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再次翻阅伟人毛泽东的早期文集,细读毛泽东曾两次谈到“国学”的章节,回味无穷。<br></h3><div> </div><div>一九一五年八月三日,二十二岁的毛泽东给萧子升写信,征询他是否愿意应聘平江县高小国文教师的意见。信中说道:“师其校者,尚多名贤。有某公者,居校经十有余年,学具有根柢,故欲于国学加研究,亦尽有切磨之朋。”毛泽东是希望用“于国学加研究”的好处来打动好友的心,这说明国学在当时的毛泽东心目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div><div> </div><div>一九一五年九月六日,毛泽东第三次致信萧子升:“以上所陈,凡分三者:初论专通之先后,次言诸科之研法,次述《群肄》一书之可珍。然尚有其要者,国学是也。足下所深注意,仆所以言之在后者,夫亦郑重之意云尔。国学则亦广矣,其义甚深,四部之篇,上下半万载之纪述,穷年竭智,莫殚几何,不向若而叹也!有为人之学,有为国人之学,有为世界人之学。为人之学者,父子夫妇昆弟之道,布帛菽粟之宜也。为国人之学者,明其国历史、地理、政教、艺俗之学也。为世界人之学者,世界观、国际学也。顾为人国人之学易,为吾国人之学难。历史半万载,地方七千里,政教若是其繁邃,人情风俗若是其广复,将恶乎求之?然则何苦而为中华民?顾吾人所最急者,国学常识也。昔人有言,欲通一经,早通群经。今欲通国学,亦早通其常识耳。首贵择书,其书必能孕群籍而抱万有。干振则枝披,将麾则卒舞。如是之书,曾氏《杂钞》其庶几焉。是书上自隆古,下迄清代,尽抡四部精要。为之之法,如《吕刑》一篇出自《书》,吾读此篇而及于《书》,乃加详究焉。出于《书》者若干篇,吾遂及于《书》全体矣。他经亦然。《伯夷列传》一篇出于《史记》,吾读此篇而及于《史记》,加详究焉。出于《史记》者若干篇,吾遂及于《史记》之全体矣。他史亦然。出于子者,自一子至他子。出于集者,自一集至他集。于是而国学常识罗于胸中矣。此其大略也。为学最忌一陋字,行此庶几或免。仆观曾文正为学,四者为之科:曰义理,何一二书为主(谓《论语》、《近思录》),何若干书辅之。曰考据亦然,曰词章、曰经济亦然。与黎氏所云略合。惟黎则一干,此则四宗。黎以一书为主,此所主者,不止一书也。国学者,统道与文也。姚氏《类纂》畸于文,曾书则二者兼之,所以可贵也。其法曰演绎法 ,察其曲以知其全者也,执其微以会其通者也。又曰 中心统辖法 ,守其中而得大者也,施于内而遍于外者也。各科皆可行之,不独此科也。吾闻之,甚有警焉!”</div><div> </div><div>这大概是毛泽东一生中谈论“国学”最多的一篇文献了。这篇文献不仅说明了国学在早期毛泽东心目中的地位何其重要;同时指出了国学常识涉及面十分广泛,涉及到中国人何其为中国人的资格问题。这篇文献还谈到了学习国学的途径和国学文献的阅读方法;又谈及到国学的价值,并且用现代术语概括了学习方法,进一步推而广之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在信的最后,毛泽东还批评了读书不能融会贯通、不能专与博互补、不能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现象。真是文意未尽,回味无穷,看来我还要再多几遍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