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缅怀英烈 悼念四叔邓耶

天龙

<h3>2017年4月1日,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往宜昌东山烈士陵园,悼念我们邓氏家族的一位革命烈士——邓耶。他是我爸爸邓承智兄弟四人中最小的弟弟,我的四叔邓承富(参加革命后改名邓耶,新四军五师文工团团长,音乐家)。</h3> <h3>烈士陵园入口</h3> <h3>英雄纪念碑</h3> <h3>烈士墙</h3> <h3>邓耶列名单中</h3> <h3>邓耶简介:1940年在恩施读书时,积极从事我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活动。毕业后,经我党地下同志介绍到延安抗大学习,后派往新四军五师文工团工作,不久,任文工团团长,1945年因公牺牲。</h3> <h3>豫鄂边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h3><div>邓耶在新四军五师文工团工作期间,以他音乐天赋创作歌曲200余首,经常传唱的就有20多首,这些歌曲,歌颂胜利,抒发豪情,展示军威。如《挺进进行曲》《战洪山》《夺长江》(皆为邓耶作)等,则反映了新四军广大指战员军旅生活,抒发广大官兵的豪情壮志,鼓舞军队勇敢战斗,在根据地广为流行。</div><div><br></div> <h3>湖北抗战人物志 鄂豫边区新四军人物志</h3><div>邓耶,原名邓承富。曾任新四军第五师文工团音乐创作员等职。1923年生于湖北省宜昌市一个平民家庭。1938年就读于恩施高中。1940年夏季毕业后,该校中共地下党组织输送到豫鄂边区“洪山公学”学习。此时,他年仅17岁,非常热爱音乐,特别敬重革命音乐家聂耳,为表明他追随聂耳的心愿。将自己的原名邓承富改为邓耶。他说:“搞音乐,听觉很重要。聂耳的名字好,有四个耳朵,我改名邓耶就有三个耳朵了。”此后,他紧密配合以抗日为中心的各种活动,自己写词作曲创作了大量歌曲。在战争年代虽然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但在抗日军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经老同志回忆记录下来的歌曲,就有二十首之多。在“洪山公学”时,创作了《战洪山》和《我们战斗在大洪山下。歌词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莫回顾你脚下的黑影,请抬望你前面的朝霞,谁要自由谁要付出血的代价……”。1941年“五一”前夕,创作了《五一纪念歌》(王劫作词)和《歌手之歌》;1942年,日寇疯狂侵略长江流域,他为鼓舞人民抗日斗志,创作了气势磅礴的男女声二部合唱《夺长江》。同年在庆祝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大会前夕,创作了《今年打败希特勒》。 此时,他预感到日本鬼子快灭亡,满怀胜利信心地创作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临》。1943年为了扩大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五师转向武汉外围作战,挺进大悟山时,他创作了《挺进进行曲》。在根据地开展练兵活动中,他写了极其通俗简明的《练兵大合唱》。特别是当顽军进攻进区机关驻地大悟山下白果树湾,恣意制造磨擦,挑起事端时,我军为了保卫根据地,在大山寺一带展开了保卫战斗。他与其他同志合作写词创作了《保卫大悟山》,连夜和文工团员深入到待命出阵的连队给战士们教唱。拂晓,战士们高唱着《保卫大悟山》向顽军出击。随后,边区支前的群众也都学会了。歌词充满同仇敌忾的激愤感情:“去掉枪口帽,同志们随时准备战斗,大悟山是我们的,我们决不白白丢。我们从来不愿内战,今天敌人要来打我们,我们只有忍着痛,坚决自卫战斗。看,老百姓都起来了,救护送饭杀敌不落后。敌人不退出大悟山,永远也不放弃战斗”。他的创作很注重吸收生活源泉,为了反映战士在行军中不畏艰苦的精神, 他在夜行军途中观察、捕捉音乐旋律,创作了《夜行军》。为了推动战士学习文化高潮,创作了《学习文化》。在根据地发动农民参加农救会和抢收、抢藏、支前送军粮时,他运用当地民歌形式,创作了《穷人诉》、《农救会歌》和《割麦歌》。他还为边区的孩子们创作了一首活泼、滑稽的儿童歌曲《梦》。他对汉奸走狗深恶痛绝,创作了《谁是乌龟大王八》和《汉奸王八杨贵益》。为向敌兵做分化瓦解工作, 他创作了《伪兵月下叹五更》。他不仅创作歌曲,还亲自给文工团员排练,并下连队给战士教唱,用歌声鼓舞边区抗日军民的斗志,起到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军,瓦解伪军”的积极作用。1944年夏,他随文工团到黄陂木兰山宣传“减租减息”时,在一个大热天,和同志们在河里游泳跳水,因不熟悉水情,头撞在深水石头上,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时年21岁。 (张孝济)</div><div> </div><div>编纂单位: 湖北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 </div><div>编纂人员: 张肇俊 </div><div>出版单位: 湖北人民出版社 </div><div>ISBN: 7-216-0261-2 </div><div>出版时间: 1999年6月 </div><div>内容时限: 1937-1946 </div><div>分类: 地情概况-&gt;地方名人政治军事外交-&gt;军事 </div><div>页数: 1 </div><div>条目类型: 传 </div><div>编纂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中心 </div><div>编纂人员: 刘光明 刘宗武 陈富安 赖文楼 </div><div>出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div><div>ISBN: 7-5622-1491-3 </div><div>出版时间: 1995年5月 </div><div>页数: 3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