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父恩母爱

黄文高

<h1><b>  【每年农历七月初三和农历三月十四,分别是父亲和母亲仙逝周年祭日。几天来,我食无味,睡无眠,睹物思人,老是梦见爸爸妈妈。现将昼思夜想笔录于此,以此纪念天堂里我敬爱而伟大的父母!…………题记】</b><b><br></b><b> 父母曾经是我们的幸福依靠和精神支柱,也是子孙们人生路上的保护伞。如今,父母离开我们已有几年了,但两老的音容笑貌却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回响在我的耳边。<br></b><b> 我因在外读书和忙于工作,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时日并不多,但严父慈母的印记却刻骨铭心。每逢三个敏感的时点,我对父母的思念和回忆尤甚。一是每逢夜深人静之时,我就不由自主地梦见父母的身影与教诲。二是每逢遇到同龄人喊爸叫妈时,我就想起能与父母一起生活的甜蜜日子。三是每逢清明节前后,我就倍感失去双亲的痛苦,总想在父母灵前多烧烧纸,多跪跪头,多说说话,多陪伴父母。<br></b><b>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永远是家中脊梁,指路明灯。父亲生前留给我的最后印象是,个子矮小,身体瘦弱,衣食简朴,端庄严慈,爱动恶闲,精神抖擞。父亲身体虽然矮小瘦弱,但却扛起了上有两老、下有八个子女的家庭重担。小时候,我感觉父亲就象一本百科全书,天文地理,无所不知,离开父亲的引领,我们就难以适应社会,天就会塌下来。父亲读了几年私塾冬学,在家乡的方圆之地里,也算是有文化、有头面的人物,是村里的明白人。父亲非常敬业,对教育事业钟爱有加。他曾经从事多年公办教育,后来回到村里,凭借自身知识,利用自家房屋,自制桌椅,自办小学,校长老师一肩挑,语文数学一人教,呕心沥血,教书育人,是村里的启蒙老师,蛮受人尊敬。父亲写得一手好字和好文章,每当遇到节日或红白喜事,总是义务为村民撰写对联,他撰写自己办学经验的文章,曾在当时的白沙镇广播站和孝感县广播电台连续热播。父亲还会唱楚戏,划龙船,是村里文艺宣传工作的活跃分子与热心人士。父亲盼望我们学有所成,考上大学。他曾经跑到白沙、花园、孝感、武汉等地购买最新辅导资料,并给我们释疑解惑,几乎是陪着我们一起复习迎考。父亲为人精明能干,思路宽,点子多。十年内乱时期,他在夹缝中兴办家庭副业,饲养母猪,喂养耕牛,放养鸽子,帮助家里渡过了难关。改革开放后,他又东奔西走,摆摊串巷,经商谋利,供养我们读书。父亲爱劳动,闲不住,直到晚年,一直都没离开过劳动岗位,从来不坐吃闲饭,从来不给子女添麻烦。父亲一生最大的特点是“严”字当头,做事严密,做人严正,教子严谨,待人严慈。对子女要求严格,从不姑息迁就,留下了很多受用不尽的家规家训。父亲年老时习惯良好,不嗜烟,不汹酒,不抹牌赌博,不招惹是非。父亲唯一的不足就是性子急,脾气躁,人老话多,眼里容不下沙子,对不良言行爱说爱管,令人敬而生畏。<br></b><b>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那样任劳任怨,慈善贤良。母亲一生没有自己的事业与爱好,她的心中只有家庭,只有子孙,她将生命的全部都奉献给了家庭和子孙。人民公社时期,母亲坚持生产劳动,记工分粮,维持家计。劳动之余,还要承担洗衣做饭、喂猪养牛、照料小孩、照顾公婆等繁重的家务,每天忙到很晚才能睡觉。母亲心地善良,对子孙的关爱总是无微不至。小时候,我们不听话被父亲抽打时,母亲总是出面袒护,生怕打疼了我们;家里有好吃好穿的,母亲总是原封不动地存着,留给我们享用;夏天乘凉时,母亲总是坐在身边,为我们扇风驱蚊;上学读书时,母亲总是蒙蒙亮就起床,为我们准备好早餐和咸莱,送我们出门上路;生病打针时,母亲总是守在身旁,为我们端茶送饭。母亲心灵手巧,会做很多传统手工艺活。纺线织布、缝衣织袜、纳鞋织底、做豆腐、烫豆丝、蒸面馍等样样都会。母亲做的农家饭莱香喷可口,百吃不厌。特别是红烧肉和用火灰煨的米汤锅巴粥、罗卜肉汤和乳鸽汤等,想起来我就馋涎欲滴。母亲肚大能容万物,是家中消气降火的受气桶、灭火器。大人有气时找她出,我们不懂事时,也找她出气,可母亲总是忍气吞声,无怨无悔,化干戈为玉帛,给家庭带来了祥和瑞气。母亲为人诚实,寡言少语,性情温和,和蔼可亲,村里的老年人都喜欢到我家来找她聊天,左邻右舍和睦友好。母亲节衣缩食,不曾享受,我们平时给她的零花钱,她都舍不得用,离世前又还给了我们。母亲晚年身心疲惫,体弱多病,深受疾病折磨,但她老人家顽强忍受,直到含痛去世,也不麻烦子孙。<br></b><b> 父母健在时,我总认为还有时间尽孝,总想等我退居二线后再多陪陪父母,好好孝敬父母。可事与愿违,没想到好日子快到了,父母却匆匆离开了。父母逝世时弥留人间太短,短得没能多看子孙一眼,短得没留下任何嘱托,难道他(她)们怕拖累子孙?这更令我寝食不安,悔恨、自责、内疚无以言表。对于父母,我尽孝不周,没来得及好好报达,无法释怀的是留下了三大遗憾:一是没能带父母到首都北京逛逛。父母一生从没离开家乡,改革开放后才到过孝感和武汉,首都北京是个啥样?天安门广场是否壮观?父母很想看却没看到。二是没能为父母八十岁生日祝寿庆典。这事被我住院治病或繁忙公务给耽误了。三是没能与父母一起拍一张全家福团圆合影照。父母与子孙们共处同乐的场面,这辈子再也难以看到。<br></b><b> 有父母的日子,我们能够回家团聚,叫爸喊妈,说话聊天,其乐融融,美滋美味!没有父母的日子,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再也感受不到叫爸喊妈的喜悦,再也体会不到团聚聊天的温暖,唯有孤单寂寞苦思忆,跪立灵前泪千行。<br></b><b> (2017年4月9日于孝感)</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