊重。他当即给 “老坚决”的孙子园林写 了信。信中说:’ 你爷爷想到北京来看看,可以给县里说一说,找个机会派人陪他来。这事我已经给赵文甫写了信,让县里和他联系一下,啥时候能来请省里给具体按排。来前最好先给我写封信,因为七月和九月我可能不在北京。如果我在北京,我可以派人带他到处看看,不然北京太大,没有人管可不行。” <br> 就在那年的6月,“老坚决”穿着一身新衣服来到了北京。穆青按排他住下,派秘书陪着他,坐着小轿车逛了北京城。“老坚决”亲眼看到想望已久的天安门城楼,游览了过去皇帝住过的故宫, 参观了繁华的城市、著名的古迹,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一天晚饭后,他坐在穆青家的小院里与穆青 闲谈,感慨地说:“想不到我这老头子,土埋半截了,还有这么大的福气。过去,俺庄户人,人老几辈谁想着能到北京呀,这回俺就来啦,真像做梦一样……” <br> 6月26日,经穆青介绍,潘从正来到了林业部,受到林业部部长罗玉川的接见和鼓励。就在这次接见时,他谈起本大队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后,由于没有明确林权和管理责任,万碧风口的防护林被刨掉100多棵树,向林业部提出了实行林业生产责任制,保护好现有树木的建议。罗部长听后,连连点头。新华社及时对此作了报道,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的林业生产。 <br> “老坚决”在北京住了一个星期后,离京返家。后来,他家承包了苗圃,成了林业专业户。为了多作贡献,他把卖树苗和更新大树所得的收入,拿 出5000元为村里办电,买了一台变压器,又拿出3000元给了小学支援教育。 <br> 园林时常提起穆青。他说:“穆老四次看望俺爷,九次见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br> 话儿还得从1982年9月下旬穆青第三次来访谈起。那次交谈中,潘从正附在穆青的耳朵上,说了几句悄悄话。穆青边听边点头,末了说:“好,你等着我的回信吧!”事隔不久,穆青来了信。信中说,关于园林自费上林业学校的事,他已通过省政府领导同志与有关学校联系。<br> 后来,园林进了洛阳林业学校。他牢记穆青“学点知识比啥都重要”,“有了知识和技术不愁没有用武之地”的教诲,刻苦攻读,取得了良好的成绩。1985年回乡后,他根据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其他同志合作进行了“农田防护林人工生态系统研究”的科研课题,获得了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br> (三) <br> 1989年12月3日,潘从正猝然去世。次日,穆青发来了唁电-- <br> “惊闻劳模潘从正去世不胜哀痛,请代我向其家属致意。潘从正为人民植树造林操劳一生,为我国农民树起一代风范。他的形象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穆青 12.4” <br> 之后,穆青应宁陵县委 、县政府约请,为潘从正撰写了碑文,并题写了中堂,派人专程送至宁陵。碑文优美、动人,酷似一篇散文,全文如下一一<br> 长眠在这里的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他名叫潘从正,人称“老坚决”。<br> 他在世87年,却有半个世纪抛家离舍同妻子住在沙荒地培育苗圃,植树造林。风沙曾掩埋过他,断粮几乎使他送命;病了他不肯离开,老了还趴在地上拖着土袋修了50米坡路。他千辛万苦培育的苗圃和防护林,历经劫难,几起几落,但他亳不气馁。他说:“他毁,俺栽,他再毁,俺再栽,俺再栽,俺是为国家,为子孙后代!”<br> 此处原有棵老柿树,年年都挂果,纵是压弯了腰也硬撑着。他常夸这柿树不偷懒,说人生也是一棵树,也应多结果,老柿树移栽别处后,他对家人说:“我老了,就埋在这里。” 如今,他的遗愿实现了。经他培育的树苗已经绿满了宁陵大地。4里长的防风林已堵住了万碧风口,2000多亩风沙地也已变成良田。他年复一年地把自己的岁月刻进了树木的年轮,用滿头的白发换来了大地的锦绣。你看,那高大的树干,是他坚实的身影;雪白的梨花,是他高洁的灵魂;绿色的风涛,是他爽朗的笑声;郁郁葱葱的林带,是他生命长青的丰碑…… <br> 他默默奉献的一生,是我国一代农民的风范。他为国家为人民缀网劳珠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br> 历史将会证明,他比我们更年轻。 <br> 一九九零年春三月 穆青撰并书 <br> <br> 1990年5月22日,400多名干部群众参加了在万庄林场举行的潘从正同志墓碑揭墓仪式。当宁陵县委书记、县长揭开披在墓碑上的丝绸,露出穆青苍劲、秀丽的笔迹时,人们不仅为其散文式的笔法所吸引,更为文中流露出的真挚情感而赞叹!<br> 愿广大干部都能像穆青这样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愿人民群众都能像潘从正这样缀网劳蛛,克已奉献!<br> 祝穆青与潘从正式的友谊万古长青! <br> (原载1990年5月31日《商丘日报》,此文被评为全国林业好新闻一等奖 、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省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h1> <h3><a href="https://h5.qzone.qq.com/ugc/share/37B6C346C3578C6774E0FB9BE59816F5?uw=85447033&subtype=0&sid=&from=singlemessage&blog_photo=0&appid=2&ciphertext=37B6C346C3578C6774E0FB9BE59816F5&_wv=1"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附:四年接触 一腔激情一一通讯《绿丝带结下的友情》采写经过</a></h3> <h1>  这篇通讯,还首次公开了穆青流泪为“老坚决”潘从正题写的碑文。碑文优美、动人,酷似一篇散文。(注:碑文见上面刊发的通讯《绿丝带结下的友情》)</h1> <h1>  民权县顺河乡张井村农民王鸿飞,1991年10月21日给我写信,谈到他和乡亲们听到我釆写的记述穆青与“老坚决”友谊通讯的广播时,这样写道:<br>  “当时,在场的有年逾六旬的老人,也有我们这些自认有泪不轻弹的男子汉,但我们都流泪了。为您那情感横溢的文笔,为播音员那声情并茂的播音,更为穆老和潘从正老汉之间质朴可贵的友谊一一事后,我们村有四家有录音机的一起在第二次播音时录下了这盘珍贵的纪念。”<br>  他还谈及感受:“张老师,尤令我们感动的是潘老扛着布袋,一步一步爬着修路的一段。我想,如果您不深入生活,那么您不可能捕捉住这样感人的情节的。试想,按一般来说,当一位新华社社长来访时,群众有的只是敬慕,而潘老竟置年愈古稀于不顾,爬着为穆老修路(仅仅是为了穆老的一句话)。就这一个情节,已将穆老和潘老之间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如果潘老所迎接的不是穆老,而是一位高高在上的社长,那么,这样的情节也许不会出现吧。这篇通讯我想让某些名不符实的'公仆'听了,他们的心里一定会生出许多感想吧!”</h1> <h1>  “老坚决”潘从正修的这条小路,被新华社记者釆写的通讯《穆青四访宁陵》,称为“爱心路”。提起这条“爱心路”,我每每心潮澎湃,潸然泪下。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董广安等许多干部群众、专家学者,也往往为之情不自禁,泪水夺眶而出……</h1> <h1>【见证:穆青流泪了】</h1><h1></h1><h1><br></h1><h1>  1991年1月10日及23 日,穆青同志在新华社五楼办公室里,接受了我的两次单独采访。在近两个小时的谈话中,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开怀畅谈。平缓的话语,似甘冽的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田。</h1> <h1>  在这次釆访中,穆青同志深情地提起了宁陵农民、林业模范潘从正:</h1><h1></h1><h1> “听到他去世,我是掉了泪的。潘从正勤劳、坚毅、质朴,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美德。”</h1><h1>  “焦裕禄、潘从正这些人,群众不会忘记;记者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群众也不会忘记。深入下去和群众建立感情,你就会觉得值得。一辈子和群众滚在一起都是值得的!”</h1><h1> “范长江新闻奖也好,什么金牌银牌也好,都不是最高的奖赏。群众的信任才是最高的奖赏 !这是无形的勋章!”</h1><h1> 穆青同志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h1><h1><h1> 穆青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曾在《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中讴歌潘从正缀网劳蛛的精神 ,在北京家里热情接待过潘从正,并四次去宁陵农村看望这位老人。在1986年他第四次看望潘从正并说还要再来时,85 岁高龄的老人记住了这句话。从此,老人时常一手拖着装满土的布袋,一手拿着铲子,趴着,爬着,修补去林场的50米坡路……想到自己亲眼目睹的这一情景,我的鼻子一酸。<br></h1>(据通讯《“勿忘人民”一一访新华社社长穆青》改编)</h1><h1></h1><h1> </h1> <h1>  穆青还谈起了林县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一一<br>  “任羊成是修建红旗渠的特等劳模。当时林县流传一句话,叫做‘除险队长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他用绳子捆住腰,吊在悬崖上,放炸药,去危石 ,天长日久,勒得腰部血肉模糊。我去看他时,让他掀开衣服看看,已经两三年了,还有一圈老茧……回来赶上六六年‘文化大革命’,我没写成……<br>  前些时候,安阳日报两个记者去看他。他日子很艰难,连个收音机都没有,棉袄袖子露着棉花……我们怎么能忘记这样一些人民的功臣呢?”<br>  办公室里静得能听到我俩的喘气声。穆老的两眼亮亮地,噙着泪花。<br>(原载通讯《“勿忘人民”一一访新华社社长穆青》</h1> <h1>  在长达一小时50分的釆访中,穆青详细讲述了他“勿忘人民”的思想。后来,穆青又撰写了《从记者走西口想到的》一文,刊发在1991年第3期《中国记者》杂志。他在文中写道:<br>  前不久,一家地区报的一位记者问我“记者怎样才能尽快成才?”我告诉他,记者不能整天想着成才。成才没有捷径,也没有秘诀。我为他题写了“勿忘人民”四个大字,勉励他把根牢牢扎在人民群众之中。</h1> <h1>  从北京归来,我沉浸在亢奋之中。一腔激情促使我奋笔疾书,将穆老堪称精典的四句话“业绩是群众创造的”、“我们应当为人民服务,关心群众疾苦”、“和群众息息相关才能有一种力量推动自己前进”、“群众的信任才是最高的奖赏”分别作为四个小标题,写出了《“勿忘人民”--访新华社社长穆青》一文,用特快挂号寄给了穆老。</h1> <h1>  终于在盼望中等来了穆老的回信。在专访的首页,穆老用铅笔批示“我删去一些。穆6/2”。</h1><h1></h1><h1> 这篇长达9页用方格稿纸写成的文章,穆老竟逐字逐句逐标点地亲笔修改了6页17处。</h1><h1> 总结起来,改文大致分为7类:<br> 1、阐明记者职责。如在第2页,将原稿中“写这些,我们都没有考虑自己成才不成才”一句中,增加了“都是记者职责的驱使”,改为“写这些,都是记者职责的驱使,我们都没有考虑自己成才不成才”;<br> 2、对年轻人循循善诱。如在第3页原稿中有“现在有的年轻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他们不去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穆老删去了“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将原稿中的“不去”改为“不愿”,成为“现在有的年轻人不愿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这样既对年轻人的批评缓和了许多,又特别强调了年轻人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主动深入群众,深入生活。<br> 3、更正常识甚至标点符号的错误,使文章内容准确无误。如在第3页将斯诺“到中国的西北角采访”改为“到中国的陕北采访”,将斯诺“从而写了《红星照耀中国》等举世闻名的作品”改为“从而写了《西行漫记》等举世闻名的作品”(注:《红星照耀中国》中文译为《西行漫记》);再如在第4页谈到红旗渠除险英雄任羊成时,穆老作了句式的改动。他将原稿中的“我去看他时,让他掀开衣服看看,还有一圈老茧。已经两三年了,还有老茧……”中的“还有一圈老茧”挪至最后替代“还有老茧”,便成了“我去看他时,让他掀开衣服看看,已经两三年了,还有一圈老茧……”,改动之后句号再用于这里显然不太合适,穆老便认认真真地按照正规的校对符号将句号划掉。<br> 4、倾注对人民群众的浓厚感情。如在第4页原稿中谈到任羊成受到不合理的待遇时,将原稿中“我们怎么能这样对待这些人呢?”改为“我们怎么能忘记这样一些人民的功臣呢?”<br> 5、唱响时代的主旋律。如将在第5页“我上次去兰考,没有写干部,而写了《人民呼唤焦裕禄》,呼唤焦裕禄……”这句原稿中的“没有写干部,”连同接着的“而”字划掉,在文末加了“这是人民的声音”一句,成了“我上次去兰考,写了《人民呼唤焦裕禄》,呼唤焦裕禄,这是人民的声音……”,高声唱响了“呼唤焦裕禄,这是人民的声音”这一时代的主旋律。<br> 6、为人刚正不阿,爱憎分明,但低调处事,绝不宣扬自己。在采访中,我曾经问起新华社朋友告诉我的一件涉及穆老人品的事情,穆老笑而不答。我在第7页原稿中写明此事,穆老却全部划去,那就是原稿第7页中的这样一段:“穆老说到山西,我却想起了上海:1957年,由于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错误,上海新闻界受到‘左叶’事件影响,许多新闻单位划了不少右派,只有新华社上海分社成了上海唯一没有划右派的‘世外桃源’。上级分派右派指标,当时担任上海分社领导工作的穆青同志,硬是坚持不报。他说:‘实事求是,没有就是没有。如果硬要报,把我报上好了。’结果,他本人被划成了‘右倾’。”尽管穆青删去这一段,但许多新华社的同志证实确有此事。我还想起了文革中穆老的另一件事——他把“四人帮”头目江青在大寨分裂中央的事情写成内部材料,反映给毛主席,两相对比,不得不佩服穆老刚正不阿、爱憎分明,不得不佩服他低调处事,绝不宣扬自己的高尚品德。<br> 7、删去了一段不便公开报道的话语。<br> 在这篇经穆青修改的文章中,穆老全面地阐述了他为人、为文的原则,也显示了他采写新闻尊重事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显示了他具有广博的社会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 </h1><h1> 我把这封贴有“挂号0160北京51支”标签的穆老来信和题词、合影等视为传家宝予以珍藏。每当看到合影、题词,读起此文时,我便觉得有一股激情在胸中熊熊燃烧,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个人民记者的沉甸甸的责任感。</h1> <h1>“勿忘人民”&nbsp;</h1><h1></h1><h1>一一访新华社社长穆青</h1><h1> 张同德</h1><h1></h1><h1><br></h1><h1> 中顾委委员、新华社社长穆青,身着银灰色中山装,宽阔的前额上布满了皱纹,清癯而精神。他的背后,是一排书柜;面前的办公桌上,放着刚刚送达的《海湾战争快讯》。<br></h1><h1>  1月10日及23 日,穆青同志在新华社五楼办公室里,接受了我的两次单独采访。在近两个小时的谈话中,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开怀畅谈。平缓的话语,似甘冽的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田。&nbsp;<br></h1><h1><br></h1><h1> 业绩是群众创造的<br></h1><h1><br></h1><h1> 釆访从记者成才之路谈起。</h1><h1> “不要只讲成才,不讲出发点。”穆老上身微欠,两眼俯视。</h1><h1> 他谈到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新闻事实的主体。“许多东西都是群众的创造,靠记者发现,真实及时地把他抓出来,记者的奉献就在这里。很多业绩都是群众创造的,人家焦裕禄干的,我们不过抓住真实的事情,把他再现出来,如此而已。”<br></h1><h1> “比如《抢财神》,再简单不过了。扶沟的同志把它当笑话说了。你留心了,找他一谈,就写出来了。”<br></h1><h1> “写这些,都是记者职责的驱使,我们没有考虑自己成才不成才!”<br></h1><h1> “中央鼓励成才,我们当然提倡造就名编辑、名记者。但是,现在有的年轻人不愿深入群众 、深入生活,不下苦功夫打好基础,改造自己的思想,就好比拔苗助长。光想走捷径,就会走错了路。如果只考虑自己成才,也许永远成不了才。倒是那些不考虑自己、一心想奉献的人,关心、热爱群众 ,为群众分忧的人真正能成才 。”<br></h1><h1> “就说斯诺吧。他不考虑自己成才不成才,到中国的陕北采访,从而写了《西行漫记》等举世闻名的作品。”</h1><h1><br></h1><h1>我们应当为人民服务,关心群众疾苦</h1><h1><br></h1><h1> 穆青同志谈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时,他说:“我们记者总是为人民服务的,总是关心群众疾苦的,要考虑怎么为他们服务,怎么更贴近……” &nbsp;</h1><h1> 穆老提到林县农民任羊成。他说:“任羊成是修建红旗渠的特等劳模。当时林县流传一句话,叫做‘除险队长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他用绳子捆住腰,吊在悬崖上,放炸药,去危石 ,天长日久,勒得腰部血肉模糊。我去看他时,让他掀开衣服看看,已经两三年了,还有一圈老茧……回来赶上六六年‘文化大革命’,我没写成……<br></h1><h1> 前些时候,安阳日报两个记者去看他。他日子很艰难,连个收音机都没有,棉袄袖子露着棉花……我们怎么能忘记这样一些人民的功臣呢?”<br></h1><h1> 办公室里静得能听到我俩的喘气声。穆老的两眼亮亮地,噙着泪花。<br></h1><h1> “起初,他不愿意接受两个记者的采访,后来看到他们捎去的我的照片,他哭了……前几天,他专程来北京看我,给我带了十几斤绿豆、小米,布袋还是烂的!”<br></h1><h1> 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我看见---窗台上放着一只缀着补丁的小小的布袋。</h1><h1></h1><h1><br></h1><h1>和群众息息相关才能有一种力量推动自己前进</h1><h1><br></h1><h1> “和群众息息相关,才能有一种力量推动自己前进。”穆青同志恳切地说。</h1><h1></h1><h1> “我上次去兰考,写了《人民呼唤焦裕禄》,呼唤焦裕禄,这是人民的声音……你注意到了吗?我在文章结尾写了包公祠……”</h1><h1> “上个月,某县几个农民受乡亲推选,带着锅碗瓢勺来北京见我。”说着,他把头偏向右方:“就在这里,一进门,他们扑通扑通跪下了。我说,我不是老包,不能解决具体问题,他们说俺们就是想让您知道知道。”</h1><h1> “最近有两个山西广播电台的记者,花几个月的时间徒步采访,从山西到内蒙古,沿着群众解放前逃荒要饭‘走西口’的路走了一趟。他们钻山沟采访,人家把他们当成骗子,说‘记</h1><h1>者都是车接车送的。哪有这样的记者呀,一身水一身泥的!”他们吃住在农村,弄得不像样子,但是受到很多锻炼,看到了那个地区的历史变化……”</h1><h1> 说到这里,他若有所思:“现在,记者深入群众 、深入 生活的太少了。”</h1><h1><br></h1><h1>  群众的信任才是最高的奖赏</h1><h1><br></h1><h1> 穆青同志深情地提起了宁陵农民、林业模范潘从正:“听到他去世,我是掉了泪的。潘从正勤劳、坚毅、质朴,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美德。”</h1><h1> “焦裕禄、潘从正这些人,群众不会忘记;记者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群众也不会忘记。深入下去和群众建立感情,你就会觉得值得。一辈子和群众滚在一起都是值得的!”穆青同志语重心长,谆谆告诫。<br></h1><h1> 穆青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曾在《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中讴歌潘从正缀网劳蛛的精神 ,在北京家里热情接待过潘从正,并四次去宁陵农村看望这位老人。在1986年他第四次看望潘从正并说还要再来时,85 岁高龄的老人记住了这句话。从此,老人时常一手拖着装满土的布袋,一手拿着铲子,趴着,爬着,修补去林场的50米坡路……想到自己亲眼目睹的这一情景,我的鼻子一酸。<br><h1> 我们谈起了新闻界正在评选的最高奖一一范长江新闻奖。穆青抬高了声音,果断地说:“范长江新闻奖也好,什么金牌银牌也好,都不是最高的奖赏。群众的信任才是最高的奖赏 !这是无形的勋章!”<br> “群众的信任才是最高的奖赏。”这是一位1937年参加革命的老战士的肺腑之言!是一位人民的记者的毕生追求!它不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个干部、每一个记者的座右铭吗?!<br> 我请求与穆老合影。他欣然应允,并在我的采访本上题词一一<br> 勿忘人民 <br> 穆青<br> 1991.1.23<br> 和煦的阳光透过茶色的玻璃窗,倾泻进办公室,照着穆青同志的题词,显得分外明亮。</h1><h1><h1><br></h1>(原载1991年7月8日《新闻出版报》)<br>(注:此文系统记述诠释了穆青“勿忘人民”的思想,并由穆青本人亲笔修改,亲自审阅、把关)</h1></h1><h1></h1><h1><br></h1><div><h1></h1><h1></h1><h1></h1></div> <h1>【渠畔:任羊成吐情】</h1><h1><br></h1> <h1>  从北京归来,穆老办公室窗台上那只缀着补丁的布袋、穆老眼中浸着的泪花,总在我的眼前晃动;穆老那一声深情的感叹“我们怎么能忘记这样一些人民的功臣呢?”也时时回响在我的耳畔。<br>  从此,我开始关注此事并踏上了七访任羊成的历程。<br>  1991年3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商丘现场办公会,在豫东宾馆隆重召开。<br> 我作为与会记者,将刚写的通讯《“勿忘人民”──访新华社社长穆青》的复印件,交给了当时河南省委书记侯宗宾的秘书刘春良。那上面记载着任羊成的情况,有穆老亲自修改的笔迹。<br>  后来,我收到省委办公厅寄来的机要信。信中记述了侯宗宾对任羊成晚年艰辛生活的重视。轰轰烈烈的河南省红旗渠精神杯竞赛,也从这一年拉开了序幕,延续至今,影响深远。<br><br></h1> <h1>  这年5月,我专程去林县看望任羊成时,还见到这样一幕:<br>  在任村镇古城村任羊成简陋的家里,除了悬挂在墙上的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他的合影照片以外,家里空荡荡的,土坯上架着的一块寿木板竟然做了任羊成的床铺。院前10几米处,荆棘堆在两根粗大的木棍上,封住了井口。原来,这是任羊成退休以后,看到偏僻的家乡依然用不上红旗渠的水,自己便与乡亲们集资打井,当时他每月只领50多元的退休工资,养活全家4口人,资金实在短缺,加上打井时摔折了脚脖,不得不暂时停工。<br>  然而不仅如此,更令我吃惊的是1996年6月第二次暗访任羊成时了解到的有关情况。当我独自径奔任羊成家里并与他同乘长途汽车直奔红旗渠,且只有我们两人盘腿坐在分水岭旁的山头上,以及在街头小饭店我俩吃饭畅谈时,了解到的真实情况依然使我大吃一惊。且不说任羊成依然在当地受到冷遇,单单他给我谈的一件事情就令我震惊:<br>  得知红旗渠特等劳模、神炮手常根虎病入膏肓,任羊成与红旗渠特等劳模、铁姑娘队队长郭秋英一块去看望他。常根虎从枕头下哆哆嗦嗦地抽出一个用旧报纸裹成的纸包,递给郭秋英,说:“你还年轻,将来有一天恢复我的党籍了,你替我交上党费。”任羊成、郭秋英打开一看,里面竟全是分壳、毛票……<br>  根据釆访情况,我当时除了釆写《情系任羊成》、《人民的英雄任羊成》等正面报道外 ,均如实地向穆青、侯宗宾作了汇报。</h1> <h1>  江泽民说:“任羊成了不起!”“不要忘记修渠的人们!”<br>  穆青流着眼泪说:“我们怎么能忘记这样一些人民的功臣呢?”<br>  侯宗宾说:“真不行,我用自己的工资去负担他们!”&nbsp;</h1><h1></h1><h1><br></h1><h1> 情系任羊成<br> 张同德<br>  腰系绳索,手持钢钎,凭着一根从山顶垂吊下来的腕口粗的绳子,在崖间飞荡。钢钎一点,滚滚碎石似流星飞泻;双脚一蹬,矫健身影如雄鹰凌空──这,便是电视连续剧《难忘岁月.红旗渠故事》中孙二旺的生活原型、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在虎口崖工地除险时的情景。<br>  春节前夕,我再访任羊成,不由得想起了8年前穆青因他流下的眼泪,想起了记载着侯宗宾关切话语的来信,更想起了江泽民总书记“任羊成了不起”的评价和“不要忘记修渠的人们”的谆谆教诲。</h1><h1></h1><h1> &nbsp;</h1><h1>穆青流着眼泪说:“我们怎么能忘记这样一些人民的功臣呢”&nbsp;</h1><h1><br></h1><div><h1> 1991年1月23日,穆青向我提起任羊成:“林县流传着一句顺口溜:`除险英雄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1996年初我去看他时,让他掀开衣服看看,已经两三年了,还有一圈老茧……我怎么也忘不了那腰部被绳勒出的一圈老茧……”<br> 就是这个任羊成,靠着一根绳子吊在悬崖峭壁上,整整除了五年险。起初,他的腰部被绳子勒得血肉模糊,时间长了,便形成一圈老茧;<br> 就是这个任羊成,在“猴子不敢上,禽鸟不敢攀”的鹦鹉崖除险时,几块石头顺绳滚下。他将头一勾,石头擦肩而过。接着,碎石飞落,砸掉他4颗门牙;<br> 就是这个任羊成,一次下山时绳子被磨断。他抓住两把藤条从悬崖上溜下来,掉进葛针窝里又捡了条命。一位老大娘流着眼泪,从他身上挑出两把刺……<br> 穆老由衷感叹:“多好的老百姓,在我们国家处于困难时,他们拼上命跟共产党走。正因为我们有这样的人民,才能在困难时期渡过难关,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br> “可是”,穆青同志顿了一下,说:“前些时候,安阳日报社两个同志去看他,见他家里扎着秫秸墙,连个收音机都没有,棉袄袖子露着棉花……我没想到,他现在日子还这样艰难!我们怎么能忘记这样一些人民的功臣呢?”<br> “前几天,任羊成专程来北京看我,捎来了十几斤小米、绿豆。我托他带回一袋大米、一袋面粉,请他把红旗渠的劳模聚到一块,品尝品尝,并转达我的问候。”<br> 穆老说着,眼里噙满了泪水。他手指间的香烟,烟灰一节一节地跌落……<br> &nbsp;</h1><h1></h1><h1><br></h1><h1>侯宗宾由衷感叹:“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h1><h1><br></h1><h1> 1991年3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商丘现场办公会,冒着潇潇春雨在豫东宾馆隆重召开。<br> 作为商丘日报记者,我与会采访。<br> 我将刚写的通讯《勿忘人民──访新华社社长穆青》的复印件,交给了当时河南省委书记侯宗宾的秘书。那上面记载着任羊成的情况,有穆老亲自修改的笔迹。<br> 5月15日,一封省委信函寄给了我。上面写道: 侯书记对此事十分关心和重视。他从商丘回郑州后,不仅在不同场合几次说过这件事,而且给林县县委书记打了电话。4月25日,他到林县调查研究并参加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一下车便提出看望劳模。<br> 在这之前,侯宗宾同志找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询问情况。有人说林县情况复杂,如果领导看望劳模可能会引起一些历史问题。侯书记听后激动地说:“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对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功臣,连生活都不能给予保证,又何谈去发扬红旗渠精神?难道我们连几位劳模的生活都负担不起?真不行我用自己的工资去负担他们。我们对劳模不能是这个态度!……”<br> &nbsp;</h1><h1></h1><h1>江泽民总书记说:“任羊成了不起!”并叮嘱人们: “不要忘记 山中岁月、 洞中岁月,不要忘记修渠的人们!”</h1><h1><br></h1><h1> 1996年6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红旗渠青年洞。这是70多公里总干渠上最大的一个隧洞,长623米,宽6.2米,高5米,全部工程都开在坚硬的石英岩上。<br> 指着右上方陡峭的山崖,解说员小李对总书记说,在修渠过程中,为排除山上的险石,除险队长任羊成把绳子系在腰间,在半空中除险石。一次,石块飞落砸中他的嘴部。他用手一抹,竟掉下一排牙齿……<br> 听到这里,总书记感慨他说:“任羊成了不起!”<br> 望着身旁橱窗里任羊成当年的照片,他安排陪同的当地领导: “我要见这个人。”<br> 小李又介绍说,当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青年突击队员每天只吃6两粮食,吃不饱就采树叶、捞河草充饥,晚上就宿在半山腰和附近的山洞里。<br> 总书记神情凝重,对大家说道:“我昨天在抗大的纪念会上讲不要忘记创业时期的艰难岁月;在这里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山中岁月、洞中岁月,不要忘记修渠的人们!”<br> 下午,江总书记一行来到姚村镇定角村。<br> 在定角实业总公司三楼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总书记刚刚落座,便问道:“任羊成来了吗?”<br> “来了。”任羊成站起身,答道。<br> “你的牙镶好了吗?现在还疼吗?”总书记关切地问。<br> 泪水溢满了眼眶,任羊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br> 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长春忙答:“牙镶好了,现在不疼了。”<br> 总书记又问:“生活照顾得怎么样?”<br> “照顾得很好。”任羊成答道。<br> 总书记点点头,说:“好!好!”<br> 总书记反复强调“不要忘记修渠的人们”,临散会时又提议:“来,羊成,咱俩合个影。”<br> 任羊成的双手,紧紧地握住了总书记的手……<br> 红旗渠水沿着壁立千仞的山峦婉蜒曲折,哗哗流淌。我和任羊成站在红旗渠畔,谈起了在江总书记等亲切关怀下,他生活的好转:任羊成已届古稀之年。他身板硬实,精神焕发。现在,他的两个孩子已经上班。红旗渠管理局的同志给他拉去水泥等建材,帮他在老家盖了5间新房,并在局机关里给调了两间住房,邮电局免费为他安装了电话。他每月的退休工资,已由当初的66元增至550元,逢年过节时,各级领导经常带着礼物前往看望。<br>  任羊成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经常作报告宣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1993年重修红旗渠时,他腰系绳子,凌空除险,再显当年英姿。<br>  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人,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怀。人们会永远牢牢记住这样一句话──“不要忘记山中岁月、洞中岁月,不要忘记修渠的人们!”<br>  (原载1999年3 月 15 日《中华新闻报》,并选入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新闻内幕》一书)</h1></div> <h1>  2002年6月7日,在安阳宾馆,穆青阅看《商丘日报》,那上面刊有我采写的《情系任羊成》一文。</h1><h1></h1><h1><br></h1><h1> 多条渠道、多次反映的情况表明,任羊成等劳模的待遇并未解决。穆青以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以坚韧不拔的敬业精神,一直关心、过问着任羊成的情况:<br> 1993年冬,他在大风雪夜里与任羊成等劳模们促膝长谈;<br> 1994年2月,他滿含深情地写了讴歌任羊成奉献精神的通讯《两张闪光的照片》;<br> 1998年秋,他看到江泽民总书记强调的“不要忘记修渠的人”的指示并未完全落实,两次向中央领导和河南省委写信反映红旗渠劳模的情况;<br> 1999年1月,他眼睛红润、声音低沉地对找他为《中国有条红旗渠》一书写序言的河南大学出版社的同志说“几位劳模的事情不解决,我心里总感到有个疙瘩没解开”;<br> 2002年6月8日,他应邀参加红旗渠纪念馆开馆仪式时,与任羊成长时间地手拉着手,静默无语……<br> 2002年6月26日,在历经种种挫折以后,他又指示新华社河南分社刊发了题为《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等渴望落实劳模待遇》的内参。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现(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等河南省委、省人大4位领导在此内参上先后5次批示,要求解决任羊成的省级劳模待遇落实问题。<br> 2002年8月7日,在任羊成等四位同志享受省级劳模待遇之后,穆青专门听取了新华社河南分社内参作者李肖胜的汇报。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穆老一边听汇报,一边谈他与红旗渠劳模的感情往事。他说:“文革期间的派性斗争,把任羊成等人说成是黑典型,假劳模,人家一个除险英雄、跟着县委书记杨贵修建红旗渠命都不要了,怎么会是黑典型?我当年看到任羊成腰上的伤痕,都掉眼泪了” ;谈到开除另一位红旗渠劳模常根虎党籍时,他说:“太冤枉了,常根虎临死的时候,把党费拿出来,临终遗言说,什么时候把党籍恢复了,就把党费交给组织。”谈到这里,他的眼睛里溢满泪水。</h1> <h1>  在穆青去世以后,我又五访任羊成,了解到任羊成的新情况。江泽民总书记视察红旗渠时深情地说道“任羊成了不起”,提议“来,羊成,咱俩合个影”,然后手握手地与任羊成合影留念;任羊成还应邀随团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讲解修建红旗渠时的英雄事迹;并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2003年11月13日,在红旗渠分水嶺,趁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郭秋英之机,我与任羊成攀谈时还获悉,他与郭秋英、李改云、张买江等四位依然健在的红旗渠特等劳模已经享受省级劳模待遇。自己月收入已达千余元,两个孩子都参加了工作。劳模们也青春焕发,继续发扬红旗渠精神。为了响应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将红旗渠建成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号召,红旗渠管理局开展了新的旅游项目——像当年除险队员那样表演凌空除险。黄金时节、旅游高峰,任羊成就常常吃、住在青年洞,边看着徒弟们凌空表演,边进行现场讲解。为了义务教会5 个年轻人凌空除险,2003年——已是74周岁高龄的任羊成,还两次将自己腰系粗绳,吊下山崖,在悬崖峭壁间飞来荡去…… </h1> <h1>【惊奇:火焚纸不灭】</h1><h1><br></h1> <h1>  “失火了!失火了!”半夜三更时分,一阵阵急呼将我从梦中惊醒,只见浓烟滚滚,腾腾火焰从我家书房窜出。<br>  经过奋起扑救,火势终于制止。 </h1><h1></h1><h1> 所幸,熊熊烈火仅烧毁了一些家具、衣物,而我最珍爱的纪念品一一穆青“勿忘人民”题词完好无损,经穆青亲笔修改的通讯《“勿忘人民”一一访新华社社长穆青》也只烧焦一角,穆青笔迹依然完好。</h1><h1> 当时,我和夏邑县两位农村通讯员程利华、郭素云,正在我的家里连夜写作一篇讴歌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郭怀生的通讯。程利华2017年4月29日,与我连线微信,回顾了当时的情景一一<br> “那一年是阴历1996年的冬至。我和郭素云我们一起修改《他把人民当爹娘一一记夏邑县会亭镇郭楼村原党支部书记郭怀生同志》。我们边改完稿子,和师娘一起包冬至饺子。凌晨两点多时,睡在客厅的我被天花板上的电棒突然掉下来砸醒,抬头一看老师书房里着火了,而且火势很旺。喊醒老师和家人,通过及时的安全扑救,还算没有造成很大的损失。第二天我们采写的那篇报告文学《他把人民当爹娘》在日报的第一版全版发表,随后报纸连续发了多期评论。商丘市、夏邑县还下发了向主人公学习的决定。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一晃20年过去了。”<br> 每每想起此事,我便暗自思忖,或许是穆青“勿忘人民”的思想显灵眷顾了我们一一须知,我们深入釆访,连夜写稿,讴歌的是视人民为父母深受群众爱戴的农村基层带头人啊!<br> 穆青、郭怀生、我,以及程利华、郭素云等农村通讯员,我们心心相印,“勿忘人民”!</h1><h1><br></h1><h3><a href="https://h5.qzone.qq.com/ugc/share/82BF86A4C139EEC146A1F3F6E658342F?uw=85447033&subtype=0&sid=&from=timeline&blog_photo=0&appid=2&ciphertext=82BF86A4C139EEC146A1F3F6E658342F&_wv=1"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他把人民当爹娘一一记夏邑县会亭镇郭楼村党支部书记郭怀生</a></h3> <h1>【感慨:影响我一生】</h1><h1><br></h1> <h1> 事实正如2008年第一期上海《新闻记者》杂志刊登论文《“勿忘人民”──穆青的新闻伦理思想》所言:“穆青的成才观是他新闻实践和经历的真实写照,他的一言一行也实践着他的新闻理想。穆青身上所具有的优秀的道德观念、思想品质和精神情操,影响了他的作品,并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与其说穆青的新闻作品感染了人,倒不如说是他的人格魅力让千千万万的读者感动心扉。”</h1><h1> 该文还接着写道:“商丘日报社主任记者张同德在穆青的影响和关怀下,逐渐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地市报记者。他在《从穆青教我当记者感悟记者成长之路》一文中深切地写道:‘他影响了我的一生。回顾我的新闻经历,起初我是抱着成名成家的思想投入到新闻队伍中去的。1986年踏着穆青的足迹初访‘老坚决’,亲眼目睹了85岁老人跪地修路,期盼穆青再访的细节,对怎样当好记者有了感性的认识。 特别是1991年1月初次采访穆青及此后长达十多年与穆青断断续续的接触中,使我对怎样当好记者有了理性认识,开始有意识地向穆青学习,照着穆青那样做记者。”</h1><h1>具体情况是,从1991年起,我开始对穆青“平民情结”进行研究,于1992年结合穆青新闻思想、新闻实践写出了《下大气力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等论文;1996年1月主创、主编了在全国率先实施“新闻扶贫”的《商丘日报农村版》;1999年9月创办了在穆青去世后更名为《穆青教我当记者》的河南省新闻界第一个个人网站,并且不畏惧邮寄子弹及多次夜半电话的威胁,不被送上门的金钱所诱惑,写作的舆论监督文章及“内参”引起原省委书记李长春、侯宗宾等省、市领导的重视,自己采写的新闻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60篇(次),并获得了全国百佳新闻文化工作者、河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商丘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1年9月被地委、行署首批命名连续5届保留21年,享受政府津贴)等荣誉称号和主任记者(副教授)的专业技术职称,被聘为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研究员、商丘师范学院等三所高等院校的客座教授等……每逢夜深人静念及此事,我就不能不想起教我学新闻的众多老师, 其中最难以忘怀的就是他老人家——新闻界老前辈、原新华社社长穆青。所以,2003年10月12日——穆青同志去世的次日,我在致新华社穆青治丧委员会的唁电中即表达了自己的心意:“惊闻穆老逝世,不胜哀痛。穆老的人品、作品影响了包括我在内的千千万万人的一生,他是我们新闻界晚辈公认的表率和老师。我将永远精心保存穆老与我的合影、他给我亲笔修改的文章,切实牢记穆老在我采访本上的题词,永远做到‘勿忘人民’”。</h1> <h1>【宁陵:捐赠“传家宝”】</h1><h1><br></h1> <h1>  2017年4月9日,在宁陵县召开的穆青与老坚决精神全国学术研讨会上,我向新华通讯社一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捐赠了穆青在我釆访本上的“勿忘人民”题词原件,以及经穆青亲笔修改的我采写的通讯《“勿忘人民”一一访新华社社长穆青》原稿。<br>  穆青的“勿忘人民”题词,“影响了我的一生”(《大河报》语)。且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大的反响,影响更多的人们吧!</h1><h1> “勿忘人民”四个大字,熠熠生辉,永照我心!</h1> <h1>【传承:记者节讲述】</h1> <h1>2017年11月8日,适逢记者节。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联合主办的2017年记者节特别节目“好记者讲好故事”,在当晚8时黄金时段,由中央电视台一台隆重播出。节目中,十多位记者讲述的那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发人沉思,催人奋起。其中,《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赵新乐,便讲述了我亲历见证过的穆青与“老坚决”潘从正的友谊。85岁老汉潘从正企盼老朋友穆青再来但又担心路况不平使其被摔,而不顾年迈腰疼跪地拖袋修路的情景,经赵新乐饱含深情地讲述,感动了千千万万人……<br></h1><h1><br></h1><h3><a href="http://tv.cntv.cn/video/VSET100367801821/a998895016fb41958e0d1af4b598578c?from=singlemessage"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好记者讲故事”(赵新乐讲述)</a></h3> <h3><a href="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1109/c40606-29636824.html?from=timeline"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赵新乐(人民网)</a></h3> <h1>据“人民网”报道,赵新乐记者在题为《迎接伟大新时代》的这次演讲中这样讲述一一<br>  我是一名报道记者的记者,采访过名记者、好记者、老记者、小记者。我经常想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记者才是好记者?<br>  在中国记协的大楼里,有一个新闻走廊,那里记录着新中国新闻事业的昨夜风雨、今日辉煌。在展厅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中国记协名誉主席穆青在农村采访的雕塑。他的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深深感染并影响了几代人。<br>  名记者是怎样炼成的?名篇又是怎样写成的?时任《商丘日报》记者张同德给我讲过一个发生在30多年前的故事:在河南农村,一段坑坑洼洼的乡间土路上,一位身材消瘦、胡子雪白的老人,双腿跪在地上、趴下身子,一只手用铲子支撑地面,另一只手拖着鼓鼓囊囊的布袋,把里面的土填进洼坑……<br>  张同德问老人为什么这样做?老人说,有一个记者,不久前来这里采访,他说还会再来。所以这个80多岁的老人,便要拖着带病的身体,将那段坑洼不平的路修好。<br>  老人惦记的那位记者,就是穆青。当时张同德曾多次陪同穆老下乡采访,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当年穆青走访“老坚决”潘从正以后。<br>  1979年,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讲述了“老坚决”潘从正与风沙搏斗、改变家乡面貌的事迹。从此,“老坚决”以一个时代的闪耀符号,和焦裕禄一样,成为豫东大地乃至全国的一种精神象征。<br>  张同德告诉我,穆青跟他说过:“焦裕禄、潘从正这些人,群众不会忘记;记者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群众也不会忘记。深入下去和群众建立感情,你就会觉得值得。一辈子和群众滚在一起都是值得的!”<br>  《河南日报》记者张惠芳用20年时间写了一本书,名字叫《人民记者——穆青传记》。在她的笔下,穆青涉足最多的就是基层农村。仅在河南,他七访兰考、八下扶沟、十进辉县、四到宁陵、两上红旗渠……他的名言“勿忘人民”深深印刻在人们心中。穆青用一生的新闻实践告诉我们,好记者永远心怀人民,只有这样才能永远活在百姓的心中。<br>……</h1> <h3><a href="http://mp.weixin.qq.com/s/6FVaqVo6Q9bGBWmWi4aEDw"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梨乡宁陵:穆青与潘从正情缘被央视讲述</a></h3> <h3><a href="https://m.weibo.cn/status/4171926781693906?sourceType=weixin&from=timeline&wm=9170_0001&featurecode=newtitle"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商丘深度新闻:商丘日报老记者张同德老师记者节……</a></h3> <h1>【寓意:绿丝带凝情】</h1><h1> &nbsp;</h1><h1> 或许是天意,形成如此奇妙的情景:一枝绿叶,穿过窗隙,似一条绿色的丝带,烘托起穆青与潘从正的合影,使得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办公室里,妙趣横生,春意盎然。</h1> <h1>  我很幸运,目睹了穆青为人民群众流下的热泪。那亮晶晶的泪花,仿佛依然流淌在我的心里;</h1><h1> 我很幸运,见证了穆青与他笔下的新闻人物一一潘从正、任羊成多年的交往、纯真的友谊;</h1><h1> 我很幸运,参与了新华通讯社一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多次寓意深远的活动,穆青虽然逝世,但穆青精神永存。</h1><h1></h1><h1> 穆青与“老坚决”潘从正、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的故事,是《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为人民服务,是永远没有休止符的乐章。</h1><h1>  穆青的“勿忘人民”精神,和潘从正的“缀网劳蛛”精神、任羊成的红旗渠精神世代永存!<br>  穆青与潘从正、任羊成式的友谊万古长青!</h1><h1><br></h1><h1> (2017年6月11日于郑州,历时两月,数次修改,方成此稿。2017年11月8日晚,中央电视台一频道播出记者节特别节目“好记者讲好故事”相关内容后,再作增补)</h1><h3><a href="http://wap.cnsq.com.cn/news/1750?suid=7B929A1A0CA27085&from=singlemessage"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手机商丘”(商丘日报社创办)转发此文</a></h3> <h3><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FWFKzjpODtHkCmQyJs6Yw"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商丘深度传媒”转发此文</a></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