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r></h3><div>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div><div> 睡眼惺忪的早晨,慵懒的阳光爬过门缝躺在地上,朦朦胧胧的房间似乎还沉睡在梦里,窗台外鸡仔沙哑的嗓子发出春天的音色。</div><div> 清明小长假除了春游还可以回家😄,高高兴兴上班(假的)快快乐乐回家(真真的)。这个周末随笔主题源自在车站遇到的一对母子。小朋友三四岁左右,相当调皮,跑来跑去,这里摸摸哪里蹭蹭,简直一个小猴子。年轻的妈妈这心操的,手忙脚乱,焦头烂额,但也不忘乘机教育孩子遵规守纪,给这位妈妈点赞[强]不过在这位母亲教育孩子时用了一个字,让我感觉特别别扭,这个字就是“打”。小朋友“做错”事,妈妈总会“教育”他:这样做会不会挨打;再调皮叔叔/阿姨打你……如是耳耳,小朋友总会回答:是。然后母亲得意的摸摸孩子的头以示教育的“成功”。这时候突然在我脑海里闪出一组画面:我教育我儿子的情景(希望未来的孩子他妈看到了给我点个赞\(≧▽≦)/)那时候我还会用这位母亲的方式么,我应该用“打“骂”等这样的字词么?我的答案是不!用“打”“骂”等字词的教育目的是在培养孩子的代价意识,代价用经济学术语叫成本。套用经济学的成本概念,家长更应该培养的是孩子的契约精神。利用“打”“骂”等字词的教育在代价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更多的是灌输孩子的自利而不是互惠,同事也蒙蔽了教育的本质;而契约精神的教育方式则是一种互惠互利的思维意识(传说犹太人就是这么教育孩子的)。</div><div> 中国的父母总是在利用上一辈的教育方式教育下一辈,因为他们有句老话“我吃的盐比你走的路都多”。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弘扬,同是也需要我们去创新添色。在对下一辈的教育中,我们必须要严谨,例如“打”“骂”等字词我认为是绝对不能出现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龙生龙,凤生凤”一半在基因一半在环境,环境可以改变气质,气质可以塑造环境!给孩子营造的不是学习的氛围而是思考的氛围,不要让错误的教育方式毁了自己的孩子。</div><div> 好吧,今天就啰嗦到这里吧,吧啦吧啦说了半天,虎头蛇尾的哈哈(一向就这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