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事| 在做茶这件事情上,大岚认真了上千年(珠茶篇)

蓝天

如果穿越到一千五百年前<div>在那个极度繁华的唐代</div><div>一盏大岚的清茶</div><div>便是你高不可攀的皇家贡品</div><div>而在近现代</div><div>大岚的香茶是国际名茶</div> 大岚茶叶始于汉,盛于唐,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晋《神异记》有汉丹丘子示山中有大茗,唐陆羽《茶经》记瀑布仙茗,大岚即为主产地。大岚的茗茶久赋盛名,而当代大岚茶产业的复苏则从1980年开始。<div></div><div>1980年6月,大岚开设第一家精制茶厂,这是继余姚国营茶厂之后全市的第二家精制茶厂,当时称为“大岚公茶”。</div><div></div><div>茶厂刚开始时共有来自21个大队的34个职工,当时主要生产精制珠茶,茶叶销往浙江省茶叶公司旗下的绍兴茶叶拼配厂。第一年的产量为650担(约33吨)。</div><div>当时的精致珠茶根据国家标准定价,共有14个等级。茶叶等级的评定主要看8项因子,分别是外形4项因子(外形、色泽、净度、整碎度)和内质4因子(汤色、滋味、香气、叶底)大岚的茶叶因其身骨紧实、叶张厚,品质始终属于上乘。</div><div>当时大岚最有名的产茶地主要集中在“三岗”,即蜻蜓岗、野猫岗、眠床岗。这“三岗”的茶叶因其生长环境优越,终年云雾缭绕、漫射光丰富、香灰土土质肥沃,故其茶叶叶张肥厚、韧性好。制作的干茶更是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香气高雅、芽叶完整、十分耐泡。</div><div><br></div><div><br></div> 当时绍兴拼配茶出口的“天坛牌”珠茶中必须拼配有大岚的珠茶才得以顺利出口。<div></div><div>以珠茶特级3505为例,当时绍兴茶叶拼配厂针对出口茶品质的初步把控,根据每一等级制定了规格木箱,如3505是长宽高均为43厘米的木箱,装满一箱重量达到50KG以上,即为符合3505特级珠茶标准。因平原及沙地的茶叶叶张薄、颗粒松散,往往达不到合格的体积质量比,靠不上3505(特级)等级,因此只有掺入一定比列的身骨紧实的大岚珠茶,才能使整批茶叶达到合格品质。</div><div></div><div>也就是说,大岚的茶在当时主要是起“点睛”之用,是品质、颜值担当。</div><div><br></div> 1984年,天坛牌3505特级珠茶在西班牙高德里举行的第23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大会上荣获金奖。至此以后,大岚的珠茶供不应求,一销而空,年销量最高达17000担(约850吨)。当时的茶叶为统购统销,不能自由买卖,那个时候要是能喝到一杯大岚的珠茶,已是无比奢侈的风雅之事了。<div>现如今,大岚的珠茶依然飘香世界多个国家。位于大岚的茶叶精制厂制作的珠茶销往20多个国家,其中以出口到法国最多。</div> 茶业为盛,足养生民,珠曲针芒,各呈春秋。大岚珠茶的历史似一杯雨前茶,不显柔嫩,清香满溢,口感苍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