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菏泽学院回首1993~1995菏泽师专

呼啸的白云

<h3> 2017年的春天,4月6日,在毕业后的二十二年,又一次踏进了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如今的菏泽学院!</h3><h3> </h3><h3> 这是如今的主大门,可能也叫南一门。</h3> <h3>  这是进入主门内的大广场,很现代,很气派,但却没有亲切感!</h3><div> 我步行从更陌生的南二门进入...</div> <h3> 新的宽阔的路,更新的现代化的操场,路两边各种绿植,开着繁茂而又灿烂的花,操场上做着各种运动的孩子们,让我羡慕的有些恍惚。</h3> <h3> 做为日本国花的樱花,在如今中国大大小小的土地上和角落里悄然开放,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和不甘,特别是在中国国花牡丹的故乡。</h3> <h3> 在感情上,虽说是日本的国花,但在自然上,却有抵挡不住的美!.</h3> <h3> 沿路继续西行,一路的陌生和茫然……</h3> <h3> 还有爬满紫藤的花廊,让你想象着盛夏花开的美景!</h3> <h3> 草地,石铺的小路,在这个春天,感觉整个学院的校园就是一个盛大的花园,而融入其中的学院师生又该是何等的幸福与陶醉!</h3> <h3> 再往西走,找到了,终于找到了熟悉的感觉,好像一下子回到了二十年前,这图书馆,虽然做为艺术系的学生去的不是太多,但整日满眼的都是它,早已定格在心中了。</h3><h3> 还记得有一次学校举行灯展设计大赛,我们系的男生就是以图书馆的建筑原型来做的一个大灯,当时好佩服同学们的创意和执行力,可好像后来这个设计和制作并没有获奖,我一边感慨于学校评委的没有鉴赏力,一边不忍看男同学们生气失望地将这一创作毁于一旦。</h3> <h3> 这座教学楼就是我们师专两年学习,绘画的地方,无数次地从这里上楼,下楼,临毕业时几个好友还在这个外设楼梯上合影留念。</h3> <h3>  进入一楼,走廊上挂满了学生练习粉笔字的小黑板,可见教学水平和管理方法的进步,我们那时可没有这些。</h3> <h3> 轻轻推开一楼教室的门,教室里空无一人,下午,不知是上体育课去了,还是没有课,大家都集体偷懒去了。</h3><div> 教室的布置和桌凳和我们上学时并没有多大改观。</div> <h3> 我们原来的教室在三楼,我拾级而上,脚下原来的水泥台阶铺上了地板砖,还贴着“小心台阶”的标语,彰显着现代管理的温馨和文明的进步!</h3> <h3> 到了,三楼右转就是我们曾经的教室和画室,如今拉着“端正考风,严肃考纪”的标语,好像刚刚进行过考试或为即将迎来考试而营造着气氛。</h3> <h3> 左转是女生厕所,两年来,曾无数次地在这个水池里涮洗调色盘和冲洗彩笔。</h3> <h3> 现在的311就是我们当年的第二画室,再往前走是93艺术美术专业合用教室。</h3> <h3> 我走近去,政教系,老师和孩子们正在慵懒地上着课,但这慵懒的午后,竟有些许的心动和温馨。</h3> <h3> 来到了文科教学楼的前面。</h3> <h3> 左侧有一个学校或师范学校经典的雕塑,当年,会有很多人在此留念,从此一表“俯首甘为儒子牛”的决心!</h3> <h3> 右侧有一个石凳,当年年轻的我曾在这儿留念,如今,这儿换了一个新的,年轻的姑娘。</h3> <h3>  这是 在回宿舍的路上,我曾于好友在此合影留念。</h3> <h3> 这里,是我们艺术生感到神秘好奇的地方,生物系的实践基地,生物角。</h3> <h3> 含苞欲放的牡丹,就像校园中的孩子们,人生中的少年,最最美好的岁月!</h3> <h3> 啊!再次找到了家的感觉,国家的感觉,国花牡丹之乡的感觉,这时母校不愧坐落于牡丹之乡——菏泽的自豪感爆满!</h3> <h3> 此时才不亏是菏泽学院,牡丹之乡的唯一高等学府!</h3> <h3> 如巧笑嫣然的女子!</h3> <h3> 拥有大家风范的国花牡丹,把万花都比下去了,何况那小小的樱花。</h3> <h3> 小蜜蜂们都是可爱的,捧场的,好像在欢迎着我这个老校友的到来……</h3> <h3> 比翼双飞的小蜜蜂啊,醉了牡丹,醉了人心,醉了整个春天!</h3> <h3>  花儿啊,让我亲亲你吧!</h3> <h3> 与花儿舞蹈,与花儿嬉戏,是我小蜜蜂的快乐与幸福!</h3> <h3>  众多的花苞,象校园中众多期待美好明天的孩子们!</h3> <h3>  这里有一个庄子布道的塑像,倒是我所不知道的。</h3> <h3> 这是原来大门对着的办公楼,现在改为美术系了。</h3><h3> 上学时曾在楼前玩耍,那时门口东侧种着紫丁香,花开的时侯,有同学说如果谁能找到五个瓣的丁香花谁就找到了幸福,于是,我们都在认真的找啊找,突然,张国华同学惊呼他找到了,我们羡慕地跑去看,原来却是他假装找到,从另一朵上掐下一瓣插进去的,如今,张国华同学成绩斐然,在山东省美术界名声鹊起,不用假装也已找到真正的幸福了!</h3> <h3>  楼前对着的是原来的大门,如今却是围墙,大门已经东移了。</h3> <h3>  左右两侧种有大型不知名的植物,如今还在。</h3> <h3> 惊人的茂盛和生命力!不得不让人赞叹!</h3> <h3> 这就是原大门东移后的大门,如今称为南三门,岁月留逝,时光变迁,物非人非,不禁令人唏嘘!</h3> <h3> 再转进去,如今的新图书馆,高耸的台阶,象征着知识的阶梯。</h3> <h3> 图书馆前的樱花,自由自在地开放。</h3> <h3> 图书馆的对面,有一丛高大的棠梨树,三棵紧连在一起,高大,繁盛,我现在任教的定陶北关小学也有一棵古老的棠梨树,说是有近百年的历史了,那这一大棵也应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吧,也不知是先有的校园还是先有的树?</h3> <h3> 因繁茂而低垂到地的鲜花。</h3> <h3> 特写,细节的魅力!</h3> <h3> 再来感受一下土地,植物,大自然的强大,伟大和神奇!</h3> <h3> 累了,走不动了,坐下来歇一歇,还有曾经住的宿舍没有近距离的回访,还有曾经挥洒汗水和青春的操扬……曾在那做广播操,学习武术,长跑比赛,韵律操训练……</h3><h3> 为下次,留个念想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