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的父亲

大波士顿老谭

<p class="ql-block">刚刚进入4月,位于太平洋东岸的波士顿还是偶遇大雪纷飞的暴雪。尽管是大雪,但还是抗不住春天的气息,最终以软绵绵的细雨雪飘下人间。哦,农历的清明节到了!岁岁清明,今又淸明,清明时节雨纷纷。细雨纷飞,思绪纷飞,让我想起故去的亲人。父亲是去年6月走的,这就快到一年的忌日了。</p><p class="ql-block">父亲享年97岁,他生前是一个,平易近人,与事无争,平凡得不能再平凡,老实得不能再老实的老实人。但当翻开他的历史,竞会发现他轻年的时候却真的与众不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一九一九年六月出生在四川(现重庆市)梁平屏锦镇梨子村的一个中农家庭。据说爷爷经营一个小客栈房。就是现在的家庭旅馆。谈不上富二代,但基本生活还是有保障,并有机会读书。由于栈房经常来客人,小小的他常喜欢听大人讲故事。有些进步人士就常常给他灌输了不少"反动"思想。19岁的他毅然决定参加了中共川东地下党,曾任梁平县委书记。他的入党介绍人王敏,一个北东来的大个子,对他的帮助很大,也是常来的客户。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幸被捕牺牲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在那白色恐怖时期,随时随地都有掉脑袋的可能。当父亲最亲爱的母亲,我的奶奶过世时,国民党在他家附近布满了特务,而他只能在远处默默地为她送行。</p> <p class="ql-block">白公馆渣滓洞牺牲的王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想父亲的一生,从小给我的印象就是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忍辱负重,沿着党的路线亦步亦趋。我还记得有一次那是在"文革"中,我在街上偶遇父亲,喊着"爸爸"上去招呼,竟把他吓得惊慌失措。那一刻的情景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而在当时却让我有些瞧不上他,甚至怀疑他是否真如红卫兵所说那样是一个国民党军官,特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读大学时,甚至出国后,每次回家,我们总是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争论不休。刚开始,他还是很强式,但渐渐被太多的事实,多比一的群攻。孤军奋战的他总是以沉默而抗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美国生活几十年,特别看到今天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而美国的政坛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争吵不休。一个屁大的事情,一段不到几百公里的高铁,迟迟定不下,建不成。民生几十年并没改善,贫富差距越拡越大。这优越性从何而来,这美国梦从何而生。美国的制度也需要改革,国家也需要开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北京工作时,也拜访过几位父亲的老川东地下党的战友,有的尽管身居高位,如机械部,能原部,邓部长,曾经的地下党川东特委副书记邓照明,中国计量科学院办公室徐春轩主任,刘佳刘姨部长等。我和他们的小孩也非常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从渣滓洞爬出来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住在重庆大田湾附近的</span>杨益言,也是我老爸的单线联系的老川东地下党的战友,小时候我们经常去杨叔叔家里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住在朝天门,重庆饭店附近的蓝平阿姨也是我爸的地下党老战友。她有一个儿子和我同岁,小时候我们也经常一块儿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们都有和我父亲一样,不为名不为利,对人平易近人,对自己坚信的信仰视死如归的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曾经和红岩小说的英雄人物并肩战斗,为了新中国,为了自己的理想,他们那批人真的付出了许多,也许太多太多。父亲他们那代人,以崇高的理想,人人平等的信念,推翻了旧中国,建立了新中国。希望将来的中国会越来越越好。中国纸牌屋的《人民的名义》蹿红,最近它直接漂洋过海,也火到我们这里。直面现实,反腐倡廉,救党利民!如果父亲在世,也一定会喜欢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此清明节,不由得缅怀逝去的亲人。我在家里点上一柱香,希望我的怀念之情能够飘洋过海,让长眠在中国的父亲能够感知得到,我们永远怀念他,愿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孤单!也保佑我在世的母亲,愿她身体健康,永远幸福。我们尽量争取多回去看望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明带来了新的生命,也带走了旧的生命。生死循环,新旧交替,原是万世不易的自然法则。生,带来的是喜悦,是欢乐,是希望和未来。死,带来的是悲痛,是忧伤,是思念和哀悼。但是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清明节被称作鬼节,是人们纪念死者的节日,其渊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为酬谢患难忠臣介之推,放火烧山想逼隐居山中的介之推出来当官,共享荣华富贵。谁知介之推怀抱柳树宁愿被烧死也不出来当官。晋文公痛哭流涕,感佩其患难之情深,人格之高洁,遂封山建祠,折柳祭拜,就有了清明祭祀的习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名句,给清明节涂上了一层忧伤凄惋的色彩。我的父亲走了,我在日本的岳母也在去年走了。近年来更是不断有亲朋好友辞世的恶耗传来,让我感伤不已。痛定思痛,深感人生如梦,世事无常。让我们活着的人珍惜生命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