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号小学第一教研共同体第五次教研活动在古县渡中心学校如期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有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汤飞,副局长程亚民,党委委员李林;参加活动的还有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和小学第一教研共同体各成员单位(鄱阳镇、饶州街道、谢家滩、石门、莲花山、侯家岗、古县渡、昌洲、凰岗、游城、三庙前)业务校长及相关学科教师代表总计200余人。 汤局长站在全局的高度阐述了当前全县教育均衡发展及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汤局长的讲话切入关键、恰到好处,让我们进一步认清了形势,为当前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程亚民副局长在活动启动仪式上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教研共同体建设是促进我县教研工作的重要形式,共同体活动的开展大大丰富了青年教师的视野,开辟了教研工作的新局面,促进了我县城乡、南北之间的教育教学交流,是当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探索。 教研共同体激活了教研活力,创新了教研形式,既而我们也要思考:教研共同体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其实越是看似复杂的东西,其中越是蕴含最简单最质朴的道理:“教研共同体”给了我们两个明示:
一是“内涵”。即学校、教师要走内涵发展之路。不论学校,或是教师,表面化的、形式上的、肤浅的发展,是站不住脚的。学校要发展必须打造厚重的学校文化、学校特色;教师要发展必须苦练内功,蕴积深厚的学科知识,教育理念,打造较高的业务能力,方是立校树人之本;
二是“合作”。走校际、区域合作之路。走出去,方见天地之宽广,外界之精彩,只有实现强强联合,强弱联合,才能实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学校才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才具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教师要做教研的弄潮儿,学校要向教研要质量。教师间,学校间,优势互补,探索一条共赢之路。 活动手册 展板展示 大课间活动 同课异构 评课议课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与教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而教学质量的优劣又取决于教师教育理念、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古县渡中心学校近年来不断加大教研工作的力度,实施以研促教,以研兴教。通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开展加强了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近年来对教研工作的常抓不懈给古县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勃勃生机,相信不久的将来古县渡的教学质量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