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游二 文艺之城“翡冷翠”

KennyShao

<h3><font color="#010101">两个小时的火车把我们从北部的威尼斯带到了这次旅行的重头戏佛罗伦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经历了中世纪上千年的黑暗,欧洲终于等到了新的时代。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那时的城内群贤毕至,既有瑜,也有亮,有东邪,也有西毒,这群星璀璨的光芒进而照亮了整个欧洲。</font></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g4wscd4"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意大利游一 水城威尼斯</a></h3> <h3><font color="#010101">人们常说徐志摩把意大利语”firenze”翻译成“翡冷翠”达到了信达雅,其实佛罗伦斯的建筑大多是土黄色的。“翡冷翠”用在这个城市的地标圣母百花教堂上更为合适,这个教堂通体由绿白粉相间的大理石装饰,是我见过最美的教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翡冷翠,一公里之内多半就有个美术馆或教堂收藏着美术史册上的挂了号的作品,这个城市不大是可以用双脚走出来的,充满韵味的她很像意大利的Espresso:浓郁、精致、不加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小城处处是景,从一个地标走向下一个,中间的过场从来都不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说到文艺复兴,就不得不提美第奇家族。这个家族天使投资了的一批门客,其中一位意外地成功IPO当上了教皇,从此以后官商勾结开起了垄断意大利乃至欧洲的银行,暴富之后也许是为了洗白也许是真爱,美帝奇家族在相当长时间里资助很多的艺术家,也收藏了很多的艺术作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乌菲兹美术馆是意大利最大的博物馆,“乌菲兹”在意大利语里是办公室的意思,而美蒂奇家的这个办公室的藏品囊括了当年资助的所有文艺复兴时期大师,几乎可以说,文艺复兴的精华都在这里。美蒂奇家族最后把所有收藏捐给了佛罗伦斯,保证了这些杰作没有颠沛流离到不同的国家。国内的王健林们学着点,有闲钱也请支持一下艺术家吧!</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为了防止猪八戒吃人参果式的参观,我把西方美术史又重新温习了一遍,流派、辈分捋了几百年的。</font></h3> 如果你看不懂艺术的演化,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不同时期艺术家对同样题材的不同表现。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对比才是伤害。<div>大师之所以杰出,除了技法更主要的是思想和审美趣味领先于时代。我看到“西方绘画之父”乔托的作品水平,感觉这个"父亲"自己练练也能当。这幅画的贡献在于一千年来第一个给圣母画出了鼓起的乳房,宗教作品人性化。</div><div><br></div> <div>那个时代很多作品都是圣经故事,“天使报喜”,“圣母怀抱耶稣”、“最后的审判”等题材被不同时间画家展现,在”乌菲兹“你会看到人像由中世纪呆滞的扑克脸到乔托的时候逐渐有了表情、之后马萨乔开始在地上画人的阴影了,达芬奇的人物身体不总是用线勾边了,房子开始远小近大讲透视了。。。</div> <div>相比宗教题材,我更喜欢天马行空的希腊神话题材,心头最爱的就是这幅达芬奇师兄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多数人,站在名画前,都会有谦卑之心,进而平静。就好比站在这幅描述生命诞生的画前,任何人都会感觉到生命的渺小。而这幅画自己也已存世500多年,它存在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出生。它依然存在的时候,很多人将会逝去。。。<br></div><div>LV的一句广告词让我印象深刻“A journey shows us not only the world,but how we fit in it.” 旅行不仅让我们看到世界,更让我们看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div><div>我好想找个没人的机会在画上写下“到此一游”,或者就化身为一颗镜框缝隙间的尘埃得以与它长久相依。</div><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美帝奇家族的皮蒂宮装修极尽繁缛华丽,几十间屋子,间间如此,有宗教有激情还有享乐,重庆火锅涮鲍鱼的既视感。当过分的设计变得不实用时,自然就会变成艺术,这种土豪自建屋的装修范式后来叫巴洛克。</font></h3> <div>通过这次佛城的旅行,除了看作品我还了解了艺术家的很多轶事。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那时城中大牛太多,一旦有项目,艺术家也要PK才行。</div>我由此知道了有性格的万能型天才布鲁内列斯基。他先在洗礼堂铜门项目上输给了金匠吉贝尔蒂,自认栽了面儿,从此不搞雕塑出走罗马改学习希腊建筑,十几年后卷土重来,在百花教堂穹顶项目上再战老对手吉贝尔蒂复仇成功。<div>吉贝尔蒂则专心花了24年做了这铜门,此门精致地演绎了十个圣经故事,连米开朗基罗也称赞“好到只能装饰天堂的天堂之门”。他心血花的太多了,最后把自己的头像也放上去当把手了。</div><div>现在的人就是浮躁,我观察了半天,踏踏实实能看完十个故事的就没几个。我这么爱好艺术的人,也才看了30几遍就烦了。</div> 布鲁内列斯基教堂封顶之后,为美蒂奇家族设计了这个希腊风格浓烈的教堂。他消沉时的好基友多纳泰罗在教堂里装修了右边的圣器室。司机指责这个装修把整体风格搞坏了。江湖名号"文艺复兴之父"的多纳泰罗哪里会接受,默默地离开佛城,两人至死未见。我看了看,这两个风格是不太搭不过也挺好看的啊。艺术见解不同也不至于闹到割袍断义啊,艺术家都是怪咖。<div>几十年后米开朗基罗在教堂里又建造了新圣器室,里面陈列了“昼、夜、晨、暮”4尊个人的晚期雕塑代表作。我转了一圈没找到,然后被告知新圣器室要再加8欧。“目光汇集的地方,金钱必将追随”,眼球经济已到了教堂。怒!大爷不看了。</div><div>现在回想一下有点后悔,雕塑作品看现场和电脑前看图片区别还是蛮大的,冲动是魔鬼啊。</div> <div>除了"乌菲兹",学院美术馆也值得一去。这原是世界上第一间美术学院,文艺复兴的大师很多出自这里,它的镇馆之宝就是大卫雕像原作。想当年上小学时,去北京展览馆看文艺复兴巡展,蒙娜丽莎啥的都没有留下印象,只记得这个大JJ的大卫。</div><div>传说当年达芬奇在 home party 上说雕塑只是一种比较粗鄙的工艺而已,这可惹恼了那时还叫”小米“的米开朗基罗,憋了口气,特意挑了块大石料,鼓捣出大卫来,一时全城轰动。</div>几十年后我再来看他,感染力依然深深地在那里。大家都默默地45度仰望,自觉退后些距离好让他的光芒有漫射的空间。 <h3><font color="#010101">在翡冷翠的夜晚,我感受不到徐志摩诗文里的悲伤。春天的晚上,从酒店门口的小巷出来就是这样的美丽场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么文艺的城市里自然不会少了音乐,在街头经常会听到乐声隐约飘来,于是加快脚步赶紧去领Bonus。</font></h3> <div>乐手都很投入,配表情加身段。根据女儿的专业评判,小提琴的水平都很高。<br></div> <h3><font color="#010101">有独奏还有组合。</font></h3> <div>意大利人很热情好客,说话经常带手势加强。每当发现镜头对到他们,从没有北美这边一副肖像权被侵犯的冷漠之情,我拍照毫无心理压力。这里的男女中等个头,身材都很好,见不到北美垃圾食品喂养出来的口袋体型,街上俊男美女很多。</div><div>如果要说缺点那就是工作都很懒散的感觉没有北美标准化的职业范儿,机场的警察不时低头玩着手机,办理租车的大妈无视焦虑的顾客聊着天,。。。</div> <h3><font color="#010101">这里的人很怀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中心市场的女郎对我是很热情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烤披萨的哥们也配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本想偷拍一张,小哥已经在做剪刀手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虽然意大利军队在两次大战中都扮演猪队友的角色,但这里的士兵都装备整齐,精神矍铄。</font></h3> 佛罗伦斯两大美食:牛肚包和T骨牛排。<div>牛肚包“Lampredotto”属街边平民美食,牛肚是用香料、蔬菜和番茄燉煮,夹在面包里就像我们的肉夹馍。口感十分软烂。当时吃得太快没来得及拍照,吃一半想起来时品相已无法直视了。</div> T骨牛排来自本地特产的牛,然后涂满调料用木炭烤制成,以柔嫩多汁的口感著称,一般量大多1公斤起,人少胃口小的注意。切开后你会发现血水开始往盘子里流,老中可能会觉得不够熟。<div>相比这两个名菜,我更偏爱本地的小菜,泡竹笋,像辣椒一样的西红柿干,鹅肝酱,薄切生肉,这些小菜配上抹了橄榄油的面包那真是舌头的节日。我现在想起它们来,很快就有饿了的感觉。</div> <div>最后一天傍晚来到小城边上的山坡上看日落。落日余晖映照下的阿诺河畔,见证了这座艺术之都的温柔和深情。但丁在维琪奥桥边邂逅了他的女神,一次相遇,终生怀念,这文学史上著名的珀拉图之恋催生了名著《神曲》。二战末间,德军撤退尽数摧毁河上的桥梁,唯独这座中世纪老桥据说得到希特勒的命令得以幸免,传说他早年造訪佛罗伦斯时,便特别喜欢这座桥。这个文艺青年当年考维也纳美院被录取的话,可能就没有二战了吧。</div> <div>站在半山腰上环视佛城的黄昏,几百年来佛城的结构基本未变,圣母百花教堂的弧形穹顶异常醒目,在她的周围是不能有比它高的建筑的,因为那是一座城市信仰的高度。</div> 真的想穿越到500年前的这里,城里那时只有六万多人,整个欧洲艺术家、思想家都在这里云集。大师遍地走,精品随时有。走在街上可能会碰到达芬奇和老米,他们两人相遇时是否像传说中一样因互为竞争对手而怒目相视呢。。。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杰作频出的时代。每当新的油画雕塑揭幕、诗歌发布,必是满城热议,街知巷闻,一时洛阳纸贵。<div><br></div><div>“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同样是文化和思想的革命,很遗憾,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们的“十年文革”。在我粗浅的中国历史观中,数来数去疑似的复兴,竟然算是民国。<div><br><div></div><div>感叹中听着"梦回唐朝",租车奔向下一站,去看看孕育大师的土壤---托斯卡纳乡村。</div><div><br></div></div></div><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gqv1cl4"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意大利游三 托斯卡纳的天空下</a></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