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新西兰北岛当你身临其境感受到这一切的时候,真的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北岛的美。新西兰北岛它的美是包罗万象的,能体验动感的都市,宁静的港湾,一望无际的草坪,成群的牛羊,神奇的地热和我们令人敬畏的毛利人文化。新西兰北岛,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略比南岛小,是新西兰的政治、经济、科技、毛利文化、欧洲文化的中心,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5%。</h3> <h3>驱车前往爱哥顿牧场,一路可见蓝天白云青草地</h3> <h3>遍地是牛羊</h3> <h3>别致的英国都德式建筑</h3> <h3>抵达最大私人"爱哥顿牧场",奇异果园、羊驼、驼鸟、火鸡、"没有花的鹿"可爱而又逗人,350英亩牧场让你惊喜连连,各种珍奇动物让你大开眼界。</h3> <h3>享受果园阳光、空气</h3> <h3>满园的奇异果(猕猴桃)</h3> <h3>乘座大型敞篷式拖拉机(牧场戏称专机)游览牧场</h3> <h3>"专机"上讲解员,自称小沈阳,讲解非常风趣,带有东北话的诙谐幽默,逗得游客们捧腹大笑,营造出欢乐的气氛</h3> <h3>羊驼.也叫草泥马.外形有点像绵羊,一般栖息于海拔4000米的高原。为了不让他喷一身口水.牧场导游幽默地说:"远离它,远离它,远离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h3> <h3>羊驼见到游客习惯性蜂拥而至。😜有吃了。</h3> <h3>我们大胆近距离喂食</h3> <h3>哈哈!没被羊驼喷口水。</h3> <h3>雨天赐美景---红森林公园,据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新西兰也曾派兵到欧洲作战,为了纪念战死的士兵们,新西兰从美国引进了红杉树,种植了一片红树林。</h3> <h3>最引人注目的是七姐妹,一棵倒地的树上长着七个树干,各自开枝散叶。也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h3> <h3>整个红木林就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这里是吐故纳新,呼吸天地精华的最佳场所。</h3> <h3>毛利文化村(Maori village)位于罗托鲁瓦市东南部,与华卡雷瓦雷瓦地热保护区毗邻,将毛利人的古老房屋,经过修缮后集中在这里,村的中央有一处展览所,内部陈列了毛利人独特的雕刻品,是游客了解毛利族文化的最佳场所。早期毛利人的住房,用蒲草和棕榈树枝搭成,简陋低矮,不能直腰。各种贮藏室均有高脚支撑,工具室则类似我国云南傣族的竹楼,但较矮小;族长的食品室,则离地很高,外形似杂技演员用竹子顶着的椅子。非常奇特。</h3> <h3>毛利人聚会议事的重要场所</h3> <h3>毛利人珍藏的宝石</h3> <h3>如今毛利文化村里已经不住毛利人了,只留下了他们曾经住过的"毛房"…</h3> <h3>毛利人曾经住过的村落。红房边必有一矮房,据说是等级的象征</h3> <h3>这是食品贮藏室,如果是毛利族长的贮藏室,离地很高,一般人是拿不到的。</h3> <h3>毛利人的战船。</h3> <h3>新西兰的国鸟一一神奇鸟。</h3><h3>这种鸟虽然有翅膀,但是不会飞。</h3><h3>奇异鸟的生殖能力不强,一般1年才下一次蛋,每次1~2个。奇异鸟个头虽然不大,但它的蛋却很大,重量达到450g,相当于雌鸟自身体重1/4到1/3。奇异鸟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主要在夜间活动。</h3> <h3>麦卢卡花,是新西兰及澳大利亚南部独有的桃金娘科灌木。花为白色,偶尔为粉色。是蜂蜜的最优食材。</h3> <h3>毛利村地热公园,这里可饱览到烟雾缭绕的地热奇景,气势磅礴,内有不少喷泉,,没有固定的喷发时间,有时会连续不断地喷发,有时在一天喷发几次,喷发时的温度可以达到沸点,喷发的高度达30多米高。</h3> <h3>运气真好,正好遇上地热喷发了。</h3> <h3>壮观</h3> <h3>地热远景</h3> <h3>新西兰北岛火山地热资源极为丰富,也有巨大的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湖泊,罗特鲁阿湖便是其中之一。罗特鲁阿湖面积83km2,水深50m,也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湖中有一小岛。</h3> <h3>湖里无数只黑天鹅,湖上空盘旋着白色的红嘴鸥,是一部经典的"红与黑"!</h3><h3><br /></h3><h3>只是那天下雨,没多少生动光影。</h3> <h3>黑天鹅</h3> <h3>红嘴鸥</h3> <h3>停泊在湖面的飞机</h3> <h3>罗托鲁拉市政府前的花园。市政府是一座很有特色建筑,英式风格,非常醒目漂亮。这是当年毛利人的议会大楼,花园里绿草如茵,绿树成荫,一些颇有特点的小建筑物散布在广场的绿地和树丛中,别有韵味。</h3> <h3>事务厅</h3> <h3>水中倒影</h3> <h3>下榻宾馆附近的早晨美景</h3> <h3>街道安静,漂亮</h3> <h3>马路对面的小别墅各家各户门口都摆着小鲜花.小玩偶.小积木.好似一片乐高乐园。</h3> <h3>海港大桥是新西兰奥克兰怀提玛塔海港上的一座大桥,极富代表性的一处景致。大桥连接奥克兰最繁忙的港口——怀提玛塔海港南北两岸,全长1020米。大桥建于1959年,离海面高43米,由于那里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大桥的设计过载量已无法满足需求,1969年又聘请日本专家设计,把大桥两侧加宽,由原设计的四股道增加到六股道,使大桥的过载量增加了1倍。是新西兰长度排名第二的桥梁。</h3> <h3>一路可见繁忙的码头</h3> <h3>停泊大大小小的帆船和游艇密密麻麻,真是千帆竞技、无比壮观。</h3> <h3>一排排帆船停靠在岸边,与水相辉映,在碧波荡漾下,形成了一道美丽动人的风景线。</h3> <h3>据说,平均每8个奥克兰人就拥有一艘船(艇)而安置在港口的每艘船(艇)单是一年的租金就达1~2万纽西兰元,还未计算保养、税收等相关费用,这足以证明奥克兰人对船(艇)的特别爱好,也说明了奥克兰人的富有。港口大桥与停泊在港口的万柱桅杆,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h3> <h3>四年举行一次美洲杯帆船赛,与男足世界杯、网球戴维斯杯赛、被称为"世界三大杯赛"。</h3> <h3>海港大桥是人们垂钓水上滑板的好地方</h3> <h3>过把隠</h3> <h3>遇上毛利人,学讲常州方言,顶呱呱!👍</h3> <h3>伊甸山是奥克兰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也是去奥克兰一定要去的一個地方。伊甸山公园位于市中心以南5KM处.形成於2-3万年以前,是奥克兰陆地火山带中最高的火山,大约在1000年以前爆发过。开车沿著公路盘旋而上,便来到了瞭望台,这能看到美丽的海湾、壮丽的大桥、高耸的天空塔……是鸟瞰市区、港湾风光的绝佳点。</h3> <h3>12世纪毛利人要塞遗迹</h3> <h3>鸟瞰市区、港湾风光</h3> <h3>工党纪念碑</h3> <h3>感谢顶着强烈紫外线工作,非常敬业的摄影家</h3> <h3>摄影师徐老师的作品"跟着草帽飞上天"获一等奖</h3> <h3>摄影师徐老师摄影作品"玩杂耍"获特等奖</h3> <h3>难忘美味冰激凌</h3> <h3>感谢考虑问题周全、细致,遇到无助时给我们解决困难的虹虹</h3> <h3>感谢给我们一路带来欢歌笑语的"开心果"苗苗</h3> <h3>快乐的澳大利亚新西兰14日游结束了,但旅行没有结束,足迹永远在路上。期待下次的旅行。</h3> <h3>谢谢观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