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脱下军装已经32年了,从当兵时十八九岁的小伙,变成现在六十岁的老头,岁月远去虽然有些模糊,却总也忘不了当时的军营岁月。</h3> <h3>(当兵前)</h3> <h3>我是76年的兵,77年1月4日,抚州北站,一列闷罐火车,载着抚州籍400多名新兵,朝河南省方向驶去。经过一天一夜的旅程,深夜到达郑州火车站,转乘解放牌卡车,到达新兵连集训地: 河南中医学院。</h3> <h3>三个月的新兵连训练,既陌生又辛苦,河南的冬天在零下15度左右,这对于我们没出过远门的江西兵来说,的确是个考验。宽大的田经场上,冷风嗖嗖,寒气逼人,练队列、踢正步、喊口号,耳朵、鼻子冻得发红,可没有一人叫苦叫累。</h3> <h3>我们这批兵来自河南、湖北、江西等省,其中还有北京、武汉、南昌的一些女兵,她们年纪很小,才15.16岁,是特招的,组成了一个女兵排。男兵女兵一起训练、一起进餐、一起听课、一起唱歌、一起在操场上看电影。那时还不知有“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一说,每天看到她们的身影,男兵们的疲惫仿佛也舒缓了许多。</h3> <h3>三个月的新兵训练,既紧张又缓慢的结束了,我的队列、投弹、射击等军事科目均为优秀。在结业典礼上,我代表所有新兵上台发言,那时的我,就像后来赵本山在小品里所说的那样: 小伙子,帅呆了!</h3> <h3>我们所在的部队是原武汉军区后勤第三十三分部,正师级单位。新兵连训练结束后,我们将分往分部所属的汽车团、弹药库、油料库、医院等单位,我被分配到某油料仓库。与此同时,我又接到先赴分部文艺宣传队报到的命令,于是,没下连队,先去宣传队。</h3> <h3>为参加武汉军区后勤部“八一”汇演,我们三十三分部文艺宣传队的30多名干部战士,经过4个多月的排练,组成了一台由独唱、独奏、舞蹈、相声、合唱为主要内容的专场节目。先期,我们到各部队巡回演出,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坦克、大炮、军艇、直升机。记得下到我所在部队演出时,宣传队的领导特意安排我单独说了一段快板书,仅管这是我与部队首长和战友们的第一次见面,他们给予了我热烈的掌声。</h3><div>(演出照)</div> <h3>文艺汇演,我们三十三分部荣获团体冠军,我也时隔近半年,正式回到了所在的部队。我被分配到勤务排一班,虽然捺下了这么长时间的训练,好在底子不错,很快就迎头赶上了。</h3> <h3>(演出照)</h3> <h3>78年1月,我当任班长,带领全班战士出色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八一建军节,武汉军区后勤部将组织由建制班组成的军事大比武,三十三分部指定由我这个班代表参赛,经过几个月的刻苦训练,我们不负众望,在队列、投弹、手枪、步枪、冲锋枪等综合科目比赛中,荣获团体第一名,我个人也获得手枪、步枪双料冠军,荣获“神枪手”称号。</h3> <h3>(训练照)</h3> <h3>载誉归来,作为干部苗子,我被送到武汉军区后勤部教导大队集训,三个月的学习深造,增长了我的军事技能和带兵能力,78年12月,我光荣入党,79年1月,我正式提干。整整两年时间,我先后获得了文艺演出和军事比武两项团体冠军以及个人手枪、步枪双料冠军,有幸成为我那批兵当中的佼佼者。</h3><h3>(提干照)</h3> <h3>(提干照)</h3> <h3>提干后,我先后当任营部书记、团部干事、师部秘书,期间在人民日报、瞭望杂志、中国青年报、体育报、河南日报以及军队报纸发表了近百篇文章。1985年,我主动申请转业,结束了军旅生涯。</h3><h3>(釆访照)</h3><h3><br></h3><h3><br></h3> <h3>(全家福)</h3> <h3>(兄妹三)</h3> <h3>(在军营)</h3> <h3>(在军营)</h3> <h3>(在武汉)</h3> <h3>(在郑州)</h3> <h3>(在九江)</h3> <h3>(旅游照)</h3> <h3>(探亲照)</h3> <h3>十年的军营岁月,收益终身。有人说,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反而觉得当兵的经历是我一辈子的财富,在军营里,我学会了吃苦、学会了奉献、学会了勇敢、学会了坚韧……</h3> <h3>(40周年战友聚会)</h3> <h3>(与战友)</h3> <h3>(战友家)</h3> <h3>如今,我早已脱下了军装,在部队里养成的服从、守时、遵纪、整洁等习惯延习至今,人们还能从我身上看出,有过一段当兵的经历。</h3> <h3>自从有了当兵的历史,感觉有一种自豪、自信、坚强,身上永远都打下了军人的烙印,悄然地融进了血液。难忘的军旅生涯,记载着酸甜苦辣,缕刻着坚韧不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