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亲的爱

乐天

<h3>  “ 人生如歌,岁月如歌,往事亦如歌一一这样的歌,有时激越,有时低沉;有时令人振奋,有时令人神往,有时令人扼腕;有时让人一次次忆起,有时又让人不忍回想… …是的伟人的经历令人景仰,而平凡人的人生则让我们感到亲切。”<br></h3><div> </div><div> 谨以此篇:</div><div> 祝福我挚爱的父亲母亲健康长寿!</div><div> 有您们在,幸福就在!</div><div> </div> <h3>  文字 是一种心境,淡淡的书写,深深地刻画;文字是一种情感,默默地思念,静静的感触;把生命中邂逅的美丽,在文字间袒露,把内心牵挂的悠长,在文字里揣摩。为父母执笔,写不尽柔情几许,诉不尽的感恩点点,用寂寞的文字书写浅浅的情愫,把心灵之约的序曲延续……<br></h3><div> </div><div> 分享爸爸妈妈的故事倾注着我满满的幸福满满的爱!</div><div><br></div> <h3>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幸福,也都有各自幸福着的方式。有的人的幸福是来自于一个钻戒,有的人的幸福是来自于一杯奶茶,有的人的幸福或许就是他人对自己的一个微笑,一句关心的话! </h3><div> 居住在爸妈家附近的我,每时每刻都享受着父母亲的厚爱。这就是我的幸福。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陪伴父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父母老俩口生活简单。家里没有时髦物品和过多的家具。用着习惯多年的挂钟,久远的衣柜,俩室一厅房间里处处都弥漫着岁月的味道。在父母身边我从耄耋双亲的日常生活中,学了许多,感悟颇深。他们用平淡 朴实无华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人生的真谛和对生活的热爱!<br></div><div> 人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目睹三十年代出生的父辈们的品格 ,给予我们成长带来的影响和骄傲真是获益匪浅。</div><div> 爱!有千万种答案。每个人理解不尽相同,平凡人的世界有着平凡的爱。 瞧!爸陪着妈常坐在床上(近几年妈因病不能自理)你牵着我的手,我拉着你的衣襟。相扶相靠依偎在一起。都是平常人只有小学文化,是当了一辈子的普通工人。却能与时俱进真的一点也不输于这个时代。高兴时拿着平板电脑(侄女给爷爷的)边学边看,爸用饱经风霜的手在 apple pie 上点击着荧屏,告诉妈演的是连续剧《渴望》,妈说那是刘慧芳 宋大成。唱得是《好人一生平安》。有时望着床上的妈我内心浮想联翩,一方面觉得她病着我无奈酸痛心疼;一方面又感动着父亲体贴入微照顾着妈那样的幸福。爸隔段时间,用手推剪刀给妈理发,修指甲。每逢吃鱼时专注挑剔骨刺的眼神一丝不苟,那情感令我无语热泪盈眶。时刻感受着他们飞扬浪漫的生命,和梨花般洁白的爱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的爱情如山间清爽的风,有人的爱情如古城温暖的阳光。 记不起是谁说的一句话:“ 最恩爱的情感——你喜欢黏着的那个人,永远不会觉得你烦!”这让我想到爸妈不是粘人类型的,但几十年走过来那份感情任风吹雨打也是很强地粘连着。虽然素日也有不愉快有过吵闹,但简单到手心手背的时候,一切都淡若微风。</div><div> 他们的爱情历经风风雨雨,在平凡的生活里恩爱有加,相视一笑,相拥而泣,相互依靠,永不分开! 饱经沧桑已走进钻石婚的岁月。我们常常被感动,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的幸福美满!深深地理解祝福他们不老的爱情!!!</div> <h3>  生活是被幸福包裹着的,用心去品味,就会感受到幸福时光,即使酸甜苦辣,也值得珍惜品味。</h3><div> 爸言语不多没有太多的嗜好,不吸烟不喝酒不玩麻将。喜爱看书 爱养花 会下五子棋,玩华容道 …饮食喜欢粗茶淡饭,很少吃补品。他说有良好的规律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吃饭时候细嚼慢咽,“慢”要用心去品尝,对养胃很好。爸的爱很细腻;很简单;很厚重;很贴心…例如:记得上班那时候工作很忙,爱人经常出差。有一次雪花满天飞的晚上,天不但黑还特冷。打开家门进屋,发现饭桌上爸写的字条,饭盒装着热呼呼的粘黄米饭,旁边还放包红糖,方才知道那一天是腊八。几乎哽咽吃完那碗腊八粥。爸勤快干净利落更是一辈子的美德,他们生活方式几十年不变,粗茶淡饭中日常生活里诠释着百姓的幸福平安 。</div><div> 妈十分要强。无论遇上什么事都能在她身上看见力量。几年来病魔缠身,很少流泪。现如今一日三餐全凭舌头搅拌吞咽,对一菜一羹咀嚼时的刚强彰显着顽强…妈说:人是铁饭是钢。她用舌尖搅动了生命,搅动着家的亲情,对生活的渴望热爱。我体会到母亲的付出,额头上的汗水流淌在儿女心里,脸颊上的汗水虽流露着疲惫,但嘴角扬起的微笑凝聚着温暖和力量。</div><div> &nbsp; 生活属于强者!</div><div> </div> <h3>高尔基说 :&nbsp;</h3><h3> 妇女对世界说来是母亲。不仅因为母亲生儿养女,而且重要的是因为她教育人,把生活的快乐给人。</h3><h3><br></h3><h3>董卿在《朗读者》中说 :&nbsp;</h3><h3> 女人是一个家的灵魂,她们用博大的心胸,承载了一个家,用爱和陪伴温暖着家庭的每一个成员。</h3> <h3> 父爱如山 母爱如海</h3><h3> (像一棵大树)</h3><h3> </h3> <h3>  孩童时代,妈告诉我们背诵是学习的好方法。想想真的背诵就如练字,练舞一样。妈记忆力很特殊,几乎过目成诵,着实让人佩服。她小时很苦,在儿童时就失去了父母。常说她一生最大的憾事就是没读够书…学前那会,都是妈教背小九九。先从背一 一得一开始,再由后面九九八十一往前背,反复背诵推敲。妈汉语拼音记得很牢固,如何去记忆有她独自的方法。背诵 默写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背多写很重要。我们家几个孩子包括外甥 侄女,都是妈教会的。因此儿时背诵了很多诗词 谚语 寓言。爸妈对二十四节气的解读,言简意赅,每个节气用一句话概括。比如:(春打六九头 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 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小暑不算热 大暑热嗷嗷…)让我们跟着节气过日子。</h3><div> 尽管当时不解其意,却一生难忘。终身受益。儿时好文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了自己能力的一部分。要说我这个50后能考上大学,读完本科毕业。今天能写些拙文短篇,都是妈的功劳。</div><div> “一个人背诵的功夫,能决定他一生的成就。”</div> <h3>  对学问的追求,如渴骥之奔泉,力不可抑。学习的本能就像享乐的本能一样,爸妈就是这样培养唤醒我们学习的自觉性。上学时候哥的同学给我家制作了个书架,特别精致好看,还带抽屉。不知道是书架吸引着,还是上面的书籍…反正我们兄妹是常常去翻阅。记得读过《十万个为什么》《百家姓》《鲁宾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欧阳海之歌》《鲁迅杂文》等,里面的内容留下很深刻的记忆。那时候父母舍得给我们在学习上花钱… …爸乐于学习钻研 记录笔记有好多本 。退休后仍然坚持,近几年特别是冬季,爸几乎天天手不释卷 ,看报纸还拿着笔 记录。爱阅读《特别关注》《当代工人》《饮食与健康》 人物传记等。想想读书时我家几个孩子都属于学习比较好的,这一点父母很高兴,是和他们的言传身教分不开吧。</h3><div> &nbsp;母亲的学习能力表现在聪慧上,如今让我欣慰的是妈并不像医生说的那样,她思路依然清晰可见,有条有理。兴奋起来依然如故地精神抖擞。比如一说起小到水电煤气费,大到银行利息 股票呵呵 每次涨工资,妈的口算比我算的都快…精确度能算出个位数。大脑思维能力棒棒的。 记忆力并无减弱,好多陈年往事 如数家珍,人啊事啊记忆犹新。</div><div> 一样爱学习,爱接受新东西,爱听一听外面的变化,关心国事家事。知道市政府今年重点强化惠民工程,国家还要给涨退休金…妈笑了。</div><div> 妈说:人不学习就落后! &nbsp;</div><div> 脑子不用就生锈 ! </div><div> </div> <h3>  唯有高品质的生活习惯,才是最省钱的。 父母亲那代老人追求简单生活习惯,节俭以养德。 衣着朴实无华 艰苦朴素 生活中处处讲究,一日三餐里有学问 。“白菜萝卜保平安”是他们的口头禅。 算计不到会受穷。六 七十年代,真正的养家糊口靠谁?学会买菜很重要!真的养家人,养自个儿,就是养人生。吃饭买菜学问大了。 经常去早市场买菜,想想妈说的话,才体会到那句“久买成精”。很有道理。</h3><div>感悟出一些学问来:</div><div>第一,最好买菜场老农的菜,新鲜,没有中间环节,自产自销,菜农不太计较斤两。第二买菜不要去得太早了,不利于杀价。许是十点多钟有很多的选择余地。第三,买菜要低调,别穿过了太华丽 土气点会让人感觉你很亲切,是自家人。第四也不要买刮拨的太干净利落的菜,那一般经过加工了,或许是剩菜不够新鲜啊……</div> <h3> 生活中总有些事让你牵挂,让你深深地刻在心底,构成生命中美妙的乐章。 日出日落,人生起伏,多少过往,翻成新章,令人咂摸品味的故事很多。那个年代的父母给孩子过生日几乎都是一样的。早晨一碗热面条。细碎绿色小葱花漂上来,放几片西红柿,有香油点点滴滴,鸡蛋乖巧听话地窝在面里…记得偶尔还能吃到糖球(糖要凭票购买),糖含在口中一点点儿慢慢融化直甜到心里。然后把糖纸放进水里熨平,收入书籍中夹起来。过年了再拿出来展示,那里收藏着孩儿们节日般的幸福快乐… …</h3><h3> 那是最草根孩儿的念想 期盼。</h3><h3> 刚工作时父母省吃俭用给我买了块*梅花*手表,那可是“四大件”之一。心中那份感动无以伦比,爱如珍宝高兴劲儿甭提了…如今拿着手机,很少带表。但还是时常拿出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瞅着。</h3><div> 珍藏着,那是珍藏久远时光的幸福!</div><div> 那份爱足够我们回味一生!</div> <h3>  十多岁时常常穿着妈编织的毛衣去邻居 同学家显摆。那时候生活不像今天,衣服不分男女生几乎多是一样的面料,颜色也比较单一的。有件毛衣特牛啊,所以每每穿上那件紫红色毛衣都倍精神。妈用五彩缤纷的绒毛线织成立体图形的高领式样,仿佛像大料瓣一样的花镶嵌在胸前,呵呵犹如开在心里美滋滋的。<br></h3><div> 十八岁下乡那天,爸妈千叮咛万嘱咐。爸和家人一直送我到厂里,当戴上红花坐上车。望着他们远离的背影,我抬起头那一刻突然觉得已长大成人。离家那会儿不知道农村的冬天咋那么冷。真是“三九四九冻成团”。每逢从柜子里拿出妈做的棉衣服和棉被,穿着 厚厚捂住身上。夜晚打开被子的一刹那,母亲味儿 阳光味儿 和着家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下子将我包裹起来,还没等身子焐热,心早已经暖暖的了。</div><div> 此时此刻脑海里涌出那首(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理解更深刻。总忘不了妈常说过的话: 一床棉被七斤三,暖暖和和过冬天。 &nbsp; 那是浓浓的棉质的爱! &nbsp;</div><div> </div> <h3>  远去了那个追逐梦想的年代,令我拾忆旧事点滴,采撷单纯与美好的向往……幻想那段泛黄的岁月能再次落地萌绿,重温过去更加知道爸对于我们的爱。出生在大跃进年代的孩子。生活困难,吃的是粗粮,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几乎没有什么钱买玩具。都是自制玩具。记得有意思的游戏男生是:打嘎(打陀螺)。女生爱踢毽子。爸给做的毽子好用。他找俩个方孔铜大钱,怕磨坏鞋子又加上三个皮囊,若干野鸡羽毛,(攒野鸡毛不容易的)还有布和针线等,一个五彩斑斓的鸡毛毽子做好了。特牛!拿着它扭动着踢,左右交替着踢,还跳起过踢打,直踢到上课铃声响了。现在毽子啥样都有,还是觉得爸做的那个好。把把赢啊玩得乐呵。 </h3> <h3>  当知青的时候数九寒天,常常大雪封门,点里的饮食就是土豆 萝卜 ,几乎没有什么青菜。父母托人给我带的肉末酱,每次都满满的一大瓶。馋疯了的我们“呼”地一下,把瓶围了个水泄不通。那场景四十多年没忘。如今酱成了餐桌的配菜,可那会儿咬一口苞米面大饼子抹点酱,喝一口小馇粥,啧啧…嗨那感觉,从牙缝中由里往外地透着香味儿。爸会炸果子(油条)。过年回家青年点的伙伴们就来家聚餐,今天还常常忆起那“油条”的滋味儿。的确那时候油少平时舍不得啊,能吃果子好比过年了。那会儿每个家里都一样,只要是“知青”回来,无论到哪家去,都美美吃上一顿。浓浓的亲情 激活味蕾,吃个体胖。抵御寒冷,茁壮成长。</h3><h3> 特感谢四十年前史无前例的知青生活,是那段不可麽灭的特殊人生经历让我们成长,奠定了我们的人生轨迹,第一次离开家的日日夜夜,更加深深地体会到父母亲爱的厚重。沧桑的岁月,沉淀着生命的精彩纷呈。在享受城市 留恋乡村的今天, 久久蜗居的我们,再次重温想起泯灭许久,挥之不去的那段往事,在被琐碎磨损的生命里,张扬绿色的旗帜,在刻板疲惫的生活中注入新鲜的活力。 仍旧散发纯真年代里那幸福温暖清澈明丽的异域光彩!</h3><h3> 难忘的蹉跎岁月亦如歌!</h3> <h3> 父母亲教会我们很多生活方式。给了我们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个比较聪慧的大脑,一个勤劳的习惯… 他们就如一个又一个老实巴交的普通人,平凡如你我,但又不平凡。他们头顶银发,额上镶着皱纹。耄耋时,心如海。一样珍惜时光,热爱生活。日子过得很充实,很快乐。历尽世事沧桑,阅尽人间浮华。</h3><div> 儿童教育家金森说: “ 父母留给子女的最好财产,不是物质,而是子女们感受我的父母这辈子真是活得幸福愉快。”是的孩儿“ 虽然从没有让你们骄傲,你们却始终视我们如宝。” 写到这里我泪如泉涌。 少年的时候,对家只是一种依赖。<br></div><div>只有当生命的太阳走向正午,人生有了春也开始了夏的时候。当我也一角尾纹 一缕白发了的时候,越来越感受着对双亲的牵挂,对家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更深刻的爱!</div><div><br></div><div>记得有首诗《家》: </div><div>**</div><div>…… </div><div>为什么? </div><div>人到最难处, </div><div>总是想回家; </div><div>人到最苦时, </div><div>总是先想妈; </div><div>人到最无奈, </div><div>总是先喊妈…… </div><div>一辈子了, </div><div>忆忆想想, </div><div>哪里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家? </div><div>让我大声说,</div><div>妈妈! </div><div>只有您那温暖的怀抱, </div><div>才是我一生中最感安全幸福的家。**</div><div><br></div><div> “家是一个有温度的词 它不仅是我们身体休息的地方,更是我们心灵停靠的港湾。” </div><div> </div> <h3>  有一句歌词我印象深刻 : “ 得到的不一定是福,失去的不一定是亏。” 从父母那代人身上懂得了善待生活宽以待人。 要知道舍得,只有舍才能得!要学会放下,放下才会幸福! 多余的脂肪会压迫人的心脏,多余的财富会拖累人的心灵,多余的念想会增加生活负担。 父母亲的生活习惯告诉我们的价值取向,给我们一辈子值得称许的生活方式,内涵着丰富的思想境界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前辈们对生活的领悟,蕴藏着无限的大智慧。“吾辈小民” 终日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忙着吃 喝 拉 撒 睡,操持着柴 米 油 盐 酱 醋 茶过好每一天。<br></h3><div> 平平常常 平平淡淡的生活最真最踏实 实。 <br></div><div> </div> <h3>  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人,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在,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在每一个孩子心中,自己的妈妈都是最美的。 </h3><h3><br></h3><h3>山没有母亲的爱高</h3><h3>海没有母亲的爱深</h3><h3>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h3><h3>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h3><h3>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h3><h3>云朵没有母亲的爱洁白</h3><h3>花朵没有母亲的爱灿烂  &nbsp;</h3><h3><br></h3><h3> 世上最美好的事是:我已经长大,您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您仍然健康。</h3><div> </div><div> “我们会陪你们慢慢变老,正如你们陪我们慢慢长大!”</div> <h3> 生命中的一切美好,皆源于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的日子里我提起一支感激的笔,撰文作为心中的康乃馨送给父母亲。&nbsp;</h3><h3> 感谢明月照亮了天空</h3><h3>感谢朝霞捧出了黎明 </h3><h3>感谢春光融化了冰雪</h3><h3>感谢大地哺育了生灵 &nbsp;</h3><h3>感谢父母赐予我生命 。 &nbsp;</h3><h3> 幼小的孩子不愁没人喂养,年迈的老人却担心没人赡养。孩子怎样成长,老人就怎样退化。他们没有“痴呆”,只是回归孩子的状态。当他们忘记往事,忘记如何吃饭,忘记如何说话,请耐心对待。</h3><h3> 这就是生命的轮回,这是上天给子女回报父母的机会,我们应该珍惜。</h3><div> &nbsp;</div><div> 善待父母,因为我们都会老去。</div><div> 陪伴是世界上最好的爱!</div> <h3>美图: 源自油画家李传久原创作品;书法家张志明赐稿 在此谨致同学谢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