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我轻轻走过你的小巷

雪落空岩

<h3><b> 李庄,我敬慕你很久了。<br></b></h3><div><b> 敬慕你,是因为你古老的历史和建筑、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那些中华文化精英在此留下的不朽精神与巨作。</b></div><h3><b> 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你狭小的地域内,聚集了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社等十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院,云集全国知名学者专家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弟周等达六年之久。这批精英,为保卫和发展中华文脉,在十分艰难清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潜心研究和培育人才,使民族文化得以薪火相传,其精神和成就万古千秋。</b></h3><h3><b><br></b></h3><h3><b> &nbsp;</b></h3><h3><b> 我轻轻走进你的小巷,沿着你历史的痕迹,去找寻那曾经的岁月,感受精英们的思想情怀、信仰和追求,滋养我逐渐被这个躁动的时代蚀空的灵魂。</b></h3> <h3><b>在宁静祥和的街道</b></h3><h3><b>你不得不放慢自己的脚步</b></h3> <h3><b>树叶儿只轻轻扇动春风</b></h3><h3><b>小狗也悠闲地漫步</b></h3> <h3><b>石板路、雕花和木格窗,</b></h3><h3><b>慢慢述说着古镇的昨天。</b></h3> <h3><b>从狭窄的古街走过,真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b></h3> <h3><b>没有雨,带着的是太阳伞,可还是想起戴望舒。</b></h3><h3><b><br></b></h3><h3><b>撑着油伞,独自</b><br></h3><h3><b>仿徨在悠长,悠长</b></h3><h3><b>又寂寞的雨巷…</b></h3> <h3><b>故事可以重演,</b><b>而时光不再</b></h3> <h3><b>举起的手,并不代表"再见"</b></h3><h3><b>你已围绕了我的周围</b></h3><h3><b>说出它</b></h3><h3><b>很难</b></h3><h3><b><br></b></h3> <h3><b>那就爬上时光的格子,</b></h3><h3><b>不老,不散。</b></h3> <h3><b><br></b></h3><h3><b>忍不住,还是要打开那扇历史的窗</b></h3> <h3><b>  &nbsp;可是,它太厚重,我只能从同济大学的旧址和梁林故居轻轻地走过。</b></h3><h3><b><br></b></h3><h3><b><br></b></h3><h3><b> &nbsp;</b></h3><h3><b> 在我国,一直有“东有周庄,西有李庄”的说法,周庄以其明清古建筑和水乡文化著称于世,而李庄,则是以明清古建筑和抗战文化立存于世了。</b></h3><h3><br></h3> <h3><b>  同济大学,从上海→浙江→昆明→河内→贵阳→李庄,在这里度过了抗战最艰难的六年。</b></h3> <h3><b>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抗战岁月,李庄人民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同济大学等十多所学校、研究院和大批文化人,人数最多时达一万多人。</b></h3><h3><b> 弹丸之地,且无电无公路,现在看来也是川东丘陵深处的李庄,当时拥挤了如此多的学校和文化人,可以想象,日本帝国的凶残已把中华文化压缩到了何等程度。</b></h3> <h3><b><br></b></h3><h3><b>这是李庄时期同济大学的历任校长们</b></h3><h3><b>在那个生命难保的年代,他们几经辗转,颠沛流离,仍然坚守着“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潜心于科研和为国家培育人才,传承中华文化。</b></h3> <h3><b>  国家危难之时,许多热血青年学生投笔从戎,奔向抗日前线。</b></h3> <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走下同济大学旧址的台阶</b></h3> <h3><b>  沿着这条小道,可以走到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家。</b><br></h3><h3><b> &nbsp;</b></h3><h3><b> 他们牵手走过的竹林小道,如今已硬化成水泥路了。你若来时,一定别乘车,走过,竹林的风吹过,会闻到一种芬芳,林徽因美丽的身影就在前方。</b></h3> <h3><b>这就是他们的家,也是中国营造社的办公地点。</b></h3> <h3><b>思成,开门,开门啊!</b></h3><h3><b><br></b></h3><h3><b>一个声音呼喊着,没有回应,只有雕塑的人像和院子里摇曳的油菜。</b></h3> <h3><b>林徽因和梁思成以雕塑的形式站在这里 ,以平静的目光,看着来来往往的芸芸众生。</b><br></h3> <h3><b>  他们都是“官二代”,父辈同为北洋重臣和密友,且共同点燃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他俩则以志同道合走到了一起,最终完成了开创中国建筑学的历史使命。</b></h3> <h3><b>  林徽因,貌若婵娟,才思飘逸,她既是诗人作家,又是建筑学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徽的设计者,参与了人民大会堂的建设。</b></h3><h3><b><br></b></h3><h3><b><br></b></h3><h3><b> 现代中国女性,无不想把林徽因作为人生的标杆,不仅因为她的美貌、灵秀气质和聪慧,更因为她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人生际遇————三个极品男人深爱着她,丈夫梁思成(梁启超之子,建筑学家),情人徐志摩(诗人),暗恋者金岳霖(哲学家,中国现代逻辑学鼻祖) </b></h3> <h3><b>  战火,容不得在北平放下一张书桌,梁思成和林徽因,牵着女儿,怀抱出生不久的儿子,辗转来到李庄。</b><br></h3> <h3><b>  梁思成、林徽因和他的同仁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了众多生活上的困难,潜心调查和研究,终于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等经典巨著,使中国建筑的光辉闪耀世界。</b></h3> <h3><b>这就是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居室。</b></h3><h3><b><br></b></h3><h3><b>在这张桌上,林徽因除了完成她最喜爱的建筑学方面的工作,还写下了许多诗篇。</b></h3> <h3><b>  那时候的李庄,尽管物质生活很贫乏,可通信还好,世界各地的邮件,只要写上“中国李庄”即可送达,尽管有时是慢了点。这足可说明李庄当时的知名度是很高的。</b></h3><h3><b> 林徽因始终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艰难的日子,并没有泯灭她的诗心和向往。</b></h3><h3><b><br></b></h3><h3><b>什么时候能再有</b></h3><h3><b>那一片静;</b></h3><h3><b>溶溶地在春风中立着</b></h3><h3><b>面对着山,面对着小河流?</b></h3><h3><b>什么时候还能那样</b></h3><h3><b>满掬着希望;</b></h3><h3><b>披拂新绿,耳语似的诗思,</b></h3><h3><b>登上城楼,更听那一声钟响?</b></h3><h3><b>什么时候,又什么时候,心</b></h3><h3><b>才真能懂得</b></h3><h3><b>这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年岁;</b></h3><h3><b>昨天的静,钟声</b></h3><h3><b>昨天的人</b></h3><div><b>怎样又在今天里划下一道影!</b></div><div><b><br></b></div><div><b><br></b></div><div><br></div> <h3><b><br></b></h3><h3><b><br></b></h3><h3><b>你是爱,暖,是希望,</b></h3><h3><b>你是人间的四月天。</b></h3> <h3><b>  &nbsp;</b></h3><h3><b> 1940年冬,林徽因在李庄因肺炎卧床不起,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太差,未能及时治好,给健康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最终在她51岁时,即1955年病逝于北京。</b></h3><h3><b><br></b></h3><h3><b> 曾有几位外国朋友引荐林徽因去美国治疗和工作,林徽因回信感激地说:“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们不能离开她,假如我们必须死在刺刀和炸弹下,我们也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b></h3><h3><b> &nbsp;</b></h3><h3><b> 儿子梁从诫问妈妈,“如果日本人打到了四川你们怎么办?”,林徽因平静地回答“中国读书人不是有条老路吗?咱家门口不是有长江吗?”</b></h3><h3><b> 听故居管理员讲到这里时,我们个个热泪盈眶。</b></h3><h3><b> &nbsp;</b></h3><h3><b> 这就是中国文化人的情怀,从屈原那里开始,延续了几千年,和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一起,历经磨难,代代相传。</b></h3> <h3><b>  &nbsp;</b></h3><h3><b> 远方,曾经的苦难岁月和顽强坚守,曾经的矢志不渝和同窗共度,使我的精神温润而坚强。</b></h3> <h3><b>  长江水滔滔,柳丝垂条条。岁月漫漫,春夏秋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信仰,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紧紧依偎在李庄历史的河岸,未曾改变……</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