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与蛇

谢丽伟

<h3>  太本站镇曙光村后山有一座古敖包,它不仅是蒙古族人的精神寄托,同时也承载着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除了有“敖包祭祀求雨”的习俗外,“蛇仙”的故事也已经在十里八乡传了很久。</h3><h3>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村里有一位蒙古族妇女叫水莲,她的儿子叫老小。在老小还是孩童时他做了一个特别的梦,梦到蛇仙住进了敖包,蛇仙漂亮极了,大眼睛长头发,穿着白纱长裙。蛇仙让老小每逢初一、十五送一枚鸡蛋给她吃,可保平安。老小梦醒后立即从家里偷偷地拿着鸡蛋一路小跑来到敖包前,心里还盼望着假如能真的见到蛇仙姐姐那该多好。来到敖包,老小轻轻地把鸡蛋放在敖包前,磕了三个头便回家了。回家后的老小并没有把梦的事告诉任何人,而是每隔三五天就给蛇仙送些鸡蛋,并且发现送去的鸡蛋都被嗑出个洞,洞里空空的。“鸡蛋真的被蛇仙姐姐吃了?”老小一直都这么想,也这样一直坚信着。</h3> <h3>  日子就这样慢慢地过去了两个多月,家里鸡蛋不翼而飞的事终于被老小的妈妈水莲发现了。这可心疼坏了水莲,要知道在那饭都吃不饱的七十年代,鸡蛋可是餐桌上的奢侈品。水莲决定一定要找出“真凶”。第二天一大早,水莲悄悄地躲在鸡窝旁边,没过多久鸡叫了,老小跑来又偷偷地拿起鸡蛋就跑。水莲看见这更生气了,嘴里不停地嘟囔着“家贼啊家贼,这臭小子,一定是拿去换冰棍吃去了,看我怎么收拾你”,水莲拿起一根木棍尾随老小想一看究竟。</h3><h3> 水莲气喘吁吁地随老小跑到敖包,看见老小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在敖包上,还边磕头边嘴里念叨着些什么......。这一切把水莲看得一头雾水。老小转头正要回家,正好和水莲疑惑的眼神撞了个正着,老小知道事情隐瞒不住了,就把做梦的事情讲给了水莲听,虽然水莲对蛇仙的事半信半疑,但也未表示反对,而且每逢祭拜的日子,水莲总是和儿子一起拿着鸡蛋到敖包祭拜。</h3> <h3>  后来,老小长大了,娶了媳妇儿,生了两个孩子,男孩勤劳懂事,女孩聪明伶俐,前几年做工程还挣了很多钱,盖上了村里最大的房子,一家人过着人人羡慕的生活。水莲坚信这是她长时间祭拜敖包蛇仙的结果。慢慢地,她逢人便讲儿子与蛇仙之间的奇缘故事;讲她们一直以来的坚持;讲自己家多年来的变化。村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蛇仙的存在。近些年,有几位老人祭拜时还亲眼看见过有蛇进出敖包,有白蛇也有灰色的蛇,最长可达一米多长,最短的就只有十几厘米了,最粗的蛇直径有七八厘米左右。</h3><h3> 敖包是长生天对蒙古民族护佑的象征,也因为有了蛇仙的存在,更加显得神圣,让人崇拜、敬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