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口史话》

五湖四海

<h1><b> 目 录</b></h1><h1> <b> 作者简介</b></h1><h1><b> 第一部分 引言</b></h1><h1> 自序</h1><h1> 前言</h1><h1> <b>第二部分 村志 </b></h1><h1> 第一篇 基本概述</h1><h1> 第二篇 地理地貌</h1><h1> 第三篇 教育与卫生</h1><h1> 第四篇 农林业建设及发展历程</h1><h1> 第五篇 工业、手工业、矿业及副业</h1><h1> 第六篇 交通与运输</h1><h1> 第七篇 历史文化诸元及革命史</h1><h1> 第八篇 文物古迹</h1><h1> 第九篇 能工巧匠、知名人士小记</h1><h1> 第十篇 北京市最美乡村邂逅马武宴</h1><h1> 第十一篇 上口姓氏家族起源</h1><h1> 第十二篇 上口村大事记编年史</h1><h1> <b>第三部分 后记</b></h1><p class="ql-block"><br></p> <h1> <b>作者简介</b></h1><h1><br></h1><h1> 段连众,1970年秋月出生于北京市昌平县长陵乡上口村,笔名“五湖四海”。“美篇”旅行领域优质作者。</h1><h1> 幼年生活在军都山下。初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市农业学校,中专毕业后当过昌平农科所农业技术员,北轴机修车间车工,太平洋财险业务员,北京新月保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部门经理、副总经理、董事长等职务。</h1><h1> 喜好行游祖国大江南北,足迹踏遍中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热衷于户外运动,上百次游历于北京的山山水水之间,每每皆有游记奉献给户外的朋友,数年下来累计撰写游记三百多篇。其中《带你看“百合”的前世今生》、《昌平的这个村子藏着两座明代门楼,你造吗?》等二十多篇游记在《北京昌平》和《昌平圈》等昌平公众微信平台发表。《夜枕古堡》、《如画荔波》、《青州仿古》等十余篇游记作品在《昌平报》发表。</h1><h1> 2017年4月,散文《大明关城灰岭口,你来,我等》荣获昌平区宣传部主办的“探寻昌平文脉,采撷文化之美摄影征文大赛”优秀奖。</h1><h1> 2017年10月,散文《四季无梦,唯有乡愁》荣获昌平区宣传部主办的“喜迎十九大 共话昌平美”征文一等奖。</h1><h1> 2020年《大明关城灰岭口秋韵》获昌平区“昌平这五年”摄影比赛三等奖。</h1><h1> 2020年《七彩滨河》获昌平区“光影中的小康印记”摄影比赛一等奖。 </h1><h1> 2021年《多彩蟒山》获昌平区”醉美蟒山,邀您共赏”摄影比赛三等奖。</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自 序</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 20px;"> 《四季无梦,唯有乡愁》</b></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流水韶华,时光荏苒。虽说已是中年,亦走过无数名山大川,但依旧恋着家乡,那里有根、有记挂、有情缘、有乡愁,也时常在熟睡中幸会老家里的那份恬美记忆。</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离开家乡已有三十余载,依然盼着尝尝妈妈亲手做出的那味道,手捧高山石崖中流淌出的山泉水轻轻地吸允着,舌尖上的美味唇齿留香,味蕾的记忆久久难忘。</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昌平李自成环岛出发,沿昌赤路北行35里有一小山村名曰上口,她以驴打滚儿美食而声名远播,那就是我的故乡,时常以她为荣,感到自豪与骄傲。</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自元代开始,上口村就已成为边城要塞,后逐渐聚集成村落,建村至今已逾八百多年,因村北一带富含石灰石,亦曾经是烧灰之所,故得名灰岭口。</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口的夏天是迷人的。星夜中,从山的那头渐渐升起一轮弯月,它似一匹白马在群山间飞驰,清浅的星辉,透过树花映射在地面上,微风中飘来几声蝉叫蛙鸣,丰收的喜悦写在脸上, 淡淡的轻歌在小巷里吟唱。她夏季是清爽的,还是五光十色的,在我眼里它是最美的。</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口的秋天是丰硕的。秋风初乍起,入夜渐微凉。沾满乡音的鼾声飞出院外,乡村小夜万籁俱寂,秋虫合唱团的演奏渐入佳境轻叩着柴扉,月光洒满了山野,恬美的梦在此起航。 我渐渐地进入梦乡,梦中再次回到家乡,它已被打扮成娇艳欲滴的新娘,幸福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那一座座田园小院守着魂牵梦扰,把万般美好融化在诗酒田园中。</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几场秋雨过后,家乡的山愈发隽秀,如诗如画,宛若缭绕的仙境一般,坡岗之上秋彩斑斓,五彩缤纷的秋叶在这一刻发力斗艳,秋意也在大田里蔓延,清风柔雨写满山间,这样的风景,叫人怎能不沉醉。</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每逢秋季来临,鸡鸣山上的红叶岭就了一年中最有诗意的时节,让人置身于色彩的海洋,风轻云淡映衬下,无论傍晚还是清早,都一幅美轮美奂的样子。家乡的秋,就像一幅油画,层林尽染,姹紫嫣红,她风情万种别样景致,藏在深山中只待君归来。</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憧憬有一天,真的学会放下,打道回府,牧马南山,小园锄禾,只为了那自由翱翔放松心情,大口呼吸着纯净新鲜的空气,乐享那属于自己的静谧旷野。白天院里赏花,菜园施肥浇水,养几只草鸡,淘换一只小花猫驱除仓鼠。清晨徒步慢跑,逛逛家乡的美景;中午自己动手烹三五样农家绿色果蔬;午后醒来,把一盏清茶,喝一口山泉水,坐在树荫下与四邻杀几盘象棋;晚上去叔伯家喝喝小酒,聊聊天,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如果有一天我们都累了,抛去烦忧,回家守着老娘,夜晚陪她看流星雨,一起守着老宅,在那个恬美记忆中的村庄慢慢体会幸福,陪她一起终老,此生无憾!</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你身边飘过家乡两个字,留下的些许记忆,或许波澜不惊,也许静好甜美,或久久挥之不去,但我想要它盛下人生所有的酸甜苦辣。</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若岁月是一盏明灯,氤氲出素雅闲抒,这季仲夏的夜晚,每一次遥望星与夜的对白,都留下诸多美好;每一次看流星飞翔,都是对生命执着地热爱;每一次葡萄架下小酌聚会,都有诉说不完的浪漫七夕故事。家乡的暑月是清凉的,入梦酣畅;家乡的晴午是温馨的,美食飘香;家乡的夏夜是静谧的,悠然自得。</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与时俱进的“驴打滚儿”美食村上口,早已告别一穷二白,几番辛勤耕耘,早已经步入进小康村。</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春天来这里,沐浴春风放飞纸鸢追逐梦想。夏天看百花争艳,吸新鲜空气享受凉爽山风。秋天采撷鸡鸣山红叶、收获南沟粮果同享丰收喜悦。寒冬遍赏雪漫灰岭口雄关素裹把盏言欢,烫上一壶老酒小驻农庄品尝农家风味。</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古韵上口,800年历史,悠哉!俊美上口,四季皆宜,乐哉!隽秀上口,锦绣未来,美哉!常回上口,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秀水,记得住乡愁。</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前几年,偶然间于网络和《昌平报》上看到同是昌平区北七家镇的北七家、郑各庄及燕丹等二十几个村都撰写了自己的村志,于是怦然心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也想提笔写一写自己家乡的村志,也许它弄出来并不好看,但我依然想干。</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果,留给我太多太多的记忆。知天命的年纪还可以提笔搜集整理资料,回村尚也可拉家常串门做调研,想把家乡800年的历史文化传承给后生子孙们。 欲以先贤为楷模,脑海里常常闪现先祖创业的场景。前辈一路追梦,我等应不负韶光,唯有再次砥砺奋进,才能铭记祖辈的初衷。</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一份情愫叫抹不去的乡愁 ;有一桌乡间美食叫“打滚马武宴”;有一段记忆叫大明关城灰岭口;有一种思念叫难忘故乡老娘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尽管烦事愁忧不能脱俗,心依然恋她眷她,故乡情结依旧;尽管岁月匆匆辗转他乡乃至人生并不如意,可梦里常见家乡之美,日新月异绽放着流光溢彩;尽管我与你相隔数十里,不常见你,可你是我生命中的骄傲。</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愿守住这最美的风景,在灰岭口等你!</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b>前 言</b></h1><h1><br></h1><h1> 上口村元代成村。</h1><h1> 一座普通的小山村,历史久远悠长,一条昌赤路公交贯通南北,它并不简单,城墙、沟谷、街巷、小院里皆写满了故事。 遥想数十年前,上口有村子拥有中小学、供销社、毗邻国企北京轴承厂。生产队解体前的八十年代初村里近三分之一 看上了黑白电视,有汽车大小拖拉机5台,干鲜果品远销京城,小国光苹果更是享誉昌平。</h1><h1> “灰岭口堡”。明朝时期,她地处皇家禁地十三陵最北端,风水宝地,身为陵域十口乃昌镇黄花城路天寿山要塞把总衙门所在。</h1><h1> “移民新村落”。清初,明十三陵地区人口凋敝,清政府再次从山西移民。段氏、王氏先后入住灰岭口。</h1><h1> “北大银行”。民国时期,她是昌平城以北地区最富庶的村落。</h1><h1> 1928年(民国17年)简称为上口村至今。村南2里的贤庄口改称下口村。</h1><h1> 昌延县辖区、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上口村是平北红色抗日根据地昌延县三区,曾短暂当过昌延县政府临时驻地。解放战争时期,是昌平根据地老区之一。</h1><h1> 1946年,上口村获得解放。</h1><h1> 上世纪五十年代,村民积极响应抗美援朝的号召,互助组、入社废除私有制、人民公社、大生产、大跃进。</h1><h1>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五好大队”,上口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h1><h1> 1982年秋,分产到户。</h1><h1> 步入二十一世纪,上口村人与时俱进,开发出“驴打滚儿马武宴‘’美食。</h1><h1> 2016年10月入围"北京市最美乡村"。</h1><h1> 新时代引领着上口村精神:“ 厚德为魂,诚信做人,科学发展,与时俱进”!</h1><h1> </h1><h1> 拙作《上口史话》初稿于2021年3月面世。</h1><h1> 说的容易,做着难。从2016年冬起笔至2021年,历时五年,断断续续,写写停停。但心中定下这个小目标,不论如何一定要完成之,给后人留下一些记忆、一些思考、一些故事,把往昔荣耀传承下来。在编写整理中倍感困惑,第一手资料不够完整,找起来也颇为费力,加之工作又忙忙碌碌的,起笔难收笔亦难。此书相信遗漏和疏忽定有不少,恳请家乡父老多批评指正,措辞不妥之处多给予谅解!</h1><p class="ql-block"><br></p> <h1> <b>第一篇 基本概述</b></h1><h1><br></h1><h1> <b>(一)基本情况</b></h1><h1> 上口为昌平区十三陵镇辖村,位于十三陵镇西北部昌赤路15.5公里处。村委会海拔255米,北纬40°21′13″,东经116°14′29″,是以休闲、美食、旅游、农牧业和林果业为主的小山村。村北与延庆区大庄科乡的松树沟村、解字石村接壤,东北部与延庆区东王庄村和昌平区延寿镇分水岭村相邻,村南500米毗邻下口村,村西山后为大岭沟村,村南北界最大距离约6公里,东西最大距离约3公里。另有飞地在大岭沟、石头园及麻峪房村等地,使用情况不详。</h1><h1> 上口村总面积 11.1平方公里,村民242户,常住人口717人(2007年统计数字),全部为汉族。 村子呈矩形,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300米,整个聚落占地7万多平方米,主街南北长300米,宽约5米。</h1><h1> 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和民俗接待,其中民俗旅游接待户20余户,村内林地面积1.48万亩,村镇四旁树及零散树木占地面积14027亩,其它800余亩。</h1><h1> <b>(二)灰岭口~一座明朝昌镇防线上的重要堡城</b></h1><h1> 上口现隶属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南距镇政府驻地9公里、距昌平县城18公里、距北京城50公里。上口西北至延庆区大庄科乡松树沟8公里,正北至解子石9公里,东北至昌平区延寿镇分水岭村4.5公里,南至下口村1公里。</h1><h1> 明《顺天府志》记载灰岭口,“在县东北28里,壁峭路险,入深七里许”。</h1><h1> 清《光绪昌平州志》记载:“灰岭口距城四十里,东至分水岭八里……西南至贤庄口三里,东北至帽儿墩八里,西北至松树沟六里”。</h1><h1> 另据《昌平县志》(2007版)叙述:县城北有七村,曰:姚店、龙虎台、翠屏口、居庸关、栗园、福田屯及灰岭口。</h1><h1> <b>(三) 村子老地名及居住地简介</b></h1><h1> 从南到北居住区依次为:</h1><h1> “坑地”位于村东南角是全村最低处有16户建成于1981年,原址为口粮地。</h1><h1> “东沙地”位于坑地北侧有14户建于1985年,原址为社员自留的菜地。</h1><h1> “党校”位于村口西侧有10余户,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房基地原址为昌平党校。</h1><h1> “猪场”位于党校北侧有6户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原址为村猪场。</h1><h1> “西厢地”位于党校和猪场西侧有二十余户,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原址为社员的自留地。</h1><h1> “四亩园”位于村汽车站西侧有15户,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原址为社员的自留地。</h1><h1> “河套边”位于村中心汽车站北侧有7户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h1><h1> “河东”位于村委会东侧,有3户皆为于姓,建于解放前;</h1><h1> “水电部”位于四亩园北侧,原为国家水电部上口绿化队旧址,有9户,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原为小学校,1980年小学校迁址后改为村民房谱;</h1><h1> “上街”是村子最古老的一条街至少始于清代,位于村子西部小后沟上顶山下,根据老人前辈口述和推断,门氏、段氏等老户祖辈皆住此街。</h1><h1> “北门外”位于村北城墙外有14户,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h1><h1> 此外还有后沟5户、东殿2户、东场3户、下场4户、南院3户、北院3户、庙门口、饲养室、下街、大桥南马路东等10多个老居住街区。</h1><h1> 衙门后沟中的衙门源自明代天寿山把总衙门(相当于连部)。</h1><h1> <b>(四)上口村起源简述</b></h1><h1> 依史料记载上口成村于元代,明代有灰岭口守军驻守,清代初渐渐有山西移民段氏和门氏率先迁入灰岭口,并在此繁衍生息后代。</h1><h1> <b>(五) 历史沿革</b></h1><h1> 上口村元代属大都路昌平北乡管辖;</h1><h1> 明永乐元年(1403年)属顺天府昌平县管辖;</h1><h1> 明正德元年(1506年)隶属顺天府昌平州所辖;</h1><h1> 明正德三年(1508年)复归顺天府昌平县辖属;</h1><h1> 明正德九年(1514年)再改回顺天府昌平州北路管辖直至清代乃至民国二年(1913年);</h1><h1> 1912年更迭为中华民国直隶省昌平县;</h1><h1> 1913年去州改县为直隶省昌平县所辖;</h1><h1> 1914年再改属直隶省京兆地方;</h1><h1> 1928~1936年隶属中华民国河北省昌平县;</h1><h1> 1936~1940年的抗日初期曾隶属伪冀东自治政府昌平县;</h1><h1> 1940~1945年抗日时期属中共昌延联合县第三区;</h1><h1> 1945.1~1947.12年改属昌平县第二区;</h1><h1> 1946年开始土地改革,贫下中农分到了土地、骡马及房屋;</h1><h1> 1947.12~1949.4隶属于昌平县解放后属昌顺县第一区;</h1><h1> 1949年4月改属察哈尔省南口专属昌平县管辖;</h1><h1> 1949年8月改属河北省通县专区昌平县第九区所辖;</h1><h1> 1950年6月复称昌平县第一区;</h1><h1> 1953年7月撤村政府与大岭沟、下口一起撤村成立了昌平县一区下口乡;</h1><h1> 1955年1月改为城关区下口乡; </h1><h1> 1956年8月裁撤下口乡复为上口村,并撤一区并乡于昌平区长陵乡;</h1><h1> 1958年8月成立人民公社属昌平区十三陵人民公社;</h1><h1> 1959年属昌平区城关公社;</h1><h1> 1960年2月复称昌平县城关公社;</h1><h1> 1961年5月至1966年5月属昌平县泰陵公社;</h1><h1> 1966年5月泰陵公社与长陵公社合并后隶属昌平县长陵公社;</h1><h1> 1982年4月改称昌平县长陵乡;</h1><h1> 1997年12月年撤乡建镇隶属于昌平县长陵镇;</h1><h1> 1999年12月隶属镇改为昌平区长陵镇;</h1><h1> 2011年8月撤销长陵镇并入十三陵镇至今。</h1> <h1> <b>第二篇 地理地貌</b></h1><h1><br></h1><h1> <b>【基本地貌】</b></h1><h1> 上口地处军都山区腹部的上下口沟中间偏北的宽谷台地上,地势北高而南低,村址海拔为240~300米,其中村委会门前广场海拔250米。最高处为铁帽山海拔为830米,最地处为东二十海拔为200米。</h1><h1> 上口村大柳树沟至帽墩南沟一带地层属太古界密云群沙厂组,走向北东,岩性为各种片麻岩及磁铁石英岩。上部为碎屑岩及碳酸盐岩,中部为硅质白云岩。村西沟三道城至跳河一带属中生界花岗岩地貌。</h1><h1> 村子西北东三面环山,村东为小东坡、爷爷洼,村西为大小后沟、衙门后沟,村北为石卡梁和鸡冠子石,自古一条沿河小径通往南北十三陵及延庆等地。</h1><h1> 1958年前,现村口北50米之处有东西长十数米高约2米的影背墙一道,底座为石碌碡或碾盘衬底,中间为青砖外涂白灰,1958年“大跃进”炼钢铁时因出进车辆不便连同村北的大门洞一起拆毁。</h1><h1> <b>【气候特点】</b></h1><h1> 上口村的气候属北温带。气温比昌平的平原地区低3度左右,四季泾渭分明,春季(4月10日~5月25日)约50天;夏季(5月26日~9月5日)约103天;秋季(9月6日~11月4日)约60天;冬季(11月5日~4月9日)约152天,呈现出春秋短而冬夏长,四季分明。一年四季降雨多集中于7月下8月上。积温为4000℃左右,无霜期在200天左右。</h1><h1><b> (一)山峰</b></h1><h1> 【 铁帽山 】 地理学上称为破楞沟西顶,也叫茂墩、帽儿墩、铁帽山。是上口村海拔最高的地方,海拔830米。 从北大桥十字路口沿上黑路直行至分水岭路口左行5公里可到。 山左右垭口各有拦马墙一道东西百余米,修于何代未见史料记载。山峰西侧与解字石村接壤,东南部与分水岭村大北梁相连,山体富含铜、钼、金及彩色燧石白云岩,至今金矿遗址多处。此峰为地理节点北侧为延庆东王庄,西北为解字石,东南为分水岭村地界。</h1><h1> 【鸡冠子石】 鸡冠子石,现在称作鸡鸣山位于北大桥上顶,海拔473米,修建了一条成熟的登山步道,从娄子峪口左侧上山可到达顶峰,北可见铁帽山、大北梁,西可见灰岭口及大墩山,南可见老龙背及大峪山。此山遍植枫树及黄栌树,深秋可赏红叶。</h1><h1> 【 大墩山 】 位于村西北一公里处的三道城上顶,从大楼水库西侧棺材沟或乱石浆可至。上有沟洼四道,顶有墩台上测绘点一个今废,海拔596米,传为东汉开国皇帝驾下大将马武屯兵之所,山西侧下为大岭沟马圈子自然村。</h1><h1> 【 小团山 】 位于村东南梨园黑沟沟口,海拔260米,山上多松树。</h1><h1> 【 大团山 】原来位于小团山北侧,四周皆黄土,1975年被铲为平地,目前为大块地一部分,主峰位于大块地东南侧位置。</h1><h1><b> (二)岩石</b></h1><h1> 村西沟岩石以中生界白垩纪下统粗粒花岗岩为主,东北部有少量侏罗纪中统粗粒花岗岩和含彩色燧石白云岩。东部以震旦亚界蓟县系燧石条带状白云岩为主,南部以长城系含燧石团块和含锰硅质白云岩及砂岩、粉砂岩、板岩、蓟县系石英砂岩与含彩色燧石白云岩等。</h1><h1> 白云岩主要分布于村北的大造沟,小造沟,城子沟、大西沟、转山子、红龙沟及家东的篓子峪等地。</h1><h1> 铁帽山及南沟一带有彩色燧石白云岩,九十年代曾大量开采,俗称“凤凰绿”,加工石米后广泛应用于火车站、机关厂校企事业单位外墙及地板,还被用于水刷石装饰墙面。至今,铁帽山下仍有开采的废弃矿洞。</h1><h1><b> (三) 土壤</b></h1><h1> 土壤多为中壤质褐土、沙土,少量黄土。山地多轻壤质薄层中层石灰质淋容褐土。</h1><h1> 村西的西厢地至西二十和村东小东坡、四亩园及大块地为黄土粘土;东二十、梨园子及村北自留地皆为淋溶褐土;南沟一带沙土地,东厢地向火龙沟、帽墩一带分布着石灰性褐土。</h1><h1> <b> (四)沟谷</b></h1><h1> 村之沟谷有数十条无准确统计数字。最为有名的为黑沟和娄子峪,均位于家东,九十年代前盛产苹果,2006年先后栽种纸皮核桃近万株,沟内有机井和灌溉管道。</h1><h1> 【 南沟 】 为村中最大的一条沟谷,内有几十条小沟,地形地貌也最为复杂,物产和矿产资源丰富,此沟中产板栗、石棉及白云岩等。</h1><h1> 【 水泉沟】一共有两处,家南的南北水泉沟,早年沟口东侧有水井、水柜、水泉一眼及大坑一座水甚多,传为龙头所在。沟谷外解放前曾有娘娘庙一座,现无存。七十年代末,段志贵等人在沟中坝台内拾获二十多枚袁大头。</h1><h1> 家北南北水泉沟早年有水泉多处,六七年代曾产李子,大秦铁路从此穿过,沟东侧为昌赤路,目前沟内仍产板栗及核桃的干果。</h1><h1> 【 跳河沟 】位于村北马武寨西北,有水泥路麻松路自此通过,沟内常年有水。现坎沟口处有大秦铁路穿过,铁路旁有一处道班。此沟盛产花岗岩产量可达亿吨。</h1><h1> 【黑沟】位于村东南,原沟口有二山大小团山,现有水泥路通往百草沟及老龙背顶峰(海拔750米),沟内多核桃枣等。九十年代前是村子的重要苹果产地。</h1><h1> 【娄子峪】位于村东,有水泥路通往大小姑娘沟,大姑娘沟垭口东侧为分水岭村地域。沟内多种植核桃枣山楂杏等干鲜果品。</h1><h1><b> </b> 其余尚有火龙沟、破楞沟、大西洼、沿柳沟、后沟、衙门后沟、小后沟、大小姑娘沟、白草沟、坎沟、棺材沟、大肚北梁、大墩、石卡梁、城子沟等等。</h1><h1><b> (五)河流</b></h1><h1> 上口沟在地理学上属温榆河东沙河水系之上下口沟。据清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天寿山在昌平州北18里,其水责一自老君堂来……一自灰岭口,一自贤庄口……”,最终与锥石口沟和德胜口沟在七孔桥总为一流,汇入十三陵水库,出东山口为东沙河。</h1><h1> 上口沟分西沟水与东沟水于村北大桥处相汇, 两条沟在八十年代初之前常年有水。西沟水始自松树沟村,沟水长约5公里,在二道城处建有大楼水库一座,后废。</h1><h1> 东沟水始终分水岭及铁帽山下,转山子原有珍珠泉一眼后干涸现今仍有泉水,但水流极小。目前,东沟内仍有水柜一座下有管道供村子用水,是村子的重要取水地之一。</h1><h1><b> (六)植被及野生资源</b></h1><h1> 植被多半旱生灌丛杂草及杂树,家东山上多橡树松柏,白草沟上顶有六道木,其余山上多有山桃、山杏、荆条、麻梨、荆条、蚂蚱腿子、绣线菊及野生酸枣等植物。谷地多柿树、红果树、枣树及核桃树等。近些年,村边地块多栽有观赏植物如忍冬、连翘等。家南多柿树,黑沟及娄子峪多核桃树,家北多杏树和山楂树。</h1><h1> 上口沟谷内多见柴胡、苍术、益母草、车前子、茵陈、桔梗、丹参、黄精、知母及远志等野生药材。 山里近些年发现野猪踪迹,常见野生动物有松鼠、黄鼠狼、山鸡、野兔等,七十年代前有狍子,五十年代有狼、豹子等大型猛兽。</h1><h1><b> (七)水泉</b></h1><h1> 【大柳树水泉】位于昌赤路万寿无疆下坎,现已干涸。</h1><h1> 【北水泉沟水泉】位于村北的北水泉沟内,常年有水。</h1><h1> 【上口泉】位于南沟一带的南部墙东侧50米,为下降水泉,常年溢流,现有水柜一座。</h1><h1> 【转山子水泉】也称珍珠泉,常年有水,但水流不大。</h1><h1> 【家南水泉】七十年代前有水,后逐渐干涸。</h1><h1> 【梨园子水泉】位于老牛道北,昌赤路东侧低坎,现已干涸。</h1><h1> 【道班水泉】位于家北二道城,原有水井及水泉,其北曾有上口道班驻扎,水泉已无踪迹。</h1><h1><b> 本篇参考资料:</b></h1><h1> 1.《昌平地理概览》2016 尹钧科编著 北京出版社;</h1><h1> 2.《温榆河》2016 李晔编著 北京出版社。</h1><h1> 3.《昌平村情》2008 昌平区志办编写 方志出版社。</h1> <h1><b> 第三篇 教育与卫生</b></h1><h1><br></h1><h1> <b>(一)中小学发展史</b></h1><h1> 上口村小学源于1937年的私塾位于村中的大庙。第一座小学校旧址大庙即九圣庙原址北店内供奉着观世音、龙王、土地等九位神仙。是一座三合房,北屋南屋各五间,东屋三间。山门朝西,东院墙下为村河上口沟。现仅存北屋,其余被拆改成民房。</h1><h1> 1945年10月,王克礼、赵立清、杨大光等人在上、下口村建立起昌平解放区的第一所高级小学,名为“昌平一高”,招收首批学生32人。(注①来自《昌平简史》2015年 北京出版社)上口村段志刚、段志强、段怀信及段怀义等人曾就读于此“高小”。</h1><h1> 1956年上口、大岭沟及下口撤销村建制合并成下口乡,在南庵庙成立的上下口小学。南庵庙校址位于村西南侧南梁下,背靠数百棵古柏,现仅剩遗迹。</h1><h1> 1958年因铁道部绿化队需占用南庵庙,小学迁址到村南的教圣地,并增设初中班。教圣地校址位于村南500米老牛道南侧,有房屋三十多间,北屋十间,南屋十间,西屋8间,中间围成200平米操场。东侧坎下为栗树园,再南有一小水库,西屋外为昌赤路,再西为铁道部绿化队。南北屋外为大田地周围种有果树。</h1><h1>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上口小学于搬到村中的水电部绿化基地。</h1><h1> 1980年秋,小学校再次迁址村南教圣地;上下口中学并入泰陵中学 ;1993年上口小学并入下口小学;后迁入泰陵小学,上世纪末又迁入长陵中心学校。</h1><h1> 上世纪六七十年队派教师有段怀增、王景海、段志全(女)、王付合、赵英子、段怀魁、段志泉、段志胜等人,</h1><h1>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陆续有周景章、段志胜、周国武、段怀增、刘德民、刘永强等老师先后职教。</h1><h1> 1960年上口村托儿所邱长荣(女)(1910~不详)获北京市教文卫体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注①。</h1><h1> 1966年北京师范学院分校在上口成立。 </h1><h1><b> (二)建国后考学转户口的人名单</b></h1><h1> 段志刚 (段怀庆长子)1957年考入北京大学</h1><h1> 段志强 (段怀庆次子)1959年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h1><h1> 段志全(女,段怀庆次女)1977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h1><h1> 王付合(王殿增次子) 1975年考入昌平师范学校</h1><h1> 段志清(女,段怀余长女)?</h1><h1> 段志毅 (段怀佩长子)1980年考入昌平师范</h1><h1> 段连群(女,段志勇长女)1981年考入昌平师范</h1><h1> 王金平(王景文子)1982年考入昌平师范</h1><h1> 陈晓毅 (陈金生长子)1983年考入昌平师范</h1><h1> 段志顺 (段怀佩三子)1984年考入昌平师范</h1><h1> 段连俊 (段志银长子)1986年考入北京经济学院(现在的首经贸大学前身)</h1><h1> 段连众 (段志银次子)1986年考入北京市农业学校(现在的北京农职院良乡本校)</h1><h1> 段卫青(女,段怀聪女) 1986年考入房山卫生学校</h1><h1> 段连荣(女,段志昆长女) 1986年考入北京仪器仪表工业学校</h1><h1> 段志泽 (段怀朋次子)1987年考入北京八一农机学校(现在的北京农职院北校区)</h1><h1> 段玉青(女,段怀森次女) 1987年考入北京八一农机学校(现在的北京农职院北校区)</h1><h1> 刘学禄 (刘文泉长子)1987年考入 北京市农业学校(现在的北京农职院良乡本校)</h1><h1> 王淑飞(王亚文子) 1987年考入北京财政学校</h1><h1> 段连华(女,段志昆次女)1988年考入北京卫生学校</h1><h1> 段志辉 (段怀勇三子)1988年考入昌平师范学校</h1><h1> 段卫民 (段怀全次子)1988年考入昌平卫生学校</h1><h1> 张春熙 (张长江子)1988年考入北京第一轻工业学校(北京手表厂技校)</h1><h1> 段焕文 (女,段怀志女) 1988年考入昌平师范</h1><h1> 门宝珠(女,门玉振女) 1989年考入昌平师范学校</h1><h1> 段连水 (段志才子)1989年入北京铁路机械学校</h1><h1> 王春凤(女)(王富财女)1989年考入昌平师范学校</h1><h1> 门玉春(门长旺长子) 1990年考入湖南株洲铁路电气化学校</h1><h1> 段连雪(段志胜子) 1990年考入北京联合大学</h1><h1> 于志国(于则水七子)1990年考入昌平师范学校</h1><h1> 王兆昆 (王富财子)1993年考入昌平师范</h1><h1> 段连福(段志银三子) 1993年考入北京第一轻工业学校</h1><h1> 王海山(王付合长子) 1993年考入昌平师范</h1><h1> 段卫方 (段怀聪次子)1994年考入 北京市农业学校(现在的北京农职院) </h1><h1> (注:只收录1978-1994年考入中专以上的人员)</h1><h1><b> (三)昌平区医院前身的“大众医药社”</b></h1><h1> 1946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向老区发动了疯狂的进攻。昌平县政府为解决老区人民就医和地方政工人员的医疗救护,于同年11月在上口村上街段北院成立了‘’大众医药社‘’。</h1><h1> 这个医疗机构在政府的扶持下,动员老区人民集资入股组建的集体所有制,当时仅有6名成员,主任朱连珍,指导员张富奎,其余成员有王俊川、殷其炳、殷其省、段怀余。当时这座医药社也被成为“大布袋药房”,其主要医疗用具仅有一张长2米的长方形大白布,上有近百个大布兜,纵向8个,横向12个,钉在墙上内有草药、外伤药等,可以基本满足边区的党政军和老百姓的医疗需求,后几经辗转黑山寨、上庄、桃林等地。</h1><h1> 1948年底它随着昌平县城的解放迁入马号广场北侧平房内,后1949年3月改称“昌平县诊疗所”,1950年10月改名“昌平县卫生院”。注③。</h1><h1> 1965年昌平县普训“赤脚医生”,上口村于水电部小学校旧址建立了村级医务室,段怀余、段怀佩、爱秀敏、付景旺、张长城等先后成为村医,八十年代初改由段志忠担任。</h1><h1><b> 本篇参考资料:</b></h1><h1> 注①:来自《昌平简史》2015年 北京出版社</h1><h1> 注②:来自《昌平县普通教育志》 北京出版社 1998年</h1><h1> 注③:医药卫生篇参考资料:《昌平文史资料》(第二辑)昌平政协编印2003.08</h1>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原昌平“大众医药社”旧址</p> <h1><b> 第四篇 农林业建设及发展历程</b></h1><h1><br></h1><h1><b> (一)种植业</b></h1><h1> 上口村有耕地410亩(1997年县志上的数字),最主要的地块有村东南的东二十、村西南的西二十及村东的大块地等。土壤以中壤质褐土和黄土为主,山地多轻壤质薄层中层石灰质淋褐土。</h1><h1> 自明、清、民国一直到抗日时期,土地一直为村里地主和中农所掌握,贫下中农和雇农仅有少数土地,平日里只以棒子面及野菜等裹腹, 农作物多以玉米、豆类、高粱等为主,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产量最高时可达3.5万公斤。解放前,上口村农业生产极其落后,“靠天吃饭,一步三颗苗,等雨播种,人工拉犁”是常态。</h1><h1> 1946年底,村农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据《土地法》进行了分田地,每家贫下中农和雇农都分到了数量不一的粮田。土改评定标准:(1)地主:不参加劳动,完全以地租、雇工、高利贷最为生活来源;(2)富农:虽参加劳动,但雇工、高利贷、地租超过其收入的25%;(3)富裕中农:虽有剥削收入但不超过其总收入的25% ,即上中农。〈 注①〉 </h1><h1> 1951年开始搞互助组,推广植棉、浸种、拌种等农业技术;1953年开始搞初级社、中级社。 1956年成立高级社和生产大队。 所谓初级社是指:土地入股分红,一般按老55,地45的比例分配收入,属半社会主义性质。到高级社时全部土地归集体所有。</h1><h1> 1958年9月成立十三陵人民公社和大办食堂后,1959年农业减产极为严重,也为1960年之后的三年自然灾害埋下伏笔。</h1><h1>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种植过棉花;六十年代曾在村北一带种试植过水稻;</h1><h1> 1975年10月开始“农业学大寨”;</h1><h1> 1980年春播玉米以“京杂6”和“白马牙”为主,三茬的夏播以“京早7”为主,搭配“京黄113”。</h1><h1>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绝大多数村民每年会领到政府根据经济林种植面积来领取。</h1><h1> 1983年以前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红薯和玉米为主,再辅以芝麻、高粱、豆类及黍子等杂粮;包产到户后,种植户各自为政或根据自己喜好种地,后不少大田地里栽种柿子树、枣树等,耕作方式也回归原始,等雨播种、套种玉米或黄豆等,人工种植,一般极少浇水,收获也是人工收割,所产粮食不再运往大场而是搬网各户。</h1><h1> 1990年曾推广干旱冷凉地区地膜玉米覆盖栽培技术推广。</h1><h1> 目前村委会所在地曾为生产队解体之前的下场,北侧上场原为养鸡肠与猪场。整个场院曾于1984年到1988年间被中铁一局一处某施工队所使用,后几经调整,被分割为村委会、两家住户和其它单位。</h1><h1> <b>(二)蔬菜</b></h1><h1> 北门外路东、西厢地、四亩园、沙地等均做过村民的自留地,现在自留地以黄土场上坎、村南梨园等为自留地。种植的蔬菜大多以大白菜、萝卜、红萝卜、黄瓜、西红柿、四季豆、窝瓜、丝瓜、韭菜、大蒜等为主。</h1><h1> 此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冬季存贮大白菜、白薯、萝卜等皆以地窖为主。</h1><h1> <b>(三)林果业</b></h1><h1> 上口村村内林地面积14000亩,树木覆盖率94.60%。地形地貌非常复杂,既有石灰岩,也有砂岩及黄土岗,土壤结构也呈现多元化,适合多种林果树生长,历经几十年的栽培与繁育,树种多达上百种。主要的林果树种如下:</h1><h1> 1、用材类有华北落叶松、油松、侧柏、栾树、楸树、臭椿、香椿、国槐、洋槐、椴树、榆树、栎树、桑树、杨树、柳树等等;</h1><h1> 2、观赏类有黄栌、元宝枫、连翘、忍冬、锦带、龙瓜槐等;</h1><h1> 3、木本粮油类有:山杏、核桃、板栗、柿子、黑枣、山桃、花椒等;</h1><h1> 4、果树类有:苹果、桃、海棠、大枣、红果、沙果、杏、梨、樱桃、李子等;</h1><h1> 5、野生果有:野生猕猴桃、野山楂、核桃楸、野酸枣、梨丁等;</h1><h1> 6、野生小灌木有:麻梨、六道木、蚂蚱腿子、葛九、大花疏溲……。</h1><h1> <b>【相关历史概述】</b></h1><h1> 林果业曾为上口村支柱产业,盛产小国光、大盖柿、山楂、枣、板栗等果品30万公斤。其中上口苹果于七八十年享誉昌平县,苹果品种多达十数个,主要是:大、小国光、黄元帅、红元帅、红星、红玉、祝光、鸡冠、倭锦等品种。山杏的品种众多主要有:红扁子、黄扁子、山黄杏、红杏、大扁、白杏、红乐门、山扁子及苦核等。梨的品种主要有:大肚梨、热白梨、葫芦梨、铁梨、京白梨、金把梨及酸梨等。 大枣的品种有:尜栆、花生枣、梨枣、冬枣、康枣及小枣等。栗树的品种主要有:板栗、青呲牙、禿枝龙等。李子的品种有:红宝石、黑宝石、大黄李及串铃等。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上口村苹果多销往北京城里,大盖柿也多销往东北内蒙古等地。当年运送水果的包装材料多用荆条筐篓,周围辅以绒草、栎树叶、草帘或报纸等,山楂、杏等水果主要运抵定陵果脯厂做果脯,苹果则送往马甸及东安市场等水果销售点卖给城里人。</h1><h1> 1958年8月,北京市委号召,绿化一切荒山荒地。中央国家机关组织有关41个部委来昌平搞绿化。时年,上口村属泰陵公社有21个部委进驻到泰陵、锥石口、大岭沟、下口及上口等村分片造林。 其中国家财政部、铁道部、水电部、邮电部、商业部、交通部、煤炭部七个部委成立绿化队支援帮扶十三陵地区的除了在荒山栽种松柏以外,在村南的南桃岭、教圣地、村东的黑沟、娄子峪以及村北的石卡梁、大肚北梁及三字城地区栽种了大量国光苹果树。</h1><h1>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的大炼钢铁和大办食堂,村里砍伐老杏树不计其数,500人的食堂五个月烧柴十余万斤。</h1><h1> 1963年后大部分部委绿化队撤回,所植林木归为国有,七个绿化基地房屋归还大队使用。</h1><h1> 1964年12月,在市县林业部门的支持下, 充分利用野生酸枣资源 ,首次开展野生酸枣嫁接大枣的推广活动,娄子峪黑沟等部分沟谷道旁改接了上千株。</h1><h1> 1966年初,根据市农林局部署,昌平县林业局核发“封山育林”证书,全县共发放80份,其中泰陵公社的上口、碓臼峪等获10份。</h1><h1> 1976年开始推行矮化跕苹果种植。</h1><h1> 1980年4月24日,北京轴承厂技校学生在下口小岔沟登山抽烟引起山火,上口村和下口、北轴等多个单位前往灭火。</h1><h1> 1981年,昌平县贯彻郊区农业生产为城市服务的方针国家对果品实行派购,其中一级国光收购价每斤0.3元,红果每斤0.45元,大盖柿每斤0.15元。</h1><h1> 1984年开始学习柿树修剪技术,结束了上百年的自然生长的历史。</h1><h1> 从2000年前后,国家推行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按照规定给予栽种林果土地核实后补助粮食一直至今。</h1><h1> 上世纪初,深山区普遍成立护林员,每年10月1日到次年4月30日为防火季节,村中每一个沟口路段都有人值守。</h1><h1> 2006年,市委、山区办将核桃树作为上口村的主导产业,并进行政策扶持与帮助,利用黑沟、娄子峪两条沟的有利地势和资源,全部栽种纸皮核桃2.5万株,统一栽培、修剪与管理,一年后部分核桃园由个人承包负责管理。</h1><h1> <b> (四)畜牧业</b></h1><h1> 解放前不少农民自己养鸡羊猪等家禽家畜一直延续至今,另有一些较为富裕的农户曾养大骡马及牛等家畜。</h1><h1>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入初级社,有不少骡马驴等逐渐归集体所有。</h1><h1> 五十年代末,全部农户入高级社,村子改称大队,驴骡马牛尽归生产队饲养管理,并在村中盖了一处饲养室前后两进院落,有房屋三十余间,后院为鞍子、笼头等工具存放处,也短暂做过大队部。前院饲养马等牲畜,并停放马车数辆,西侧小耳房为值班室。六、七年代,马车驴驮成为村里的主要运输工具。</h1><h1> 村里成立专门的饲养员和动物防疫员(兽医),在村北和村东一带还有羊圈及牛棚饲养地多处。</h1><h1> <b>(五)农机的发展与现状</b></h1><h1> 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里购买了东方红55大拖拉机一台和手扶拖拉机两台用于播种耙地等农机作业,大队解体后3台农机具被承包用来搞运输。</h1><h1> 现在,村内基本已无大田地,农机具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h1><h1> <b>(六)水利建设发展历程</b></h1><h1> 上下口沟系温榆河的二级之流,隶属北沙河,源头始于延庆区松树沟村和铁帽山及分水岭村西麓。</h1><h1> 1.水库及水电站建设</h1><h1> 1958年绿化队在村北北门外建立一个小水电站。之后又陆续修建了南大桥水库(先已无痕迹,位于大块地西北) 教场地水库位于栗子园底坎,八十年代仍可蓄水,后废。南沟水库位于门家峪城墙北侧,现仅存遗迹。干水库位于楼子峪内,库容极小,后废,仅存遗址。大楼水库位于昌赤路邮电部绿化基地南侧,一度曾发挥调控洪水灌溉之用,九十年代后渐废。</h1><h1> 2.防洪堤坝建设</h1><h1> 1998年大洪水过后次年,国家拨专款整修与加固河套两侧堤坝。</h1><h1> 3.水柜和水井等饮水设施概述</h1><h1> 【大楼水井】位于昌赤路邮电部绿化基地门口,八十年代前一直使用,现存遗迹有水。</h1><h1> 【老爷庙水井】位于家北老爷庙正殿西南,井深3米,八十年代后无水。</h1><h1> 【家南水井】位于村西南上街最南端,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曾是全村重要打水之地,现无遗存,在其东侧二十左右上有一口水井,建于何代不详,现有水。</h1><h1> 【其它水柜】目前为止村中尚存多处水柜如二道城大楼附近的两座储水池、石卡梁一座,东沟南部墙城墙东等皆有水。此外,南庵庙等水柜已无水可储。</h1><h1> 【东场、黑沟电井】两水井是村子自来水的重要水源。 </h1><h1> 其他从略。</h1><h1> <b> (七)农村经济</b></h1><h1> 上口村从1946年末开始土地改革,建国后推行互助组,1952年初级社、中级社,至1958年实行高级社,六十年代初成立生产大队直至1982年生产队解体,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至今。</h1><h1> 1958年,上口村曾办过过5个月的人民公社大食堂,烧柴十多万斤。</h1><h1> 1960年到1962年遭遇三年自然灾害,粮食短缺,大部分村民以棒子胡、野菜等充饥。</h1><h1> 上口村属深山区,长期以林果为主,形成“卖果品,买口粮”的习惯,上世纪六十年代实行“果折粮办法”,之后实行</h1><h1>“奖励粮食办法”,“吃返销粮倒三七”。</h1><h1> 1979年5月村支书和大队长参加了县委召开的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的千人大会。村子的干部群众积极扭转思想,从单一的抓生产,改为解放思想搞活经济。</h1><h1> 1981年村子实行了“承包到组,责任到劳,联系纯收入记酬”的农业生产责任制。</h1><h1> 1982年生产队解体前四个队的男劳力(10分)一天的日值均在2元以上。</h1><h1> 2000年前村人均收入4000元主要来源于开矿办石米、石粉厂、运输及农业和林业等。</h1><h1>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6万,人均劳动所得4700元。</h1><h1> 2007年,村子推广吊坑。</h1><h1> 2013年,村子平房改装塑钢门窗和加装外墙保温材料。</h1><h1> 2020年,村子全面推行煤改电,采取电采暖方式,国家给予一定补贴。</h1><h1><b> (八)农业气象大事记</b></h1><h1> 上口村年平均气温10℃,年降雨量600毫米左右。</h1><h1> 1957年8月11日遭受冰雹袭击,多处粮田和果树受灾。</h1><h1> 1998年7月,百年一遇的大暴雨之后,洪水袭来,村子里不少地块被冲毁,沙地十几户险情不断,最后洪水退去,化险为夷。</h1><h1> 2008年6月23日遭受冰雹袭击,7月30日遇强降雨。</h1><h1> <b> 参考资料:</b>来自《昌平文史资料精选 》 昌平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2015年 中国文史出版社。</h1> <p class="ql-block">下图为铁帽山远照。</p> <h1><b>  第五篇 工业、手工业、矿业及副业</b></h1><h1><br></h1><h1> <b> (一)乡镇企业的早期蓬勃发展</b></h1><h1> 【汽水厂】开办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厂址在现村南财政部绿化队旧址上,利用村内山泉水及引进的制造汽水技术制造过汽水上万箱,曾远销昌平、北京等地,九十年代初期逐渐被市场所淘汰。</h1><h1> 【服装厂】开办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厂址在现村南财政部绿化队旧址内。厂长是王富财,聘请城里一女士为技术顾问,缝纫女工则全部来自村内,当时大部分产品为初加工的衬衫、西服、劳动服等衣物,生产队解体后该厂也随之解散。</h1><h1> 【装订厂】开办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厂址在现村南财政部绿化队旧址上,九十年代初期逐渐被市场所淘汰。</h1><h1> <b> (二)副业的发展概述</b></h1><h1> 【客栈】最早的客栈建在村南路西,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经营者为王景泉和段国臣,二人主要靠当时108公路上客流,经营项目有住宿和小吃,1981年110国道开通,昌赤路国道的地位被取代,车流量大幅度减少,改革开放之后此客栈淡出。</h1><h1> 【早点】村内曾陆陆续续开过早点铺。刘文山、段连义、王金刚等皆做过早点,但经营时间很短。七十年代后期,张长海曾买过火烧、烧饼等吃食。</h1><h1> 【小卖部】刘景芝、张永国、王兆利等都开过小卖部。</h1><h1> <b> (三)矿产的历史脉络</b></h1><h1> 上口自古以来就以矿产资源丰富著称,《昌平县计划志》中记述:昌平地区金冶用白云岩来自秦城、上口及德胜口;建筑用白云岩(石米)多产自香堂、上口、下口、下庄及兴寿等地。上口不仅盛产白云岩和花岗岩,还有钼矿、铜矿、石棉矿和金矿等。</h1><h1> 【金矿】</h1><h1> 其中铁帽山金矿更是被日本侵略者开采八年,由于主巷道坍塌一直到九十年代初,均产量有限,九十年代中期退矿封山育林,金矿从此销声匿迹。</h1><h1> 【石米厂】</h1><h1> 白云石在二十一世纪之前曾是上口村副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七十年代长陵公社在转山子大规模开采白云石用于制造玻璃的原料,八十年代初白云石被砸成两寸见方的石块送往西三旗新型建材总厂做原村落,九十年代后加工石粉送到昌平玻璃厂成为制造浮法玻璃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九十年代石米、石粉厂最多时二十多家,从十三陵一直延伸至村北盘道梁大造沟及帽墩山脚下。</h1><h1> 此外,上口村历史上还曾出现过段记石粉组、老牛道及南沟石粉厂、西二十石米厂、楼子峪门口兴陵石材厂、南沟石粉厂等等。</h1> <h1>下图为现在的上口南大桥一瞥。</h1> <h1>下图为:大秦线松树沟隧道西侧</h1> <h1> <b>第六篇 交通与运输</b></h1><h1><br></h1><h1><b> (一)公路建设史</b></h1><h1> 【昌赤路上口段】</h1><h1> 上口村一个昌赤路上璀璨耀眼的小山村,曾经的108国道。自1982年京银公路(110国道)和八达岭高速相继通车通车后,昔日繁华不再,目前主要作为战备路和旅游支线公路使用。</h1><h1> 昌赤路编号S212起点为十三陵镇石牌坊村南,北经神路、七孔桥、长陵、庆裕陵、茂陵、泰陵、大岭沟新村、下口至上口村为15.5公里。向北经马武寨盘道梁志解字石、大庄科、永宁越黑峪口,绕潮白河大坝北上至河北省赤城县。该路在上口段全长约4公里,地处山区过马武寨后多为盘山路,至万寿无疆颁奖台与延庆区大庄科乡解字石村接壤。该路段路基宽7米,路面约5.5米,次高级沥青路面,两侧多栽种洋槐树。上口段南接下口北连解字石,有上口南北两桥,泄洪涵洞六处。</h1><h1> 1958年自泰陵至上口开始修建地方道路,路宽4~6米不等,最大纵坡度9%,起伏较大。1967年3月市政二公司和昌平县民工团共同组织施工,按照原路结构改建将路面拓宽至6米,并在上口村口及村北修建两座双曲拱桥,该工程于1968年11月竣工。1967年7月该路段路面进行了渣油表面处理。1990年4月25日至5月17日昌平公路所对此路段进行铺油罩面,用沥青摊铺机铺筑2.5厘米厚沥青碎石,在终点解字石建有观众台和停车场各一处,1990年10月第十一届亚运会公路自行车追逐赛就在此路段上并成为最后一个赛段,时年昌平老峪沟选手汤学忠在男子比赛中获得亚洲冠军。</h1><h1> 【上黑路】</h1><h1> 上黑路是上口通往延寿镇黑山寨九渡河的必经之路,始建于1978年以民办公助形式修建的,当年竣工,路面为沙土地。上黑路全长6公里,起点为上口村北大桥,终点为黑山寨中心幼儿园,途径上口南沟,分水岭村,路基宽度为6.5米,路面宽5米。1990年部分路段铺筑了渣油路面,2007年扩宽了上黑路铺沥青路面。</h1><h1> 【麻松路】</h1><h1> 麻松路一段水泥路成为通往延庆松树沟、车岭村、暖水面的便捷之路。该路于2014年修成水泥路宽3~5米不等,路段长约2公里,起点位于马武寨终点于跳河石门子桥与延庆暖马路相连。</h1><h1> 【上口道班】</h1><h1> 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地址位于村北一道城。原为一座小三合院北东西各两间背靠山,面朝石卡梁。负责昌赤路下口至延庆县界公路的养护,八十年代中期并入昌平县公路局长陵养护队。</h1><h1> 【上口南大桥】</h1><h1> 村民习惯称它“南大桥”,位于村委会西南侧,原桥建成于1968年,长42.8米,宽7米,钢筋混凝土双拱二级小型桥,每孔跨径15米,桥基下部为石桥墩,自桥头至桥尾上有12孔可,最高处可站人南北通透,载重为13吨。现桥为钢筋水泥通体,建于2011年,长60米,宽12米,桥上两侧有护栏,最大载重30吨。70年代前桥下河水四季常流,冬季为滑冰场。</h1><h1> 【上口北大桥】</h1><h1> 此桥位于家北的鸡冠子石下,也是东沟和西沟两水相交汇之地。村民一般将此桥称为“北大桥”。原桥建成于1968年,桥上部为钢筋水泥混凝土下为石台砌筑单孔拱桥,桥长26.3米,宽7米,载重量为13吨。</h1><h1> 现桥建成于2011年,长23.3米,宽9.2米,桥体上为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下为块石重力桥台。</h1><h1> 【上口东桥】</h1><h1> 原为一段河道,过往需踩砖石而行,现为钢筋砼连续现浇板石桥,基座为块石重力桥台,建于2011年,桥长12.5米,宽约4米,高4.5米左右,双道流水,桥上两侧有汉白玉石栏杆。东桥是通往梨园子菜地和黑沟的要道,桥上铺有水泥载重量为10吨。</h1><h1> 【村北小桥】</h1><h1> 此桥为村北出行之重要通道,位于上黑路与昌赤路交汇处南侧河道上,钢筋砼简支板桥,长12米,宽5米,高约1.5米,路基为花岗岩半石做底,上有钢筋混凝土铺面,两侧有铁护栏。</h1><h1> <b>(二)支持大秦铁路建设</b></h1><h1> 【大秦铁路】概述</h1><h1> 1985年1月开工,1988年12月28日在怀柔县茶坞车站举行通车典礼发,该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单元列车现代化铁路,一般单次运煤达6000吨,是重要的晋煤外运渠道。</h1><h1> 大秦铁路建设1984年5月铁道部一局一处数支建设队开工,村子将东场南北院子、猪场、娄子峪、大西洼、东厢地及成子沟等地作为铁路工人办公存料住宿生活的地方。跳河湾子建有一处铁路养护道班一处,建有铁路隧道三处“麻虎寨隧道”(应为马武寨)、松树沟隧道及采石场隧道,铁路涵洞一处“水泉沟涵洞”,铁道高架桥一处“马武寨高架桥”。大秦铁路从穿越自东至西依次为 马武寨高架桥、 水泉沟涵洞两孔、麻虎寨隧道东侧、 跳河桥及松树沟隧道,穿越上口村境内约两公里。</h1><h1> 【松树沟隧道】简介</h1><h1> 该隧道于1984年7月建点,1987年8月主体竣工,全长300米,宽11.3米 ,高7.8米,西起291公里181米,东止291公里481米,为大秦铁路第23号隧道,隶属北京铁路局大同分局。</h1><h1> 【马武寨隧道】简介</h1><h1> 隧道位于马武寨汽车招呼站北侧200米处,隧道因附近有马武寨而得名,西起291公里817米,东止292公里782米,是大秦铁路第24号隧道全长965米,宽11.3米,高7.8米,洞内有避车洞铁路两侧有排水暗沟,另有1.3米宽的混凝土方砖人行道。该隧道始修于1984年9月,完工于1987年8月。</h1><h1> 【采石场隧道】简介</h1><h1> 隧道因临近转山子采石场而得名,西起293公里122米,东止293公里242米,中心里程为293公里182迷,是大秦铁路第25号隧道,隶属北京铁路局大同分局,全长120米,高7.8米,宽11.3米,隧道呈直墙拱形,拱券及边墙均为混凝土衬砌。该隧道始建于1985年2月,竣工于1987年五月,具体位置于马武寨大桥和采石场大桥之间。</h1><h1> <b> 参考资料:</b></h1><h1> 1.《北京市昌平县地名志》 北京出版社 1997年。</h1><h1> 2.《昌平公路志》 文津出版社 1994年。</h1> <h1>  <b>第七篇 历史文化诸元、革命史</b></h1><h1><br></h1><h1> 解放前上口被誉为昌平的“北大银行”,盛产二十多种干鲜果品几乎汇齐北方所有水果和干果、有矿产、粮库、大众医药社等等。</h1><h1> 六十年代初期上口村曾先后获得:“四好团支部”,“四好民兵连队”和“红旗大队”,其它区县生产队常来观摩学习,也曾是城关公社、十三陵公社、泰陵公社以及长陵公社中搞得最好的村子之一。</h1><h1> <b>(一)历史上的古战场</b></h1><h1> 《元史•扎八儿火者转》记载:“金人恃居庸之塞,冶铁锢关门,布铁蒺藜百余里,守以精锐”,而成吉思汗问扎八儿何解,扎八儿曰:“自此而北黑树林中有间道,骑行可一人,臣向尝过之。若勒兵衔枚以出终夕日可至”。有不少地理专家认为,这条山间小道应该在居庸关东,当时应为十三陵镇的德胜口、锥石口也可能是贤庄口、灰岭口一带。按笔者大胆推测,此道应属灰岭口一带,原因之一此处为东线迂回包抄居庸关之要点,至今附近仍有黑沟、松树沟等地名。此役,蒙古军队大败金军,从十三陵小盆地绕道南口攻击南口,大获全胜后攻占金中都北京。</h1><h1> 明崇祯九年(1636年),清皇太极命阿济格率兵进攻昌平,同年七月在灰岭口一带发生了一次激战,兵部巡关御史王肇坤和兵宪刘应召等率部拼命抵抗清兵的进攻最后全部壮烈殉国 ,满清骑兵顺势从灰岭口、贤庄口及锥石口等地叩关而入昌平。刘应召明万历甲辰(1604年)进士,顺天府昌平人,明期末期为纪念他,在昌平鼓楼东大街曾建有牌坊。自清代之后,灰岭口再无较大规模的战斗发生,一代雄关古堡自此淡出历史舞台。</h1><h1> 灰岭口一带自古即为长城沿线的山前山后的重要交通要道。据《天府广记•险隘》记载:黄花镇、西水峪、东园口、灰岭口、贤庄口、锥石口……具为险要。注①</h1><h1><b> (二)昌延县旧址</b></h1><h1>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时期昌延县抗日政府曾在上街原段国福院内驻扎长达半年之久。</h1><h1> 上口村是革命老区,抗日时期为平北抗日根据地。1941年昌延县政府在村中的里套院驻扎半年,后复迁回霹破石。1943年之后开始以地下党开展或多的形式建有党支部,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为张万生,早期的党员有王殿江、张万毅等。</h1><h1> 1946年秋上口村第一任贫协主席王殿全带领村民进行了土地改革,后遭到反动武装还乡团及大乡队的迫害,身重二十余枪被杀害于帽墩。</h1><h1> 抗日时期的区队员:门士存、赵长友、王殿江、张万义等。</h1><h1> 保长:段国旺、付朋等。</h1><h1><b> (三)解放时期</b></h1><h1> 粮部干事:段国维</h1><h1> 牺牲的有:王殿全、王栋兴、段国信等。</h1><h1><b> (四)抗美援朝</b></h1><h1> 重机枪手:段国富,</h1><h1> 马夫:张长友</h1><h1> 通讯员:赵长才</h1><h1> 其他还有:孟广义、刘文山、段国享等</h1><h1> 牺牲的有:王朝满之子(姓名已无查)。</h1><h1> <b> (五)民兵岁月</b></h1><h1> 抗日时期:县大队队员:王景文等,区小队长:门士存、王殿江、张万义等;解放以后:连长:张士才、赵长才、段志文、张长余等</h1><h1><b> (六)昌平县党校</b></h1><h1> 1976年8月在村南成立了昌平县党校,为一座两进院落东南角建有礼堂,大门位于东北角门冲东开,西南角为食堂,中间南屋为培训教室、北西南三面为宿舍,占地面积约为1000平米。1981年12月后迁入昌平县城东环路东北角。</h1><h1> <b>(七)文化元素</b></h1><h1> 2011年11月30日,广电局老局长马德清、文联副主席施会泉及雷殿生、杨国庆等应邀出席上口座谈会。</h1><h1> 2012年3月27日,中国徒步第一人雷殿生在村民段志泉、王术文的陪同下登上老龙背。段志泉即兴一首打油诗,现存上口人口文化园西北侧)。</h1><h1> <b> 《老龙背》</b></h1><h1> 老龙背上望北京,脚下就是十三陵;</h1><h1> 昌平原野尽眼底,登上带来好心情。</h1><h1> 世上没有难人事,再高险峰怕攀登;</h1><h1> 能和名人走一程,自己感觉很荣幸。</h1><h1><b>注:</b> ①来自《昌平地理概述》尹钧科 北京出版社 2015年</h1> <h1> <b>第八篇 文物古迹</b></h1><h1><br></h1><h1> <b>(一)马武寨还是麻虎寨?</b></h1><h1> 1958年北京市文物局进行文物普查时在上口村大墩山上发现一处汉代文物遗址,文化层厚20厘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当时出土了大量汉代钱币及兵器等物件,结合周边地名马武寨,这一地点被推认为东汉初年马武屯兵之所。<b>注①</b></h1><h1> 原名为马武寨,后有人误写为麻虎寨。上口大墩山一带老辈人口口相传为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的开国大将屯兵之所,早些年的七十年代大岭沟村马圈子刘氏拾到夜明珠一枚洋钱两桶一并上交给国家。其遗址在八十年代被列为县级保护级别。</h1><h1> 笔者于2017年2月18日参加《昌平文脉讲座第三季》时,据昌平博物馆馆长邢军老师介绍:“在昌平区十三陵镇的上口村村北马武寨发现古陶片和衣服碎片,据推测应属汉代物品”,其原件碎片被邢军老师收藏了。</h1><h1> <b>(二)大明古堡“灰岭口”及四段城墙</b> </h1><h1> 据《天府广记•险隘》记载:北京地区的险隘在昌平区境的有黄花镇、西水峪、东园峪、灰岭口、贤庄口等十余处。</h1><h1> 清《光绪昌平州志》记载:“灰岭口距城四十里,东至分水岭八里……西南至贤庄口三里,东北至帽儿墩八里,西北至松树沟六里”。</h1><h1> 《明顺天府志》这样记载灰岭口,“在县东北28里,壁峭路险,入深七里许”。自十三陵镇泰陵村向北至上口一带山体陡然增高,最高海拔接近千米。上口村驻地为军都山腹地,群山层峦叠嶂延绵起伏,形成两山夹一河之态势且山高路险,古时上下口沟常年河且水流湍急。上口村地处交通枢纽,往北可通永宁、延庆、沙城及赤城等口外之地;往东北方向可通九渡河、四海和黄花城一线。</h1><h1> 另据明朝《隆庆昌平州志》记载:“北京自昌平西去雁门口十八里,自居庸关东至黄花城镇,凡九十一口,而灰岭口为冲要。居庸关、黄花镇、慕田峪、灰岭口,具系边城冲地,虽宣、蓟为之屏障,然外而扼控要害,内而拥护京陵,干系至重”。足见当年的灰岭口和居庸关、慕田峪等著名长城关隘的地位是等同的。</h1><h1> 灰岭口是通往塞外和保护帝陵的重要区域,明朝永乐年间开始修筑小城灰岭口,初建有敌楼一座及旧城一道。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为加强十三陵北部地区的防御力量防务,抵御蒙古骑兵再次扰袭入侵,嘉靖皇帝敕旨派人重修此关。灰岭口城垣得到加高加固,敌楼扩为三间,样式为重檐歇山顶檐顶转角两滴水,东西宽六丈,南北长四丈,高约三丈,中以灰石充之,基座用青砖垒砌。同时将旧城墙增高为两丈,扩建的城墙顶宽一丈,上有女儿墙,高六尺,厚二尺,亦用砖灰砌筑,城墙延伸至东西两侧山体,并在坡岗上增筑敌台两座。村中建有把总官厅一座及营房六十间。城门东侧五十米的河道上还建有水门一孔用铁包裹。灰岭口敌楼于清代损毁,后在原址上改建一座寨门,只是规模形制逊色不少,至解放后仅存门洞。</h1><h1> 1958年和1975年先后两次为出行方便和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影响下,门洞被拆除,石料被运往村东大块地垒砌坝阶,现存豁口一处可容汽车通行出入。 水门及最东侧一段城墙也于1968年修建昌赤路时被拆除,至今河道以西的两段古墙保存基本完好。时至今日,上口村北仍有<b>二道城</b>、<b>三道城</b>及<b>门家峪口</b>等多处拦马墙遗址。</h1><h1> <b>二道城</b>位置在道班胳膊肘拐弯处。现有遗存。</h1><h1> <b>三道城</b>位置在城子沟、大墩山一线。现有遗存。</h1><h1> <b> 门家峪口</b>位置在南沟大樱桃沟门口东侧。现有遗存。</h1><h1> <b>铁帽山</b>两侧另有2处拦马墙遗址。</h1><h1> 明中叶的灰岭口被提升为天寿山北部地区首要关口,常年驻军有139人,并设守备一人值守,正七品武官。灰岭口一并节制虎峪口等14个隘口,其中虎峪口位于虎峪村北并驻军11人;德胜口位于德胜口村东北驻兵24人;雁门口位于现今的燕子口村西北兵丁4人守护;锥石口位于锥石口村北500米处有护卫14人驻扎;贤庄口位于下口村西北屯兵31人;门家峪口位于上口村东北方向的南沟内有4名兵士把守;枣园寨口位于延寿镇分水岭村北部有2人常年值守;石城峪口位于黑山寨村东驻军9人;养马峪口位于南口村东;其余四口位于怀柔区九渡河镇境内,它们别是西水峪口、撞道口 、鹞子峪口和石湖峪口。整个明代,仅有十三陵地区巡逻军士及传报公差可以出入关城内外,其余人员未经允许一律不得进出。</h1><h1> 另据《昌平县志》记载:隆庆元年三月明世宗朱厚熜下葬,建陵门门家峪、灰岭口等八口以卫明陵。</h1><h1> <b>(三)关帝庙</b></h1><h1> 关帝庙是上口村保存最为完整的寺庙,不过也有两个遗憾,其一,庙内有株古松在九十年代死去至今仍枯立于院中,其二,未能进入昌平区文物保名录。关帝庙其名也称“老爷庙”,位于村北的小水泉沟口西侧,距村约0.5公里。房屋为解放前样式,始于何年未见记载,条石打底做地基青砖砌墙水泥步瓦盖顶砖木结构,北屋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北长约20米,东西约15米,占地面积300平米,南侧有山门一道,院中有古柏、古松各一颗及水井一口(已干涸)。原北屋正堂有关公及周仓塑像,文化大革命时塑像被红卫兵推到。</h1><h1> <b>(四)九圣庙</b></h1><h1> 位于村中,原为三合院落,始建于清代,分前后两个院落,前院建有南屋、东屋和北屋,其中北屋为正殿,屋内房梁左右尚有壁画。原后院有古塔后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现仅存北屋,其余均改建民宅。</h1><h1> 原来南屋外有古槐一株,按推测应属清代或更早一些,后树中空,八十年代盖房无存。</h1><h1> 改革开放之前曾作为磨坊、托儿所、生产队队部,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h1><h1> <b> (五)南庵庙</b></h1><h1> 南庵庙总占地约500平米,它位于村西南300处的坡下一片古柏群旁,其中一级古柏9株,二级古柏有19株,最大一颗树龄在300年以上原有北房3间,西房3,南屋3间,园内有菜园一处和古井一口,庙内供佛像毁于“文化大革命”。上下口最早的学堂就在此地。</h1><h1> <b> (六)娘娘庙</b></h1><h1> 娘娘庙位于村西南北水泉沟出口处,是一座小庙原为祈求产妇生产平安及求子之地。解放后逐渐荒废,后被改称民居。</h1><h1> <b>(七)其它</b></h1><h1> 村中原有古塔三座,其中一座大塔在九圣庙后毁于“文化大革命”,另一座位于村西南的娘娘庙后,第三座在南庵庙北石嘴古柏下。现已无遗迹。</h1><h1> 注①:《昌平简史》2016 北京出版社</h1> <h1><p> <b>第九篇 能工巧匠、 知名人士小纪</b></p><p><br></p><p> 【部队高级干部】</p><p> 刘文清(1922年10月1日出生),1938年参加八路军。经历:随冀热察挺进军平北游击支队,参加察哈尔省崇礼县狮子沟镇攻坚战、张家口保卫战、沧州攻坚战、山西太原卧虎山攻坚战。历任警卫员、骑兵、组织干事、宣传干事、副连长、副教导员、团长等职。</p><p> 【文职高级干部】</p><p> 副局级干部段怀信(任职年限 1987.10~1999.01任昌平县常委兼乡镇经委主任),曾于1966年任昌平县十三陵乡武装部部长,1971年至1986年任昌平县阳坊乡党委书记,1987年至1991任昌平县乡镇经委主任兼县常委。</p><p> 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张万生(1905~1981),从1947年开始任职至1964年长达二十年?</p><p> “种菜能手” 张长江是第一位农业中专学校毕业生(六十年代毕业于北京农业学校);</p><p> 第一批大拖拉机驾驶员段怀礼、王富存;</p><p> 解放后第一批高小毕业生段怀信、段怀义;</p><p> 解放后第一位大学生段志刚;文革结束恢复高考以后第一位大学生段连俊;解放后第一位昌平师范生段志全(女),文革后后第一位师范中专生段志毅。</p><p> <b> (一)民办教师</b></p><p> 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民办教师有:王景海、段志全(女)、王付合、段志胜等。</p><p> <b>(二)本村历任电工 </b></p><p> 段怀正、段志胜、门长付、张海、张宝玉、韩力、段连军、段怀坡等。</p><p> <b> (三)石匠 </b></p><p> 刘学甫、段怀伍、王富礼、王景友、段志银、段志财、门长海等。</p><p><b> (四)木匠 </b></p><p> 王亚文、段志勇、段志昆、王景宽等。</p><p> <b>(五)铁匠</b></p><p> 段怀孝等。</p><p> <b> (六)炮工</b></p><p> 张士友、段志银、安德宝、段怀华等。</p><p> <b>(七)瓦匠</b></p><p> 王淑民、于则水等。</p><p><b> (八)拖拉机农机手 </b></p><p> 段怀礼、王富存 ,刘殿生、张长余、段志泉,段怀利、段志学、张友力等。</p><p><b> (九)马车把式</b></p><p> 张万付、赵长友、段志朋、张瑞、段怀亮、段志会等……。</p><p><b> (十)饲养员及动物防疫员</b></p><p> 饲养员:王林等。</p><p> 兽医:张万龙、王术文。</p><p> <b>(十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至今的退伍军人</b></p><p> 刘文清(先为八路军后为解放军四野干部)、门士存(县大队干部)、门士友(四野战士机枪手)、孟广义(四野战士)、赵长才(通讯兵)、 王景文(八路军县大队)、 张长友(抗美援朝马夫)、段国享(抗美援朝步兵)、刘文山(抗美援朝战士)、陈金生(工程兵)、段怀贵(空军)、王富财、王福存、张长广、段志忠(陆军步兵)、段志林、段怀东(陆军步兵)、张海(空军地勤)、段怀海(陆军步兵)、段志飞(陆军步兵)、段连宇(坦克兵)、王春青(63军战士)、段连京、段志燕、韩振、段连顺、门颖杰、王凯、于浩、张立华、段志民、王海棠、张帅、赵广伟、门田、王井海、门长富、王兆瑞、段志文等。</p><p> <b>附1:2023年退伍军人明细</b></p><p>段怀东、段志民、段怀海、段志飞、段连宇、段志艳 、段连京、段连顺、段显淇、韩震、芦玉清、门影杰、门田田、王井海、王尚英、王兆东、王春清、王海棠、王凯、于浩、张长林、张海、张帅、张立华、张明伟、赵长才、赵广伟。</p><div><br></div><p> <b>附二2:赵长才人物事迹</b></p><p> 每逢八一建军节,我们始终未忘那些抗战的先驱者,他们为了国家胜利而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塑造军魂,树立良好的军人形象,强大我军的实力,通信则是一切军事活动的前提,更是基础,需要军人苦练基本功,扎实学本领,攻克技术难关,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因此便讲讲在抗战时期奋战的他-通讯兵赵长才。</p><p> 赵长才出生于1927年,1946年入伍,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于三师成为一名通讯兵,于1952年复员。当时自己虽然没有配枪,不用上前线打仗,但是自己的通讯工作非常重要,就相当于领导的“眼睛”和“耳朵”,为了做好这份工作,即使不吃不睡,也要做好这份工作,曾经的一次通讯任务,在经过战争区域的时候,赵长才的胳膊不幸中弹,但是在这个紧要关头,他强忍着剧痛,牙咬手拉,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时至今日弹片还依然留在他的胳膊里,这是一枚永远的光荣印记。</p><p> 追溯通信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通信兵是随着战争的出现,为适应军队作战指挥的需要而逐渐成为军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指挥军队作战的通信工具有旗、鼓、角、金等,并配有专司击鼓、鸣金、挥旗、传令的人员,还建有烽火台、驿站等通信设施,利用烟、火、鼓声、快马等以接力的方式进行远距离通信。随着电信工业的发展,军队中逐渐有了电信装备,组建了通信分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27年创建时就组建了有线电通信、运动通信和简易信号通信分队,1931年 1月建立了第一个无线电队,1934年1月中央军委成立了通信联络局,并逐渐在各部队组建了通信部门,至1935年,通信兵真正成为了一个兵种。</p><p> 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一个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它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强弱,也是军事战斗力的直接体现,只有抓住军事通信这一重要的手段,加速信息的开发、传输和利用,才会对信息技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加快现代化战场中战斗力的提升。虽然赵长才只是一名通讯兵,不用上前线打仗,但是当电路受损时还是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抢修路线,以保证通讯的畅通,也还是需要冒着枪林弹雨,运送重要指挥文件,通信兵是战场上的神经和生命线,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不能出半点差错。一份电报发错方向或电文译错,就意味着前线要付出血的代价。他曾说过:“虽然不在最前线提枪打仗,但我们通信兵担负着保障指挥通畅的任务,所以也是敌人重点袭击的目标,作为一名通信兵,通信比生命更重要,执行任务时,不断有战友倒下,倒下一个再顶上来一个。”</p><p>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如今赵长才已经93岁高龄,虽然听力不太好,记忆力也不是特别好,但是谈起抗战历程,还是能感受他非常激动:“战乱的日子里,我们没有吃、没有穿,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战火中,不少战友、亲人牺牲了生命。参加抗战救国,我们以‘铁’的信念、团结和意志守卫了祖国的和平,是我一辈子的光荣!”</p><p> 毛主席曾经说通信兵:“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通信兵的未来之路在我们脚下延伸,虽然通信兵的路依然漫长而且布满荆棘,但却充满希望。如今已是和平年代,年轻的一代没有经历过曾经的战火与硝烟,但是,每当听起老军人过去的历史,都能感受到无比震撼,无论是哪种兵种,在我们胜利的战争中都是缺一不可的,人民通信兵诞生于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在此后的革命战争中,从分散人员到初步编成建制,从人工交通到建立有线电、无线电通信。如今的通讯事业已经非常成熟且优异,最后让我们再次致敬通讯兵赵长才。</p><p>唱响《通信兵之歌》: </p><p>银线架四方, </p><p>电波震长空。 </p><p>铁脚走万里, </p><p>一颗红心为革命。 </p><p>日日夜夜坚守战斗岗位, </p><p>时时刻刻保持联络畅通。 </p><p>我们是英雄的人民子弟兵, </p><p>我们是光荣的人民通信兵!</p><div><br></div><div><b>附3:芦玉清英雄事迹</b><br><br> 往事如风,硝烟已逝,百岁华诞,英魂永驻。80多年前,芦玉清老人在当地党组织的帮助下,17岁的她不仅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成为了一名村妇救会主任。年轻的她,肩负着责任感、使命感,抛头颅洒热血,全心全意投入到民族解放事业中。<br> “妇救会”是“妇女救国会”的简称。巾帼不让须眉,“妇救会”打着“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的响亮口号,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团结广大妇女,奔走呼号,奋力支援抗战,为挽救危难中的祖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充分显示了妇女在革命抗战中所发挥的坚强作用。<br> 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她将自己的丈夫王栋兴送到了前线,当了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她边照顾着家带孩子,边带领姐妹们为支援前线的八路军战士做军鞋、做衣服、做布兜儿。正当浑身干劲儿的芦玉清对未来满怀憧憬的时候,却等来了丈夫在战场上牺牲的噩耗,连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芦玉清只得把对丈夫的思念深深埋入心底。来不及悲痛,芦玉清又投入到了工作之中。<br> 烽火岁月,砥砺前行。面对日伪军的残酷“扫荡”,芦玉清没有退缩,不仅带领姐妹们与男民兵一起还冒着枪林弹雨为前线运送弹药、侦察敌情、通信联络等工作,她还带领妇救会的女同志们抬担架抢救八路军伤病员,做饭、送水悉心照顾伤员,为早日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赶出中国去,默默地奉献自己的一切。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芦玉清担任过7年的妇救会主任,她是伟大的女性,她用柔弱的双肩担起救国的道义,她与千万个女同胞一起撑起了中国革命的“半边天”,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br> 和平岁月,勿忘旧史。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芦玉清已经儿孙满堂,她常常为孩子们讲起过去的革命故事。在后辈人的心中,她是一个坚强的人;在乡亲们的眼中,芦玉清是一个不平凡的人。<br></div><div><br></div><div><br></div><p> <b>(十二)裁缝</b></p><p> 刘秀荣、刘术娥、高久龄、王付敏等。</p><p> <b>(十三)支客(茶坊)</b></p><p> 段怀江、段志银、王富学、张春华、杜桂芝、段怀海等。</p><p> <b>(十四)厨师</b></p><p> 王殿江、王富财、段怀秀、 张长余、刘学军等。</p><p> <b>(十五)赤脚医生</b></p><p> 段怀余、段怀佩、付景旺、张长城、爱秀敏、段志忠、胡永水、段卫民等。</p><p> <b> (十六)接生员</b></p><p> 王金华祖母、张书芹、陈淑兰、兰士荣、张玉英等。</p><p> <b>(十七)养蜂人</b></p><p> 段怀正、段怀聪、段怀辛、王富林、段志银、段志望、王景宽、张瑞等</p><p> <b> (十八)电影放映员</b></p><p> 段怀正、段志胜</p><p> <b>(十九)历任村干部</b></p><p> 【 村支书 】</p><p> 第一任:张万升(1947~1964?)曾获奖章去过人民大会堂开会(现奖章在张长聪手中保存),后退休于昌平烟酒糖业公司。</p><p> 第二任:段国路(1965~1973?); </p><p> 第三任: 陈金生(1974~1979?);</p><p> 八十年代后历任村支书为:付景旺、张士友、张长森、段怀江、段怀贵、段怀全、段志昆、王富学、段怀悦、王玉兰、王金华、段连旭(2019~至今)等。</p><p> 【村长、大队长】胡志亨、段国毓、段志朋、张春青、段志银、张有富、张春华、门淑清、王术文、段志忠、赵海军、张永国、段连旭(2013年至今)等。</p><p> 【财会人员】段怀江、段怀洪、王春爽等。</p><p> 【妇女主任】 邱长荣、段怀平母、杨秀敏、段怀香、张玉英、段怀荣、付淑琴、段志茹、段志清、刘景芝、杜桂芝、门淑清。</p><p> 【民兵连长】张长余等。</p><p> 【团支部书记】张春青、张长余、王如文等</p><p> <b>(二十)副处级以上人员</b></p><p> 张长林、张长城、付景旺、段怀进、段连俊、刘秀梅等。</p></h1> <h1>  <b>第十篇 北京市最美乡村邂逅马武宴</b></h1><h1><br></h1><h1> 说起上口村,它可能并不起眼,也不被人熟知,若是与热爱美食的朋友说起“驴打滚儿”美食村,相信不少昌平人乃至城里人都到此品尝过。</h1><h1> 前些年,在国家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引下,村民们开始退耕还林大量栽植经济果树,杏、桃、李子、核桃、柿子、板栗以及尜枣等干鲜果品陆续进入盛果期,使用低残留农药和农家肥,真正的绿色果品也被更多的市民所喜爱。虽说在村民们勤劳耕作、护林看山、种植果木,在一定程度上吃喝不愁,但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加快进入小康的步伐,从2011年起,上口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与昌平农村职业学校专家团队一起入户走访调研,请村民们出谋划策,参考周边农家院的经营思路,先后多次外出参观学习,总结多方经验并依托流传下来的东汉马武占山屯兵的故事和领域十口文化,不断挖潜创新,研读拓展文化内涵,倾听历史脚步的声音,追溯马武寨渊源,经过多半年的精心准备与反复的推敲,上口村终于开发出了以“马武宴” 为品牌的汉文化农家乐,推出了马武“驴打滚儿”、“马武扣肉”、“马武丸子”等特色精品美食与农家饭菜。</h1><h1> “驴打滚儿”是北京传统风味小吃之一,可它咋到了上口,而且和东汉将军马武扯上关系了呢?2008年前后,上口村第一家“老城根农家院”开始营业接待游客,村里深厚的陵域十口文化、地道的农家美食和纯朴的民风,逐渐吸引不少山外人前来踏青、购买山货、避暑和过大年。</h1><h1> 2011年上口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与昌平农村职业学校一起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追溯马武寨历史渊源,开发出了以“马武宴”(编者注:“马武宴”还是笔者的老娘给起的名字。)为品牌的汉文化农家乐,推出了马武“驴打滚儿”、“马武扣肉”、马武肉丸等特色美食,往昔默默无闻的穷山村随着 “马武宴”的推出,逐渐热闹起来。</h1><h1> 马武乃东汉名将,马武(公元前15—61年),字子张,河南南阳人,位列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马武也是民间传说和戏曲中最为人民青睐的东汉大将,传说中的马武疾恶如仇、重情重义、勇猛刚强、质朴可爱,几乎是个完人。流传至今的马武名诗:三尺龙泉万卷书,上天生我意何如,</h1><h1>不能治国安天下,妄称男儿大丈夫。</h1><h1> 相传马武曾于当年屯兵燕北上口村一带。现留有驻军遗址大敦山(大墩周围原是个海拔400米、约200多亩大的平台,一面是峭壁,两面被河水包围,只有一面为缓坡可通山下,是个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而今,已成一片废墟的马武寨与长满了荆棘的断壁残垣,共同诉说着那段过昔岁月)。民间流传马武为提振士兵食欲而发明了“驴打滚” ,屯兵期间,将士的主要食物就是黄米面蒸馍,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厌食。有一天,马武突然看到驮运粮草的毛驴在间歇时就地打滚,浑身沾满了黄土,于是受到启发,让伙夫瞅着毛驴的样子,将黄米面卷入红豆馅儿,然后把黄豆炒熟碾成粉末,像毛驴打滚一样把蒸熟的黄米馍滚上黄豆粉,将士食之,十分喜爱,食后精力充沛,“驴打滚儿”的名字也就这样流传开来。马武寨的头牌美食当属“马武驴打滚儿”。随着岁月更迭,这里的“驴打滚儿”也与时俱进地“滚”出了新花样。除传统的黄豆面,还增添了糯米面、高粱面、黄米面、玉米面等;馅料有红糖馅和豆沙馅;吃的时候可以蘸红糖,还可以蘸着桂花酱。在老家—上口村村民仍保持着做驴打滚的传统工艺,你不但能品尝多种口味和吃法的驴打滚儿,还能品味这种美食的前世今生。“</h1><h1> 马武扣肉”是将上好的五花肉切成方块,先入水紧一下,涂上老抽上色,再过油,然后切成小方块,抹上秘制酱料,放入碗内上锅蒸一个半小时。成品色泽红亮,肥而不腻。</h1><h1>马武肉丸”是用调好味的猪肉馅包裹好鹌鹑蛋,经过油炸、屉蒸再浇汁,芡汁清亮,鲜香酥嫩。</h1><h1>  “驴打滚儿”美食宴有十几道菜,除了这几样主菜家家必备,其余配菜村中30余家民俗户就各有千秋了。吃完美食,在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山村里走一走,不管是悠然聊天的村民还是忙活着农活儿的村妇,一切都是那么闲适,他们用一种城里人羡慕的慢节奏和自然融为一体。</h1><h1> “马武宴”甫一问世既征服了吃货们挑剔的味蕾,往昔默默无闻的穷山村随着 “马武宴”的推出,逐渐热闹起来。村里人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上口村的村风村貌有了质的飞跃,山变绿,清泉水续流,花满巷,老宅盖别墅,旧村换新颜,丰富多姿多彩的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诱人的美味、令人回味的桃李、甘甜清冽的泉水让拥有“绿水青山”的上口村最终换来“金山银山”。</h1><h1> 2016年秋,喜报传来,上口村入围了北京农工委评选的“北京最美乡村”候选名单。</h1> <h1><b>  注:</b>段氏族谱誊抄本之复印本由本村族叔段志勇于2017年1月1日送笔者收藏。</h1> <h1><b> 第十一篇 上口姓氏家族来源</b></h1><h1><br></h1><h1><b> 一、【 上口段氏碟谱概述 】</b></h1><h1> 清朝顺治七年(1650年),始祖段氏<b>义登</b>携妻<b>崔氏</b>领二子<b>自明</b>、<b>自亮(注:二代祖)</b>徙于山西省洪洞县城北广济寺大槐树下。截至2020年,上口段氏已在上口居住370年。始祖为后代编排了20代辈分:</h1><h1> <b>义、自、元、士、智;</b></h1><h1><b> 林、文、德、永、国;</b></h1><h1><b> 怀、志、连</b>(注:原为“光”,后被最后一个永字辈茂老祖改为“连”)、<b>显、宗</b>;</h1><h1> <b> 立、成、变、万、伯</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始</b><b style="font-size: 20px;">祖:义登,妻子: 崔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代祖:</span><b style="font-size: 20px;">自明、自亮。</b></p><h1> 三代祖:<b>元福</b>和<b>元太</b>诞生于北京顺天府昌平县灰岭口。</h1><h1> 四代祖:<b>士英</b>(无嗣)、<b>士杰</b>。</h1><h1> 五代祖:<b>智才</b>、<b>智富</b>、<b>智齐</b>(无嗣)。</h1><h1> 五代祖<b>智富</b>传六代祖<b>宝林。</b></h1><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代祖</span><b style="font-size: 20px;">智才</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传六代祖</span><b style="font-size: 20px;">德林</b><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b style="font-size: 20px;">成林</b><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b style="font-size: 20px;">瑞林</b><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h1> 上口段氏主脉为六代祖<b>段宝林</b>之后<b>。</b><span style="color: inherit;">六代祖</span><b style="color: inherit;">宝林</b><span style="color: inherit;">有子五:长子</span><b style="color: inherit;">文堂</b><span style="color: inherit;">,次子</span><b style="color: inherit;">文学</b><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三字</span><b style="color: inherit;">文云</b><span style="color: inherit;">,四子</span><b style="color: inherit;">文德</b><span style="color: inherit;">,五子</span><b style="color: inherit;">文成</b><span style="color: inherit;">。</span></h1><h1><b> </b>上口段氏支脉为六代祖<b>得林、瑞林、成林</b>之后。</h1><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支脉一、六代祖</span><b style="font-size: 20px;">得林</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传七代祖</span><b style="font-size: 20px;">文旺、文福</b><span style="font-size: 20px;">(无嗣)、</span><b style="font-size: 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支脉二、</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六代祖</span><b style="font-size: 20px;">成林</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传七代祖</span><b style="font-size: 20px;">文秀、文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支脉三、</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六代祖</span><b style="font-size: 20px;">瑞林</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传七代祖文玉(八代祖德俊<无嗣>)、</span><b style="font-size: 20px;">文苍</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过继旧县)。</span></p><h1> <b> </b></h1><h1><b> (一</b><b style="color: inherit;">)段氏主脉大门---七代祖文堂</b></h1><h1> 第八代德字辈: 德安(无嗣)、德辅。</h1><h1> 第九代永字辈: 永春、永海(无嗣)。</h1><h1> 第十代国字辈: 国正、国兴、国旺、国享。</h1><h1> 第十一代怀字辈:怀会、怀孝、怀信、怀福(少亡)、怀林、怀青、怀广(少亡)、怀发。</h1><h1> 第十二代志字辈:志朋、志友、志银、志才、志宝、志敏、志玲、志娟、志德、志祥、淼松、志敬等。</h1><h1> 第十三代连字辈:连平、连青(少亡)、连俊、红梅、连众、连水、连义、连宇、连福、海英、海荣、连磊、连栋(过继给段怀孝)等。</h1><h1> 第十四代显字辈:显帅、晓雅、佳美、宇航、显浩、显淇、显瑞、欣然。</h1><h1><br></h1><h1> <b>(二)段氏主脉二门---七代组文学</b></h1><h1> 第八代德字辈:德全。</h1><h1> 第九代祖永字辈:永声、永名、永亮。</h1><h1> 第 十代国字辈:国宝、国真、国章、国齐、国珠(无嗣)、国宗。</h1><h1> 第十一代怀字辈:怀富、怀贵、怀毓、怀森、怀成、怀金(无嗣)、怀银、怀印(无嗣)、怀庆。</h1><h1> 第十二代志字辈:志刚、志强、志勇、志胜、志利、志林、志元、志文、志武、志全、志江、志海、志河、志宽、志平、志田、福连。</h1><h1> 第十三代连字辈:连云、连燕、连雨、亚彤、连群、连英、连雪、连升、连江、连柱、连旺、连胜、连松、连强、连杰、连山、连海、连华、连宾、连佳、连稳、连继。</h1><h1> 第十四代显字辈:显东、显赫、显义、俊彪、显扬等。</h1><h1> 第十五代宗字辈:(暂缺)</h1><h1> <b> </b></h1><h1><b> (三)段氏主脉三门---七代祖文云</b></h1><h1> 第八代德字辈:德洪。</h1><h1> 第九代永字辈:永霖、永昶、永存。</h1><h1> 第 十代国字辈:国瑞、国荣、国福、国起(无嗣)、国发、国增、国宽、国用、国举、国忠(无嗣)、国良、国臣。</h1><h1> 第十一代怀字辈:怀震、怀江、怀宽、怀彪、怀河、怀满、怀库、怀兴、怀同、怀斌、怀利、怀东、怀登、怀辛、怀祥、怀文、怀武、怀如(无嗣)。</h1><h1> 第十二代志字辈:志山、志路、志远、志军、卫军、志成、志龙、志影。</h1><h1> 第十三代连字辈:欣然、连乐等。</h1><h1> 第十四代显字辈:显成、显竹、旖墨 、墨瑄等。</h1><h1> <b> </b></h1><h1><b> (四)</b><b style="color: inherit;">段氏主脉四门---七代祖文德</b></h1><h1> 第八代德字辈:德荣、德禄、德芝。</h1><h1> 第九代永字辈:永浩、永齐、永年、永林、永强、永祥、永丰。 </h1><h1> 第十代国字辈:国银、国路、国勋、国信、国有、国本、国毓、国贤、国秀、国坦、国辛。</h1><h1> 第十一代怀字辈:怀山、怀余、怀梁、怀佩、怀强、怀镜、怀学、怀增、怀芝、怀萍、怀聪、怀泉、怀水、怀友、怀春、怀华,怀秀、怀君、怀存、怀进、怀坡、怀宝。</h1><h1> 第十二代志字辈:志明、志亮、志民、志燕、志毅、志连、志顺、志凯、志进、志军、志雷、卫东、卫军、卫青、卫民、卫芳、志维、志愿、志宾、志海等。</h1><h1> 第十三代连字辈: 连影等 。</h1><h1> 第十四代显字辈:(资料暂缺)。</h1><h1><br></h1><h1><b> (五)段氏主脉五门</b>---<b>七代祖文成</b></h1><h1> 第八代德字辈:德真、德利、德享、德元。</h1><h1> 第九代永字辈:永平(后代迁至内蒙古)、永安(无嗣)、永常、永茂、永齐。 </h1><h1> 第十代国字辈:国善、国维、国甫、国恩、国庆。 </h1><h1> 第十一代怀字辈:怀仁、怀义、怀礼、怀智、怀朋、怀哲、怀洪、怀润、怀亮、怀悦、怀海。</h1><h1> 第十二代志字辈:志忠、志慧、智慧、志飞、志昆、志东、志生、志秀、志学、志旺、志国、志杰、志广、志升、志富、志贵、志安、志庆、志瑞、志春、志泽、志宁、志思、等。</h1><h1> 第十三代连字辈:连荣、连华、连龙、连好、连旭、连明、连新、连顺、连如等。</h1><h1> 第十四代显字辈:显钢、显铜。</h1><h1><br></h1><h1> <b>(六)段氏支系一:六代祖成林 </b></h1><h1><b> </b>第<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七代文字辈:文魁</span><b style="color: inherit;">。</b></h1><h1><b> </b>第八代德字辈:德方。</h1><h1> 第九代永字辈:永山。</h1><h1> 第十代国字辈: 国英、国杰。</h1><h1> 第十一代怀字辈:怀永、怀正、怀生。</h1><h1> 第十二代志字辈: 志兴、志旺、志好、志水、志伟、志秋、志春、志雪、志雨。</h1><h1> 第十三代连字辈: 洪泽、连娇、连祥、连云、连喜。</h1><h1> 第十四代显字辈:(资料暂缺)。</h1><h1><br></h1><h1><b> (七)段氏支系二:</b><b style="color: inherit;">六代祖成林</b><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第七代文字辈:文秀、文魁。</span></h1><h1><b> </b>第八代 德字辈:德良。</h1><h1> 第九代永字辈:永江、永富、永贵。</h1><h1> 第十代国字辈 : 国顺、国才、国议(无嗣)、国清。</h1><h1> 第十一代怀字辈:怀明、怀庭、怀元、怀民、怀德(无嗣)、怀忠、怀淑(无嗣,给泰陵)。</h1><h1> 第十二代志字辈:志华、术田、术清、术旺、志军、志臣、志则、志仁、志旺、志清、志田、志宣、志存、志堂、志富、志昌(少亡)等。</h1><h1> 第十三代连字辈:连山、连海、连军(少亡)、连良、连起、连京、连合、连坡、连君等。</h1><h1> 第十四代显字辈:雨杰、佳兴、显澎等。</h1><h1> 第十五代宗字辈:(资料暂缺)。</h1><h1><br></h1><h1> <b>(八)段氏支系三:六代祖得林 </b></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第七代祖文字辈:文福(无嗣)、文旺。</span></h1><h1> 第八代祖德字辈:德龙、德凤(无嗣)。</h1><h1> 第九代永字辈:永清。</h1><h1> 第十代国字辈:国稳。</h1><h1> 第十一代怀字辈:怀云、怀有、怀权等。</h1><h1> 第十二代志字辈: 志明、志亮、志荣(定居山西)。</h1><h1> 第十三代:连字辈下其余略。</h1><h1><br></h1><h1> <b>(九)段氏支系四:六代祖瑞林</b></h1><h1> 第七代祖文字辈:文苍(过继旧县)、文玉。</h1><h1> 第八代德字辈:德俊(无嗣)。</h1><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九代永字辈以下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h1> <b>(十)附:</b>自编<b>《段氏家训》</b></h1><h1> 祖何来? 洪洞县,大槐树, 一根绳,两千里,徙昌平。</h1><h1> 清顺治,第七年,屯上口,四口人,涉万水,守陵口。</h1><h1> 敬上天,尊师长,处好友,睦邻里,坏作风,不能学。</h1><h1> 男女方,要平等,尽孝道,同看待,心连心,不离分。</h1><h1> 若富贵,勿相忘,苟不仁,遭唾弃,太自私,不能处。</h1><h1> 邻有难,伸援手,好乡里,同进退,顾自己,不仗义。</h1><h1> 明是非,讲包容,得饶人,留三分,求上进,不耍浑。</h1><h1> 讲诚信,守信誉,约时间,要厚道,早准备,不迟到。</h1><h1> 人勤俭,懂廉耻,育后代,结同心,齐努力,树榜样。</h1><h1> 守业难,肯登攀,续薪火,传万代,记初衷,方始终。(注:笔者自编)</h1><h1><br></h1><h1> <b> 【上口门氏】</b>至少在清初就搬入上口居上街南侧,具体年代情况不详,不过南沟一带沟口处拦马墙曾被称门家峪口。2016年村北老爷庙门前曾出土门家峪口石碑一座,现藏于昌平博物馆。上口门氏系一支,何处迁来无从知晓,祖居地为小后沟沟口南侧。辈分有:士、长、玉等。</h1><h1> <b>【上口王氏】</b>有两支,另一户从南邵三合庄清末搬到上口,最大一族王姓最早来自何处朝代无考,祖居地于大后沟口北侧一带。辈分:……永、殿、富、兆等,兆之下不再排序。</h1><h1> <b>【上口张氏】</b>最大一支与松树沟张家一脉,其余三四户民国初来自黑山寨,祖居地应为大后沟沟口北侧。辈分:成、万、长、春等,春后不再排序。</h1><h1> <b> 【上口刘氏】</b>据说与松树沟刘家出于一门,清末迁上口衙门后沟前的城根下定居。刘氏兄弟七人,辈分为:文、学、连等,连下不再排。</h1><h1> <b>【上口艾氏】</b>均为一门,汉族,系清末从亭子庄搬来,祖先为窑工。</h1><h1> <b>【上口孟氏】</b>系同一门辈分德、广、学、建等。</h1><h1> <b>【上口胡氏】</b>系同一门,辈分:志、永等。</h1><h1> <b>【上口赵氏】</b>系同一门,辈分:长、秀等。</h1><h1> <b>【上口陈氏】</b>有两支,最早一支,陈绍堂为原住民。另一支为陈金生,原籍延庆,其后陈晓军、陈晓红等。</h1><h1> <b>【上口付氏】</b>由延庆区大庄科乡东三岔搬来。</h1><h1> 【上口沈氏】、【上口黄氏】、【上口杨氏】等清代居于此地,后人已无,现仅存地名,如黄家坟(在村西南一带) 。</h1><h1><br></h1> <h1><p class="ql-block"> <b>  第十二编 上口村大事记编年史</b></p><p class="ql-block"><b><br></b></p><p class="ql-block"> 元代有人居住逐渐成村;</p><p class="ql-block"> 明永乐年间始修灰岭口并有驻军;</p><p class="ql-block"> 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重建灰岭口,有把总率139人的军队进驻值守;</p><p class="ql-block"> 明崇祯九年(1638年)七月清军从灰岭口入关,明朝守将刘应召及灰岭口守军全部战死。</p><p class="ql-block"> 清顺治七年(1650年),段氏义登携崔氏及二子自明自亮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徙至灰岭口(上口村的前身)开始生产生活;</p><p class="ql-block"> 1928年改灰岭口为上口村;</p><p class="ql-block"> 1937年上口村第一座初级小学在村南的南庵庙成立;</p><p class="ql-block"> 1941年春,昌延抗日联合政府在上口村驻扎,上口村的抗战掀开了新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1946年在党领导的农会指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p><p class="ql-block"> 1957年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大辩论运动,同年上口村铺建了土路;</p><p class="ql-block"> 1957年冬上口村民在参加了老君堂的红领巾水库和青年号水库的建设,兴修水利热情高涨;</p><p class="ql-block"> 1958年在长陵工委领导下开展进行和大跃进,同年11月中旬完成大练钢铁的1米,2米,3米小高炉30多座;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教育高潮;</p><p class="ql-block"> 1958年中央七大部委(财政部、铁道部、水电部、林业部等)支农绿化队进入上口村,参加绿化荒山工作;</p><p class="ql-block"> 1960~1962年上口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p><p class="ql-block"> 1962年上口村由大队生产改为四个生产小队;</p><p class="ql-block"> 1963年村里搞“大四清”试点;</p><p class="ql-block"> 1963年村里开始通电;</p><p class="ql-block"> 1965年在“大四清”基础上成立“贫下中农协会”;</p><p class="ql-block"> 1966年岁末,108公路(即现在的昌赤路)开始施工;</p><p class="ql-block"> 1966年北京师范学院分校在上口成立;</p><p class="ql-block"> 1966年高压电路网也进入上口,点蜡和使用煤油灯成为了历史;</p><p class="ql-block"> 1968年村成立革命委员会,同年冬108公路建成通车(即昌赤路);</p><p class="ql-block"> 1974年在‘’农业学大寨‘’的浪潮下,大团山被夷为平地,改为种植核桃和小麦等粮食作物;</p><p class="ql-block"> 1975年前后,大队开始购买了大拖拉机,农忙季节春播秋收,空闲时间搞运输;后陆续添置两台挂斗解放汽车,骡马慢慢退出运输的主力军团;</p><p class="ql-block"> 1976年7月全村搬至村东场院躲避唐山大地震,村中有一户房屋倒塌,无人员伤亡;</p><p class="ql-block"> 1979年武警部队北京某部开始进驻上口南沟;</p><p class="ql-block"> 1980年上口村吃上了自来水,告别了挑水吃的年代,扁担水桶开始退役;</p><p class="ql-block"> 1980年在村南教圣地成立“上下口中学”;</p><p class="ql-block"> 1981年春,上口小学迁址村南教圣地;上下口中学并入泰陵中学;</p><p class="ql-block"> 1982年开始推行分产到户,生产队解体和“社员”这个名词成为过去;</p><p class="ql-block"> 1983---1988年铁道部一局进驻建设大秦铁路上口段;</p><p class="ql-block"> 1985年在黑沟打了第一眼深机井;</p><p class="ql-block"> 1986年搞了汽水厂、装订厂、服装厂等村办企业;</p><p class="ql-block"> 1990年成为适度规试点村和经济沟试点村;</p><p class="ql-block"> 1991年在黑沟第二眼深机井,同年进行大街路面硬化;</p><p class="ql-block"> 1993年上口小学并入下口小学;</p><p class="ql-block"> 1998年夏季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侵扰,同年秋季政府拨款开始维修河道修筑防洪墙,确保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p><p class="ql-block"> 1996年进行了第一次高压电路改造;</p><p class="ql-block"> 2003年进行了第二次高压电路改造</p><p class="ql-block"> 2004年改造饮用水管线800米;</p><p class="ql-block"> 2006年重新安上了路灯,同年村委会搬入现在新址;</p><p class="ql-block"> 2007年上口村进行了下水道管道改造;</p><p class="ql-block"> 2008年冬又在大樱桃沟山顶修建护林瞭望塔;</p><p class="ql-block"> 2009年黑沟进行路面硬化同时对胡同路面进行硬化,并申请建设花园村庄;</p><p class="ql-block"> 2010年冬路边村内建起了绿化带;</p><p class="ql-block"> 2011年上口进行了村权改革实行股份制;</p><p class="ql-block"> 2011年开始搞民俗农家乐“驴打滚马武宴”;</p><p class="ql-block"> 2013-2014年入围北京市农工委评选的“北京最美乡村”;</p><p class="ql-block"> 2015年村里已有30余户开展了“马武宴”美食农家乐;</p></h1><h1> 2016年10月获北京市农工委颁发的《北京市最美乡村》的殊荣; </h1><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17年门长和门口秀军游乐场,建立村医务室;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2018年建立民事体验馆,全村路灯更换;</span></p> 2019年土地流转;<br> 2020年煤改电;<p class="ql-block"> 2021年修建九圣庙,煤改电,美丽乡村改造修柏油路,修建村中铁桥;<br> 2022年修建村北关帝庙,老牛道建立垃圾场,非宅腾退、秸秆粉碎站。<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本篇参考资料及文献目录:</b></p><p class="ql-block"> 1.《北京市昌平县地名志》北京出版社 1997年出版;</p><p class="ql-block"> 2.《昌平县志》北京出版社 2007年出版;</p><p class="ql-block"> 3.《清光绪昌平州志》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9年出版;</p><p class="ql-block"> 4.《昌平建设史》北京出版社 2007年出版;</p><p class="ql-block"> 5.《昌平乡情》(审阅稿)方志出版社 2008年出版;</p><p class="ql-block"> 6.《昌平县计划志》(昌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1993年出版;</p><p class="ql-block"> 7.《昌平粮食志》北京出版社 1992年出版;</p><p class="ql-block"> 8.《昌平县农业大事记》 (昌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1990年出版</p><p class="ql-block"> 9.《昌平公路志》 文津出版社 1994年出版;</p><p class="ql-block"> 10.《昌平县林业志》昌平林业局 1988年出版。</p> <p class="ql-block"> <b>  </b><b style="font-size: 20px;">【后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古诗词中有这样的描述最美农村“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现代新农村不仅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要有一团和气的村风,以及不断提高的文化素养和村民们都拥有一颗的健康心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五湖四海”不是国家地理名词,是我的网名、笔名。热衷于户外运动,更痴迷于旅游。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位走南闯北,在家呆不下、闲不住、放歌于山水之间的主。这位户外领队在周末时间富裕的情况下,约上少则三五人,多则数十人,游走在昌平周边的崇山峻岭和古村落中,研读历史、传播乡土文化、边赏美景边品美食,就这样几年下来,结交了不少实在朋友,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一路走来乐此不疲,身体也越发康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四海”是文脉圈、户外群对他的习惯称呼。他酷爱郊游、登山,还是一个撰写游记攻略的写手,每次出游之后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当地的风土人情记录下来,通过微信、QQ等网络平台发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一起去感受咱昌平的无限魅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把老家的美食美景介绍给大家,“四海”深感责无旁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纵横四海,放歌八方,探源文脉,不惜余力。 我要写村志,尚有家乡父老相助,舍我其谁,唯有加倍努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笔耕溢墨香,青山淌毓秀。我脑海里浮出这样一幅图画,在“四海”的带领下,一波波游客齐聚上口村,登灰岭口雄关,读《上口史话》,探访马武寨,爬大墩山,寻找马武将军遗迹,品驴打滚儿美食,领略古村落的迷人风景,于岭上山巅聆听那一段段动人的传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家乡的古城墙、古树、古庙和老宅子,都保留着先辈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智慧的结晶。著名的文化学者冯骥才曾说过:“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时常在老家的小巷子里徜徉,脑海中始终浮动着祖先们不折不挠、坚韧不拔的身影,能将这些老物什保存下来,亲手触摸岁月镂刻的印迹,呵护一砖一瓦,爱护一树一屋,让家乡的美景美食与不老的传说都一起成为我们永远的骄傲。它承载着浓浓的相思,从头越,勿忘历史,传承文化才能留得乡愁万年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位不再年轻的“70后”老十三陵土著,一有时间就整理族谱,给村里人讲上一段那过去的故事。他希冀“行亿里路,读万卷书,写千部游记”!他梦想着能成为一个四海漫游的行者和作家,虽说目标大的遥远而漫长,可能一辈子也无法企及,但那恐怕是他终极一生的梦想! 他期待,老的时候放下繁杂,只守着老家的一方庭院。于南墙根下种草养花,在河套边开上半亩地, 用青涩的文字持续地写上一部回忆录,记下家乡的繁荣与昌盛;午后与街坊唠嗑絮叨几句闲话;入夜沏上一盏香茗,于小烛火下整理着记忆中的灰岭口,用一种平和恬淡的心境、一颗自由的心、一份简单细致的人生态度过平静的一生。</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本村志从它走进博物馆的那天,</span>也许<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就会静静地躲在角落里,但笔者坚信,它会守望相助着老家,筑成坚实的港湾,成为上口村后生们追梦奔跑的新起点!</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自古以来太平盛世有赖贤良,而民间修史更依国泰昌盛之盛景。吃水莫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民富而修志,勿忘先祖开山修路繁衍萌护后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盛世修志是亘古以来的传统,修一部村志,把先辈的精神传递,本志集中了历史文化沿革、农工商发展、科技卫生教育、红色历史以及村风村貌、小桥古巷、老街、文物等方方面面。</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村史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口村委会以及村民</span>段志勇<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付景旺、王付合等人的鼎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本人土著上口村人,自幼承蒙父老乡亲厚爱,天命之年乃敢斗胆提笔写之。由于笔者水平实在有限,掌握资料极少,因此不妥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肯请家乡父老踊跃批评指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图:段连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1年2月第一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2年11月第二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