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吧,英雄!———临汾人民为大汉名将卫青、霍去病树立纪念碑式雕像

石头记℡

<p><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YLfmd02YwCPLaP2CE4YxeA" target="_blank">精彩美文欣赏:天生将才霍去病</a></p> <h3>【前言】清明前夕,平阳古城频增一股英雄豪气,西汉著名将领,伟大的民族英雄和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卫青、霍去病大型雕像,在故里临汾落成揭幕,社会各界数百人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英雄雕像的风采,并敬献花篮。</h3> <h3>卫青、霍去病分别为临汾河西青城村和高堆村人,西汉时期,先后被汉武帝封为大将军,千里出塞,并肩作战,历时十年彻底打败匈奴,收复河西走廊,为巩固西汉边境,开拓西部疆域,打通丝绸之路,保障长城以北边疆安定繁荣,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两千多年来,临汾人民铭记着这两位平阳娇子的丰功伟绩,一直为平阳大地走出这样伟大的民族英雄而自豪。</h3> <h3>这座命名为《大汉雄风》的雕塑,是临汾人民首次为卫青、霍去病塑造的艺术形象,由宿青平设计,花岗岩雕造,雕塑高6.5米,长11米,形态庄重,气势雄辉,卫青、霍去病头像并肩相依,威严深邃的目光,正视前方,刚毅中闪烁着忠诚的家国情怀,沉思中折射出不畏强敌的雄才伟略。旁侧战马飞驰,仿佛让人们看到两千年前的万马奔腾的漠北战场,背后迎风高扬的大汉旗帜,已融汇在祁连山脉、河西走廊,寓意卫青、霍去病伟大的历史功勋与山河同在,永垂不朽。</h3> <h3>【按语】2017年4月3日清明前夕,《大汉雄风》卫青、霍去病大型雕像在故里临汾鼓楼北大街落成,雕塑设计者、市长助理宿青平发表题为“回来吧,英雄!”的致词,经整理特此刊发。</h3> <h3>【致词】清明时节,我们都祭奠先人和已故的亲人,但在临汾有两位英雄更值得缅怀尊敬。他们从平阳大地走出,他们从奴隶成为将军。<br></h3><div>两千年前,古城平阳,汾河西岸,出现了两位顶天立地的英雄。由于他们的出现,西汉帝国才彻底打败匈奴,成就一统江山;由于他们的出现,大汉版图才收复河西走廊,得以长治久安;由于他们的出现,中华民族才开通丝绸之路,由此与欧亚相连……</div><div><br></div><div>遗憾的是,两千年来,我们拥有英雄,却没有让英雄之光普照平阳;我们拥有英雄,却没有借英雄之魂放射光芒。</div><div>遗憾的是,两千年来,英雄为国捐躯长眠异乡,虽有大汉帝王相伴,却再未回到故乡,后人们也未看到过英雄的容颜。</div><div>今天,我们终于明白,这是多大的缺憾!公元2017年,时隔两千年后,我们终于让英雄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让英雄的灵魂回到母亲的怀抱,回到生养他们的故乡平阳!</div><div>这是故乡人民给英雄建造的第一座雕像。瞻仰的人们说,这就像心中的英雄;英雄的后人说,这就是他们想象中的先人。但这并非只是一座雕像,而是一段历史,一面旗帜!一段刀光剑影,关乎民族命运的历史;一面赤颜如血,铸就国家灵魂的旗帜!这段历史由出身奴仆的英雄所写,这面旗帜由出自临汾的英雄所扛。今天,我们已经明白,临汾缺少什么,需要什么。从今天起,临汾将重新拜读这段历史,共同挺立这面旗帜!从今天起,我们要向世人宣告,临汾由于两位英雄,将成为一座“英雄之城”;临汾由于两位英雄,将踏上“丝绸之路”,融入“一带一路”的征程……</div><div>此时此刻,我们猛然醒悟,两千年前从长安到西域,直到欧亚的那条路,是英雄血肉开通。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其实离临汾最近,沿途都有英雄的名字作为路标,老家人走起来更为通顺。</div><div>此时此刻,仿佛听到英雄的召唤,我们能够心领神会:有英雄壮胆,没有什么不可面对的困难;有英雄引路,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险阻。</div><div>此时此刻,我们终于可以借英雄的胆气告诫后人,两千年前平阳古城能够走出英雄,两千年后临汾大地更加需要英雄,需要更多为国担当的英雄,挺立临汾的英雄,无私奉献的英雄,造福人民的英雄!</div><div>此时此刻,我们终于有资格告慰英雄,故乡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中华民族将会永远铭记你们!</div><div>清明时节,华夏大地都在慰藉英灵。此时,英雄能够听到平阳儿女呼唤两个名字的声音:卫青!霍去病!</div><div>回来吧,英雄!</div> <h3>4月3日上午9时,揭幕仪式正式开始,来自卫青、霍去病故里青城村、高堆村的后人,以及文化界、史学界、中小学生、公安干警、老干部代表等社会各界代表共同为《大汉雄风》雕塑进行揭幕,并向卫青、霍去病雕像敬献花篮。卫青、霍去病故里代表及老干部和史学界代表纷纷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盛赞卫青、霍去病雕像,是临汾一项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工程,也是纪念卫青、霍去病历史功绩,为临汾增光添彩的一座文化丰碑,将对后人了解历史、了解临汾,增强家国情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h3> <h3>【祭祖】汉大将军霍去病第85代后人、农民书法家、高堆村霍玉浪先生在现场宣读祭文。</h3> <h3>临汾社会各界在母亲街水厂十字口瞻仰《大汉雄风》卫青、霍去病雕像,并举行公祭仪式。</h3> <h3>揭幕仪式结束后,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纷纷聚集在雕塑周围,瞻仰英雄雕像,纷纷合影留念,赞叹不已,崇敬与自豪感溢于言表。</h3> <h3>【卫青简介】卫青的母亲被称为卫媪(卫媪是否为其夫家姓存在争议)。与其夫生有一男三女:长子(卫长君)即卫长子,长女卫孺(《汉书》作卫君孺,《史记》作卫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后卫媪与来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了卫青。因生活艰苦,卫青被送到亲生父亲郑季的家里。但郑季却让卫青放羊,郑家的儿子也没把卫青看成兄弟,当成奴仆畜生一样虐待。卫青稍大一点后,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便回到母亲身边,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h3><div>元朔元年(前128年)春天,卫子夫终于生了个儿子。汉武帝给小孩儿取名叫刘据,马上立卫子夫为皇后。卫皇后的同母异父弟弟卫青因为跟匈奴打仗立了功,升任大司马大将军,被封为长平侯。卫皇后二姐卫少儿早先的私生子霍去病,也因为跟随卫青立了战功,做了大司马镖骑将军,被封为冠军侯。这么一来,卫氏和霍氏就成了显赫一时的外戚。</div><div><br></div><div>元光六年(前129年),匈奴大举入边。武帝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率兵一万出上谷;同时任命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今内蒙托克托东北),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今河北蔚县东北),李广为晓骑将军出雁门,兵分四路进击匈奴。在这四位主将中,李广、公孙贺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公孙敖也比卫青有经验,只有卫青第一次率兵出征,群臣多持怀疑态度。</div><div><br></div><div>事实证明,武帝慧眼识珠,在出征的四路人马中,只有卫青获胜,一直攻到了匈奴腹地龙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斩杀匈奴七百余人,其他三路全部失败,李广自己都做了俘虏,靠他的机智和勇敢才逃了回来。武帝极为高兴,赐卫青关内侯。当然这只是卫青牛刀小试,刚刚显示其军事才干。</div><div><br></div><div>元朔元年(前126年),匈奴为报复汉军的进攻,大肆侵扰北边郡县,汉朝边民数干人惨遭杀戮,财物被掠不计其数。第二年,匈奴更变本加厉,用大部分兵力进攻上谷、渔阳等地,武帝命卫青率军出击盘据河南(今河套地区)的匈奴楼烦、白羊等部。</div><div><br></div><div>卫青秘密率军沿黄河西进,乘匈奴不备,一举击溃楼烦、白羊等部,直追出高阅要塞(在今狼山山脉上,南北主要通道),歼敌两干三百余,俘敌三千零七十一,缴获牛羊马畜百余万,收复河南地这一战略要地,汉军几乎无一伤亡,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因此被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卫青已成为一颗耀眼新星,跃然升起。</div><div><br></div><div>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卫青率领的西线出高网塞,一路由骑将军公孙贺、游击将军苏建等人组成的东路由朔方(今内蒙乌拉特前旗南)出发,作战主要目标是西线的匈奴右贤王。匈奴右贤王根本想不到汉军会远涉大漠来进攻自己,自以为远离汉朝边境,可以高枕无忧,终日饮酒作乐。</div><div><br></div><div>卫青采用长途奔袭战术,出塞北长进七百里,在夜间将右贤王突然包围。当时右贤王酒还没醒,根本无法抵抗,只带了一个爱妾和一百多名亲兵落荒而逃,卫青又连续追击数百里,共俘虏了匈奴裨王(小王)十余人,部众一万五干人,牛羊数十万。</div><div><br></div><div>卫青凯旋,武帝命一专使持大将军印,就在汉匈边境上拜卫青为大将军,统帅所有出征的部队,增加卫青食邑八千七百户,并封卫青尚在被裸中的三个儿子为侯。卫青推辞说:“获胜是各位将校奋勇征战的结果,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应当封赏他们。微臣的三个儿子尚在戳概之中有何功劳,怎能封侯。”回到长安后,上表固辞,汉武帝对他的这种推功于人的品格十分赞赏,说:“我没有忘记其他将校们的功劳,他们也有封赏。”从征的公孙敖、公孙贺等都被封为侯。</div><div><br></div><div>匈奴不甘心右贤王的失败,汉军刚刚撤回,匈奴军就尾随南下。因此,卫青于元朔六年春,又率领公孙敖、公孙贺、李广、苏建、赵信等将军以十万之众从定襄(郡治在今内蒙和林格尔北)出发,突施反击,歼敌数千之后又退回定襄修整。过了一个月,卫青再次出击,和匈奴主力相遇,战斗十分激烈,最后歼灭匈奴一万余人,匈奴败走。但苏建、赵信所部三千余人在行进中和匈奴主力遭遇,全军覆没。</div><div><br></div><div>赵信本是匈奴人,投降汉朝以后被封为翁侯,怕战败后遭到军法惩罚,又投降了匈奴。只有苏建一人杀出重围,回到大营。按军法,败军之将当下狱治罪,前方主帅更有权处置败将。苏建回到卫青营中主动请罪。卫青征求议郎周霸、将军长史阂(主管军营文书军法等)的意见,问该如何处置苏建。周霸等人说:“大将军出征以来,还没有斩过偏将。现在苏建弃军逃回,应当处斩,以增加将军威严。”</div><div><br></div><div>长史阂反对,说:“苏建以数千之军敌数万之众,力战一日,全军没有二心的。回营之后,反要处斩,怕以后没有人再会回来了,不应当处斩。”卫青叹息说:“我因姐姐是皇后而受到皇上重用,身为大将军,在军队中不愁没有威信,要我用处斩部将的方式来立威,根本不可行。</div><div><br></div><div>皇上命我为将出征,虽然给了我杀人斩将的权力,但我也不能擅自使用。苏建是皇上任命的将军,违反军法,应由皇上处置。这样也可给臣子们做一个不敢专权的榜样。”后来,苏建被送到长安,武帝见他情有可原,赦免了苏建。在这次战役中,卫青因有部将投敌,斩敌不多,没有加封,只有霍去病功劳突出,被封为冠军侯。霍去病是卫青外甥,从此崭露头角,活跃于战争舞台。</div><div><br></div><div>匈奴虽然屡遭打击,但主力尚在,在赵信的谋划下仍不断虏掠汉朝边民。元狩四年(前119年),武帝命大将军卫青和票骑将军霍去病各率骑士五万,另有步兵役夫数十万,分为两路进攻匈奴。卫青由定襄出发,霍去病由代郡出发。匈奴大本营在西线,和卫青正面为敌,匈奴见汉兵大举进攻,采纳赵信建议,把锚重老小全部转移到漠北,留下精兵以逸待劳,等汉军长途跋涉,人困马乏时再主动攻击。</div><div><br></div><div>卫青早已从俘虏口中知道单于的位置,见到单于严阵以待,命令军队用武刚车(一种车顶与四周都有皮革防护的战车)自环为营,用五千精骑冲击敌阵,匈奴也以万骑迎战。双方激战至黄昏,突起暴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两军对面,不分敌我,卫青趁乱命汉军从左右两翼包抄敌军。</div><div><br></div><div>单于发现汉军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斗志旺盛,战斗力很强,自己没有取胜希望,便在暮色苍茫之中,风沙迷漫之际,率领几百名护卫突围而走,向西北方向逃窜。卫青派轻骑连夜追击,自己率主力尾随其后,一气追了两百多里,直到了鬓颜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支脉)赵信城,没能抓住单于,夺得匈奴仓库,获得大量粮食,补充了汉军给养,无法携带的全部付之一炬。</div><div><br></div><div>这一战,卫青歼敌一万九千余人,摧毁了匈奴粮储基地,被升为大司马。霍去病的战果更为辉煌,消灭了匈奴左贤王的主力,杀敌七万零四百四十三人,一直追击到翰海(今贝加尔湖)之边。</div><div><br></div><div>据悉这次大战之后,匈奴主力丧失殆尽,一时之间,匈奴无力南侵,双方战事趋缓。这和作为抗匈统帅的卫青的战功是分不开的。卫青任大司马之后,适逢平阳公主寡居,平阳公主想找一位才能出众,品貌俱佳的列侯为丈夫,众人一致赞扬卫青。平阳公主说:“这原是我家的奴仆,给我牵马的,怎么可以和我相配呢?”左右说:“那是过去,现在尊贵无比。”平阳公主就请皇后做媒,请武帝下诏,命卫青娶平阳公主为妻。</div><div><br></div><div>大司马、大将军,外加皇帝姐夫,卫青地位尊宠无比。但卫青待人一如既往地谦和虚心,从不居功自傲。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病逝,武帝为褒奖他抗击匈奴的不朽功绩,下令将他葬在为自己准备的茂陵旁边,供后人瞻仰。</div> <h3>【霍去病简介】出身背景:霍去病是西汉著名抗匈将领,是一位少年将军。霍去病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儿子,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h3><div><br></div><div>少年骁勇: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称霍骠姚),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籍若侯乃封号,名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勇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div><div><br></div><div>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div><div><br></div><div>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时年22岁)各率骑兵5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沙漠别称或曰即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他和卫青发起的对匈奴的进攻性战争,改变了汉朝长此在对匈奴战争中的守势状态,一举打败匈奴。从而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长城一带,也就是在漠南地区的边境安全,此战为汉朝进击匈奴最远的一次。</div><div><br></div><div>官至司马: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设置大司马位,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皆加官为大司马。同时下令,骠骑将军秩禄(即俸禄)与大将军相同。汉武帝于建元二年(前139)罢太尉之位,直到设置大司马位,以代替太尉之职,卫青和霍去病因为有了大司马这一加官称号,得以名正言顺地管理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div><div><br></div><div>英年早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卒,年仅24岁(虚岁)。陪葬茂陵。谥封“景桓侯”。取义“并武与广地”,彰显其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意。</div><div><br></div><div>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div><div><br></div><div>军事思想:骑兵的建设与使用。武帝时期,是中国军制史上由车骑并用向以骑兵为作战主体这一重大转折得以完成的重要阶段。大规模使用骑兵集团,快速机动,长途奔袭,是汉军前期战胜匈奴的主要原因之一。汉代骑兵的发展大致可以汉武帝为界划分阶段,此前是骑兵与车兵并重,此后则由骑兵完全取代车兵,进而成为汉代军队的主力兵种。</div><div><br></div><div>是突袭作战战术的运用。霍去病的作战方略可以说是对汉军战术观念的革新。他的作战可谓是迂回纵深,穿插包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回穿插,对匈奴实行合围,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对其实行毁灭性打击。</div><div><br></div><div>在漠北之战中,霍部带着的倾一国之力准备的物资舍弃不用,反常地取食于敌(仅此一次),就是在漠北想办法补充军需物资。客观上最大程度的打击了匈奴的生产能力。同时也可以解决汉朝国力不足以支持对匈奴作战的问题。</div><div><br></div><div>霍去病任用匈奴裔武人。包括取食于敌,千里奇袭都可能与这些匈奴裔武人有关。</div><div><br></div><div>轶事典故:</div><div><br></div><div>1、甥舅关系</div><div><br></div><div>霍去病与舅舅卫青的关系亲厚,两人虽然战功显赫,但从不结党,更不养士(门客),苏建曾经劝告卫青养士以得到好名声,卫青认为养士会让天子忌讳,而且作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职就可以了,何必为求得好名声去养士呢?而霍去病也跟卫青抱有同一种看法。从霍去病请立三子封王的上疏也可以看出与卫青维护太子刘据的一致立场。</div><div><br></div><div>2、冒死进谏</div><div><br></div><div>元狩六年,霍去病上疏请武帝封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三人为诸侯王,诸侯王必须“就国”(即去封地居住而不能留在长安)。大司马臣霍去病冒死再拜上疏汉武帝:“承蒙陛下错爱,使我霍去病能在军中供职。本应专心思考边防事务,即使战死荒野也无法报答陛下,居然敢考虑他事来打扰陛下。我这样做,实在是因为看到陛下为天下事忧劳,因哀怜百姓忘了自己,减少了食膳音乐,裁减了郎员。皇子们赖天保佑,长大成人,已能行趋拜之礼,但至今未封号位设师傅官,陛下谦恭礼让,不怜悯骨肉之情,群臣私下都希望早日予以封号,但不敢越职进奏。我不胜犬马之心,昌死建言,希望陛下命有司,趁盛夏吉日早定皇子之位。希望陛下鉴察。霍去病冒死再拜进奏皇帝陛下。”三月乙亥日,御史臣霍光兼尚书令上奏未央宫。汉武帝下诏道:“下交御史办理。”</div><div><br></div><div>3、忠孝两全</div><div><br></div><div>霍去病生为奴子,长于绮罗,却从来不曾沉溺于富贵豪华,他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一切之前。汉武帝曾经为霍去病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第,霍去病却断然拒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div><div><br></div><div>霍去病是霍仲孺的私生子。其父未曾尽过一天当父亲的责任,但霍去病长大后,知道了父亲的事,有次任骠骑将军出征时顺道到了平阳(今山西临汾),霍去病便命下属将霍仲孺请到休息的旅舍,跪拜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大人:汉唐时指父亲)之子。”霍仲孺愧不敢应,匍匐叩头说:“老臣得托将军,此天力也。”随后,霍去病为霍仲孺置办田宅奴婢,并在领军归来后将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div><div><br></div><div>3、射杀李敢</div><div><br></div><div>漠北之后,李敢因私怨刺伤大将军卫青,作为其顶头上司,霍去病于狩猎中射杀李敢。论私,李敢挟私报复行凶在先,霍去病孝字当前,毅然为亲复仇;论公,李敢目无法纪刺杀全军最高统帅,而霍去病得知后当机立断严格执法。</div><div><br></div><div>死亡原因:褚少孙在《史记》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中补记:“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山。”这是历代史书中对霍去病死因的唯一记载。</div><div><br></div><div>也有说是在漠北之战中匈奴人将病死的牛羊等牲口埋在水源中祭祀诅咒汉军,因此水源区产生了瘟疫。而霍去病在此处饮食了带有病菌的水,而后病倒。但也有一些专业人士提出,霍去病死于漠北之战两年后,不符合瘟疫的发病时间。当然两千年前的医疗水平有限,数次领兵出征的劳累,长时间处于艰苦的环境,也足以对霍去病的身体造成不可治愈的伤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