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古巴是个多彩的国度。好像上帝又在这里打翻了调色板,纵容人们放肆地挥霍色彩。尤其是它的首都哈瓦那,从建筑、汽车、衣服,到人的肤色,统统都是五彩斑斓、活色生香,不愧为加勒比海岸一颗耀眼的明珠。<br /></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老城中心的岁月广场。它的历史可追溯到贩卖黑奴的时代。那时这里曾是西班牙人买卖黑奴的市集。后来演变成一个节日庆典广场。现在岁月广场汇聚酒吧、咖啡馆,乐队演出昼夜不断,从咖啡馆的回廊望出去,五颜六色的建筑,五颜六色的人,流动的、静止的,都是色彩。<br></font></h3> <p class="ql-block">哈瓦那是保存历史遗产最好的美洲城市之一,海边的要塞城堡,城中的天主教大教堂、歌舞沸腾的小广场和幽深安谧的背街小巷,大透着一股沧桑而厚重的历史气息。1982年哈瓦拉老城以它独特的魅力和保存完整的殖民地城市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p>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古巴人对颜色的搭配,胆大心细,艳而不俗,建筑被他们涂抹成了立体的画卷。宝蓝、玉绿、橙红、粉紫、明黄.......他们放纵起色彩来真有几分加勒比海盗的剽悍作风。<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昔日的国会大厦,跟美国白宫俨然像一对亲兄弟。当年,借助美西战争,古巴得以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中独立。在1960年代以前,美国与古巴的确亲如兄弟,古巴在政治、经济领域都效尤美国。而它独特的加勒比风情对美国游客也极具吸引力。<br>古巴革命之后,古巴与美国交恶,从此站队到苏联社会主义阵营,成为反美先锋,也因此遭到美国持续半个多世纪的经济制裁。在卡斯特罗执政时期,先后有五分之一的古巴人逃往美国。截至2013年,约有200多万古巴人生活在美国,这一数字超过古巴人口的20%。1959年,古巴发生革命,大批古巴人逃往美国佛罗里达,迈阿密成为古巴人的流亡集中地。仅1965年,就有10万古巴人通过每天两次的“自由航班(freedom flight)”从哈瓦那飞抵迈阿密。从此开始与自己祖国隔海相望的新生活。</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尽管古巴历经半个多世纪社会主义革命的洗礼,但哈瓦拉老城依然弥漫着浓郁的西班牙殖民地风情。仍有70%的古巴人信仰天主教。 走进哈瓦那老城,恍若时光倒流。满城缤纷的老爷车,让人眼花缭乱。黄昏,在夕照斑驳的光影里漫步,给人往日重现的幻觉。<br>1990年代苏联解体后,古巴社会经济面临新的危机,经历了一段遭遇封锁、物质极度匮乏的艰难时期。古巴开始转而效仿中国搞改革开放。以荟萃欧陆建筑的哈瓦那老城做旅游开放试点,专门成立了一个“历史学家办公室”全权负责老城区的保护、修缮和旅游运作。由于该机构拥有行政自主权,并在经济上实行市场化运作,这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古巴高度集权社会的官僚主义作风和计划经济束缚。他们在运作的过程中,珍视文化遗产,坚守城市历史遗迹保护第一的底线,使哈瓦那的文物保护和旅游盈利获得双赢,让日渐衰落的老城区重新焕发活力。</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西班牙风情的老房子,历经沧桑,明艳依旧。</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哈瓦那街上,随处就能遇见格瓦拉的粉丝。</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烟盒上的切.格瓦拉。在古巴,这位卡斯特罗的铁哥们,不仅是革命时代的偶像,还成为了一种经久不衰的时尚符号。古巴出产的很多商品都有他的头像。尽管他不是古巴人,而且离世已近半个世纪,但他依然是古巴的骄傲和不老的传奇。</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古巴虽由卡斯特罗统治,却是切.格瓦拉的国度。无论是在首都哈瓦那的大街小巷,还是在偏僻的小镇乡村,到处都能看到这位颜质爆表的阿根廷医生酷酷的头像。</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这些1950年代从美国进口的雪佛莱和福特老爷车,看上去又靓又酷,非常耀眼。它们奔走在哈瓦那的大街小巷,形成一道道流动的绚丽风景。而在它们的原产地美国,却很难寻觅到它们的踪影,早被更新换代淘汰掉了。<br>由此也可推断,革命前的古巴能从美国进口数量惊人的老爷车,说明当时的经济很繁荣。自上个世纪20年代起,作为加勒比最大港口的哈瓦那开始迅速发展,至50年代已跻身于当时世界级大都市行列。据记载,1958年古巴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当年的意大利相差无几,在革命之前的1950年代,哈瓦那人曾戏称当时美国的南部城市迈阿密为“乡下”。彼时,哈瓦那的富庶和魅力可见一斑。</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富丽堂皇的国家歌剧院</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遇见色彩这么亮丽的老爷车,忍不住想乘车去兜风。</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坐落在哈瓦拉郊外的维西亚小庄园,海明威曾在此居住了20年。这座城市给了他灵感、艳遇和陶醉在美酒里的绚烂时光。所以,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老人与海》应是回报给哈瓦那的最佳礼物。</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海明威故居的书房和餐厅</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老城的5分钱酒吧,是海明威常跟友人聚会的地方 。对于嗜酒如命的海明威,最钟情的莫过于两杯酒。一杯是这家酒吧用朗姆酒调制的Mojito,另一杯则是小佛罗里达餐厅的Daiquiri。</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海明威最喜欢的小佛罗里达餐厅</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如果说切.格瓦拉是革命古巴的象征,那么海明威则是哈瓦那的形象代言人。海明威曾说:哈瓦那是除威尼斯和巴黎之外,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br />在哈瓦那,凡是与海明威有关的,无论是餐厅、酒吧,还是他住过的旅馆和游艇停泊的码头,都变成了游客必去的景点。 坐落在哈瓦那城郊的维西亚小庄园是海明威的故居。从1940年到1960年,他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此度过。他在这里完成了两部名著《老人与海》和 《丧钟为谁而鸣》。前者为他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庄园里至今仍依原样保留着海明威及其家人的起居室、卧室、餐厅、厨房、卫生间、书房,以及两千多本藏书。园中绿树掩映,游泳池旁停靠着海明威用过的游艇,还有他四只爱犬的墓。仿佛这里的一切,还在期待着它的主人归来。<br /></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每当夜幕降临,哈瓦那呼吸着加勒比海的海风,沉浸在音乐里流光溢彩。</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古巴有三宝:音乐、雪茄、朗姆酒。尽管经济欠发达,国家比较穷,但因有以上三宝,而且医疗、教育都免费,古巴人依然活得有滋有味,快乐从容。看上去不像咱们中国人普遍患有集体焦虑症,有钱没钱都一脸急吼吼的苦大仇深。</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街上庆贺新年的人们</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小巷里的理发店。革命之后的古巴,终于也跟当年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一样,有了个体户,有了私营经济的萌芽。这位快乐的理发师,正是店主人。</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这位在海边垂钓的老人,让我想起海明威《老人与海》里的人物桑提亚哥。</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语言不通,也要交流。他竟然听懂了我来自China</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哈瓦那街头活泼可爱的小朋友</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