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念 爷 爷

张吉辉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怀 念 爷 爷</span></h1><p class="ql-block"> ( 谨以此文 纪念爷爷诞辰116周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今日午睡时梦见爷爷奶奶,梦中哽咽难忍,不觉哭出声来,泪流满面,久久不能平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爷爷奶奶梦中见</p><p class="ql-block"> 谆谆话语殷殷情</p><p class="ql-block"> 为人温良恭俭让</p><p class="ql-block"> 忠厚善良最为上</p><p class="ql-block"> 修身养性少欲求</p><p class="ql-block"> 奋发有为多奉献</p><p class="ql-block"> 子孙后代需谨记</p><p class="ql-block"> 唯有读书二字高</p><p class="ql-block"> 光绪二十六年( 公元1900年)农历八月二十六日,我的爷爷张秋元(字国华)出生在江西樟树丰城吉塘里的一个小山村里,今年是他诞辰116周年。爷爷虽然离开了我们很多年,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的印在我们心中,没有一丁点的模糊,我永远忘不了他那忧郁的眼神和满脸沧桑的皱纹,那是岁月的印记,是人生风雨的写照。</p><p class="ql-block"> 爷爷是位很有名望的中医药专家,是资江沿岸有名的“.土药大王”。他勤劳朴实、坚毅精明、诚实善良,优良的品质就像一粒火种,生生不息,孕育着子孙后代……</p><p class="ql-block"> 爷爷兄弟三人,排行老二,很小就跟随父亲到安化乔口经营“张正大”药铺,幼时的他聪颖过人,又勤劳好学,能吃苦耐劳,深得父亲喜爱,尽得其真传,渐渐地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三十年代,爷爷在资江岸边黄沙坪镇创建了张德大药铺,是一家集批发、零售、收购于一体的药材贸易公司,当时的黄沙坪水运交通便利,安化资江沿岸的大小药店都上张德大药铺批发药材。安化土药收购很有名气,与汉口、长沙、湘潭、怀化洪江、芷江等地的药材商铺都有生意往来,在湘潭还设有张德大的药材庄号,专门经营安化土药运出和外地药材运入的转运生意,有专人负责营运,生意十分红火。</p><p class="ql-block"> 爷爷和奶奶一生恩爱,夫唱妇随,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奶奶是位大家闺秀,聪颖贤惠,精明能干,是张德大的贤内助,和爷爷成亲后,生育了二十个子女,最小的女儿取名为“十双",在那个多子多福的年代,是很有些福气的,扬名很广,传为佳话。现张家子孙众多,遍布海内外。</p><p class="ql-block"> 1956年,在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运动中,因抗拒社会主义改造,张德大的全部资产被没收充公,家道衰落,爷爷也沦为阶下囚,饱尝了人间苦楚和屈辱,挺过来后,举家搬迁到东坪大爷爷家的永安草庐。爷爷奶奶、雪姑、容姑、双姑、父母和我们兄妹三人住在永安草庐的二楼,二伯父一家和大爷爷他们住在一楼,大家挤在—起相依为命,艰难度日。</p><p class="ql-block"> 我们三兄妹是爷爷奶奶含辛茹苦带大的。记忆里,儿时的我总是喜欢在爷爷身上翻来滚去的玩耍,而他总是哈哈大笑,毫不介意我的放肆,那种欢乐,至今令我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童年美好的日子里,爷爷经常带我和弟弟上街,花5分钱,买一根甜甜的高粱秆,两兄弟一人一半,甜滋滋的,在那个年代,一根香甜的高粱秆已经是奢侈的享受了。爷爷总是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却从来不肯尝上一口。</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在东坪完小上学时,冬天下雨,年近七旬的爷爷穿着老布棉袄,戴顶黑布小帽,一手撑把沉重的竹制油纸伞,一手提个小火箱,接送我上学,在我进入教室后还默默地看着我,许久才离开……那离去的背影是那么的高大亲切,永远留在我的心底。</p><p class="ql-block">  在荒唐的文革岁月里,狂热的革命浪潮中,家里容姑、双姑被冤枉当作所谓的“反革命”关押,造反派几次抄家的惨景历历在目,爷爷奶奶所承受的压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那时的我小小年纪,饱受屈辱,心灵已是伤痕累累。是爷爷奶奶的忍耐和坚强,像参天大树般,为我们遮风挡雨,艰难但平安地度过了那一段岁月。</p><p class="ql-block">  我的成长过程中,每每遇到困境或挫折,脑海里总是浮现出爷爷高大的背影和坚毅的目光,身体里就充满了力量;每每有想懈怠偷懒的时候,耳边总会响起爷爷“有事莫捱明朝”的口头禅和教诲,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时光留下的忧伤,总在回忆深处彷徨,总有太多的感慨难以续写,总有太多的感伤难以描绘……</p><p class="ql-block"> 爷爷,我们永远怀念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张吉辉</p><p class="ql-block"> 二〇一六年秋于惠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r></h1> <h3>爷爷与七个儿子在新购宅基地上的合影,原计划在此处大兴土木修建住宅,却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未能落成。(大伯怀抱着的是庆辉,二伯怀抱着的是永明)</h3> <h3>"文革”前,三伯正雅回家探亲时的合影,那时全家居住在东坪永安草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