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村寨专题摄影

浪里白条

<h3>图/文:白和(浪里白条)</h3> <h3>我于2013年来到了海南乐东山海湾六期,几年来,我骑自行车环海南岛骑行,走进黎族村寨于黎族人交朋友,了解黎族风土人情,拍摄一些照片,以写实的手法拍摄了这组专题,请欣赏!</h3><h3>首选介绍一下黎族乐东自治县概况:乐东县黎族人口16946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7.9%,90%以上居住山区。在全县11个镇中,除沿海地区的莺歌海镇,乐罗镇是纯汉族居住外,其余乡镇都有黎族聚居的村庄,而内陆地山区则大都是纯黎族居住。乐东县内黎族分为二支即支和杞支。</h3> <h3>黎族是一个尚礼的民族,礼仪在黎族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黎族礼仪有着丰富的内容,涉及了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h3> <h3>黎族传统的服饰,有着自己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特色,绚丽多姿的黎族服饰,主要原料来源于海南岛上的木棉、麻等。黎家妇女心灵手巧,她们将木棉纺成线,织成布、染上色、绣上花。黎锦织物图案多达160种,反映了黎族多姿多彩的生活,有着丰富的内涵。这些五彩缤纷的黎锦图案都是生产生活和自然的物化形态,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劳动、对大自然的</h3><div>无限热爱和美好向往。如山区的黎族妇女喜爱用水鹿、鸟类、木棉花以及其他动植物作为图案模样;平原地区的则喜爱用江河中的鱼、虾和池畔中的青蛙及田间的鹭鸶等动物作为织锦。</div> <h3>  支分罗活、炎、抱显三小支。是黎族人口最多的一支,占总人口的90%以上,主要分布在乐东县的中部、西部和西南部,即千家镇、福报乡和九所镇的龙浩管区和冲坡镇的红五、抱告管区等地。黎族方言是本民族的代表方言,大部分地区的黎族同胞都懂得这一方言。</h3> <h3>  罗活支包括抱定、抱由、多港、抱曼、志强、喃唠、抱法等小支。这些名称多是解放前的峒名。他们主要居住在抱由镇、三平乡、永明乡、大安乡、山荣乡、万冲镇和志仲镇的南木、只朝管区。</h3><div> 炎支主要分布在千家、福报、尖峰等乡镇的大部分地方,以及冲坡镇的红五、抱告等村。与汉族毗邻或杂居,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一般都懂得汉语。抱显支主要分布在志仲镇的抱显、抱国、凡培等管区。</div> <h3>黎族虽然没有本民族文字,但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其形式活泼,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世代相传。主要包括故事、传说、神话、童话、宗教家谱等。比较著名的有《人龚的起源》、《五指山大仙》、《洪水的传说》、《甘工鸟》、《鹿回头》等。既反映了社会历史,总结生活经验,传播各方面的知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寄托了黎族人民的美好希望和追求。</h3> <h3>黎族是唯海南独有的民族,人口约114万人,是3000多年前就开始由大陆来到海南岛的原始居民,历代受后期登岛的汉族居民逼迫,从沿海平原退居到岛中南部山区。</h3> <h3>  黎族妇女服饰有上衣、下裙、头巾三个部分,每部分都绣,着精致的花纹图案。上衣分直领、无领、无钮对襟衫或着贯首衣。贯首上衣由三至五幅素织的布料缝成。筒裙通常由裙头、裙腰、裙身和裙尾缝合而成。生活在河流平地成丘陵地带接近平原地区的筒裙最长最大,称为长筒裙,而居住在山区的黎族妇女则穿最小最短的筒裙,堪称为超短裙。</h3><div> 男子服饰,主要由衣、腰布和红、黑头巾组成。男子上衣开胸,无钮、无扣。仅有一条绳子绑住。衣的背后下部边缘多有无边穗。“丁”字形的腰布,又称丁字裤或“犊鼻裤”,有的地方也叫“吊”。另一种下服为开叉裙子,上窄下宽,用绳子绑腰。现在所有男子服饰都以汉服为主,传统服饰只有民族节日,宗教活动或婚丧时穿戴。各方言黎族以不同的服饰为族群的标志。</div> <h3>三月三”是海南黎族苗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黎族苗族人民祭祀祖先、祈盼丰收、赞美生活的传统佳节。</h3> <h3>黎族银饰极富象形之美,喜欢用不同的纹饰反映不同的生产生活情况。黎族银饰的纹饰内容极其丰富,大都体现吉祥的寓意,如凤尾纹饰象征和谐、幸福,云纹、龙纹代表喜庆,缠枝纹寄意团结。</h3><h3>图为:黎族姑娘戴的手镯、胸上戴的挂件,使银饰在素朴华贵之外,恰到好处地多了几分华贵之气。</h3> <h3>三月三这一天,黎族姑娘打扮的特别漂亮。</h3> <h3>黎族服饰,主要是利用海岛棉、麻、木棉、树皮纤维和蚕丝织制缝合而成。远古的时候,有些地方还利用楮树或见血封喉树的树皮作为服饰材料。这种服饰材料,是从山上砍下树皮,经过拍打去掉外层皮渣,剩下纤维层,然后用石灰(螺壳烧成的灰)浸泡晒干而成。黎族祖先利用这种树皮纤维来缝制成的衣服、被子、帽子等,称为“树皮布”服饰。黎族服饰过去绝大部分是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其染料以在山上采集植物为主,矿物为辅。</h3> <h3>制作竹筐</h3> <h3>黎族人制作陶器</h3> <h3>白查村茅草房见证黎族人早年居住的状况</h3> <h3>  黎族乐器来源于生活,传统的黎族乐器,无一不与生活息息相关。资料介绍,最早出现的乐器是独木鼓,据黎族古民歌传述,远古时候因雷公击倒大树,烧树木成洞,黎族祖先就击木洞呼众围猎,后来人们用牛皮或鹿皮蒙住大洞口,敲起来咚咚作响,以作招众、祭祀乐器使用。叮咚木也是较早出现的打击乐器。古时,黎族人民砍山种山兰,山猪经常在夜间出来糟蹋山兰稻,为了保护山兰稻,看山兰的人,就在山寮吊起两根木杆,打击后就响起叮咚声,以驱赶山猪,后来发展成为跳舞娱乐用的打击乐器。</h3><div> </div><div> </div> <h3>黎族俗语:歌声不停,笛音不止。这个俗语反映了黎族的民间乐器与民歌一样历史悠久。黎族乐器不少于40种,传统乐器主要有:独木鼓、叮咚木、口弓、哩咧、哔哒、口拜、鼻箫、灼吧等八大件。</h3> <h3>用鼻子吹笛子</h3> <h3>黎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儿女成年后即住在屋外的“寮房”里。婚后妻子一经在夫家定居,夫妻便与父母分居别炊。</h3> <h3>饮食比较简朴,以大米、番薯、玉米为主食,多以狩猎、采集所得为副食,只种少量蔬菜,且多从汉区引种。妇女爱嚼槟榔。住屋多为金字形茅屋,泥糊竹笪为墙。在白沙县偏僻山区和合亩地区还保留屋顶似船篷,地板架空离地的船形屋。</h3> <h3>黎族人喜欢喝糯米酒,也愿意喝低度白酒。</h3> <h3>海南是椰子岛,海口是椰城,作为海南本地最具代表性的植物——椰子,她内外兼修,是海南人深深依赖的宝贵资源,岛民对它充满了感情。</h3><h3>黎族村寨里也有很多椰子。</h3> <h3>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一项中国传统手工技艺,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包括纺、染、织、绣四大工序。纺纱,即把棉花脱子、抽纱,把纱绕成锭。染色,黎族传统的染料有植物染料、动物染料和矿物染料三种。织布,用踞织腰机进行织布;腰机简单轻巧,容易操作。刺绣,黎族的传统刺绣有单面刺绣和双面刺绣两种。刺绣的技术可根据针法、绣法和面料分为三个层次,把绣法、色彩、图案三者结合为一体。刺绣工艺精湛,图案朴实自然,富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h3> <h3>淳朴善良的黎族人民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茂密的椰林深处,聚居着心灵手巧的黎族人家,他们依山傍水搭起一栋栋吊脚楼,走入其间,您可看到黎族男女凭借祖辈世代相传的手工技艺,精雕细琢的各式各样的手工银饰品,扎染和刺绣,堪称中华民族工艺之奇葩。</h3> <h3>黎族人制作银器</h3> <h3>制作传统的银器手镯</h3> <h3>舞蹈的起源都有一个共性,即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在其形成的初始,总是与宗教、巫术密不可分的。在黎族社会中,每当人们发生各种病痛,都认为是鬼在作怪,有病就必救治,救治就必驱鬼除魔,驱鬼除魔就必举行各种宗教祭祀仪式。人们认为只有宗教职业者—“道公”、“娘母”才能担负起驱鬼除魔的责任。因为宗教职业者是人与神、人与鬼沟通的媒介。在举行宗教仪式时,“公”、“娘母”头戴帛巾或帽,手持法具,脸着面具,身穿巫衣,以舞蹈和诵经来表现巫术的内容,手舞足蹈,又念又跳,为患者解除病痛,为病家消灾解难。</h3> <h3>乐东黎族自治县抱伦农场黎族人在与山海湾六期温泉家园联谊跳舞。</h3> <h3>黎族人挑起竹竿舞</h3> <h3>黎族村寨(报善村)的长寿老人</h3> <h3>当您进入黎族人住宅后,映入眼帘是一个1.5米高的大铁桶,里面是稻谷,也是他们丰收后的口粮,防止老鼠及雨水侵入。</h3> <h3>沿着314省道去往昌江的黎族村寨,有一间茅草房,老人准备吃饭。黎族人吃的非常简单。</h3> <h3>黎族村寨残疾人(老军人)</h3> <h3>黎族村寨茅草房</h3> <h3>黎族人下河摸鱼,每天能抓到许多鱼。有时候是捞些河蟹。</h3> <h3>黎族语言同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在语音、语法和词汇上有显著的古汉语特征,说明其与壮、布依、侗、水等民族有密切的渊源关系。</h3> <h3>孙女与奶奶及姥姥合影</h3> <h3>黎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生产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的教育方法传承各种知识与经验。一般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子女、兄长对弟妹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黎族通过口授的方式把历史和社会知识传播开来,通过身教方式传授生产方面的知识与技能。</h3> <h3>黎族村寨郎益小学,一个班级只有几名学生。</h3> <h3>黎族村寨的小学生</h3> <h3>爬树是她们的最爱</h3> <h3>放学后的小学生在大榕树下玩耍</h3> <h3>由于生活习惯好,这位86岁的老人还能纫针缝补衣服。</h3> <h3>走进黎族家,黎族老人不会讲普通话,只能做表情动作,如果有小孩子放学回来,他们都会为你当翻译与你讲普通话的。</h3><h3>图为:我与俩位阿婆合影</h3> <h3>黎族人大铁锅好气派啊</h3> <h3>黎族人吃饭非常简单</h3> <h3>黎族人(千家镇抱伦农场)每天早晨在桥头卖小黑猪。15元一斤供不应求</h3> <h3>在乐东还有许多这样的茅草房子,主要是在里面做饭,吃饭。目前已经拆掉很多了。</h3> <h3>黎族村寨长寿老人</h3> <h3>抱善村有一颗大榕树,有些老人经常在这里乘凉。</h3> <h3>黎族男人也经常做饭,女人下地干活,在这里经常看见女人在地里的场面。</h3> <h3>黎族老人住的茅草房</h3> <h3>黎族人新建的房子,一般黎族人建房子都是建好了就搬进去住,等有钱了再一点点的装修,在抱伦农场后面的山上有许多房子都是没有装修的房子,但是地面都是铺好地砖的,进屋里都要脱鞋的,不管天多凉也是光着脚。</h3> <h3>孩子们进屋子也是光脚的,我们进入家里做客也要跟着黎族人的习俗脱鞋进屋。</h3> <h3>黎族饮食风俗的显着特点是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体现了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山风野味。黎族多居山林,山上的山鼠,田里的田鼠,树上的松鼠,是黎家最喜爱的美食。在野外捕获鼠以后,立即以篝火烧毛刮净,带回除去内脏,或烤或煮,并用少许盐巴和辣椒调味。</h3> <h3>黎族人烤老鼠吃</h3> <h3>烤熟的老鼠</h3> <h3>阉割小公鸡,在海南黎族人养的公鸡最值钱,因为小公鸡没长大的时候就会被阉割,阉割后的小公鸡能卖到30元一斤的,鸡肉特鲜嫩。</h3> <h3>黎族人制作糯米酒</h3> <h3>祖祖辈辈生活在山里的黎族人</h3> <h3>黎族村寨长寿老人</h3> <h3>春节其间在黎族福报拍摄的画面,儿媳妇与阿婆交流。</h3> <h3>常年在四面透风的茅草房里做饭</h3> <h3>长寿老人爱劳动</h3> <h3>90岁高龄的黎族老人在劈柴</h3> <h3>宴席礼仪海南省黎族招待客人有一套饮食礼仪。用餐时,对男客先酒后饭,对女客先饭后酒。宾主分开对坐。请酒时,主人先双手举起酒碗向客人表示请酒,然后自己把酒一饮而尽。接着,把米酒逐个捧给客人,客人把酒喝完后,主人还给每个嘴里送一口肉菜,表示尊敬。通常,主人只陪客人喝酒,不陪客人吃饭,怕客人不好意思把饭吃饱。</h3> <h3>黎族人结婚办席场面,宴席也非常简单。</h3> <h3>海南小黑猪,肥而不腻。</h3> <h3>桂圆汤</h3> <h3>炒大锅菜</h3> <h3>竹筒水烟袋是用一根一米多长的竹子作成。中间的小孔是装烟丝的'烟袋锅'。当然,这么小的锅儿一次只能盛一点烟丝,只能吸两口。不过,也惟有如此吸,才有味儿。连接这个小锅的底部是一根细管插入竹筒下半部。那里灌注了清水。</h3> <h3>乐东黎族自治县长寿老人在吸水烟</h3> <h3>用矿泉水瓶制作的水烟袋</h3> <h3>海南的竹筒水烟袋 在海南远离城市的乡村,特别是黎族聚居区,人们用竹筒吸烟,且是水烟。</h3> <h3>三角土黎族人符美兰老公在吸水烟袋</h3> <h3>海南黎族老人很多常年生活在物质条件和医疗条件相对匮乏的地方,他们的长寿主要得益于自然环境、绿色生态的环境下生活,和谐的家庭,他们对待人生非常坦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劳动。对人生的理解非常睿智,吃的简单,所以走进黎族村寨经常看见长寿老人劳动的场景。</h3> <h3>黎族人长寿秘诀就是爱劳动,这么粗的大木头老人在锯。</h3> <h3>看,老人拄拐挑水!</h3> <h3>黎族用竹筒做饭,特色饭非常清香可口。</h3> <h3>春节初三千家镇老村的黎族媳妇回门,一家人其乐融融。</h3> <h3>黎族一般在农历2月春分前后种植早稻,7月立秋前后种 植晚稻。每季插秧前,都得由亩头先摘采带有绿叶的小树枝,挂在自家门口上,然后亩头的妻子身穿新衣服、新筒裙,一大早先在田角插上100株秧苗,并在旁边插上树叶与红藤叶,表示稻魂有主。此后村里一般妇女才可下田插秧。开始插秧第一天,亩头及妻子白天不能躺在床上休息,路上遇到别人也不能讲话。民间认为,白天卧床休息,会使妇女们插秧的速度减慢;同外人讲话,会走漏风声,带走好运,不利于稻谷生长。</h3><div> </div> <h3>黎族人种植的稻田</h3> <h3>在千家镇朝阳村有一个野温泉,在这个村里都是杨氏黎族家族,每天老杨都用地下矿泉水放入他家的蓄水池,等水凉了在抽出来浇地,他家种植的豆角就是用含偏硅酸101.2的矿泉水浇地,我们泡野温泉时候就让老杨摘一些,价格2元一斤,豆满角嫩非常好吃。</h3> <h3>每年3月末4月初,海南乐东山海湾六期附近的毛豆地丰收的时候,地里面有许多黎族妇女及学生采摘青毛豆,由外地老板开车来收购,采摘场面非常壮观。</h3> <h3>大面积种植的辣椒</h3> <h3>纹脸黎族老人手捧木棉花,在每年春节前后黎族村寨里的木棉花都会盛开。</h3> <h3>乐东到处都是芒果地,在乐东黎族村寨,台侬芒果最受欢迎,而候鸟老人都愿意吃大个头的黄金龙芒果。</h3> <h3>乐东黎族人收芒果的场面</h3> <h3>莲雾水果丰收啦</h3> <h3>去黎族村寨,黎族小孩会爬树给客人摘下杨桃给你吃。</h3> <h3>乐东抱伦农场很早从广东来到这里,他向我们介绍来这里发展情况。</h3> <h3>长寿老人</h3> <h3>糯米酒有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进血液循环、润肤的功效。对于面色萎黄、体质虚弱、中虚胃痛的人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本来就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等作用的糯米,在经过发酵后,其含有的营养成分更易被人体所吸收,是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补气养血之佳品。</h3> <h3>符美兰女士黎族人(三角土村)</h3> <h3>符美兰糯米酒制作基地</h3> <h3>符美兰糯米酒非常好喝,三亚、九所、山海湾六期都到这里购买糯米酒,春节期间供不应求。</h3> <h3>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养老的理想之所,已经火爆很多年了,早就成为北方老人躲避寒冷,调养身体的最佳住所。来到海南乐东山海湾走进黎族村寨让我了解黎族人生活,更加了解的是黎族文化,让这些照片留给未来的回忆吧……</h3> <h3>图为: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千家镇抱伦农场晨曦</h3> <h3>摄影:浪里白条</h3><h3>编辑:白 和</h3><h3>使用器材:索尼全幅A7、红米手机</h3><h3>使用镜头:卡尔蔡司16-35、24-70</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