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来过就不曾离去

三毛

<h3>出镜 三毛</h3><h3>摄影 七哥</h3> <h1>清晨的乌镇,平静的水面,两岸的河堤也显得很宁静,漫步在这样的青石小路上,每一户人家,都如此的安静,街边的商户都还沉睡着,少了夜的迷离和沉醉,多了少女似的轻柔和剔透。美的不敢按下手中的快门,怕吵醒那份宁静</h1> <h1>漫步在乌镇间,穿行在小道中,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这里的空气,如此透明,如此清新,一呼一吸间都有江南水乡的如水韵味,让人的心灵可以得到放松的地方,古旧、清净而安详。</h1> <h1>  最美不过烟雨的水乡,一船如画,缓缓行在碧绿的水间,两岸青瓦白墙的房屋静默无语。沿水而建的门前小院,伸展出矮墙的垂柳低拂在水面,倒影出一树翠绿,轻风吹过柳枝轻拍绿水,荡出无数涟漪。细细的雨丝无声的落在水面,给这水乡朦上一层轻纱,似真似幻,如梦如诗,清灵而秀气,似是一幅山水画,每一物都有了灵性般,而我们,是入了画的景。</h1> <h1>走过一段高高低低的石板路,穿过狭小的巷子,就是蓝印花布的作坊,大大的园子里挂着长长的布条,等着晒干.小而精细的花纹透出的是一种细致,蓝色衬出的是一种古朴.也许这种手艺只有在乌镇才看得到,因为这里原汁原味地保留了这种文化的传承,这种风格是属于乌镇的,是属于江南古镇的,因为只有在这里,穿着蓝印花布的衣裳,坐在河边看过往的乌蓬船,才是和谐.</h1> <h1>乌镇不仅拥有精致的小桥,静静的流水,宁静的人家,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这才是乌镇的灵魂所在。</h1> <h1>西栅夜色之美超凡脱俗,无论从构思的精巧还是气势的宏大而言,都是游客不容错过的美景。有人说,如果没有感受到乌镇的晨昏,就不能体会到江南水乡完整的美,晨雾缭绕中的小桥人家,气势磅礴的景观夜景,都是乌镇之美的精华所在,是不可不看的风景。宿在乌镇,成了众多游人来到乌镇的心愿之一。</h1> <h1>水,是乌镇的床,水轻轻摇晃着,乌镇在古典里就轻轻摇晃着。不知道谁说过,悠闲和古典必定是轻轻摇晃的。</h1> <h1>乌镇由于建镇年代久远,小巷较为狭窄,但这恰恰体现了乌镇的特色,可以说这些四通八达的小巷就是乌镇的筋络。小巷宁静深远,蜿蜒曲折,细长得似乎没有尽头,历史的痕迹在小巷中清晰可寻。乌镇千年的繁华,百代的荣耀就隐藏在这深深的巷子里,吸引着我们去探究,去追寻。我们都沉浸在淳朴的民俗民风中,迟迟走不出那积淀深厚的江南情愫。</h1><h3><br /></h3> <h1>乌镇是一幅浓淡相宜的画、一首清新灵动的诗、一曲韵律悠长的歌、一部博大精深书。走进乌镇,感受到的是沧桑、自然、和谐;走出乌镇,体会到的是真诚、淳朴、祥和。<br />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h1><h3><br /></h3> <h1>乌镇是江南温柔乡里的一滩湿迹,是一个人甘愿沉醉其中都不想醒来的梦.这是一方魅力无穷的天地.乌镇的温润,乌镇的艳丽,乌镇的清新,乌镇的鲜嫩,都一一绽现在绵绵不尽似有若无的细雨之中.</h1> <h1>乌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时为越界吴疆,唐咸通年间始正式称镇,为江南四大名镇之一。清代文人施曾锡所作《双溪竹枝词》,曾这样描述乌镇:"苕溪清远秀溪长,带水盈盈汇野塘。两岸一桥相隔望,乌程对过是桐乡。"<br />我最早是从矛盾先生的《林家铺子》小说里知道乌镇的,对乌镇颇为向往,脑海中时常会产生一些古镇的画面,以此来推断乌镇的美丽。此次到乌镇一游,领略乌镇风光,感受乌镇风采,其展现出的古朴之美、清秀之美、恬淡之美、沧桑之美超过了我的想象。<br /><br /></h1><h1>这便是我真正崇仰着的古镇之美,我心里正浮上两句诗"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h1> <h1>乌镇,来过就不曾离开……<br />这是乌镇的广告语也是对它最贴切的描述,<br />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那里的美,只有去过的人才能体会到的。</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