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我出生在北京通县,在那里生活了五年。也许是年龄大了,总是爱回忆小时候的时光。一次心血来潮问起父母,我在哪个医院出生的,老俩异口同声“潞河医院”。然后老俩你一言我一语说起医院的方位,以及与当年住的地方的关系,老妈甚至还能记起冯玉祥的夫人李德全就是通县人。最终,带着父母给我的线索,以及老父亲手绘的地图,带着无限的希望,踏上了寻找童年记忆之路。</h1> <h1> 地铁7号线,9号线,1号线,八通线,通7路,共25站,历时1小时30分,终于来到了今天的通州。</h1> <h1>寻问一个老大姐,问医院的方位。她指着远处的高楼群说,就在那一块。</h1> <h1> 逐渐的,潞河医院离我越来越近。想起老妈说,你当时在医院西门那个住院部出生的,一定要找到医院的西门。</h1> <h1>穿过医院,寻找西门。医院的环境还是不错滴</h1> <h1>医院西门对面有一条小巷子,与当年的情形吻合。意外的,还路过了父母提到的著名的潞河中学。</h1> <h1>此时我早已分不清东南西北,盲目地上了大道。想起老爸的嘱托,一定要去他工作的地方看看。打起精神,寻找线索。当时已经是中午,路上行人不多,遇上一对年老的夫妇,说那里早已经变成了工厂。</h1> <h1>按照提供的线索,眼前的古老的建筑让我眼前一亮,我确定找到了老父亲当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作的地方——二四九部队(炮校)。</h1> <h1>老父亲还特别交待,有一个四个柱子围起来的水塔,上面写“*****”,那是他和战友们亲手建起来的。一回头,看见了,心喜若狂,它居然还在!电话告之父亲,老父亲听后嘿嘿笑了,连说几声,还在啊,还在啊。又嘱咐我,咱家在炮校的东南西北。他不知道,我早已不知自己身在何处。</h1> <h1>而水塔下面的操场,早已成为楼房。曾以为找不到四根柱子围起的水塔,我想拿这四根黑柱子跟老爸交差</h1> <h1>还有一个父亲念叨的“大宾馆”,看起来不显眼,古老的,叫红旗宾馆。</h1> <h1>出了炮校大门,眼前一亮,一座伟人雕像唤起了我幼年的记忆,多少次梦中嬉戏的情景跃上心头,眼泪终于止不住地流下来。这就是小时候生活了5年的家,如果哥看到了,他一定有印象。</h1> <h1>老父亲告诉我,家是新五楼。问到一位老阿姨,她指着一片地说,都拆了,大概就是这里。又问我父亲的名字,说了她老伴的名字,说弄不好他俩还认识,然后匆匆忙忙买菜去了。没有再重多的奢望,相当知足。</h1> <h1>愿望已实现,决定大吃一顿,犒劳犒劳自已。听着邻桌一位白发老人说,来瓶小二,心想这才是真正的老北京。</h1> <h1>返程中,想想当年妈每天早上五点多带着我从通县到清河上班,下午再返回通县,是怎样的辛苦。而且回通县途经天安门必须下车,步行通过,然后再坐车,真是有耐心。至今,每次去北京,必抽时间去天安门,感受着童年的记忆。临出发时老妈说,谁不想回小时候的地方看看,我也想回去看看。看样儿谁都有一份抹不去的童年的记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