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也是自然条件最为严酷的沙漠,却因为三毛的文章《撒哈拉的故事》增添了太多浪漫而神秘的气息。她在西撒哈拉的浪漫经历,影响了一代人。撒哈拉沙漠也因此成为无数热爱文学、追求自由的人向往的地方。 </h3><h3> 我们追随三毛的脚步,走进撒哈拉之门【梅祖卡】。【梅祖卡】位于撒哈拉沙漠的最西部边缘,应该最容易去的一处,也是绝大多数沙漠旅行的出发地。</h3> <h3>2017.3.14 行程第六天,早上7时,我们坐汽车离开菲斯,经过伊芙兰前往目的地梅祖卡。一路上我们经历了一日四季的气候:</h3><h3>菲斯13~22度,晴 伊芙兰11~23度,晴</h3><h3>途径雪山3度,晴 梅祖卡9~28度,晴</h3> <h3>早上7:04时离开菲斯酒店Htl Volubilis,8:05时驱车抵达不是欧洲胜似欧洲的【阿特拉斯山脉中部的伊芙兰度假村】,它位于摩洛哥阿特拉位于古城菲斯的南部,距菲斯63公里。这个只有13000人的小镇是著名的滑雪胜地,摩洛哥"小瑞士"之称。那些高高耸立的三角形屋顶,像一座座阿尔卑斯山式农舍;精心修剪过的草坪上,鲜花盛开,房前屋后绿树葱葱,给游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仿佛进入了一个瑞士村庄。在城市的中心有个大湖,周围建了许多花坛和长椅,湖光山色,风景怡人。其景秀色可餐,让人流连,来到这里就仿佛置身欧洲小镇,一幢幢欧洲风格的别墅坐落于绿荫中,绚丽的色彩,尖尖的屋顶,宽大的落地窗。游人三三两两坐在沿街的咖啡屋里,享受着阳光,悠闲而自在。</h3> <h3>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动物交配的季节。</h3> <h3>每家屋顶都筑了鸟巢。</h3><h3><br /></h3> <h3>沿途发射塔筑滿鸟巢,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h3> <h3>绿色使者</h3> <h3>这里结满了霜</h3> <h3>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脉中部风光,这里沿途是雪山,风光壮丽!</h3> <h3>我们是否来到假的非洲?眼前的一切,让我们难以置信!</h3> <h3>上午11时到达里萨尼小镇</h3> <h3>11:04时在一家当地特色的餐馆享用午餐。</h3> <h3>我们在这餐厅品尝地道的阿拉伯美食,充分感受到当地的阿拉伯风情。</h3> <h3>在摩洛哥,一般第一道菜都是先上一盘沙律为开胃菜,之后便是一道含有土豆和肉类在一起的主菜。因为摩洛哥人很注重饮食的保养,诸如不饮酒、不吃很油腻的东西等等,而包含土豆在内的第一道主菜可以用来在胃中"打底",避免对肠胃的刺激和伤害,这也是很好的一种饮食习惯。这道羊肉炖土豆是在一种特殊的摩洛哥陶制厨具之中烹调出来的,用的是穆斯林羊肉,通常都要炖几个小时直到羊肉酥烂为止,如果评价它的味道就是原始的做法,原汁原味的羊肉。</h3> <h3>摩洛哥菜整体的感觉比较清爽,煎、炸的食品不多,除了沙律,其他的主菜大部分用焖、煮而成,而且使用很多天然花草香料,不使用味精,是很健康和天然的食品。因为摩洛哥地处北非,而且作为法国殖民地很多年,菜式的口味受了欧洲很大影响,口味不重,比较爽口。这和其他中东菜的味厚油大的感觉相差很远。</h3> <h3>橄榄是非洲的特产,当作调味品用在肉菜里可以压制肉类原本的腥味,让味道更鲜美。</h3> <h3>摩洛哥餐馆上菜习惯,是先吃完一道菜,再上下道菜,所以每上一道菜,大家都要齐心合力吃完。</h3> <h3>12:06时离开餐厅,我们继续向伊尔芙德小镇进发。</h3> <h3>到伊尔芙德途中,美丽的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h3><h3> </h3> <h3>沿途有众多柏柏尔人村落</h3> <h3>经过3:40小时的车程,终于在15:49时到达伊尔芙德酒店。</h3> <h3>这是一家充滿阿拉伯风情的特色酒店,我们来不及喝酒店服务员给我们准备的红茶,就风尘仆仆在酒店换坐四驱车,赶赴梅祖卡看日落。</h3><h3><br /></h3> <h3>16:05时坐上四驱车,一共7台车进入著名的撒哈拉之门【梅祖卡】。</h3> <h3>这里的撒哈拉沙漠是独一无二的,以形态各异的沙丘闻名,更因为它会随着自然光线的变化,展现出金色、粉色等不同的美丽色泽。日出日落会有不同的美景,成为了摩洛哥境内独特的大漠风光,更成为无数人梦中的撒哈拉沙漠!</h3> <h3>从撒哈拉到地中海,从大西洋到雪山,摩洛哥自然景色绝美。摩洛哥的三座大山从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地中海暖湿气流在冬季从北岸吹向南岸,一片葱郁的橄榄树林和富庶的麦田;而西面的大西洋寒流却完全被阿特拉斯山脉阻隔,低纬度雪山封顶,大山的东侧南部就是横亘非洲大陆的万里撒哈拉沙漠。摩洛哥的撒哈拉风沙是三毛的思念,每次动情就飘落一颗;而红色流沙却是风景绝佳处,是暴虐风暴后的温柔乡。</h3> <h3>梅祖卡沙漠营地。</h3> <h3>撒哈拉沙漠最美处:摩洛哥的撒哈拉最美景观有两处,在扎各拉-廷格尔—埃尔福德—梅祖卡沿线。扎各拉的流沙美在浩荡起伏,周边棕榈树的绿洲发达,有众多的柏柏尔人村落;梅祖卡的红沙艳丽多姿,拥有撒哈拉最高的沙丘Chebbi,日落日出之际,等待沙子的红色随光线不断变换颜色。</h3> <h3>这里的沙漠居民柏柏尔人都弃牧从游,靠接待来自世界各地游客为生。</h3> <h3>虽然我们同柏柏尔人无法用语言沟通,但他们画了一幅美丽的沙漠画送给我们,寓意柏柏尔人拥有心中绿洲和海洋,同我们一起分享!</h3> <h3>进入撒哈拉的最好季节:摩洛哥气候严格以阿特拉斯山脉为界,北面接近地中海气候,夏天干燥炎热、冬天阴雨湿冷;山南为撒哈拉热带沙漠气候,夏天温度高达50度,夜间低到10度以下,温差可达40度,身体虚弱者需特别注意温差适应;冬天适宜进入沙漠,因此从每年的9月到第二年的6月是最好的进入撒哈拉的季节。</h3> <h3>撒哈拉沙漠大门【梅祖卡】我们终于来了,让我们置身粉红色沙海中无比兴奋!看到了世界上最壮美的撒哈拉沙漠,此刻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h3> <h3>来到撒哈拉,骑乘沙漠之舟跋涉于沙丘之上登高望远观日落日出,是一次难得的体验,一般到摩洛哥的旅行团都含有这个服务,我们是35美金/人。</h3> <h3>三毛,原名陈平,一个瘦弱的,不算美丽的东方女子, 但她一生作品甚多,让无数人找回了生活的希望。 对于三毛又没有什么更适合的形容,只能称她为奇女子,特立独行,志行高洁,不肯随波逐流之谓也。</h3><h3>三毛是个纯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虚假,就是这点求真的个性,使她踏踏实实的活着。也许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够完美,她没有逃避她的命运,她勇敢的面对人生。 揣着一份流浪的情怀,走遍了54个国家,西班牙、德国、 撒哈拉、南美、新疆…… 她曾经爱过许多的人,可是他们最终都离她而去。就是三毛的这份纯情让许多女子模仿。</h3><h3>三毛一生作品甚多,和沙漠有关作品有: </h3><h3>《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h3><h3><br /></h3><h3><br /></h3><h3> </h3> <h3>三毛曾说:"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幸福的归宿。"1991年1月4日清晨,三毛终于用她决绝的方式,给无数热爱她、热爱她的文字的人们留下一个永远的背影。那朵顽强绽放在撒哈拉上的奇葩,至今还是多少人难忘的梦里落花……</h3> <h3>这是柏柏尔人拿给我们看的沙谟小动物 ,外形似蟋蜴,柏柏尔人说是沙漠的鱼,生命力极強! </h3><h3><br /></h3><h3><br /></h3> <h3>我们坐沙丘高处,远观撒哈拉的日落。柏柏尔人在流沙下为我们定格了这一幸福的瞬间,我闺蜜给照片命题为"沙漠恋歌",虽然昔日的青春再也找不回来,但回想我们携手同行几十年,有苦也有甜,有斗嘴也有欢乐,一起变老,难得不远万里来到撒哈拉沙漠看日落,挺浪漫!心里甜滋滋的,感恩上天,珍惜当下!</h3> <h3>柏柏人为逗我们开心,制造红色的沙浪让我们拍照。</h3> <h3>柏柏尔人还抱起我们合照,好一个"撒哈拉的欢乐",令我们终生难忘!</h3> <h3>我们终于如愿以偿,捕捉了撒哈拉日落的美景,定格在心中!</h3> <h3>多有诗意画面,带人进入了梦幻的世界......</h3> <h3> 梅祖卡的沙漠日落实在太美了!亲身感受了三毛笔下撒哈拉沙漠粉红色的浪漫,令我们留下终生难忘的美丽回忆!只可惜我们17:03时到达沙丘处,18:37时离开沙漠,只有1:30时在沙漠,时间太短了,有点遗憾!</h3><h3> 再见了,撒哈拉!有机会我们会再来。</h3> <h3>撒哈拉的美景不止在沙丘,还在于地貌从雪山戈壁到绿洲的层次变化,充满了峡谷的幽深,更有柏柏尔先人在进行商业贸易的过程中建设发展起来的土堡驿馆。经过1小时车程,19:35时入住伊尔芙德小镇酒店Htl chergui<br /></h3> <h3>入住沙漠酒店,还有宽敝的游泳池,不禁感觉真有点奢侈!在美丽的月色衫托下,这里显得格外有情调!我们坐在泳池旁看倒影,数星星,在沙漠酒店渡过温柔的晚上,多么令人难以忘怀!</h3> <h3>伊尔芙德酒店大堂温馨华丽</h3> <h3>我们迫不及待把撒哈拉沙漠美景和亲朋好友分享</h3> <h3>客房宽敞温馨,充满阿拉伯风味,真是人生极大享受!</h3> <h3>餐厅美食丰富</h3> <h3>摩洛哥橙子特甜,摩洛哥很多城市都种橙树美化环境。</h3> <h3>2017.3.15 早上9时离开酒店,前往下一站。</h3><h3><br /></h3><h3><br /></h3><h3>摄影 龙智扬 钟梅芳 徐敏 黄黎 叶冠民 吴少娟 黄伟光 陈安 梁志欢 郭会丽 张小玲 何美芬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