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你的衣橱能反映你这个人,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说法了。你穿的衣服会告诉你身边的人许多信息:你的职业、抱负、情感以及花销习惯。</h3><h3><br /></h3><h3>现在,甚至连一种全新的心理学都已经诞生了。</h3><h3><br /></h3><h3>临床心理学家詹妮弗鲍姆加特纳博士(Dr. Jennifer Baumgartner)就此现象撰写了一本书,她将之称为"服饰心理学"。在《你穿什么,你就是什么》(You Are What You Wear: What Your Clothes Reveal About You)一书中,她首先解释了心理学是如何决定我们对于服饰的挑选的,然后又教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工作中——利用衣橱克服重要的心理学问题。</h3><h3><br /></h3><h3>"购物和花销行为通常来自于情感、经历和文化等内在动因,"鲍姆加特纳博士表示,"如果你研究购物或储存行为,甚至是服饰搭配,人们觉得那些都是毫无价值的东西。然而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其深层次的东西。我研究的是选择背后的深层原因,正如我在为病人理疗过程中所做的那样。"</h3><h3><br /></h3><h3>鲍姆加特纳博士向我们阐述了服饰为何能传达如此多的信息(我们的个性等等)、它们传达的是何种信息,以及你可以如何利用自己的衣橱来改变其他人对你的看法——甚至你对自己的看法。</h3><h3><br /></h3><h3>如何将服饰用作助力和武器</h3><h3><br /></h3><h3>鲍姆加特纳表示,尽管服饰并不是地位的官方指标(如种姓制度或贵族阶级),但美国人仍将服饰视作经济和社会状况的指示器。</h3><h3><br /></h3><h3>"在没有特定等级的情况下,人们就会自我发挥。"她解释说。这就是能"帮助你认识到自己处于哪个位置的东西。特别是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人们的地位开始下降,维持一种"我们是谁"的意识变得愈发重要。我们的衣服能帮助我们达到自己想要的位置。"</h3><h3><br /></h3><h3>她举出电视系列剧《真实的主妇》(Real Housewives)的例子说:"看看他们专注于钱的那种样子。他们抗争时,会使用名牌和设计师作为一种相互贬低的方式。他们也使用服饰和配件来作为定位自己的工具,以及抗争他人的武器。"</h3><h3><br /></h3><h3>投射出好坏形象的服饰</h3><h3><br /></h3><h3>是否有人告诉过你,判断一个男人要看他的鞋子?不幸的是,没那么简单。</h3><h3><br /></h3><h3>没有一件衣服或一种风格能让一个人看起来成功。在试图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形象时,鲍姆加特纳博士推荐基本款服饰:小黑裙、外套、高跟鞋。"经典款历经了时间的考验,既是经久不衰的款式,就不会出错。"她说。是什么使经典得以变成经典?"它有多重功能,适合各种年龄和体型。它之所以能变成经典,是因为谁穿都合适。"</h3><h3><br /></h3><h3>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也没有一件衣服或一种风格能让一个人看起来不成功。"那些‘看起来就是你的衣服’的衣服并不需要时间或努力才能给人留下糟糕的印象,"鲍姆加特纳博士说,"最糟糕的服饰是那些试图解构、忽视或隐藏你本身特质的衣服,或是凸显你没注意到自己身体、年龄、环境的衣服……任何妨碍你做好工作的衣服都会传达出错误的信息。"</h3><h3><br /></h3><h3>衣服对你说什么,而不是衣服说了你什么</h3><h3><br /></h3><h3>今年西北大学的一项研究,探究了叫做"穿衣认知"(enclothed cognition)的概念。研究人员在报告中将这一概念定义为"能够自我处理的系统性影响",即,衣服对你说什么,而不是衣服说了你什么;以及衣服让你产生的感觉。</h3><h3><br /></h3><h3>研究人员将标准白色实验室外套分发给受试人员,告知一些人说这是医生的白大褂,告诉另一些人说这是漆匠的工作服。所有受试人员都执行了相同的任务,但穿着"医生白大褂"的人更为仔细专注。他们的行为被自己所穿的衣服影响了。</h3><h3><br /></h3><h3>你也可能一样。当你在失恋、面试失败、过了糟糕的一天之后,你的朋友拉你出门,告诉你说"穿上衣服!你会感觉更好!"时,他/她可能意有所指。"当你穿上某种风格的衣服时,就能改变你的内在自我,"鲍姆加特纳博士解释说,"我们化妆后就能感觉到这种改变,甚至连演员也表示,穿上戏服能够加速角色性格的表达。这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样。"</h3><h3><br /></h3><h3>"穿衣认知"因此提供了一种科学依据:你穿衣服时,应该按照你想要的感觉而不是你现在的感觉作为标准。哪些衣服能让你感觉强势?性感?有掌控力?富有?你所选择的服饰向你周围的人传达着信息,也向你自己传达着信息。</h3><h3><br /></h3><h3>在《你穿什么,你就是什么》一书中,鲍姆加特纳博士特别提到了一些最为常见的衣橱典型和印象问题。你是下面的哪种类型?</h3><h3><br /></h3><h3>如果你……你可能……考虑……</h3><h3><br /></h3><h3>留着自己的每一件衣服恋旧,想保留衣服的情感价值采取"黄金衣橱比率":剔除三分之二的衣服,包括任何尺寸不合适的、破损或式样过时的。</h3><h3><br /></h3><h3>衣服过大认知自己身体的方式不同于他人,或还停留在以前的认识上让一个肯说真话的朋友陪你逛街,找出适合你的衣服,忽略尺寸并习惯于穿着真正合身的衣服</h3><h3><br /></h3><h3>只穿中性服装,大多数时间不带配饰陷入了心理惯性,太过于习惯,不想改变,或是害怕引起注意小小地偏离自己习以为常的东西(改变上班路线,购置新配饰等),轻微刺激大脑,令其感觉兴奋</h3><h3><br /></h3><h3>曾被告知穿衣不恰当或太性感每一种场合都考虑同一种风格(如泡吧和烧烤),或是想要获得错误的关注考虑在特定环境中(工作中,出去玩)你想要展现的形象,并根据身边人的穿着选择服装</h3><h3><br /></h3><h3>穿着太过老气或太过年轻试图表达你认为自己所处的年龄,但迷失在真实年龄和内心年龄中以你想要的目标(如升职、会见重要人士、环球旅行)准备服装,而不是按照特定的年龄进行选择</h3><h3><br /></h3><h3>总是穿着工作服主要通过工作和工作相关的成就来评估自己找出自己除工作以外的其他天分(艺术家、富有激情、有趣等)</h3><h3><br /></h3><h3>全身名牌认为需要传达自己很富有的信息,让别人重视自己尝试穿着无品牌服装,只在他人重视你本人更甚于品牌的情况下强调品牌</h3><h3><br /></h3><h3>总是穿牛仔裤和兜帽衫的"妈妈装"将家人的需求置于自己需求的前面多花点心思在自己身上。记住:妈妈不快乐的话,谁都不会快乐的。</h3> <h3>@南希老师,一个与美丽打交道的精致女人。她在形象管理界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同时获得学员的高度认可:</h3><h3><br /></h3><h3>她是美丽优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h3><h3><br /></h3><h3>她是南希形象管理美学机构创始人;</h3><h3><br /></h3><h3>她是形象管理培训师,服饰美学教练,国家心理咨询师</h3><h3><br /></h3><h3><br /></h3><h3>南希老师打小受艺术熏陶培养了良好的审美。凭借敏锐的美感嗅觉,与穿衣打扮结缘,并热爱上形象管理这个最关注美的行业,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形象管理工作室,让更多人可以提升衣品,因美而自信。</h3><h3><br /></h3><h3>为了理想,她投入了六位数的学费,潜心钻研,传播气质形象知识,帮助人们在形象上改观,让形象为生活添风采和魅力。</h3><h3><br /></h3><h3>由于气质形象管理知识往往易学难懂,老师一直致力于开发让人好听易懂的课程,总结出一套最有效的气质形象塑造方法,深入简出,把以往只有小部分人享有的贵族气质形象课堂知识平民化,深受学员们热爱。</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