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近年来,看到不少相关一个小山村——梁家河的文章及报道,可这个小小的在很多年前不起眼的小山庄,就只是我儿时记忆里外婆的澎湖湾!<br> 在我记忆里,它还是那个人口并不多,很安静、与世无争,有鸟鸣鸡犬的小山村。小时候一放寒暑假就迫不及待去外婆家,因为外婆他们村有很多很多的果木,每次随着自行车走到文安驿镇,然后沿着蜿蜿蜒蜒的十里土路步行前往,沿途空气清新风景迷人,记忆里,路边有大大的水坝,据说水比较深,传说里面有鱼,总有小孩落水而亡。我们姊妹几个,离那水坝远远的,山沟里比较寂静,我们几个无聊的总会拿着小棍,这跺跺,那戳戳,拿土疙瘩扔这,打那,偶尔也会被路上的小蚂蚁之类的昆虫所吸引而玩上半天...偶遇沿途遇到赶集的人,总会打量我们几个半天,他们嘴里还低声嘀咕“这好像是老庄河家的娃娃”,看他们自行车越来越模糊了,他们好像还会扭头看看我们...<br> 外婆村对于现在人来说就是个传说,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好像没有了那层雾里看花的感觉。春暖花开的季节,每次到了村里,远远的就能闻见牛羊粪的味道,桃花的味道,能看到农民在自己的自留地里悠闲劳作的景象,有的牵着牛扛着犁地的家伙什,跟在牛的身后嘴里吆喝着牛能听懂的口令上山。女人们也扛着工具,工具上挂着现在人常说的 民间工艺包包(就是用碎彩色小布条拼凑图案的那种)里面装着一天劳作的干粮与喝的,悠闲的跟在丈夫的身后。有些勤快的婆姨在出山前,会早早起来准备一天的干粮,比如熬一锅“玉米篸篸,再放点绿豆”清汤利水所谓的稀饭,其实就是没几颗玉米没几颗绿豆熬成的汤汤而已。但是把这所为的“稀饭”放凉,灌到军用水壶,或者白塑料壶壶里,干活渴了,找一棵有树阴阴的大树随地而坐,仰起脖子美美的喝一气,感觉也是非常不错的一款解渴的美味“饮料”。在山上随着春风一吹,桃花香气扑鼻,仰望蓝天白云,顿时也会觉得劳作的辛苦没有了,有的只是满满的神清气爽、满满的幸福感,这就是城里人永远无法理解当农民也挺好的这句话的含义。<br> 外婆住在村里的一个山坳间,一条潺潺的小泉,把山坳隔成两半,泉水清凉甘甜,滋养着世代的村民,在离泉眼不远处,就有二舅家的羽子地,每年的端午节前,二舅就会托人往我家捎些羽子让他二姐包粽子吃。自己家用不完的,就拿到十里外的文安驿镇上,多少换些钱回来,填补家用。<br> 外婆家的土窑洞古朴、干净、院落比较宽敞,一线四个窑洞,在硷畔的老槐树下,经常有村里的邻居们闲散的坐在碾盘上拉家常。<br> 我们的突然到来,使悠闲的外婆突然就忙起来了,看到我们在惊讶之余,会探头探脑反复看看我们身后还有谁,会不停的追问“你们几个跟谁来?杂家来的?”虽然她只字不提她家的二女子,但我现在回想,她那会是多么的期望她家能干的二女子能回娘家小住几天。傻乎乎的我们如实说我妈妈把我们送到沟口就忙的挽回去了!<br> 到了外婆家我们几个谁也不出去玩,就坐在没有电视、没有玩具黑乎乎窑洞的土炕上等,坐等看外婆什么时候拿板凳...因为在外婆家那口弯弯曲曲很深窑洞的后窑长里,横空悬着一根木梁,木梁上悬挂着高高在上柳条编织的一个叫"笼"的东西,那东西其貌不扬,但却吸引着我们几个的眼球,因为那是外婆的糖箱子,里面藏着很多的好吃的东西,比如桃子皮、杏皮、炒南瓜子、甜核子杏仁、豆渣饼(做了豆腐剩哈的豆渣放各种调料做成的豆渣饼饼,本来这豆渣饼做好和红枣穿成串平时是挂在通风的地方晒干吃的)外婆怕被孩子们都吃光就偷偷藏起来的。炒芝麻面疙瘩等等平时很难吃到的东西,在外婆这都能吃到,每次看着外婆一样样拿出来,我都会幻想外婆还藏了些什么宝...<br> 小时候我比较调皮,胆子也大,不管什么时候去,舅舅们总会让我给他们表演跳舞,外婆家那前长条炕便成了我的舞台,我能把在幼儿园里学的舞蹈挨个跳遍给他们看,又是纽又是唱,大家总会开心的说我跳的好,不大大的"舞台"人却会很挤,炕沿边边地上挤满了人,农村来个会跳舞的城里娃娃,好像在那个时候总会无形的受宠。直到现在,舅舅们姊妹到一起拉家常总会说起那个时候的我。<br> 那个年代的老年人无论男女都会拿毛线织袜子,我记得外爷织的是羊毛捻成白色毛线,然后织成袜子,之后在染上点颜色,那会的颜色也不像现在的染料,染出来的东西色彩绚丽,看着并不美观,穿着一点也不舒服,扎的难受,但在那个年代,能穿个外爷织的纯羊毛袜子,已经是个稀罕物了。记得外爷有双白色的大毛毡靴子,就是那种看起来很肥很大很不灵活的毡靴子,每到冬天外爷就拿出来穿着它,走在白白的雪里似乎很暖和,平时总是收起来,隔三差五在太阳下晾晒,怕起虫子。记得我经常乘外爷认真织袜子时,偷偷溜下炕栏条,悄悄的把那双好奇了很久的靴子拿到窑洞外,不脱鞋偷偷的穿上,蹑手蹑脚的溜出,毡靴太大,老是绊脚害的我老跌倒...穿着靴子没完没了的玩,只有听到外爷说“毡嚡里克蓝?”我才会赶紧脱下那靴子提上小跑赶紧给外爷送去。<br>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外爷个子很高,平时话很少对八个孩子很严厉的人,听妈妈说他脾气很大,动不动老发火,但是在我记忆里,他和蔼可亲,从来没有对我们发过脾气,总记得外爷特别爱干净,每次吃饭前还要把碗筷拿水再洗一遍...<br> 那会不懂得什么是沼气,每次去外婆家前,就听妈妈老要反复唠叨"不要到沼气池子旁去,小心掉进去"那会不懂那到底是个什么,在外婆家的院子厕所旁就有口沼气池子,去了总怀着忐忑的心情会偷偷去那看看,也没发现有什么危险。</b></h1><h1><b> 前几年只有逢年过节或者舅舅家过事情才去一次外婆村 ,现在总有外地来的亲朋好友来延安就带她们去,变化太大,说句实话,虽然路是柏油马路,进村有游览观光的旅游电瓶车,条件好了,村里也变化大了,旅游的人也很多,但是总是感觉缺失了很多的东西,每次去,心里总是空空的,没有了小时候记忆里的那种悠闲自得安逸的欢乐感...</b></h1> <h3>发表于«延长石油报»2017.5.12</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