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素石精舍。取《素园石谱》"素石"二字,"精舍"即精神家园。寓意:素石精舍石苑是广大石友的交流平台和精神家园。该名称为淮北著名石友吴亚涛先生创作。中国自古就有赏石的传统,在《尚书·禹贡》,关于青州贡品"铅松怪石"的记载。其后历代不绝。至隋唐,此风尤炽,白居易的《太湖石记》介绍了唐代牛僧孺赏石的极致,第一次分出了赏石的品级,反映出唐代赏石文化的发逹;及至宋代,赏石、玩石已蔚然成风,米芾、苏轼、欧阳修、王安石等名士都积极投身于品评、欣赏奇石的活动。此书共收集各种名石一百零二种(类),计二百四十九幅大小石画,被公认为是迄今傅世最早、篇幅最宏的一本画石谱录。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图文并茂,作者自云"检阅古今图籍",凡"奇峰怪石有会于心者,軏写其形,题咏缀后"。而书中所录,基本限于"小巧足供娱玩》者。</h3> <h3> 此石为灵璧石中的青碗螺石,青碗螺品种稀有,成形者及少。该石形似悬龙。蜿蜒扭曲,倒挂金蝠,龙鳞迭出,洞境深邃,上宽下窄,似龙之瑞气自下升腾而起,形成一方中华传统贡石!</h3> <h3> 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是中华民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h3><h3>龙的形象最基本的特点是"九似",具体是哪九种动物尚有争议。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而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而来的龙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龙而言更加复杂。封建时代,龙是皇权的象征,皇宫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礼记·礼运第九》中与凤、龟、麟一起并称"四灵"。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可见于中国经典中的生物,在现实中无法找到实体,但其形象的组成物源于现实,起到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h3> <h3> 松树具有阳刚之美,它的枝干更是具有柔中有刚的特征,松的叶群给人以清脱之感。它是我们民族心目中的吉祥树,是常青不老的象征。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的《青松》最熟不过了。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古诗对松树的描写.松树植根于高山峻岭之中,时时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风吹雨,依旧屹立挺拔。此石,形神兼备,左右各带一洞,为松之韵锦上添花!</h3> <h3> 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一方神奇的美石。此石蕴含四神又称四象,即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是中国人民所喜爱的吉祥物。这四组动物,也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四方之神灵。在中国民俗文化中,四神有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另外,此石右有龙头左有凤头,形成"如意"形状。切整体似一颗大树。顾又称其为"龙凤呈祥如意树"!</h3> <h3> 华表是一种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形式,属于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相传华表是部落时代的一种图腾标志,古称桓表,以一种望柱的形式出现,富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h3> <h3> 我国古代对发现于红山等地的一种玉器的称呼,又名玉兽玦。被认为是龙的最早雏形。但由于外形特殊,考古界对于该玉器定义为猪还是龙争议颇多,还有人认为这是熊。大量红山玉器的造型反映出很多很多动物如蝉,鸟。鸭嘴兽,鱼,龟,及四肢动物均和玉猪龙共同出现,如此表达出玉猪龙是各种动物的最早期胚胎,包括人类,即人和动物最早期胚胎。也就是说玉猪龙是胚胎而且非某种特定动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