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昨天晚上骑友在微信群里发骑行通告,说今天骑游婺源龙山的坑头村,还说坑头建村已有1400余年,村里村外有三十六座半桥,除此之外,河道两岸的桃花举世闻名。正好今天得空,可以同行,了却慕名已久的龙山游。</b></h1> <h1><b> 早八点,还是进矿桥集中出发。途经太白镇的潘村进入中云镇,到达龙山的豸峰村。</b></h1><h1><b> 快到龙山乡时,我们从左边走近路骑行,上了一个坡穿过豸下岭垭口下坡,豸峰村的美景就映入眼帘,群山环绕着村庄,对面的主峰很特别,整体给人一种非常壮观的景象!</b></h1> <h1><b> “豸峰”村名的由来:</b><br></h1><h1><b> 村边整个山形呈回龙笔架,九龙下海之形,唯有主峰犹如插在笔架上的文笔。村民都形象地称其为“文笔峰 ”。观其险要,也称“寨岗峰”,说起寨岗峰,人们流传着它与村落命运相连的一段离奇故事。北宋末年,潘姓始祖选择了这块风水宝地作为子孙世居家园,便安寨在此山下,将村名取之为“寨峰”。到了元末明初年代,村内经济富足,人才济济,居官者颇多。有一官员路过此地,闻其名,观其形,疑有山寨谋反之嫌,便密报朝廷,巧好朝中有人,快信回村,村内文人以村庄靠山“来龙山”之形,形似豸冠(豸冠古代执法官所戴之冠),故形象地改为“豸峰”,待朝廷派御林军赶来村时,却不见“寨峰”。因为方言”豸”与”寨”字同音,一字之改,使这个村落避免了一场灾难,也显示潘姓先祖富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由此,豸峰村名沿用至今。</b></h1><h1><b> </b></h1><h1><b> 沿溪重修的石板路</b></h1><h1><b> 远处是白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民居,田里的油菜花怒放过后准备谢幕,溪中清水涟漪,岸边的柳树已暴出新绿,路边的小花显得格外别致……</b></h1> <h1><b> 美女骑友们喜不自禁,赶紧用自拍杆拍起照来。</b></h1> <h1><b> 村口为路人修建的风雨亭,体现出村庄的厚道和人文关怀。</b></h1> <h1><b> 古树石桥</b></h1> <h1><b> 这条溪就叫桃花溪——溪长十八里(通称“十八里桃溪”)</b></h1> <h1><b> 骑行在这样的石板路上,真有一种时间的穿越感……</b></h1> <h1><b> 到达豸峰村的潘氏宗祠——成义堂(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h1> <h1><b> 成义堂主人,名宝元,字汝珍,号晋三,生于乾隆癸丑。他出身贫寒,祖居豸下湾水塘草屋,从小天赋聪明、勤奋,为摆脱困境,青年时期就卷入商贾大潮,以贩茶为主,盐、油生意由小到大,从农村到城市,从国内到国外,为人诚实、大方,不凡的智商换来生意的红火,家财逐年丰厚,富裕起来,唯能可贵的是他乐于助人。咸丰年间,粤匪蹂躏村庄,民房及宗祠被焚烧无几,整个村庄一片废墟,在外经商的晋三公慷慨解囊,取出积蓄,援助村民,重建家园,一方面引带众多乡亲外出经商,为乡亲奔波商场,经过十年的努力,重建家园。晋三公以义字为全村树立了典范,因此,他的堂名也以成义命名,并主张”由义居仁“的道德新概念,晋三公的举措感动皇上,当年宣圣云:称之“贫而无滔,富而无骄”。后来,晋三公由商入仕,由贡生加知府衔,初封征士郎太和县训导,晋封奉政大夫,累赠通奉大夫(二品)。晋三公助人为乐的精神,一直鼓励鞭策后来人,村中应运而生的施棺所、施银庄、施茶亭、施布店,遍布全村,拯救着近邻乡村贫苦之人,受到人们高度的评价,为社会稳定作出了努力。</b></h1> <h1><b> 穿越一下——沾点仙气</b></h1> <h1><b> 这种风雨亭,特别适合砍柴人歇息——四面透风凉快,柱子多可以靠柴担。</b></h1> <h1><b> 穿过豸峰村继续往里骑行,到达孔村。</b></h1><h1><b> 孔村原名孔坊,因村民崇儒尊孔,所以便以孔字作为村庄的名字,希望子孙后代能以孔子为楷模,崇文尚礼,恪守节操。</b></h1> <h1><b> 孔村,是个典型的依山傍水村庄,小桥流水,恬静自然。清澈透亮的桃溪水,从村头一直穿过村尾,日夜洗涤着村民们的心灵,崇德向善。据说,这里是明代兵部尚书潘鉴和工部尚书潘旦的故里。</b><br></h1> <h1><b> 村后新修公路旁,挺立着一棵年代久远的苦槠树,仿佛在提醒路人这个村庄的悠久历史。</b></h1> <h1><b> 现代的电气化铁路(九景衢)从山溪田垄上架桥而过</b></h1> <h1><b> 在这,开始看见了有名牌的古石桥。</b></h1><h1><b> 据说,景区内有36座半桥。这里古时有一个风俗习惯,村里每出一个官就要建一座桥,为什么有半座桥呢?那是因为那个官是用银子买来做的,族群认为这不是真本事,不能跟其他同等待遇,只能建半座。这里还是世界上人均拥有桥梁最多的地方,平均不到20人就拥有一座桥,从这个方面讲可谓世界之最了。</b></h1> <h1><b> 这就是我们今天骑游的目的地——坑头村</b></h1><h1><b> 坑头是婺源县古代民居保留完好的村落之一,迄今已有112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唐朝广明(公元880年)年间,福建三山人潘逢辰由黄巢寇乱避难地安徽歙县黄墩始来婺源,定居桃溪(即坑头村),为潘氏始祖。桃溪的下游孔村、豸峰村由此繁衍。</b></h1><h1><b> 桃溪景区自然风光旖丽、秀美,四周青山围裹,左右蜿蜒伸展,前后列嶂为屏,形似太极八挂图。千年以来,景区内坑头村义风鼎盛,人才辈出。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传遍四方。</b></h1><h1><b><br></b></h1> <h1><b> 大家能一同骑自行车到此一游,也是缘分,合个影。</b></h1> <h1><b> 这是进村的主桥,桃溪桥。</b></h1> <h1><b> 济美桥,明代修建。</b></h1> <h1><b> 古村道依溪而建,溪水、古道、稻田、青山,俨然一幅山水画。</b></h1> <h1><b> 这里开始进入村庄</b></h1> <h1><b> 这是双溪汇合处</b></h1> <h1><b> 这座桥的涵洞特别坚固</b></h1> <h1><b> 从此可以看出昔日的辉煌</b></h1> <h1><b> 别出心裁的设计</b></h1><h1><b> 村庄建在一个Y字型的山沟里,用地面积非常有限,这家能在桥上建个阁楼,真是一举多得:既满足了建桥的要求,又多了一个利用空间,还为村庄增添了一个景观(个人观点)。</b></h1> <h1><b> 这是村庄左边的山沟</b></h1> <h1><b> 这是往右边走的山沟</b></h1> <h1><b> 在右边溪水沟边看见了这个造型</b></h1><h1><b> 起什么作用?</b></h1><h1><b> 我想,应该是排水的出口。村庄沿溪依山而建,地表山泉不少,上面要建房子,必须给水出路,要不基础就不牢了(哈哈,瞎猜)。但这设计与工艺,堪为精到。</b></h1> <h1><b> 里面有一口塘,可是院门紧锁。</b></h1> <h1><b> 山溪水养鱼(冷水塘鱼),可是餐桌美味。</b></h1> <h1><b> 这里再往前就是村尾进山了</b></h1> <h1><b> 溪水上面有座风雨桥</b></h1> <h1><b> 过了风雨桥,又看见了一座古桥。</b></h1> <h1><b> 在村尾路边看见了这个牌位</b></h1><h1><b> 泗洲大圣,即唐朝初年西域何国人僧伽(何国在今吉尔吉斯斯坦的阿尔别希姆),他在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到中国泗洲临淮县(今江苏境内,原有泗洲城,清朝康熙年间沉入洪泽湖)建起了普照王寺,传经布道。他道行高深,名声远播,受到佛一样的礼遇,人们甚至造寺庙供奉。公元708年,僧伽应召入长安,公元710年3月2日圆寂,享年83岁。当时的皇帝唐中宗为其敬漆肉身,送回泗洲临淮起塔供养,奉其为“泗洲大圣”。后寺塔毁于火,僧伽肉身受损,遂火化,始有舍利。僧伽在佛教典籍中被视为“观音菩萨”的化身。唐朝时的观音像即以僧伽容貌为模本,所以多为男相,以后才演变为女相。</b></h1><h1><b> 原来,有观音菩萨在保佑着村庄。🙏🙏🙏阿弥陀佛!愿村庄繁荣昌盛,再造辉煌!</b></h1> <h1><b> 从此往回走,又进村了。</b></h1> <h1><b> 午饭过后,一点半原路返回。</b></h1> <h1><b> 返回到达中云镇休息</b></h1> <h1><b> 休息时,骑友说中云老街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民居值得一看。骑自行车一分钟就到了。</b></h1> <h1><b> 屋主人非常热情,为我们介绍房屋的建筑风格。</b></h1> <h1><b> 老人81岁,身体矫健,为我们耍起了金箍棒。</b></h1> <h1><b> 合影留念</b></h1><h1><b> 愿老先生健康长寿!</b></h1> <h1><b> 从中云镇出来,为了少走回头路,绕行晓林、中平,到太白镇回矿。</b></h1><h1><b> 这是今天的骑行轨迹。</b></h1> <h1><b><font color="#ed2308"><i> 享受自然 骑乐无穷 美好回忆!</i></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