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主打文化的综艺节目相继走进观众视野,在这快节奏的生活旋律里,在这略显浮躁的时代,宛如一股清流,浸润心灵。《朗读者》没有华丽的舞台,炫目的灯光,只有朗读者饱含深情地念诗、读散文、分享家书,见字如面,用文字用声音,润物细无声般的打动人心,备受好评。因为羡慕这种美丽,本周四的下午,我们语文教研组的全体老师们,伴着书香气息如约而至,享受朗读带给我们的愉悦,共享一场精神盛宴。</h3> <h3> “春风拂面颊,桃柳赞春美。室内吟春诗,春意增几许。”随着主持人温情诗意的开场白,诵读活动拉开帷幕。</h3> <h3> 首先诵读的是贾海蓉老师,她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对工作兢兢业业,教学教研能力倍儿棒,她也是一位好老师,深受学生及家长的喜爱,你看,她的阅读篇目都是选自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翠鸟》。</h3> <h3> 之所以选择这篇文章,是缘于去年年底在西北师大参加的一次经典诵读培训会议,借着本次朗读活动,把她的培训所得向各位同仁们做一个展示。看,大家听得多认真啊。</h3> <h3> 接下来上场的是我们语文组最年轻的气质美女马丽老师,她以一首《蓝色的青春》精彩亮相。</h3> <h3> 年轻的面庞,甜美的声音,略带羞涩的深情,无一不让人感受到她青春的气息,静静地听着她的诵读,我们的心哟,似乎都回到了自己的青葱岁月。</h3> <h3> 每一个昨天都已回不去,此刻,跟随马丽老师的朗读,每个人便遇见了最年轻的自己,相信好奇心、勇气,会让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生命充满色彩,精彩绽放。</h3> <h3> 本应首个出场,但因年级组活动而稍事休息的陇原名师侯淑香老师也上场了。她可是这次活动有力的推广者和支持者。</h3> <h3> 精致得体的衣着,如邻家大姐的笑容,不加任何修饰但却饱含精神的面容,气场十足。</h3> <h3> 看看她诵读的篇目《谁剪轻琼作物华,春绕天涯,水绕天涯》,富有诗意的题目,沁人肺腑的文字,伴随着轻柔妙曼的小提琴曲......</h3> <h3> 哦,我们的心醉了,侯老师温润动情的诵读,把我们的心,带到了梨花似雪、新绿摇翠、燕子呢喃的三月,带入了翠绿披肩、摇曳生姿、妙曼可人的江南。</h3> <h3> 图文并茂,美轮美奂,我们不禁也跟着轻轻吟诵:“在春天的时光里,过着老日子,在老去的路上,揣着一颗清新的心,有些东西永远不会老,比如春天,比如爱,比如希望......”</h3> <h3> 最后上场的是董叶老师,原本性格外向、开朗活泼的她,带着淡淡的忧伤,一如那位“结着愁怨的女子”,整个会场寂静无声。</h3> <h3> 未成曲调先有情,还未张口,董老师已经几度凝噎:“今天我朗诵的是姐姐写的一篇文章《怀念父亲》。</h3> <h3> 款款回忆并讲述着自己的父亲---一位已逝的有着教育情怀的前辈,把自己的青春岁月全部献给了脚下的土地,为了家乡的孩子,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鞠躬尽瘁,倾尽一生,奉献所有,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是“把我的骨灰撒进黑河里。”</h3> <h3> 董老师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伴随着她的朗读,我们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幅画面:一位认真严肃又不失慈祥的父亲,每天忙忙碌碌上班下班;为生病的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喂饭;躺在病床上仍念念不忘家乡教育的那个瘦弱的老人.......</h3> <h3> 掌心里留存着父亲的温暖,血管里流淌着父亲的血液,眼神里继承着父亲的刚毅。</h3> <h3> 看着眼前的董老师,听着她动情真挚的诉说,相信与女儿阴阳两隔的爸爸应该也感受到女儿的思念了吧,祝愿董老先生的在天之灵能够保佑董老师及董老师的家人......</h3> <h3> 心与心的碰撞总是那样美好,语文教研组第一次朗读活动就这样结束了,虽然时间已到,但全体老师都静静地坐着,还沉浸在那厚重的书香中,轻轻回味,此时无声胜有声......</h3><div><br></div> <h3> 把朗读纳入语文教研组活动,每月一次,让课外阅读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在阅读积累中,达成书香人生的愿景,在阅读体验中,形成阅读习惯,达成每天阅读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是本学期我们教研组活动的目的之一,本着这个宗旨,又有5位老师积极报名参加了4月底的朗读活动,他们是:王惠老师、胡娟老师、董启君老师、倪燕老师,周玉龙老师,期待他们的精彩分享。</h3> <h3>撰稿:宋文洁</h3><h3>摄影:周玉龙</h3>