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上的缘遇》

司马策风诗文

<h1> 《三生石上的緣遇》</h1><h1></h1><h3> ──司馬策風《文化行吟》序<br> (中国台灣)華梵大學文学院院长 林素玟教授</h3><h1> <br> 重慶,對一個自小生長在台灣的女子而言,是小時候地理課本裡的地名,也是歷史課本裡的故事,遙遠而陌生;然而,2016年9月,重慶對我而言,卻是生命歷練的里程碑,有許多新鮮的第一次:第一次單獨在海外講學、第一次獨自在海外過中秋節、第一次在眾人面前朗誦自己不成熟的詩作、第一次一個人在海外搭地鐵、逛千年古鎮、喝蓋杯茶、看川劇變臉戲、第一次遊賞長江和嘉陵江夜景、第一次認識這麼獨特的歐美華人作家──司馬策風。<br> 初識司馬,是在2016年9月的中秋節,當時由川外中文系周文德主任陪同,參加重慶儒學研究會舉辦的「中秋月圓──2016海峽兩岸詩歌朗誦會」。會場來賓依個人名牌入座,司馬與我正好比鄰而坐。初相識時,我們閒聊幾句,僅止於禮貌上的互動,及至司馬上台朗誦詩作,寫的是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音調慷慨激昂、鏗鏘有力。從未聽過如此投入全副身心、全部情感的朗誦,於是,這位作家,深深吸引了我的目光,令我動容,對司馬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1> <h1></h1><h1>(2017年4月4日,台湾華梵大學文学院院长 林素玟教授来川外讲学,于大学城四川美术学院)<br> 返台後,因系務行政與教學的繁忙,重慶的點點滴滴,就只能在睡裡夢裡回憶咀嚼。某日,忽然收到司馬的電郵,告知散文集《文化行吟》即將付梓,囑我寫一篇讀後心得。當下沒有太多考慮,只因截稿時間還有半年,於是不暇多想,大膽地應承下來!一學期在行政與教學中匆匆結束,寒假隨即而至,答應的事開始成為時間之流的滴答聲,催促著我這宇宙遊魂。<br> 寒假,依然有做不完的事。每天,在忙完了系務及家庭瑣事後,只有睡前才能有一絲心靈空閒,抓緊時間趕忙閱讀。不同於詩歌朗誦的鏗鏘激昂,司馬的散文卻清新溫柔、詼諧風趣。才剛翻開<司馬策風素描>時,有別於一般人的自我介紹,長短不齊的文句,似詩非詩;文白夾雜的語調,有古有今,讓我這傳統中文系出身的讀者,開始產生了高度興趣。<br> 文字是心靈的青鳥,若沒有一顆真誠、坦率、樸質的童心,是寫不好散文的。我不禁想著:「這司馬策風也未免太大膽了!才認識幾個鐘頭的台灣陌生女子,他竟就這樣毫無隱藏地把自己的心掏給對方解剖!而我也未免太大膽了!才認識幾個鐘頭的重慶陌生男子,還未曾看完他整本散文集,竟答應為這本書寫序!」當下直覺得,這兩個人都率性荒謬的很!<br> 及至細細品味一篇一篇的內容,逐漸見識到司馬各方面的才華。不僅寫新詩、散文,還寫得一手典雅的近體律詩!不僅懂文學、藝術,還懂植物,對各種烹調,也有一套自己的美學品味,真是個興趣廣泛的鬼才!個性有著孩子般的淘氣頑皮,對世界充滿了好奇與探索。這樣的作家,實在太有趣了!研究「文學治療學」的我,被書中文字所建構出來的作者,深深吸引,讓我更想再多了解「司馬策風」這個人!</h1> <h1></h1><h3>(2017年4月4日,林素玟教授与司马策风于大学城四川美术学院罗中立美术馆)</h3><br><h1> 越深入閱讀,發現《文化行吟》散文集的內容涵蓋面非常廣泛:談地理文化者,足跡遍及丹麥、挪威、法國、加拿大、老撾、西雙版納;抒發心情者,如談情說愛的篇章。大自各國文化觀察、人生雜感、山水記遊,小至人物速寫、詩評畫評、個人情愛,均在筆下娓娓道來。司馬的散文風格,感性和理性並存,激情和知性兼備,題材多樣,難以歸類,讓第一讀者的我,越咀嚼越是發自內心讚嘆不已!<br></h1><h1> 開始品賞司馬的文字,心底似乎有一種聲音,隱隱撥動我孤獨的絃,那是映入眼簾的第一篇<童話王國,丹麥>。這篇文字,把我帶回童年記憶中無憂無慮的鄉間生活:<br> 土壤的潮腥,海水的腥咸,青草的芬芳;麦草香混合着田间农舍牲口的腥臊;花果夹杂森林树叶的气息,这些色彩鲜明、层次丰富的大自然的气味,一起游进你因为兴奋和激动而肺门大开的厅堂,为你演奏一台满载春天音符的交响曲。<br> 這些再平凡不過的文字,經由看盡人世百態的司馬重新排列組合,是繁華落盡見真醇的美,平凡中令人餘韻無窮。一霎時,我彷彿聞到了土壤的腥、花果的甜;嚐到了海水的鹹、看到了青草的綠、徜徉在麥草翻湧的田間,嗅覺、味覺、視覺、觸覺、感覺等原始感官,一股腦兒都被喚醒,眼前出現了一幅滿樹蟬鳴、日光慵懶、色彩繽紛的午后田野風光。<br> 司馬也擅長挑逗讀者的情緒,經常用強烈激情的形容詞,來描寫品嚐食物的感覺,例如描寫丹麥櫻桃的口感,讓人印象深刻:<br> 爽滑细腻,如糯米粘舌,果汁香甜四溢,直透心底,一如初恋情人舌吻,令人销魂难忘。<br>  用「舌吻」、「銷魂」的動作與情感,很能挑起讀者原始的本能和欲望,彷彿親自品嚐櫻桃的滿口甜香,讓人不禁垂涎欲滴。司馬的率直與天真,在描寫愛情與婚姻時展露無遺,筆下的作者,是那麼熾烈、傾注全身心的情感,毫不隱藏地表達對心儀女子的愛恨情仇。能夠把自己的內心完全裸露、熱情擁抱讀者的作家,心靈層面是要擁有極大的自信與勇氣!</h1> <h1>  (2017年4月4日,林素玟教授、司马策风、川外中文系教授刘云春于大学城重庆大学校园)<br> 而<丹麥名片:安徒生>,則讓我的思緒飄回到十多年前的場景:猶記得兩個寶貝還小時,每晚睡前,媽咪總是講床邊故事陪伴小兄妹入睡。講到《醜小鴨》、《美人魚》、《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媽咪禁不住眼淚滾滾而落。而今透過司馬的筆,訴說著安徒生投射於童話故事中的苦難身世,以及對美與善的追求嚮往,讀來具有療癒人心的力量:<br> 安徒生,因为自己从小经历苦难艰辛,所以对贫民和苦难中的弱小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时也讥讽社会不公平,希望唤起大众的同情和帮助,这孕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动人故事。<br> (《醜小鴨》)这篇童话明显的带有是安徒生的自传,描写他童年和青年时代所遭受的苦难,他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他经过重重苦难后获得蛹蜕蝶变走向成功的过程。鉴于过往有几次与女性交往的失败,安徒生不敢表白心中的爱情,哪怕是露出一点痕迹,但炽烈真诚的感情是纸包不住火的,它又在童话的世界中,开出一朵奇葩——凄凉美丽的《美人鱼》。<br> 隨著司馬的引導,走過了丹麥的歷史、文化、城堡、建築、風土民情,讀著讀著,時間已悄悄過了凌晨1:00,不慣熬夜的我,一口氣讀將下來,竟了無倦意,字字句句都吸引著我,迫不及待地追著文字,開始走入北歐各國。除了自己研究的《紅樓夢》之外,從未如此真切、深刻地進入一位作家的內心世界!<br> 司馬的行文習慣,在描繪一個社會現象之後,經常作東西方文化之比較與反思,如<天體海灘>一文寫著:<br> 浅表看,是腼腆的东方文化习俗在拘囿;骨子里说,却是因为他们太过看重他人的评价,长期活在别人的价值观评判里,而没有活在自己的主见中,扭曲了自我的真性情。( 歐美人)因为他们具有坦诚自由博爱的心胸,当然更喜欢和看重来自内心人性的美好欲求,因此更加理解包容别人凡是发自人性的欣赏和亲昵。<br> 司馬給出的答案,是在對人性深刻觀察思考後的本質性見解。相似的比較與反思,如對東西德柏林牆的省察、對大陸逃往香港的政治庇護,均擁抱著人道主義的關懷,超越政治的荒謬對立,關懷人類為自由、為基本的溫飽,而控訴近代歷史上東西方的政治迫害。再如<偷渡遭遇>一文,從處理偷渡客的死亡事件,論東西方文化傳統、待人處事態度之差異;而對戰爭、戰俘的描寫,比較古今中外各國、各民族戰俘之命運,深刻反省戰爭之荒謬、禮教殺人之可怕。在分析日本民族的文化人格,及對櫻花的心理情結之描寫,悲感壯美,擬人化的形容,具象生動。司馬性情之真率,凡事均深刻透析事象背後的本質,讓人深深感受到一位人本主義者、人道關懷者的胸襟氣度。<br> 司馬的散文風格難以定型,如禪家所謂「即言即掃」,才一說,就不是!字裡行間擅長寫景,描繪細膩,如入畫境。在介紹各國、各民族的風土景觀時,令人神往不己,例如<琅不拉帮——休闲度假的乌托邦>一文,介紹老撾的關西瀑布:<br> 如果说,巴色的芬瀑布时隐时现白云间,犹抱琵琶半遮面;而元瀑布似山野春姑花满头,美丽和蔼又可亲;里皮瀑布和孔发风瀑布如莽夫,有勇无谋狂乱冲,欠缺高度和眼界;那么,我以为关西瀑布就是大丈夫!<br> 关西瀑布,它临危不惧,不管前路是险滩还是怪石,都勇敢的一路冲杀向前,即使断崖也在所不辞;它有勇有谋、能伸能屈,穿密林过石缝,越山岩躲卵石,它召集拜请有相同梦想者,和他一道冷暖沉浮、甘苦与共、共谋大计;它不计前嫌,无论泥沙玷污算计自己,哪怕鱼儿叼一块肉,不管小虾分一杯羹,它也乐意带领大家共襄盛举,只为它心中的终极梦想——投身大海的洪波巨浪。<br>  對一般人而言,外型看似相同的瀑布,而在司馬眼中,卻幻化成美人、春姑、莽夫、大丈夫等形象,生動傳神。其寫關西瀑布的千姿百態,活似一名挑戰自我極限的英雄,讓人彷彿身歷其境,自己也飛躍千山萬水,就站在司馬的身畔,一起欣賞當下美麗撼人的景致,大有明末小品文大師袁宏道山水小品的意趣!</h1> <h1></h1><h3>(2017年4月4日,台湾華梵大學文学院院长 林素玟教授来川外讲学,与川外中文系刘云春教授于大学城四川美术学院)</h3><h3><br></h3> 司馬在作人物特寫時,常蘊含著對世態的深刻觀察,與對人性的深層感悟。如<三垮公司>的賭徒人生:<br> 第一, 把身体搞垮;第二,把经济搞垮;第三,把家庭搞垮。看到司馬筆下的賭徒,汲汲營營地追求世俗價值,讓我彷彿看到《紅樓夢》第一回<好了歌>所說,在功名、金銀、情愛、兒孫四種社會價值中陷溺而不可自拔的人,更深深體悟佛法所說──生命的本質是「苦」。在世間有幾人能找到生命的終極價值,讓自己活得精彩、活得有意義,對人類社會有所貢獻?而在<合川飛歌舞北京>、<紀念兒童歌曲之王>兩篇文章中,介紹周強、潘振聲等獨特生命時,司馬似乎有了自己的答案。<br> 在觸及東方人諱言的櫥窗妓女、日光浴<天體海灘>,以及脫衣舞文化<舞女有貞潔>等文,在在都透露出司馬對人性的悲憫和溫情。從西方文化中脫衣舞孃的胴體與接觸經驗,反省人類欲望的本質,如《紅樓夢》中警幻仙姑引領賈寶玉歷嚐飲饌聲色之樂、男女之歡,也不過如鏡花水月,背後的本質卻是一場美麗的夢幻泡影!比如:<舞女有貞潔>:<br> 于是,她把我的两手摆放在她的细腰上,我们随着音乐开始了如梦似幻的云中漫步。我的手搂抱着她的腰背,指尖可以清晰感受到她的皮肤质感:温润细腻爽滑,犹如略带体温的玉石花瓶一样。说来有些奇怪,像我这样一个成熟男人,而且好久没有与异性有过如此亲密的独处,按一般道理,这时,十有八九会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反应,心中会难免会产生想亲近甚至入侵的欲望,但是,当时却平静如湖水,完全沉浸在一种温馨纯情的艺术梦幻中。我的手,就一直轻轻的搂在她的细腰上,犹如捧着佛祖赠送我的一樽珍贵的花瓶,小心翼翼,心怀感激,完全没有一点意淫和非分之想.....<br> 在司馬的筆下,有許多對故國的歷史反思。對於自己身屬的「中國」,有著極深的民族文化情懷。表面上不乏批判的口吻,其實骨子裡蘊藏著對文明社會的深深期許,以及對普世價值的肯定與渴盼。這是一位超越國界、超越世間眼光的作家,極為真實、深切的心靈告白。<br> 在欣賞了各國文化、與作家一同歌哭之後,不禁俯首感恩!感謝司馬,向我這足跡未離亞洲的小小女子,展現一幅美麗絕倫的世界風情畫,打開了我侷促的視野。從進入司馬的生命,進而泅入現代中國人的心靈底層。從司馬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和我的世界迥然異趣,滿足了我這一生想走遍大山大水的渴盼!<br> 很喜歡司馬在<我的丹麥朋友>一文中,回憶過往精彩獨特的幾位友朋之後,寫下的這段饒富人生哲理的心情:<br> 人生一路,要看多少风景,要遇见多少人?每个人都会留下故事,每个故事都传说着人。因缘来去如烟云聚合,却成了人生中一抹亮丽的风景,一樽凝固的雕塑,一段鲜活的电影片段。<br> 是的!萍水相逢,自是有緣,生命中所有奇妙而美好的遇會,若依佛家所說,都是三生石上舊精魂的再續。謹聊以此序,紀念司馬與我的兩岸文學之緣遇!<br> <br> 丁酉年桐月 序於華梵大學薈萃樓<br>  <br><h1> 司马策风,加拿大华裔诗人、作家,创意设计师,祖籍重庆,北美中西方文化交流协会理事,加拿大华文作协理事,加拿大大华笔会副会长,重庆散文协会海外会员。<br>  加拿大“康佛特”国际连锁酒店高管,加拿大华人电视台特约时事评论员,加拿大温哥华“哈哈镜”喜剧团编剧导演主演。<br>  已出版专著《阳光下的翅膀》(诗文合集)、《司马策风抒情诗选》(现代诗选集)。即将出版《文化行吟》(文化散文集)、《魔鬼语录》(哲理短诗)、《红枫染雪梅》(古体诗词选集)。<br>  诗歌《重庆火锅》,于2007年入选欧洲华人中学生课外阅读教材《乡恋》,2016年荣获第二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并入选《2018年重庆新诗日历》。<br> 小说《癌》,于1990年代获中国“银花杯”征文一等奖。<br> 小说《失落的胡须》,荣获2018年“武陵杯”.世界华语微型小说年度二等奖。<br> 在海内外发表诗文作品达百万字,有诗歌散文多篇入选中外各种诗歌散文选本。<br><br> 另著有各种工商文娱策划书:<br>1,万象拉沙翁龙腾五星酒店管理方略之浅见,<br>2,万象拉莎翁龙腾五星酒店装饰创意策划书(中国、老挝文化特色两种)<br>3,“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海峡两岸将军书画大展” 策划书<br>4,中国长寿工程老龄艺术风采总团顶层架构设计暨运营管理方略<br>5,中国长寿工程老龄艺术风采总团商业演出投资与收入预测<br>6,“第三届亚太老年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策划书(全套六个附件) <br>7,重庆四面山旅游度假养身康复工程项目 <br>8,重庆澄正堂中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顶层设计暨运营管理策划书<br>9,重庆“举人弯休闲度假村”运营管理策划书</h1><h1><br></h1><h1>(2016年中秋,海峡两岸诗歌研讨及朗诵会)</h1>

司馬

文化

策划书

瀑布

林素玟

讀者

各國

描寫

作家

安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