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h3><h3>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h3><h3>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h3><h3>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h3><h3>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h3><h3>无聊和平庸。——余华</h3> <h3>一大早醒来,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照到床头,感觉真好!活着真好!活着,承载了多少意义、情感和力量呢?是进行时,是生命的持续状态,是灵魂的永恒追寻。</h3><h3><br /></h3><h3>"人为什么而活着?"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更是一个众说纷纭而没有结论的话题。我觉得: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幸福,就是有幸来过,有福度过。无论夜是多么漫长,多么漆黑,熬过了那个点,太阳依旧会升起!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看过的一部电影《活着》,里面的一些画面至今还历历在目。</h3> <h3>这部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讲述的是中国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个富有家庭里发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妇,丈夫富贵,妻子家珍。由于吃喝享乐,沉迷于赌博,富贵最终把家里的财产输得一干二净。父亲因为他的堕落气得生病而死。从此,家破人亡,他们两口子不得不面对苦难的生活。故事以中国现代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突出了活着就是一切的生命主题,见证了人类最原始的生存哲学。</h3><h3><br /></h3><h3>《活着》不是为了告诉我们命运的悲惨,里面的一次次死亡和不幸,没有使我们看到绝望,恰恰相反每一次它都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活着,认真的活着,因为这两个字很重要。活着是一种证明,是一种历练。正如余华说的:"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是影片带给我们最重要的信念,坚持活着,再苦再难也要活着,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h3> <h3>我还想起了身残志坚的作家史铁生,年轻时因一次意外,双腿残疾,之后又频发重病,生活坎坷,然而他在《我与地坛》中曾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还说:活着是自己的一种选择,既然选择了活着,为什么还要痛苦的活着! 活着是艰难的,生存是充满苦难的,正是这些许许多多伟大的、平凡的人物,使我们透过泪水观察到了微笑,通过苦难体会到了生存。 </h3><h3><br /></h3><h3>最近的《朗读者》中,徐静蕾读了史铁生写的《奶奶的星星》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他对生命的感悟,对亲人的依恋和回忆是那么的真真切切。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上,我觉得人生还是苦短。记得有一天我回家看父母,告诉他们星期天同学要聚会,没有时间来看他们,我的父母那种羡慕的眼光我一直忘不了,他们说:能走的时候多出去走走吧,老了跑不动了,哪里都去不了。是啊,趁现在还不算太老,好好享受生活吧,活着,真好!</h3> <h3>其实,自己的生活别人难以懂,别人的生活自己也不会刻意去懂,有的人身体痛,有的人心里苦,有的人自找苦,各有各的苦与乐。在这个时代,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怎样勇敢的活着,无需惧怕死亡和命运的不公,想想朴槿惠身为总统,也会有失去自由的一天,你就会坦然面对一切,活在当下。</h3><h3><br /></h3><h3>记得当年这部影片曾一度禁映,如今言论自由了,在网上免费都可以搜到,今天重新看了一遍,更加切身地感受到如今的我们是多么幸福,我们不该奢求太多,我们活着不仅仅只为自己,还为爱着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着的人!总之,活着,真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