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雨清明

长岸一村

<h3>  清明节,是一个令人最容易感受生与死的节日。一面是姹紫嫣红,新绿如茵充满生机的人间四月天;一面是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的对逝去先人拜祭。</h3><div> 暮春时节,柳绿清明。大地在此时复苏,万物生机勃勃。这时节到大自然中走走,可感染一下大自然的生命力。与此同时拜祭一下先人,可表达后人对先人的感恩和怀念之情。那一个个拜祭的礼仪,那飘渺的香烛烟火,那一声声炮竹声,无不在强化着人们孝道思想,强化着人们对生命的思考。为此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同时也理解孔子对“礼”的重视了。</div><div> 许多人谈到清明时,自然会谈到春秋战国时的重耳和介子推。认为清明节源于此。我不是历史学家,我不知清明是否源于此。但我却不喜欢这故事。割肉以救主子、因赏赐造成矛盾、因报恩却火烧山林导致恩人活活烧死,甚至其母亲也被烧死。这并不是一个好故事。更多是冷血和悲凉;更多的不是感恩而是不尊重。清明节得以流传成为节日,我更愿意相信是因老百姓对自然季节更替的尊重,因老百姓对先人的感恩和怀念,因老百姓对生命的思考。</div><div> </div> <h3>  这些年国内宗族观念有所抬头,清明时节多了宗族要求族人回乡祭祖。有些族人在清明节呼吁居于外的族人回乡参加祭祖时,呼吁中有一说法就是参与祭祖,祖先会保佑你。我不知道这世界是否有祖先之灵。我也不知道是否参与祭祖,祖先就会保佑你。不过我倒觉得举办祭祖更应是表达对祖先的感恩,表达一种追忆,表达一种传承,而不是要求祖先的保佑。一个想依靠祖先保佑而有所成就的人,我想其成就也有限。另外现在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重逝者轻生者。即对逝者隆重其事,而对在生的长辈却轻慢。对这些做法我甚不以为然。</h3><div><br></div> <p>  说清明节,自然想起有关清明节的诗句。写清明节的诗很多,除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为人熟知外,还有一首挺有讽刺意味的诗。诗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p><p> 清明雨,雨清明。清明节,希望让我们的心更清明。清明, 清生命之惑,明生命之理。当我们的心清明时,才能对生与死都有所感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